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還膽大包天,建議楊錫爵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經撕破臉了,干脆直接帶走趙各莊內所有人,以及所有值錢的東西,作為進身之階。
“好!”楊錫爵也決定橫下一條心!
帶著酒勁,楊錫爵把趙各莊上的人都召集起來喊話。
“諸位,眼前這位王遠乃朝廷派來的招撫使臣,皇上希望我們棄暗投明,已經給了我游擊將軍的職位,只要你們投奔過去也會有個好前程的!”
這是要當投降派?
軍校生出身的騎兵連長魏光明氣的腦袋發暈,其他人也傻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楊營長到底是喝醉了說瘋話,還是真的想要投奔官府?
一旁王遠還想多多的撈取軍功,他還繼續忽悠“跟我走,將來升官發財;封妻蔭子。”
“你放屁!”魏光明此時才算是明白,最受團長喜愛行人的楊錫爵營長已經變心了!
受到魏光明的喝罵好多人都清醒過來,有主管商業的組長還提醒楊錫爵,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隊伍里還有人問楊錫爵,難道忘了老家吃過的苦;忘了趙島主的好,還有沒有點良心?
王遠則冷笑說這年頭良心值幾個錢一斤,楊錫爵為了東海大圓島出生入死,已經報答趙島主了!
更多的騎兵還是希望楊錫爵能留下。“你拍拍屁股走了,讓馬團長的臉往哪兒擱?”
額。。。。。楊錫爵一陣尷尬。
看越說越僵,王遠說願意投奔官軍博個前程的跟他走,不願意的就算了。
還真的又十幾個楊錫爵的嫡系跟著走出堂屋。這些人還想帶走東海軍的戰馬兵器。
“要走留不住你們,但是屬于大圓島的戰馬兵器必須要留下!”
還是魏光明站在戰馬前擋路。
“你。。。。。。”
楊錫爵此時已經惱羞成怒,最後還是被王遠給拉走了。
一桿戰士們都傻了!
“敗類!”魏光明氣的眼淚都下來了。
他是杭州的流浪孤兒,多虧了趙濤收留他才有今天的好日子,他心里一直銘記在心。沒想到居然還有人想要背棄大圓投靠朝廷。
魏光明做夢也沒想到!
連長魏光明將步兵連長;商業組長都召集起來商議,大家都說茲事體大,需要立即稟報趙島主處理。
最後由魏光明執筆寫信,其他各個連排長們都簽名,信立即就讓蒸汽船送到大圓島。
“啪”趙濤看到信後氣的直拍桌子。“這是崇禎在對我們背後捅刀子!”
出事的是馬萬里的手下,還是他親自從老家帶出來的,他羞愧不語恨不能直接砍了楊錫爵這個白眼狼!
許雲山︰“留血賣命還換不來一點點的信任。”
洪大柱拍拍手說先別抱怨,趕緊派人去穩住天津衛!
最後還是趙濤帶一個連的陸軍,和馬萬里同船去天津衛安撫處理。
船艙內馬萬里到現在還百思不得其解,楊錫爵這家伙怎麼能背棄老兄弟去投靠崇禎,那小子可是從來沒給過楊錫爵任何好處。
船上,趙濤嚴令馬萬里收起他那副晦氣臉,走了一個楊錫爵不要緊,這不還有更多的留下嗎。
“這些人應該給予鼓勵和晉升。”
朝廷這邊,因為一個楊錫爵的到來還破例在新年假期開小朝會。
崇禎對楊錫爵的到來非常重視,將楊錫爵從王樸手里要過來直屬于朝廷兵部,“必須要拿出千金市骨的態度!”
內閣首輔溫體仁保證,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一定為楊錫爵提供良好條件好好栽培,以吸引更多的東海軍過來,爭取做到不戰而降。
金寶利還提醒這個楊錫爵初來乍到,連個棲身之所都沒有,是不是先賞他一處小房子,給幾個官婢安頓下來再說。
“這是應該的。”溫體仁馬上就寫了條子,要手下人趕緊去辦。
最紅崇禎還做總結。這個楊錫爵就是打仗的料子,既然答應他游擊將軍的官職就讓他再驚喜一下,賜他為偏將,好讓他為國家所用。
在客棧暫時棲身的楊錫爵得知皇帝竟然親口提升自己為偏將,他再次面朝皇宮磕頭拜謝。
而在天津衛的趙各莊,趙濤也在竭力安撫受到刺激的戰士們。他和大家說百人百性,大圓島這麼多人難保會有個把想要投靠官府的。
“所以你們都是好樣的!”
隨後趙濤當眾晉升堅持原則;據理力爭的魏光明為騎兵營長,接替楊錫爵的職位。
當天晚上趙各莊再次開宴,一來是慶賀魏光明的晉升,而來要要繼續安撫下戰士們。
酒席上馬萬里一開始自己也是氣的不行,恨不得將楊錫爵拉來砍了。
這句話說得不少戰士頻頻點頭。
隨後他再說人要是有了外心攔都攔不住!
就像現在的楊錫爵。他已經投奔到朝廷再拉回來又有啥用,心已經散了!
“就讓他去吧壞人總不會有好報的。我們東海軍還是一直能打的部隊,還要強大到讓逃跑者後悔!”
一連幾天的安撫,趙各莊內的軍心算是安穩下來。
很快年假就過去,朝廷第一天上班身為大使的趙陽就去了內閣值房。他還毫不客氣的指著溫體仁的鼻子罵“你們這是背信棄義,是在我們大圓島背後捅刀子。”
“錯,小兄弟。”
溫體仁依然笑嘻嘻的說,這是有志之士棄暗投明,“老弟你與其在此罵街,不如善待你們的兵士。”
哈哈哈,內閣值房里還爆發出一陣歡笑,趙陽則氣的滿臉通紅。
自從他大兄發跡以來還沒人敢這麼放肆的嘲諷自己。
不過現在照樣就是出于下風,他無言以對,只能在心里默念“咱們走著瞧!”
趙陽還直接去了天津衛,和他大兄商議如何找回顏面,倆人在密室嘀咕了好一會趙陽的臉上這才從新泛起笑意。
又幾天趙濤帶著殘缺的騎兵連返回大圓島,再換上可靠地生力軍過來。
而馬萬里則繼續留在趙各莊鎮守。
幾天後趙各莊的海河碼頭來了一條蒸汽船,還從船上卸下無數沉甸甸的木頭箱子,隨後這些箱子還分出一半運送到京城。
趙陽收到這些箱子第二天就去了城內大錢鋪子,要用如山的銅錢換取銀錠。
一家也就算了,可是這個趙陽好像有花不完的銅錢,還在城內各家錢鋪子兌換銀兩,一下子京城市面上可流通的銀子就緊缺起來。
物依稀為貴。
京城市面上的白銀短缺,但需要的人還是不少。于是原本持續千年的一貫銅錢換取一兩白銀的老規矩,就變成1050枚銅錢換取一兩白銀!
這件事不單單在京城上演;還在天津衛;南京;杭州等地上演。
連帶金銀兌換也上漲了些許。
這就使得商人們更加不舍得將銀子拿出來花,闊佬們更是捂住口袋期望銀子的價格進一步往上漲,原本就通貨緊縮的市場上銀子更加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