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並沒有吹罰犯規。
    大本順利搶到位置,起跳抓下籃板。
    此時,他的周圍沒有任何防守球員。
    大本見狀,立刻二次起跳。
    “BANG!”
    一記勢大力沉的雙手掛框扣籃後,比分來到48:42。
    分差被擴大到6分!
    “剛剛還是2分,一眨眼變6分了...”
    “馬克杰克遜這次換人,效果真是立竿見影啊!”
    楊健感嘆道。
    “火箭這套陣容,身體天賦太恐怖了。”
    “從麥迪的隔扣,到大本的殘暴搶板...火箭已經展現了他們的比賽態度。”
    “小牛必須打得更加強硬,否則就會被強大的對手生吞活剝的!”
    甦群補充說道。
    ............
    場上,錢德勒剛從地上爬了起來,便徑直沖向了裁判。
    他剛才摔得很慘,很沒面子。
    一個七尺大漢,竟然像一個沙包一樣被對手丟了出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
    錢德勒怒發沖冠,卻又不敢對大本怎麼樣,所以只能將怒火發泄到裁判身上。
    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著、抱怨著。
    裁判倒是非常寬容,並沒有立即吹罰技術犯規。
    畢竟,剛剛本華萊士的動作確實是犯規的。
    只是大本那一下拉拽太過隱蔽,騙過了他們的眼楮。
    如今木已成舟,比分都加上去了,自然不可能改判了。
    因此,裁判們對心態爆炸的錢德勒給予了最大的寬容。
    看台上,沈飛忍俊不禁。
    作為資深球迷,他知道2米15身高的錢德勒,卻有著祖傳的縴細腳踝(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即使他把上半身練得再壯,腳踝依然只有細細一根。
    細到什麼程度呢?
    絕大部分小後衛都比他粗!
    錢德勒的防守,更多的是建立在他優秀的尺寸,以及出色的彈跳、爆發力。
    但遇到大本這種“矮壯籃板怪”,他也是有苦說不出。
    ............
    目光回到場上。
    錢德勒投訴無門,最終被諾天王拉走了。
    “想想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爭這麼一個球有什麼意義?”
    “難道你多說兩句裁判就能改判了?”
    在諾維斯基的奪命連環問下,錢德勒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隨後表示自己明白了。
    比賽重新開始。
    基德持球通過半場,迎上TMAC的防守。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基德的突破能力已經消失殆盡。
    他如今在陣地戰中,幾乎只能充當球場指揮官和空位三分終結點。
    在一系列的無球跑位後,諾維斯基兜到外線。
    基德一個擊地,穩穩將球交到了德國戰車手中。
    但下一刻,塔克已經把身體“貼”在諾維斯基身上。
    諾天王為了佔據有利位置,身體猛地往前一靠,同時踏出右腳。
    但下一刻,他又將腳收了回來。
    這一來一回之後...
    塔克驀然發現,對方離他竟有一個身位的距離了!
    等鞋王再想撲上去,諾維斯基已經抬手投籃了。
    籃球離開他的指尖後高速旋轉,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唰~”
    空心入網!
    與此同時,塔克撲得太猛,直接將諾天王撞倒在地。
    “嗶!”
    哨音響起,火箭防守犯規。
    諾維斯基這一波,竟然有打4分的機會!
    這時,美航中心球館的球迷們,開始整齊劃一地喊起了口號︰
    “MVP!!!”
    “MVP!!!”
    “MVP!!!”
    ......
    在漫天聲浪中,麥迪搖了搖頭,似笑非笑,表情有些復雜。
    而諾維斯基則走上罰球線,將加罰穩穩罰中。
    這記3+1,算是對TMAC剛剛完成隔扣,並造成小牛犯規的最好回應了!
    48:46,分差又變回了2分。
    攻防轉換,麥迪將球迅速推進到前場。
    小牛這邊,依然是用隊內的外線防守大閘——馬里昂與其對位。
    TMAC朝內線招了招手,塔克迅速提到高位並設下掩護。
    麥迪重心一沉,借助擋拆,一個加速便過掉了第一道防線。
    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便是小牛的王牌——諾維斯基。
    麥迪微微一笑,向後運了兩步,將距離拉開。
    諾維斯基壓低重心,雙手張開,神情十分戒備。
    下一刻,麥迪起速朝他沖了過去。
    行進間,TMAC左手將球向左前方一推,而後右手探出,將球拉回。
    &neGod!
    司機畢竟是大前鋒的身材,重心較高。
    被麥迪這麼一晃,腳下已然踉踉蹌蹌。
    但他沒有放棄,依然在側面緊緊跟著麥迪突破的步伐。
    內線的錢德勒也膝蓋微曲,準備著火鍋底料。
    誰知,TMAC還有變招...
    他突到罰球線後,突然左腳蹬地,猛地一個後撤步!
    瞬間,諾維斯基被遠遠甩開。
    麥迪從容起跳,剪刀腿一踢,完成出手...
    “唰~”
    籃球應聲入網。
    50:46。
    剛剛還無比喧囂的美航中心,立刻鴉雀無聲。
    麥迪這球打得實在輕松寫意,其實是非常打擊士氣的。
    但小牛眾將卻一個個表情平淡,仿佛無事發生一般。
    易邊再戰。
    基德弧頂發牌,再次將球交到諾維斯基手中。
    這一次,除了塔克外,丹尼格林也在第一時間趕到,對諾天王進行包夾。
    但有了上一次交手的經驗,諾維斯基已經掌握破解之道。
    格林一啟動就被他察覺。
    只見諾天王手腕一抖,籃球便準確地交到了佩賈手上。
    本場手感發燙的他,在右側45度角張弓搭箭,出手三分...
    “唰~”
    佩賈不負所托,再次命中關鍵球!
    50:49。
    分差僅剩1分!
    場邊,馬克杰克遜眉頭緊鎖。
    第二節以來,他已經變陣兩次。
    火箭在兩次變陣的初期,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但小牛本場十分頑強,而且心態很穩。
    每次火箭準備起勢,他們都能迅速給出回應。
    即便是面對“終極籃球”陣容,小牛在攻防兩端也依舊不慌不忙,按照戰術穩扎穩打。
    這也是他們可以一直緊咬比分的原因!
    “姚、斯蒂芬,準備上場。”
    馬克杰克遜思索片刻後,對著板凳席喊道。
    他的想法很簡單...
    庫里上場增加火力,姚明上場提高內線高度,順便讓大本去到四號位防諾維斯基。
    ............
    很快,借助一次死球的機會,火箭的新“三巨頭”之二,重新登場!
    庫里、麥迪、格林、大本、姚明、
    這個陣容攻守兼備,球權足夠分配,而且針對性極強。
    這便是馬克杰克遜絞盡腦汁,想出的第三套對付小牛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