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王強二人,把道听途說的一些關于永夜之境的傳言通通告知方宇。
“自古以來,那一片區域就是無人涉足的秘境,探索的腳步雖然從未停止,但多以失敗告終”
“飛機一旦進入那片區域就會因狂風暴雪而迷失方向,而且里面據說有著強烈的磁場干擾,一切電子設備和導航工具都會失去作用, 地面探索更加艱難,里面的地形非常復雜,還有許多古怪的植物和致命的生物”
“有探險者曾從秘境中帶出來一種黑色的植物,一遇到陽光就會迅速分解消散,至于秘境里面的生物純粹就是一個傳說了,因為真正見過它們的人類,沒有一個活著出來的, 人們只是听見過它們發出的聲音,仿佛是一種來自地獄的尖嘯”
王強眉飛色舞地描述著, 他所說的內容多半來自于他生前在網上論壇看到的陰謀論,並沒有事實依據,但他並沒有向眾鬼說明這一點,因為這會顯得他不夠聰明。
方宇感到有些好奇,畢竟那個地方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
鬼蜮入口究竟在哪,怎麼找尋,現在看來仍是一頭霧水。
他想盡可能多的了解關于永夜之境的信息。
“人類為何不與鬼類合作?”
方宇問黑臉鬼王強,相對而言,鬼類對于環境的依賴程度大大低于人類。
受到肉身所限,許多惡劣環境人類都難以涉足,而鬼類作為一種虛無縹緲的意識能量體,並不會被環境所束縛。因此不論是刀山火海,總之所有人類去不得的地方,鬼類都可以去。
從王強的反應來看,方宇意識到自己又問了個“傻問題”。
有些問題,對于這些副本世界的土著而言, 都不過只是一些常識性問題罷了,但對于方宇這個“玩家”來說,一切都需要進行探索。
“當然有啊!”
王強瞪大眼楮道,“可是被送進去的鬼類,沒有一只出來過的,無一例外”
方宇明白了,而且他嚴重懷疑,鬼蜮的傳說就是這麼來的。
“人類探險隊進入那里,還有十之一二的生還率,但是鬼類探險隊,或是人鬼聯合的,一旦進去就再也不會出來,沒有過一次例外所以大家都說,那里面是鬼類們的家園,活人禁忌之地”
這個說法,同樣也是王強生前翻牆出去從外網上看到的陰謀論,他為自己知識“淵博”而感到沾沾自喜,希望方宇能夠因此看重自己。
自從與黑孔雀那一戰之後,已經沒有誰再懷疑方宇的真正實力。
“這個我也听說過!”
孫果插嘴道, “你這個說法是在‘鬼蜮論壇’看到的吧?”
孫果生前是名網絡工程師,也經常上網泡論壇。
王強被揭了底, 老臉一紅,惱羞成怒:“什麼破幾把!老子是在國際著名的科學論壇上看到的研究分析,是有科學依據的”
“哦。”
孫果是個鋼鐵直男,也不理解王強心里面那點彎彎繞繞,“我看吧里有位大神分析,鬼蜮確實是存在的,而我們人類,其實只不過是這顆星球上的原生植物”
“就是說,那個永夜之境,其實是一個宇宙蟲洞,我們鬼類這種以能量形式存在著的智慧生命體,其實就是從那個蟲洞傳送到藍星來得而原本藍星上,生長著一種肉菌類,就是我們人類的肉身,意思是說,人類的身體在最初的時候,只不過是一種肉菌類,和其他植物差不多的然後,鬼類就以靈魂的形式,注入這種肉菌類的胚胎中,通過不斷地演化,才得以發展出今天的人類文明”
王強在旁冷笑一聲,忍不住諷刺道:
“你這純粹就是地攤文學雜志上的陰謀論調,當不得真!按你這麼說,我們鬼類都是外星人咯?”
孫果認真思考了一下,道:
“可以這麼理解,我認為極有可能。要不然,你們說,為什麼在人類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對于永夜之境的探索卻無法取得任何突破性進展?直到今天,那里仍舊是一團迷霧?是不是有什麼暗中的力量,出于某種原因,在阻止人類對其進行探索?”
陰謀論越說越離譜,最後,王強與孫果之間的爭論演變為對彼此的人身攻擊,直到方宇出面制止,他們才沒有掐起來。
方宇考慮片刻,沉聲道,“孫果說得是對的,鬼蜮是確實存在著的,通過鬼蜮,我們可以回到鬼類真正的家園”
“你們也許覺得我的說法沒有任何依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有一件事,我一直瞞著你們,不過經歷過一路上的重重考驗,你們依然追隨著我,沒有離我而去,這說明你們的信仰足夠虔誠,和我的關系更加緊密,事到如今,我也能放心的把那個秘密告訴你們了”
眾鬼被方宇一番胡扯吊起胃口,都瞪大眼楮十分認真的听著。
方宇轉動腦筋,考慮著如何把這個現編現賣的故事繼續下去,“其實,修行到了我這個程度,是可以感知到鬼蜮地呼喚”
方宇一臉肅穆手指北方,胡扯道,“那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巨大到我們永遠也消耗不盡!我能夠感知到,鬼蜮在召喚著我回家,那是我們鬼類真正的家園”
“那里只有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沒有屠殺,也沒有彼此之間的仇恨和歧視,在那里,我們的魂體將得到最終的救贖”
眾鬼被方宇莊嚴深刻的樣子唬得一愣一愣的,竟真的被他所傳遞的情緒所感染,全都一臉痴迷地望著他,憧憬著那個天堂般的鬼蜮世界。
作為沒有香火供奉的鬼類,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還不如一只老鼠高貴,眾鬼早已受夠了民俗調查局無休止地追捕,受夠了公墓山那些擁有香火供奉的同類們地歧視,他們生前無依無靠,死後也被這個世界所拋棄,他們早就厭倦了這一切。
方宇對他們許下願景,就仿佛告訴困在沙漠之中快要渴死的人前方不遠處有一口水井,他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