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兩天的接觸,方翰民跟幾位專家基本熟悉了,晚餐開始前,大家圍在桌前免不了寒暄說笑,但方翰民仍然是話題的中心,不僅其他專家,就算自認為對方翰民有所了解的費教授,也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方翰民。
盡管那次去紅星制藥廠鑒定催化加氫新工藝的技術成果,費教授對方翰民的技術水平和表達能力已有深刻印象,但今天下午的演講,還是讓老費吃了一驚。
費教授深知,趨勢預測一般不好做,如果對某個行業沒有相當全面的了解,誰也不敢預測其發展趨勢,尤其像方翰民今天下午的演講題目,包括了醫藥產品和工藝技術兩個方面,這麼大的範圍,就算費教授自己,也不願涉及這種話題。
但是,方翰民不僅做了預測,而且還發表了十分精彩的演講,僅僅用初生牛犢不怕虎來解釋這一切,恐怕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其他專家,更是覺得方翰民的演講不可思議,他們難以理解,這個年輕人哪來這麼多見識?專家們心里十分清楚,方翰民在演講中提到的生物制藥工程,他們連技術資料都很少見到,紅星制藥廠已經開發出的鈀碳催化劑,及其在制藥工程中的應用,這些專家雖然在近一兩年的國外資料中偶爾見到,但他們認為就目前的條件,這種技術要想在國內開發成功,還很不現實。
在座的可都是國內頂尖的業內專家,這位年輕人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個謎!但面前的方翰民是活生生的真實存在,這絕對不是他們的幻覺。
就昨天宣讀的論文和今天下午的演講內容,專家們本想跟方翰民進行深入探討,考慮到時間不早了,大家已經饑腸轆轆,關鍵是明天還有專門的互動時間,他們決定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暫時放在一邊。......
晚餐後,方翰民回到房間準備洗漱,听見外面有人敲門,他轉身來到門口,門外再次響起敲門聲,並听見有人問話︰“方先生,你在房間嗎?”
方翰民把門打開,見門外站著兩個人,年紀大的四十多歲,年輕的三十來歲,他看著對方,“請問你們是......?”
“我們能進屋說話嗎?”
“當然可以。”方翰民把兩人讓進房間,“請坐吧,你們找我有什麼事?”
房間里有兩把椅子和一張單人沙發,兩人在椅子上坐下來,年紀較大的來訪者自我介紹道︰“我們是海華制藥廠技術科的工作人員,我姓田,這位是小江。”
被稱作小江的年輕人補充道︰“這是我們技術科的田科長。”
方翰民 主動跟客人握手,“幸會田科長!江工你好!你們也是技術科的?正好,咱們是同行。你們兩位也是來參加研討會的嗎?這兩天怎麼沒見到你們?”
小江比方翰民年齡還大,方翰民當然不能稱呼他小江,既然在技術科工作,方翰民認為稱呼對方為江工,即使對方沒有工程師職稱,對他也是一種尊重,至少不會失禮。
“實不相瞞,我們並未受到邀請。因為我們既沒有論文發表,也沒有新產品新技術向外界展示。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會上也許會遇到新技術或新產品發布,知道會議消息後,我們想來踫踫運氣。因為我們不是受邀參會人員,組委會不安排食宿,吃飯住宿都不跟你們在一起,所以沒機會見面。”田科長解釋道。
小江起身為方翰民和老田沏茶,自己也沏了一杯,然後回到椅子上。
讓對方反客為主,方翰民覺得有點不好意,不得不說,在待人接物和迎來送往這些社交禮儀方面,他確實有所欠缺,但這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因為世上原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知道對方的來歷後,方翰民有點好奇,“田科長,還有一天會議就要結束了,請問你們有什麼收獲嗎?”
“應該說有些收獲,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只要有收獲,就沒白來一趟,祝賀你們!田科長,請問你們找我有什麼事嗎?”
“方科長,我們的收獲,還需要得到你的確認,我們找你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你的意願。”
方翰民覺得莫名其妙,“你們在研討會上的收獲,跟我有什麼關系?需要我確認什麼?你們要看我的什麼意願?”
田科長不再賣關子了,他向方翰民介紹了海華制藥廠的情況,以及他們來找方翰民的真實目的。
海華制藥廠是創建于一九八零年的一家鄉鎮企業,得益于當地良好的經濟基礎和企業氛圍,短短幾年,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六七千職工和五六個主打產品的大型地方企業。
“一家鄉鎮企業,發展到這麼大的規模,了不起啊!”方翰民由衷地贊嘆道。
“但是,我們生產的都是一些老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生產工藝落後,污染嚴重,周邊關系很緊張,這些不利因素,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方翰民對此深有體會,當初因為二車間排放的廢水污染河流,導致周圍的農民到紅星制藥廠鬧事,要不是他開發出廢水處理工藝,及時解決了污染問題,紅星制藥廠的大門就得被堵上。
“這些問題確實制約企業發展,你們為什麼不治理污染、開發新產品新工藝呢?”
“無論治理污染,還是開發新產品新工藝,都需要技術人才。我們是鄉鎮企業,最缺乏的就是技術力量。不怕你笑話,六七千人的企業,沒有一名本科生,我這個技術科長,還是六八年的中專畢業生,本來在鄉鎮農機公司工作,創辦鄉鎮企業時,才把我調去企業搞技術。小江本來是鄉鎮農技站的技術員,現在也成了我們廠的技術骨干,負責車間技術工作的,都是一些土工程師,正宗科班出身的,一個沒有。”老田大倒苦水。
“可是,你們找到我,又有什麼用呢?”
“方科長,你是國營企業的領導,能跟你交流,我們屬于高攀了。你昨天宣讀的論文,我們基本听不懂,但今天下午你做的報告,我們還是能听懂一些,從你的論文和報告來看,你是專家級人物,不過,我們覺得你跟那些高高在上的專家又不一樣,雖然你的技術水平非常高,但你來自工廠,又親自做技術開發,很接地氣,我們找你的目的,是想請你幫我們出出主意。”
“哦,”雖然覺得對方的請求不算什麼大事,方翰民還是有所顧慮,“正如你們知道的,我是國營企業的中層領導,給你們的企業出主意,會不會違背原則呢?”
“這個你放心,我們不會讓你為難,絕不會讓你做違背原則的事,只要你願意跟我們進行交流,我們就能從你這里學到很多知識。”
趁老田說話的間隙,一直沒有開口的小江插話道︰“方科長,如果你能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去我們廠里看一看,給我們提點意見或建議,那就最好了!”
經歷過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不就是想讓方翰民做海華制藥廠的顧問嗎?
但方翰民知道,自己從一名臨時工,到現在的正式國家干部,還有紅星制藥廠技術科長和助理工程師職稱,這樣的身份改變,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而且,自己深受袁廠長器重。如果給海華制藥廠當顧問,從情理上說得過去嗎?
當然,方翰民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他從未接受過由單位出資的任何培訓,從臨時工到正式國家干部,再到技術科長和助理工程師的一系列身份轉變,都是他用自己對紅星制藥廠的貢獻換來的,袁廠長對他的器重,也是建立在方翰民極高的技術水平和超強的工作能力之上。
理論上講,方翰民不必感謝任何人,但他能有今天,跟紅星制藥廠這個平台和袁廠長的賞識是分不開的。
穿越者和宿主都是有情有義的人,雖然屬于兩個時代,但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義卻是相同的。
為了給對方留面子,方翰民雖然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但話說的比較委婉,“謝謝邀請!有時間一定去貴廠拜訪,但目前我們正在搞工藝改造,廠里事情比較多,希望田科長和江工諒解。”
老田略感失望,“是啊,方科長公務繁忙,今後有機會再說。不過,如果我們向你咨詢或請教一些問題,方科長不會拒絕吧?當然,現在是經濟社會,我們會考慮咨詢費的。”
海華制藥廠地處經濟發達地區,老田能想到技術咨詢費,也在情理之中。
方翰民不想把事情牽涉到經濟上,“田科長,有什麼問題需要探討,你可以用書面的方式提出來,我會盡力而為,但咨詢費就不要提了。”
雙方一直談到深夜十一點,眼看時間不早了,老田跟小江不得不告辭。......
第三天是互動環節,與會者就自己困惑或感興趣的問題,跟專家們進行探討。方翰民既不是專家,他也沒有什麼問題要跟專家們交流,今天,沒有他什麼事。
方翰民坐在會議大廳最靠邊的一張單人沙發上,服務員端來熱氣騰騰的茶水,放在他面前的茶幾上,方翰民品著茶,欣賞著牆壁上的字畫,優哉游哉,好不愜意,研討會最後一天,終于可以放松了!
就在方翰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幅壁畫上的時候,听見有人跟他打招呼,“方科長,這麼集中精力,在欣賞什麼呢?”
方翰民轉過頭來,看見每天晚餐都跟他坐在同一桌的這位專家,左手端著茶杯,右手拿著一份資料,正朝他這邊走來。
“黃教授,你這是......?”因為這幾天雙方基本沒有說過話,方翰民站起身看著老黃,他想問對方要去哪里。
“你快坐下!我來找你聊聊天。”黃教授把茶杯和資料放在茶幾上,在方翰民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