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賢也瘋狂

第十章,先定一個小目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留白寶寶 本章︰第十章,先定一個小目標

    想到這,劉賢陷入深深的後悔與自責。當初就應該給那些投些推薦票,月票。都是好人吶!

    如今正值夏季,極其適合種值的作物有黃豆和水稻。但黃豆無法做主食,多食有害。

    然後就是我們現代都知道的二十世節氣,雖然在秦漢已經普及全國。可零陵地處湘西,這兒的糧食要是種植得當,完全可以一年兩熟!

    雖然前段時間,已經花了幾天時間視察過,但每次再看劉賢都不由撫額。

    以上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因為,歷史長河的一條倒流之魚——劉賢來了!

    直轅犁要兩頭牛?沒事,咱們搞個曲轅犁。翻車沒利用起來?沒事,找人尋到圖紙咱們自己造。

    當解決安排完修路事宜,第二天劉賢就火急火燎出城考察農耕。

    古代因為生產水平,飲食醫療的原因,平均壽命不高,對于上了年紀的老者都非常尊敬。

    特別是漢代,敬老制度堪稱恐怖。特權包括,且不限于見官不拜,受邀晏飲,免除賦稅,刑不上老者,若對老者施暴罪同“忤逆”等……

    後世雖都承襲了敬老政策,但實際全面落于實施的只有漢代,因而漢代可謂是古代老人最幸福快樂的時期。

    “小子劉賢,見過老丈。添為太守之子,如今正值農忙,過來看看鄉親,順便看有什麼問題,是太守府可以解決的。”

    “哦,原來是太守公子。”老丈先是驚訝,高高在上的世家官僚,竟也關心這粗鄙農事了。

    “要說問題,倒是不少。首先是耕牛,吾鄉倒還好,有兩頭耕牛可以犁地,至于臨近幾鄉卻是一頭也無。”

    “來人,記下。嗯,明日集齊承中匠戶,制曲轅犁。同時統計全郡耕牛,再進行分配。”

    劉賢聞言思考了一會,隨即向身侯的人群中吩咐了幾句。

    “公子,這曲轅犁是什麼東西?”一名文士打扮的隨從,手拿足箭筆墨,記錄的同時出聲詢問道。

    場面人,怎麼能沒個隨行秘書?以前劉賢可羨慕壞了,可惜女子幾乎沒有識字的,識字的男丁都是少數。

    “不要問,後面我會指揮工匠打造”劉賢回了一句,又繼續詢問︰“老丈你看還有哪些問題?”

    “太守雖有詔令,讓我們再種水稻。可老朽耕種一生,也沒听過,一年可以收兩熟的說法。”

    老丈見劉賢這一板一眼,倒像那麼一回事。

    他也沒听過什麼曲轅犁的說法,卻畢竟活了大半輩子,也沒這麼重好奇心。對于兩熟這關乎自家的事,卻頗為上心。

    “老丈這個大可放心,這點賢可以保證。”

    “對了,我適才看到好幾塊地空在那里,怎麼不去耕種?莫不是鄉人懶散。”

    劉賢出城也有數次,往來總能看見數塊無人耕種的土地。按理說,現在不是“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怎麼還有田不耕呢?

    “公子久居高堂,自不知這田間之事。那些地都是耕種過幾年了,必須得放著養養肥。且有些地太貧,實在沒什麼收成,甚至還會倒賠種子。”

    听到老丈這話,劉賢煥然大悟。這田地若是常年耕種,便會散失土地營養。古人可沒什麼肥料,只能空置在著,交給時間。

    “嗨,不就肥料這事嘛!小問題,對了,肥料怎麼做來著?”

    天地良心,劉賢當年讀書選的文科。固然沒听說過氮,磷,鉀什麼的,可鼎鼎有名的金坷垃還是耳熟能詳。可听過也不會造啊,元素周期表怎麼背來著?

    “早知道要穿越,本公子就應該是選理科的!”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當劉賢深刻的明白了這句話,已經太遲了。

    文科生就不要穿越了,容易焦慮導致脫發。

    “不慌,不慌,問題有但不大。”劉賢在心中給自己打氣,誠然,這些化工無機肥不會造,有機肥還是沒問題的。

    “老丈,在下熟讀六經,也看過幾部雜書。在雜書中有記載,可以草木灰為肥料,曬于地里可復肥沃。還有,人畜之糞便更佳!書中雲,若依此法,糧產糧倍之。”

    “這,人畜糞便,會不會太髒了……”老丈顯然沒听說過,一時接受不了。

    “老丈,所謂天地分乾坤,有陰陽,定生死。往來不絕,生生不息,此道爾。故五谷亦有輪回……”

    劉賢巴啦啦了一堆,老丈沒听懂,但覺得很厲害。

    劉賢向老丈介紹完,還不忘吩咐文士記下。打定主意,要將此法報告一下老板,爭取快速推行整個劉備軍勢力。

    無他爾,能使天下百姓多一口吃食,便多一分活命的機會。

    “可惜,紅薯這玩意在南亞半島。等武侯打孟獲的時候,看看能不能通過南中過去。或者派人遠去交州,看能不能尋到。”

    劉賢想起,明清時期人口大爆炸。除了當時攤丁入畝政策,生產力,醫藥方面成熟。最大的有功之臣,恐怕就是紅薯了。

    先定一個小目標,荊楚熟,而天下足!

    “老丈,家中糧食可收了?”

    劉賢朝田壟上,一位正在休息,須發皆白約莫五六十的老農,做禮道。

    “收了,收了。這位公子是?”

    一開始劉賢也怕,自己畢竟沒什麼威望下面的人會不會陽奉陰違。不想,後期發展出乎意料的順利。

    有漢一朝,從一代目開始就極其重視農業。像文景等帝王,每年都會親自下地干活,作為鼓勵和榜樣。地方官吏,也將勸勉農桑作為基本事務。

    簡單的說,普通平民,砍人的膽子不一定有。但農耕的積極性有,且很大。

    (注:放眼未來,城市居民樓頂都開闢了一片菜園。也就沒殖民外星,中國人非種到火星去。)

    劉賢來到一片農田,這是零陵少見的一塊平原。畢竟地處荊南,多丘陵,適合水稻的水田並不多。

    至于水稻種植,劉賢也早發了太守詔令。此次收割後,全郡上下務必再次插秧!由各縣鄉亭長,地方三老監督催促。

    “所以多看歷史,還是有效果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吃著火鍋唱著歌,一不小心就回到古代呢?”

    老丈坦然受了劉賢一禮,連個還禮也沒有。隨後看著身著富貴,隨行了十幾位甲士的劉賢。奇怪于一個富家公子,怎麼跑這鄉間田野。

    劉賢見狀不以為意,也絲毫不覺得一個老人家對自己不敬。

    目前基本上還是,刀耕火種的粗略種植為主。農民把地一耕,糧食種子一灑,隨後就躺平,看天吃飯了。

    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但牛這種農耕時代頂級牲畜,卻並不多。常常一鄉一亭才共用一頭牛,由此可知效率如何。

    無他,這個時代的糧食種植,實在太過粗糙了。

    劉賢在現代雖沒下過地,種過糧食,到也不是五谷不分的人。精耕細作提高糧食產量,的基本常識還是有的。

    至于澆水除蟲,按季節種植對應農作物,這些概念還只是萌芽階段。

    比如雖然靈帝那會就出現了翻車,但根本沒有用于農業生產,澆水還是靠去河里挑。

    (o)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劉賢也瘋狂》,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劉賢也瘋狂第十章,先定一個小目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劉賢也瘋狂第十章,先定一個小目標並對三國之劉賢也瘋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