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

第123章 片板不得下海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周星河不會開車 本章︰第123章 片板不得下海

    <div id="cener_ip"><b></b>    趁著回去請旨的時間,鄭和帶著朱瞻�巡視了一遍象山的海防。

    這里的防御工事比舟山島那邊好上不止三個檔次,有炮,有槍,有人,港口有高塔,後方有糧倉,  物資充足,後勤便利,就算是他們防御人數兩三倍的敵軍來了,都休想短時間內佔領此處。

    朝廷海防政策的偏向就是如此。

    只是現在蒸汽船下海了,我大明的海域必須往外推移,將各處島嶼建成前線堡壘,海防政策也得順勢改變,這一次的舟山島不論如何必須將倭寇海盜全部清理出去,  只是已經反叛的舟山島上衛所的人怎麼辦?

    雖然陳柏月已經叛變了,但是究其原因,朝廷也得負一部分責任,除了軍戶之外的其他人呢,舟山島上的普通百姓,或許並不知道他們的守軍已經叛變了吧。

    還有那些有狼子野心的倭寇海盜如何清干淨?畢竟他們在大海上,終究還是會相遇,小股海盜滋擾的話來無影去無蹤,也是難防。

    這些都是將來海事貿易的大敵。

    看著朱瞻�那緊皺著眉頭的樣子,鄭和說“殿下,等到太子殿下的出兵旨意到了,蕩清那伙倭寇海盜,  再重整舟山海防吧。”

    重整,  所有都重來,  鄭和這次是打算全部肅清,  對于叛變的人不能留情。

    朱瞻�嘆了口氣“到底是我邊軍啊。”

    每個人都有憐憫,憤怒,  慈悲,  哀怨等等的情緒,  只是成年人知道什麼時候該放下誤事情緒。

    鄭和明白朱瞻�的嘆息,但是他也明白朱瞻�並不會優柔寡斷而不進攻,只是感嘆一句而已。

    “鄭和大人,將倭寇浪人還有反叛的人引出舟山島戰斗吧,海戰咱們佔著戰船優勢可以減少傷亡,上了岸拼刺刀,對方都是些亡命之徒,恐怕死傷會比較慘重。”

    鄭和持不同的意見“我方現在佔據主動,他們還不知道我們要進攻,直接大軍壓上,打他們一�措手不及,可以更快的結束戰斗,舟山的防御工事很差,擋不住我軍全軍突襲。”

    “我軍少部分裝備有手雷和阿卡四七,正面對戰我們有優勢,而且海盜倭寇向來怕死的很,一見形勢不對就會開始撤退,只要第一波攻勢將之打退,我們就贏了。”

    顯然鄭和更了解這些倭寇海盜,朱瞻�並沒有什麼打仗的經驗。

    專業的事還是得專業的人,  鄭和和海盜打仗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經驗充足,軍事才能更是讓朱棣贊賞,朱瞻�就不班門弄斧了。

    “鄭大人,您指揮。”

    一位象山千戶和象山知縣陳佑山一起走了過來,兩人低聲議論著“陳知縣,那位朱公子您可曉得是哪位大人物?”

    陳佑山聲音壓的很低,生怕被旁人听到“姓朱的公子,讓鄭大人如此重視,當然只能是京中幾位殿下了,應該是太子爺家的殿下。”

    “難道是太孫?”

    陳佑山搖搖頭“年齡不符合,而且太孫殿下隨著陛下御駕親征了,那位朱公子雖然個頭比一般同齡人高一些,但是面相稚嫩,估摸著最多十歲出頭的樣子,宮內只有四殿下和五殿下符合,傳聞四殿下多病,我猜這位是五殿下。”

    “報紙上說的監國的那位五殿下?”

    “有長進,最近都看報紙了。”

    那位千戶嘿嘿一笑“去听說書先生講的時候听到的,說是太子身體不適,二殿下和五殿下輔助監國,我本以為是報紙上夸大其詞,沒想到這位殿下真的這麼年輕。”

    陳佑山一邊感嘆一邊說“報紙上說五殿下,少年勝春風,為吏即神仙,騎馬載桂花,香滿京城五百里。憐君美少年,況此愜清緣。逸思雲山外,閑情花月前。濯濯春秋月,落落美少年。”

    “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經心皆識見,書史盡通該。周郎學識,秦郎風度,柳七文章。聊借生綃一幅,與君寫盡行藏。”

    “是為握瑜懷瑾之人。”

    這一大段多少也是帶了點私人情緒在里面。

    這一大篇幅是之前一期大明日報上寫的關于朱瞻�和朱瞻ǜ@ㄖ喙氖滓潮 饋br />
    朱瞻�因為近來繁忙外加林苗將報紙辦的不錯,自己就沒去管,也沒時間看最近的幾期報紙,沒想到居然這樣被人夸了一大段。

    這一大段要是朱瞻�自己看到了都得害羞,大明文人是真能夸,而且這一段是秦淮墨客紀振倫寫的。

    因為他的在報紙上連載的火爆,他現在是名利雙收,而且他心中一直記得當初朱瞻�和他見面的時候對他說的那句“寫得不錯。”

    對于朱瞻�那是極其感激,多少有點偶像光環,所以寫這夸朱瞻�的話也是拿筆就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不得不說,這寫的是有一套。

    這份報紙也是二哥朱瞻ǜ@  囊徊糠衷 潁 蛭 ㄖ繳閑醋帕餃思喙  嵌災  鈉蘭勱 小岸釹掠ぐ瀋貧希 匣芻簟!br />
    感覺像是在敷衍,一對比朱瞻�的那更明顯,就是在敷衍了。

    氣的朱瞻ǜ@ ㄖ蕉妓毫耍 趺醋約赫飧鑫宓莧巳絲洹br />
    兩人上前行禮,千戶拿著象山三個千戶所的資料給鄭和。

    “鄭和大人,我這邊選出了一千人,三個衛所都有,我們三個千戶都想要隨您出征,但是象山這邊不能無人防守,所以選了兩位千戶隨您出征。”

    商量出兵的人選和領兵的人,他們三個千戶自然都想隨著鄭和出征,畢竟能跟著鄭和去打一場回來,不說殺多少倭寇海盜,至少回來吹牛逼的本錢是有了。

    咱也是跟著鄭和廝殺過倭寇的人,這事情至少象山縣的縣志里面得寫吧,搞不好多殺點倭寇還能得賞留名。

    陳知縣則是陪著朱瞻�走一走。

    陳佑山看著朱瞻�身邊至少跟著一個侍女,一個太監還有兩個護衛,這排場可不是一般人,這位朱公子更加確定應該是五殿下了。

    作為被外派歷練的官員,陳佑山迫不及待的找機會升官回京,如果沒有特殊的機會,他們這種沒什麼門路背景的人,得走好多年並且不能出錯誤才能升任回京。

    十年寒窗誰不是為了高官厚祿,做人上人,出定國良策,寫詩文傳世。

    但是要做這些,他得先回到京城。

    現在面前的是監國的五殿下,一個小孩子,心智遠超年齡,他得好好表現,這次表現的好了,讓五殿下記得自己,但凡五殿下美言幾句,頂過自己多年的努力。

    他得好好表現自己。

    “朱公子,此次肅清海盜倭寇,我雖文人,也願隨軍一起出征,但凡我大明男兒戍衛邊疆是為己任。”陳佑山義正言辭的說。

    “陳知縣,你是進士第幾名?”

    “一甲十二名。”

    朱瞻�點了點頭,排名倒是非常的不錯,這年代的科考,能考到這個名次,必然是聰明和勤奮缺一不可。

    “陳知縣,象山的海防做的非常不錯,你做知縣想來下了不少功夫。”

    陳佑山謙虛的說“朱公子謬贊了。”

    陳佑山是文人,但是昨日見到三個象山衛所的千戶對其極其尊重,想來手段,心機都不錯。

    文人懂得馭兵,這樣的人很少。

    “陳知縣,對大明的海防持什麼意見?是該退縮陸地還是搶佔島嶼。”朱瞻�問了問題。

    陳佑山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到了。

    小心翼翼的試探“朱公子,可想听實話。”

    “說。”

    “我認為應擴張海防,向著沿岸島嶼擴張。”他的想法和朝廷現行政策相悖,所以說的很小心,若是惹了眼前的朱公子不開心,反而起到反作用。

    “哦~,你怎麼想的?”

    陳佑山開始了自己的政論“陸地防御,大明有著物資人員優勢,確實可以更好,也更省力的抵御倭寇海盜,但是也徹底的絕了海上貿易。”

    “海上貿易?你的意思是要暢通海事?”

    陳佑山點了點頭“我朝絲綢茶葉陶瓷,在海外價格高昂,只要暢通了海路,海事貿易可以給我朝帶來海量的財富,沿海居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好。”

    朱瞻�反問道“難道這就可以解決走私的問題了嘛?”

    “可以解決一大部分。”陳佑山沒想到眼前的少年說話如此成熟,那種上位者的威勢讓他覺得自己是在匯報工作,不過本來也就是。

    “如何解決這些貿易可能會給海盜以及一些小國帶去物資的後果。”

    “與收獲成果想比,此事危害甚小,海盜倭寇難成氣候,大明水軍足夠強大才是永劫海盜倭寇之法,要大海之上無人敢欺我大明子民。”

    “可太祖說片板不下海。”

    朱瞻�的話讓陳佑山有些猶豫是否話說自己接下來的想法,整理了一下語言小聲的說“朱公子,可知沿海走私之事?”

    “不是很清楚。”

    “大海沿岸現下走私嚴重,屢禁不止,我多次抓走私船只,但是從來抓不絕,海事貿易宜疏不宜堵。”

    朱瞻�冷著臉問道“你的意思是太祖的旨意有問題?”

    <div id="cener_ip"><b></b>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方便以後閱讀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第123章 片板不得下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第123章 片板不得下海並對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