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警事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把它弄回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卓牧閑 本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把它弄回來!

    本地人武部來了個參謀,要接韓渝去市委。

    盡管韓渝說沒事,但正跟人家鬧得不可開交,李局怎麼放心讓韓渝一個人深入虎穴?

    李局本打算親自陪韓渝走一趟的,可想到他如果也被軟禁或遇到別的什麼情況,那聯合專桉組便會群龍無首,于是讓四廠派出所副所長姜海和水警三大隊教導員陳子坤跟咸魚一起去。

    最擔心韓渝的當屬韓寧,主動請纓一起去。

    想到對方就算再不講理,也不太可能為難一個女同志,李局跟老章以及崇明公安局的于大商量下了下,最終決定讓陳子坤和張蘭去。

    至于不讓韓寧去,主要是擔心韓家姐弟不能同時涉險。

    韓渝很清楚不會有危險,可馮局在電話里說要保密,不能跟大家伙解釋,只能帶著陳子坤和張蘭上了人武部的車。

    人武部都出動了,陳子坤很緊張,暗暗盤算著如果對方來硬的該怎麼應對。

    張蘭有那麼點大大咧咧,並不擔心會有什麼危險,覺得在氣勢上不能輸給對方,上車前讓陳子坤坐副駕駛,上車後搶過韓渝的公文包,想想又把韓渝的手機要了過來,扮演起韓渝的女秘書。

    陳子坤豈能看不出她的良苦用心,心想你做秘書我就做警衛員,下意識摸了摸別在腰里的槍。

    韓渝實在想不明白什麼事那麼重要,居然要用保密電話才能說。

    更想不通馮局調到了中遠又不是中央的哪個部委,怎麼說用保密專線就用保密專線,而且驚動了本地的人武部。

    正百思不得其解,人武部的切諾基吉普車已駛進了市委大院。

    一個五十多歲身穿舊軍服的老同志迎了上來,人武部的參謀趕緊下車介紹。

    原來是人武部長……

    韓渝連忙立正敬禮,出示證件,自報家門。

    楊部長雖然是市委常委,但平時極少管市里的事,並不知道眼前這位跟市里的“恩怨”。

    他一邊帶著韓渝三人上樓,一邊用帶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韓渝同志,保密電話我們人武部有,公安局也有,但符合保密級別的,只有鐘書記辦公室的這一部。”

    “楊部長,您是說要借用鐘書記辦公室里的電話?”

    “別擔心,我已經跟鐘書記說好了。”

    韓渝正準備客套一下,問問會不會影響鐘書記工作,赫然發現昨天見過的戴局正在走廊盡頭往這邊看。

    一個五十出頭上身穿白襯衫的領導,朝這邊看了幾眼,便在一個領導的陪同下,走進緊挨著走廊盡頭的一間辦公室。

    戴局遠遠地朝這邊點點頭,也跟了進去。

    “韓渝同志,到了。”

    老部長停住腳步,推開一扇門。

    韓渝猶豫了一下,走了進來,只見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在里面等。

    這間辦公室不算大,但布置的很講究,比馮局以前的辦公室都氣派。

    不過話又說回來,馮局以前雖然是享受副局級待遇的港監局長,但跟主政一方的地方黨委一把手還是不好比的。

    韓渝正暗暗感慨自己居然有來書記辦公室接電話的這一天,楊部長並沒有介紹年輕人的身份,而是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抬頭道︰“韓渝同志,等會兒我先接,接通之後把電話交給你,我和陳參謀在外面幫你盯著。”

    堂堂的人武部長居然要親自在外面負責警衛,看來馮局要說的真是大事。

    韓渝不敢不當回事,下意識看向站在門口的陳子坤和張蘭。

    陳子坤反應過來︰“韓支,我們等會兒也在外面守著。”

    “韓支,你的包。”

    張蘭很默契地把公文包送了進來,好奇地看了看書記辦公室的環境,又趕緊走了出去。

    老部長陪著韓渝等了大約十分鐘,紅色的保密電話響了。

    戴眼鏡的年輕人拿起電話,問清楚對方找誰,便把電話交給了老部長。似乎有些不放心,又看了看韓渝,這才快步走出辦公室。

    “韓渝同志到了,就在我身邊,請首長放心,我親自在外面警戒!”

    老部長把電話交給韓渝,轉身走出辦公室,順手反帶上門。

    韓渝定定心神,小心翼翼問︰“馮局?”

    “把你嚇壞了?”

    “沒有,馮局,到底什麼事。”

    馮局正坐在總參裝備部的一間辦公室里,抬頭看了看兩位高級軍官,摁下免提鍵︰“咸魚,基洛級潛艇你有沒有听說過?”

    韓渝連忙道︰“听說過。”

    “听說過多少,對這型潛艇有多了解。”

    “馮局,我是公安又不是海軍,只是大概知道一些。”

    “說給我听听。”

    “它是前甦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的常規潛艇,阿穆爾共青城造船廠開工建造的,剛開始的船廠編號好像是b-248,後來又建造了b-260、b-227,應該是作為各個艦隊的訓練艇,培訓種子艇員的。官方命名‘比目魚’,下水的第二年,美國首次拍攝到了它,命名‘基洛’。

    由于其采用了許多先進的靜音技術,北約稱之為‘大洋黑洞’,技術指標可以與歐美國家海軍的常規潛艇相抗衡,雙殼體結構儲備浮力高達32,比西方單殼體結構潛艇多一半。”

    小伙子果然沒讓人失望!

    馮局點上煙,追問道︰“數據呢,了不了解?”

    “具體參數不記得了,只知道艇長七十多米,艇寬九米多,吃水六米多,浮航排水量兩千多噸,潛航排水量三千噸左右。浮航的航速十節左右,潛航的航速在十七節左右。”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小伙子平時注重學習,學的東西現在終于派上了用場。

    馮局看著兩位高級軍官驚詫的樣子,明知故問︰“知道不少啊,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艦船知識》上有一期專門介紹過,我師父在的時候就喜歡看這些。我們自己訂閱不起那麼多雜志,所以港監局、港務局和張老板船廠這些年訂閱的船舶和航海類期刊,最後都到了我們躉船上。”

    “我說檸檸那會兒要訂那麼多雜志呢,原來都是幫你訂的!”

    “沒有,船檢科、考試科和交管中心也要看,這些年船舶技術發展那麼快,不看跟不上形勢。那些雜志都是他們看完之後再給我們的,我們沒看過最新的,都是看的舊雜志。”

    見兩位軍官笑了,馮局也禁不住笑問道︰“咸魚,你究竟收羅了多少船舶和航海類的期刊雜志?”

    幾家花大錢訂閱的期刊,最終都到了躉船上,佔人家便宜,想想是有點不好意思。

    韓渝咧嘴笑道︰“不是我收羅的,最開始是我師父跟朱大姐要的,他對這些感興趣。至于種類那就多了,有《船舶》、《船舶工程》、《艦船電子工程》、《柴油機》、《國外艦船技術》。

    有交通部的《東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有《船舶標準化工程師》,有《東海造船》、《中國造船》、《航海》、《中國航海》,還有《航海技術》。不過相比那些期刊,《艦船知識》不是很專業,主要是看個新鮮,我都是把它當故事會看的。”

    平時看哪些期刊報紙,能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眼界和水平。

    馮局磕磕煙灰,追問道︰“除了船舶技術和航海類的,你們還看哪些報刊雜志?”

    “這就多了,有三大隊訂的《中國交通報》、《中國水運》、《世界海運》和《長江航運報》,有我們自己訂的《人民日報》和《人民公安報》。現在不是搞消防麼,分局幫我們訂了《中國消防》和《消防科技》。

    水上分局的水警三大隊現在也在躉船上辦公,他們訂了《人民公安》、《公安教育》、《公安研究》和《啄木鳥》。新雜志和這些年的舊雜志太多,我們專門收拾了一間艙室存放。”

    以前只知道小伙子愛學習,沒想到竟如此認真。

    馮局好奇地問︰“這麼多期刊雜志你們看得過來嗎?”

    “馮局,別人不知道你最清楚,我們天天在船上,沒別的娛樂,就靠看報紙雜志打發時間。”

    “好吧,換個問題,聖彼得堡沒有听說過?”

    “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听說過。”

    “有沒有去過?”

    “沒有,那邊我只去過芬蘭的漢科港。”

    “荷蘭有沒有去過?”

    “去過,不過我只靠過港,沒上岸。”

    “有沒有上岸不重要,再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引進一條基洛級潛艇,怎麼才能把它從聖彼得堡弄回來。”

    韓渝沒想到馮局會問這個問題,不假思索地說︰“開回來唄,既然買人家的潛艇,不可能不安排艇員去培訓,讓參加培訓的艇員開回來。印度和尹朗也買過前甦聯的潛艇,他們好像就是自己開回去的。”

    馮局提醒道︰“咸魚,你既是遠洋海副,也是001的船長,現在又是港監局的兼職引水員。再想想,從專業的角度想。”

    “從專業的角度……自航回來是不太合適。”

    “說說,怎麼不合適。”

    韓渝打開了思路,分析道︰“我不知道基洛級潛艇的實際續航能力,但它是常規潛艇,浮航排水量總共才兩千多噸,續航能力肯定不可能超過一萬海里。而從聖彼得堡到我們中國總航程近一萬兩千海里,沒有保障船隨航肯定不行。

    接收潛艇的海軍艇員肯定參加過培訓,但培訓終究是培訓,可能只會基本操作,想真正形成戰斗力需要一段時間。讓他們駕駛那麼先進、那麼昂貴的潛艇遠航風險太大。可以考慮雇前甦聯的艇員,但一樣有風險,而且會增加成本。”

    見兩位軍官一臉驚詫,馮局禁不住笑道︰“有道理,繼續說。”

    “回來要經過大西洋,要繞過非洲,經馬六甲海峽回國,航經的海域遇到高海況很正常。如果那條潛艇是剛下水或是條老舊的,能不能經受住高海況考驗又是一個問題,這就需要一條大功率的拖輪隨航,這又增加成本。”

    韓渝沉思了片刻,接著道︰“我雖然不是海軍,但對潛艇多少了解一些,如果自航回來,要經過那麼多國家的海域,這就意味著潛艇的噪聲特征很容易被人家捕捉,這對潛艇是很危險的,不利于保密。

    而且潛艇跟坦克一樣,主機輔機電池和關鍵部件應該都是有使用壽命的,還沒正式入列就要航行一萬多海里,肯定會影響潛艇的使用壽命。

    再就是沿途很難說要不要靠港補給,軍艦靠港跟貨輪靠港不一樣,既不利于保密,也會涉及到一些國際公約,甚至涉及到主權問題,會很麻煩。”

    行家一開口,便知有沒有。

    一個高級軍官流露出驚愕的神情,另一個高級軍官示意馮局繼續問。

    “咸魚,我可以透露下,我們中國買了兩條,現在要先轉運一條回來,我們中遠參與轉運。你再想想,怎麼才能把潛艇安全運回來。”

    “拖船拖帶和駁船運輸也不現實,因為這兩個辦法只適用于近海短途。而且拖帶時潛艇和駁船的水上機動性能太差,一旦遇上高海況會很危險。”

    韓渝絞盡腦汁想了想,接著道︰“走陸路好像也不現實,噸位那麼大,就算能裝上火車也超高超寬。況且潛艇是精密裝備,經不起折騰。”

    “再想想,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要考慮成本,也要確保安全!”

    “如果有大型浮船塢就好了,南朝鮮海軍好像用浮船塢運過潛艇。”

    “我們有浮船塢,但沒那麼大的,並且我們的浮船塢都在近海,沒去遠海作業過,更別說遠洋航行了。”

    “我們有沒有半潛船,半潛船跟浮船塢一個道理。”

    兩位高級軍官眼楮亮了,不敢相信一個長航公安干警居然跟中遠的專家想到了一塊。

    小伙子很爭氣,馮局很有面子,不禁笑道︰“實不相瞞,我們考慮的就是這個方案,但這是第一次轉運,在國際上都沒先例,甚至要展開國際合作。咸魚,你覺得用半潛船轉運,需要注意哪些情況。”

    “馮局,剛才說過,潛艇是精密裝備,將來是要潛到水下的,船體結構不能有一絲變形,不然那麼昂貴的裝備會很危險,艇上的官兵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在裝載時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裝上半潛船之後的固定也是一個問題。”

    “能不能找專業的加固公司?”

    “這個之前都沒先例,港口的加固公司哪干得了這活兒。”

    “你能干嗎?”

    “我也沒干過,我只修過001,只參與過一條近海客輪和兩條近海貨輪的塢修。不過我覺得想萬無一失,必須先了解潛艇的結構,最好搞清楚每根龍骨的位置。然後在半潛船上多安裝些塢墩,每個塢墩都要支在龍骨的位置,要做到嚴絲合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潛艇的結構不會變形。”

    韓渝想了想,補充道︰“差點忘了,潛艇外面都是有消聲瓦的,消聲瓦是否良好直接關系潛艇的噪音有多大,所以不能直接架在塢墩上面,要用緩沖材料,要在保護消聲瓦的同時起到一定緩沖作用。”

    跟公司里的專家說的一樣!

    馮局笑問道︰“還有嗎?”

    “我的001都不能長期錨泊不開機,潛艇估計也差不多,至少潛艇里的主要設備要經常開機,或許一些電子設備都不能斷電。這就意味著要在半潛船上安裝能上下潛艇的腳手架,要有發電機組提供電源,要考慮到潛艇內部的通風。”

    韓渝摸摸嘴角,又說道︰“潛艇潛航是用電池的,只要是電池就容易發生火災,所以在轉運過程中的消防也要考慮到。再加上沿途要經過好多國家的海域,甚至要靠港補給,海軍找你們中遠是找對了,別的單位真干不了這活兒。”

    “不是海軍找我們的,是總參裝備部。”

    “不管誰找都一樣,這活兒不好干,裝備太昂貴,估計保險公司都不接受投保。”

    “什麼這活兒不好干,事關國防,再不好干也要想方設法把潛艇轉運回來。我先掛了,你呆那兒別走,等我電話。”

    “啊……”

    馮局不等韓渝說完,就放下電話笑問道︰“二位,這條咸魚怎麼樣?”

    “老馮,你是從哪兒找到的這寶貝?”

    “我看著他長大的。”

    “你培養的?”

    “我可沒這麼大本事,他是他師父培養的,他師父培養人才有一套,其實咸魚都算不上什麼,除了咸魚還有條從來沒上過學,可以說是一個文盲的小魚,竟被他師父培養成了警校教官。”

    “有這樣的事!”

    “騙你做什麼,不過他師父是搞得精英教育,只培養了這兩個徒弟。不像我以前是帶兵的,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哪兩個人身上。並且我們什麼條件,要錢沒錢,要什麼沒什麼。人家又是什麼條件,反正是不好比。”

    高個子軍官笑了笑,敲著桌子說︰“在海運公安局干過政保,帶船員上過外輪,執行過警衛任務,政治上應該沒問題。”

    矮個子軍官則笑道︰“懂航海,有遠洋航行經驗,甚至去過芬蘭,對航線和海況比較熟悉。而且會英語,懂技術,甚至懂消防,整個一多面手,我看就他了。”

    “陳部長?”

    “我沒意見。”

    “那就這麼定了。”

    ……

    ps︰當時是三總部,總裝備部是1998年才成立的。

    82中文網

    /92/92760/31233170htl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濱江警事》,方便以後閱讀濱江警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把它弄回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濱江警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把它弄回來!並對濱江警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