濃郁妖氣讓得第十三層更顯昏暗陰森。
姜望的腳步聲清脆。
似成了那沉悶呼嚕聲外的唯一一道聲音。
姜望四顧間注意到,第十三層的布局截然不同,沒那麼多牢門,或者說,每一間牢獄的空間更大,只夠三間,再多就沒空了。
過路的廊道則是一樣的寬窄。
姜望往前走著,看到最里面的一間牢獄里有著一團黑影。
說是牢獄,其實里面是個大池子,因妖氣的緣故,池水也顯得有些渾濁。
僅從露出水面的身軀來看,是個如小山般的大物。
那顯而易見,不可能有人的模樣了。
但姜望剛這麼想,忽然察覺到一絲異樣的氣息。
不同于妖氣,更像是神性?
只是與他所知的神性有些區別。
想著城隍說的真正仙人的高等神性,姜望便也有了能形容的詞匯,低端神性。
無論高等或低等,妖怪都不會擁有神性,除非是墮落為妖的神只。
此類妖神的神性,沾染了妖氣,自然更區別于所有類別的神性。
可眼前怪物擁有的神性,似乎也不屬于這一種。
姜望把所知的情況想了一個遍,很快就有了比較篤定的答案。
鎮守神!
自燭神戰役後,漠章戰役前的諸國時期開始出現。
鎮守神源于白 。
白 擁有著神只和妖的血脈,能化妖也能化神,但鎮守神僅代表一種,化龍的白 。
即化神且是龍的白 ,在王朝里有著特殊意義,皆源于第一位自詡真龍天子的皇帝出現,從極其普通的人,因有化龍的白 作伴,簡直如有天助般,一步登天,成了皇帝。
不管是否真的因為化龍的白 ,這種事都很難不讓皇帝或者想當皇帝的人在意。
尤其後世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為了證明自己才是真龍天子,鎮守神就理所當然在王朝里大行其道。
而事實上,無論是否化龍,只要化了神的白 ,便是正兒八經的神只,並非什麼假神或半神,除了當世出現的莫名異神,白 化神,其實就是唯一不依托仙人存在的神明。
鎮守神又與皇帝存在羈絆,常年被氣運蘊養,要比之尋常化神的白 更強大。
且白 化神要比化妖更難,迄今為止,化神的白 也沒多少,前諸國里也不是每座王朝都有鎮守神,化龍的白 自是可遇不可求。
姜望此前一直好奇沒見過甚至也沒听人談及過大隋的鎮守神,沒想到卻在青玄署第十三層牢獄里關著,而且沾染了這麼可怕的妖氣。
姜望大概就能明白陳景淮和褚春秋在做什麼了。
幫鎮守神剔除妖氣。
雖然不懂鎮守神為何會沾染妖氣。
如今時期的鎮守神不僅對皇帝來說有特殊意義,對百姓其實亦然,因為鎮守神也等若王朝的守護神,那是真正世人皆知且能看得見的神明。
同是神明,百姓敬重自家鎮守神的態度肯定更強烈,甚至也會貶低丑化敵對王朝的鎮守神。
陳景淮在救鎮守神,也是在救王朝氣運,無論用什麼手段。
或許很難接受把人喂給鎮守神的行為,但肯定也有人能接受,畢竟又不是用他們來喂。
只需以喂給鎮守神的都是惡人來解釋,不僅不會有什麼問題,反而會得到百姓們大力支持。
而只是喂鎮守神,顯然並非能剔除妖氣的辦法,也許只是純粹不讓 餓肚子。
且因沾染了妖氣,喂別的,估計也難安撫鎮守神。
僅兩三年喂一次,亦說明,鎮守神也在極力抑制妖化,否則很難滿足。
怪不得褚春秋能毫不擔心讓他自己來牢獄放了趙汜。
夸張點說,鎮守神的事就是整個大隋所有人的事,只要沒有觸及絕對接受不了的底線,誰會反對?甚至真出現反對的聲音,還會被認為是敵對王朝的暗探,是叛徒。
雖然鎮守神的生死不會直接影響王朝的滅亡,但必然也會伴隨著天災,讓王朝氣運衰弱。
天災無論出現在何地,勛貴豪紳的生活或許難有太大變化,普通百姓無疑要受苦受難。
所以姜望其實也不想讓鎮守神出事。
他湊近了些。
沉悶的呼嚕聲如打雷一般。
渾濁的池水里鼓著泡泡。
姜望敲了敲池外的欄桿。
像是被驚醒的聲音伴著水面翻滾,兩只龍角從池水里探出,接著是瞳孔深邃的眼楮,整個腦袋浮出水面,那是毫無疑問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