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說的倒是實話,因為如車床這種,平時都是被稱為工業母機的,意思就是用來孵化工業的機器。只要先整出一套設備,那麼後續的設備就可以源源不斷了,而且隨著設備制造數量的增加,還能不斷進行改進,最後生產出更優秀的設備。李昭對于這一點是深信不疑的,對于這個時代來說,難得是開始。
現在李昭就提供了最好的開始,而且李昭也願意將自己的經驗拿出來分享,以後設備這一塊,肯定會不斷進步的。也會從這些設備里衍生出更多的專業設備,畢竟現在已經有了底子,將來的進步也將是必然,李昭對此堅信不移。
今天由于比較忙,李昭回家算是比較晚了,到家時家里已經坐滿了人,都在等著李昭。何家三口在,娜斯佳也在,王 也在,李昭有點詫異,開玩笑的問道︰“今天這是有什麼事?居然這麼整齊,又都到我家來蹭吃蹭喝?”
這時甦雅也走上來幫助李昭將包放到臥室,而李昭也將自行車停好,洗手後坐下。這時何雨柱說道︰“今天有好事啊,所以來找你問問,看接下來要怎麼做。”
李昭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水壓機投產的事情呢,畢竟今天何雨柱也在場,他可是廠里重要項目的總工,怎麼能不邀請?不過李昭這一听就知道不是這個事,李昭狐疑的看了看婁曉娥,看她也沒有異樣啊,李昭問道︰“有什麼好事?”
何雨柱這時說道︰“我們方便面廠的陶碗燒出來了,今天我去看了,覺得非常不錯,你看接下來我這要做什麼,我這第一次當總工,完全沒經驗啊。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干什麼,總感覺自己需要做點什麼,不然我這總工也太廢物了。”
李昭一听是這事,笑道︰“居然已經燒出來了,金老還真是厲害啊,前幾天我過去,他們還在砌窯呢,而且也就只準備了幾千個樣品,這麼快就開始燒了?”
何雨柱笑道︰“第一批燒的不多,而且也不是今天燒的,沒想到燒制陶器這麼麻煩,居然需要三天才能燒一窯,今天是出窯。而且成品率居然會那麼低,居然只有五成多點,金老說這還是因為燒的是陶器,不然成品率更低。”
李昭听到說這個,笑道︰“當然,我听說燒瓷器成品率不足三成,陶器能高一些,還是因為沒有如瓷器那麼上釉,不然更低,現在成品率已經很高了。”
何雨柱接著問道︰“那我接下來要怎麼做?我是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就一個廚子,讓我做菜我在行,現在要搞生產,我是真不知道從哪下手。”
李昭听到是這個,笑道︰“這還不簡單,你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研究密封的方法,方便面可是不能受潮的。你和金老他們研究研究這一塊的問題,要保證使用的方法安全無害,還要能夠起到密封作用。你先直接做手工的方便面,然後放到碗里,密封好,給沉到水里,看看過一段時間面會不會受潮。”
何雨柱一听李昭這個建議,馬上點頭道︰“是啊,這油炸的面條,可不就是怕返潮嗎,一旦返潮,那味道絕對大打折扣,這個密封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我這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做,還有除了密封這個事情,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李昭听到問這個,也是笑道︰“其他的方面我在生產線上都已經考慮過了,”你比如烘干、充氮氣防止生蟲等,就這個密封防潮我沒有信心,所以需要你測試。而且我想到的不一定合適,因為我開始想的是蠟封,這個容易出問題。最好是能用膠封,這個膠必須是不溶于水的,還要足夠安全才行。”
“至于以後生產,你只要盯好原料、配方、生產過程的衛生等等就好。然後注意研究一些新的口味或者其他的什麼食品就行,咱們不能只賣方便面吧?”
何雨柱這時嘿嘿笑道︰“那就沒有問題了,這些東西我在行,絕對沒有問題。至于密封,看來只能問問金老了,他見多識廣,估計會有辦法。”
李昭還沒有說什麼,娜斯佳問道︰“听你們這意思,你們的方便面要投產了?”
何雨柱這時笑道︰“是啊,現在已經建好了面粉廠,原料采購也已經批準了,設備下周就可以回來了,現在就是差工人,如果工人就位,那下月中旬就直接可以開始生產了,現在就是不知道工人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就位。”
李昭對這個倒是知道︰“我听我岳父說了,馬上他們軍演結束,就會退役一批士兵,然後還會讓家里對象、姐妹有意來這邊的回家接人,估計來回需要個十來天吧。也就是說差不多過了十號,就會有人陸續到來,不過到時候要訓練一下,也就是二十號左右會安排人進廠上班,到月底估計你那就可以生產了。”
這時婁曉娥問道︰“訓練什麼?他們不是應該先進廠學習怎麼操作嗎?”
李昭見婁曉娥問這個,也是笑道︰“當然是進行一定的軍訓了,軍訓可以增強他們的紀律性。你們也知道,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地方,也養成了各種不一樣的性格,軍訓一下,他們的精神面貌就能有很大的改觀,有利于今後的生產管理。”
這時婁曉娥似懂非懂的說道︰“原來如此,就是我怎麼沒見哪個工廠這樣做啊?如果這樣做真的很好的話,其他的工廠肯定也會這麼做啊。”
李昭笑道︰“其他的工廠也會這麼做的,你要是不信,等三天就知道了。”
娜斯佳這時來了興趣,說道︰“還有哪個工廠要軍訓?我也很少見這種情況。”
李昭只得將軋鋼廠的事說出來︰“就是軋鋼廠,而且是我建議的,這次成立自行車廠,軋鋼廠差不多招了一萬兩千人,如果不進行軍訓的話,你們想象一萬多新工聚集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嗎?你能想象得到那種工廠會亂成什麼樣?”
這時婁曉娥驚訝道︰“我雖然知道最近一直在招人,沒想到招了這麼多人。”
李昭這時解釋道︰“招的當然多了,還是婁董厲害啊,直接找了幾個大客戶,這才剛剛開始,已經將銷售額做到了月銷五十萬輛,不招那麼多人哪交得了貨?而且,就這還是有三個月的緩沖期才能完成交貨的,不然更不行了。”
新工是工廠里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群人,而現在更過分的是,自行車廠直接要招一萬多新工,雖然自行車生產相對簡單,但新工仍然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來到廠里上班了,李昭當然想讓這些人都能平平安安的來上班,在平平安安的回家。
就因為如此,所以才有了這次軍訓,而在軍訓的同時,還需要對這些人進行培訓,先講紀律、安全,再講技術,等到他們軍訓結束,也對工廠有了一點概念,這樣再跟著師傅學習,就能事半功倍了,如果全部一下都丟到崗位上,那畫面…
聊完工作的事情,這時娜斯佳開始問起了四合院的事情,說道︰“我听說對面賈家的老太太被送去戒毒了,是怎麼回事,她一個老太太怎麼還出了這事?”
對于這個事也就李昭最清楚了,說道︰“也不是什麼事,就是止疼片吃多了。”
這事娜斯佳說道︰“你們是不知道,我住在後院,這事已經傳的不像樣了,他們說,賈家的人都吸芙蓉膏,包括他們家的孩子。說他們家賈東旭那麼瘦就是因為這個,都不讓自己家的小孩接觸他們家呢,原來事情是這麼回事。”
李昭也是苦笑,說道︰“這事也是沒有辦法,只能靠時間慢慢消除了,人們只願意相信他們想相信的,這種事,也會因為解釋越描越黑的。”李昭沒想到這事還是在院里傳開了,不過他也不打算管這事,這事也沒法管。
這還是何雨柱說道︰“不行,一會我要和一大爺說說,這事可不能瞎傳,如果傳開了,對賈家還有一大爺的名聲影響可就太壞了,說不定還會影響工作。”
李昭見何雨柱著急,說道︰“這事你越是不讓人說,別人越會以為是真的。你與其讓一大爺去找他們,還不如找醫院的人問問止疼片的具體情況,給院里人做一下科普呢,告訴他們濫用止疼片的危害,就拿賈張氏當反面教材。這樣一宣傳,別人才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你這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何雨柱這時兩眼放光的道︰“還是你有辦法,這事就這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