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儉沉思著道︰“別說是你,我也納悶,你這麼年輕,就參知政事合不合適。”
“但你我就是再多想也沒用啊!”
唐儉肅然道︰“畢竟,這是陛下給你的賞賜!你立了這麼大的功,讓陛下很滿意,陛下是有心提拔你,難道你不想?”
“你就是不想,也沒用了。”
說著,唐儉重重拍了拍張頓的肩膀,說道︰“張縣令……啊不是,張少尹,明天百官不上早朝,但是,參知政事的大臣們,會去政事堂議事,你明天可別忘去了。”
“老夫回去了啊。”
說著,他一邊擺了擺手,一邊對著張頓說道︰“等你在政事堂議事完了,你再來京兆府也不遲!”
張頓嗯了一聲,將他送到縣衙外,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不由嘆了口氣。
“先生,”胡渠荷好奇的看著他道︰“你何故唉聲嘆氣啊,你現在可都是宰相了!”
張頓瞅了她一眼,道︰“要是你當就好了。”
胡渠荷莞爾道︰“奴家哪能做宰相,能陪在先生身邊修習,奴家就知足了。”
張頓揚起手掌,在她腦袋上敲了一下,在胡渠荷吃痛聲中,板著臉道︰“你要有抱負,知道嗎?”
胡渠荷臉龐一紅,道︰“好的先生!”
“明天啊。”
張頓抬起頭,望了一眼已經暗淡下來的天空,再次嘆了口氣。
總感覺,明天政事堂議事上,不太那麼順風順水啊。
畢竟,這一次追繳欠款,把文武百官都得罪了。
尤其是那幾位國公。
想必,他們也應該都在場。
到時候他們發難怎麼辦?
再者,就是胡渠荷。
張頓眼角余光看了一眼女弟子,也不知道去政事堂,能不能把她也帶上。
“渠荷,明天……”
張頓沉吟了一下,道︰“你現去京兆府等我,我先去政事堂看看。”
本想著把她也帶上,但是想了想,他覺得不能這麼著急。
去京兆府任職京兆府少尹,唐儉肯定沒有意見。
但是,帶著胡渠荷去政事堂,恐怕那些宰相,意見會不小。
等明天去了先問問。
如果那些宰相沒有意見,再把胡渠荷帶上也不遲。
“好的先生!”胡渠荷重重點了點頭。
————
當天夜里,張頓和胡渠荷一塊回到醉仙樓,胡廣興奮的連吃了三碗飯,為他慶祝。
當晚張頓睡覺都在思索,胡廣連吃三碗飯,是他餓的,還是他認真的。
而夜里,房玄齡府邸,燈火通明。
廳堂內坐著不少人。
房玄齡,杜如晦都在,李靖,李道宗,段綸,豆盧寬也在。
六個人喝著酒,一聲不吭。
許久,房玄齡方才開口說道︰“諸位,都別光喝酒啊。”
說完,他看向了李道宗。
李道宗想了想,然後拿起筷子,夾著菜放入口中。
“……”房玄齡盯視著他,如果眼神能殺人,李道宗已經死了不下十次。
他娘的,讓你別光喝酒,意思是讓你多吃菜嗎?
房玄齡懶得理他,看向了杜如晦,以及李靖,段綸,豆盧寬,沉聲說道︰
“明天早上,政事堂要議事。”
“這次和以往不一樣,克明兄說了,會多一個人。”
“而此人!”
房玄齡一字一板道︰“就是認識咱們的張頓!”
“諸位說說,該怎麼辦?”
“橫不能明天去了政事堂,被張頓認出來吧?一旦他認出咱們,陛下那邊,身份可就瞞不住了。”
話音甫落,廳堂內再次寂靜無聲。
李道宗也不吃菜了,嘟囔道︰“陛下也是,明知道張頓認識咱們,還非要讓他參知政事,這不是坑他自己嗎?”
“問題就在這里。”杜如晦嘆了口氣,“陛下那邊的意思,就是張頓必須要參知政事,必須要參加政事堂議事,但是,也讓咱們務必瞞著張頓,不能讓張頓知道陛下是他二叔的事。”
豆盧寬擰著眉頭道︰“瞞別的事,咱們還行,但這件事怎麼瞞的了?除非,張頓去不了政事堂!”
“你的意思是……”
李靖眉頭一挑,用手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豆盧寬瞪了他一眼,“這是個好辦法,你去辦!”
李靖干笑著道,“老夫就開個玩笑,你認真什麼?”
豆盧寬冷哼了一聲,給你十個膽子,你敢傷了張頓?真要那樣做,還不知道誰傷誰呢。
房玄齡看著他們,大感頭疼道︰“諸位,現在不是閑聊的時候,咱們集思廣益,看看能不能有辦法。”
“辦法,倒不是沒有。”段綸忽然開口說道︰“想要不讓張頓認出咱們,咱們明天不去政事堂,不就行了?”
“老夫也想過。”房玄齡嗯了一聲,說道︰“但是,一次兩次還行,橫不能一直這樣下去。”
段綸搖頭道︰“先把這次熬過去再說,然後咱們再想辦法。”
房玄齡沉吟著,掃視了其他人一眼,問道︰“你們覺得呢?”
杜如晦、李道宗、李靖、豆盧寬相互對視了一眼,紛紛點了點頭。
“段尚書說的不錯,能瞞得住一時,就先瞞住一時。”
“是啊,能瞞一會是一會,實在瞞不住了,就到時候再說吧。”
“反正也沒別的辦法。”
房玄齡思索了幾秒,道︰“那就先這樣辦,明天政事堂,咱們就都告假!”
————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當晨鐘的聲音,響徹長安城的各個坊市,百姓們紛紛出門。
張頓也換好了京兆府少尹的官袍。
官袍是昨天晚上送來的。
不得不說,朝廷辦事效率很快。
張頓低頭看著新官袍,官袍呈紫色,穿在身上,感覺就是和萬年令的官袍不一樣。
和胡家父女說了一聲要出門,張頓便坐著馬車,來到朱雀門外。
朱雀門里,便是太極宮。
太極宮,又分皇城和皇宮。
三省六部十二司都在皇城中,政事堂,也設立在皇城,位于中書省和門下省。
今天,政事堂議事的地點,在門下省。
此刻門下省內,很是冷清。
因為今天不用朝議,所以還得一會兒百官才會過來。
張頓順著小吏手指的方向,來到政事堂。
政事堂並不大。
和萬年縣縣衙大堂差不多。
里面擺設著十幾張幾案,幾案上擺放著筆墨紙硯。
以及一個人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