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明末

二百七十二 更不能放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河蝦油爆 本章︰二百七十二 更不能放手!

    也是在初冬,趙濤的老婆朱由茵臨產了!

    這可把趙濤急緊張的不得了,他直接請假在家隨時伺候。老婆在屋里生產,他就在院子里緊張的來回轉圈。

    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趙濤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毛小桐還出門報喜“恭喜,是個千金!”

    “好好,只要太太平平的我都喜歡!”

    等待片刻,趙濤能進入探望,他還看到郡主一臉懊惱,估計是在為沒生出兒子而感到不快。

    一旁秦氏倒是沒在意,還安慰說自己第一胎也是閨女,年紀輕輕沒啥的以後還能再生,這才將郡主的懊惱消散。

    趙濤還玩笑說老趙家已經不是趙宋時代,沒皇位需要繼承,生男生女都一樣!

    噗嗤,郡主開心的笑了。

    島主生了千金,大圓島上還有好多人來巴巴的趕來送禮,結果都被趙濤給拒絕了。

    許雲山的老婆毛小桐還要和趙濤結兒女親家,這點趙濤費非常願意。

    孩子還沒滿月,李小海的船隊已經在雞籠港靠岸。

    大圓島新近設立的北部市,當大圓島高層听說極北地區發現沙金礦,尤其是趙陽還把一袋子沙金送來,大家即高興又重視。

    議事堂開會商討,掌管大圓島國庫的安東尼首先發言。他說既然極北能發現一處沙金礦,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金礦,金子就是錢沒人會嫌棄錢太多。

    言外之意就是要大家積極支持極北地區的開發。

    當趙雲樓當眾宣讀了趙陽的書信,大家這才知道原來已經有西域羅煞國的人,已經追隨毛皮進入極北地區,而且人數還不少。

    還有東虜的勢力也時常進入,所有人更加重視!

    趙陽還在書信里建議,將伯力發現金礦的事情傳到大明,那是必然會有人來淘金,這樣自然就會擴大常駐人口,商品交易也會豐富起來。

    伯力鎮不用花錢就能發展起來!

    還在讀信的趙雲樓停下說,就憑剛才這句話,說明趙陽這幾年在外歷練的已經很不錯了,眼光足夠遠大!

    隨後一干高層開始就比拉河沙金礦的事情開始商討起來。

    掌管大圓島法律的王英明首先說,趙陽在比拉河金礦淘金,分給戰士們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他還一副很舍不得的樣子。

    這話也得到安東尼的認可。他還說大圓島為伯力鎮付出了一切,最後還要分給士兵三成的黃金,這太不合理了!

    此時李小海站起來說,文官不知道在外武將的甘苦。“發現金礦而不舍,部隊隨時都會有崩潰的危險你們知道嗎?

    真要崩潰了,你讓趙陽一個人怎麼辦。地方上還要不要鎮守了?”

    一連串的質問,頓時讓不知外情的文官們啞口無言。

    此時趙濤出聲發言,他說大將在外,臨機專斷之權還是要有的,這種發現大金礦的好事也是突如其來,誰也沒想到。

    “但是!”趙濤加重語氣說“人心難測,黑眼珠子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就拔不出來了,何況是黃金?”

    “就是!”王大富也符合說趙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穩定軍心。

    既然島主都定了調子,大家遂不在這件事情上糾纏。

    隨後大還開始商議起來,認為比拉河金礦必須要得到大大的發展,還建議繼續擴大在極北地區的人口。

    與會者一致認為要多派人手過去,最好是佔領整個極北地區。反正現在趙陽在伯力城的開荒很成功,每年都能收獲吃不完的糧食。

    再看到沉甸甸的沙金袋子,沒有人舍得丟掉這塊富含黃金毛皮的寶地!

    最後大家一致同意,這兩年所有北方來的移民都送到極北總督區去,尤其是發現金礦的伯力鎮,要組建新的大城市以擋住羅煞國人和東虜滲透。

    極北地區的皮毛生意也是屬于大圓島的,外人絕不能攙和。

    同時還要增加駐軍,保護地皮;保護移民!

    以備將來對羅煞國用兵。

    至于再派多少兵力支援,去過極北的劉金明建議,伯力鎮在三江河口之外,現在還應該在三江河口之內的沼澤地附近,選一塊干燥的地方再建設一個新的城鎮。

    兩個小城鎮互為犄角,互相支援,同時也在慢慢的擴張地盤。

    “我認為還需要一個營的兵力!”

    最後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應該如何開發比拉河金礦。

    是和趙陽一樣由軍隊負責淘金,還是招攬民間去淘金,具體的收獲又該如何分配?

    為了這件事一干高層們吵得非常激烈,文官們還是傾向于民間淘金,官民五五分成。而軍方還是認為趙陽的方法可取,以軍隊淘金,七三分成大圓島收獲頗多。

    這件事足足吵了好幾天,把趙濤的頭都吵大了。

    最後趙濤想出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招攬退伍軍人組合成小分隊去專門淘金,收益六四分成。

    不過既然已經是專業淘金隊,那麼他們所需的糧食補給都要自掏腰包!

    而且分成時還要嚴格檢查,可不能讓人隨意私藏了!

    大圓島的官吏們在辛勤的忙碌著,他們忙但心里很開心。而在千里外的京城崇禎皇帝的日子可是非常不好過。

    首先剿匪方面,駐扎在河南的楊嗣昌對陣李自成就很艱難,如今李自成也有了足足五千火槍兵。

    就是把整個明朝的火槍隊都集合起來,也沒李自成這麼多,所以楊嗣昌打起來很吃力。

    再加上明軍糧餉短缺,時常給養跟不上士兵的士氣也不高,仗很不好難打。

    這就夠崇禎難受的,無巧不巧此時宣大總督病死,朝廷還要再找個合適的去替補。

    宣大事關京城的北大門,非同小可。

    朝廷商議必須要找個能打的看守京城的北大門,不然麻煩事還會更多,也牽扯了剿匪的重任,思來想去最後崇禎把盧象升從湖北剿匪前線調到宣大。

    盧象升原來的江南五省剿匪總理官職,經過楊嗣昌的推薦改為原福建巡撫熊文燦接任。

    趙濤接到韓宇在杭州送來的邸報,他看了呵呵直笑,“又是個無能之輩,嗣昌命不久矣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另類明末》,方便以後閱讀另類明末二百七十二 更不能放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另類明末二百七十二 更不能放手!並對另類明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