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直接把在場所有人都問住了。
一直都說南巡鎮撫司的鎮撫使,有十三位。
可是即便到了現在,南方賑災都快要結束了,眾人知道的鎮撫使,也就只有十二位。
“說來也怪,那位神秘的鎮撫使,遲遲都沒有出現,如果不是李長安所在的那一部,我甚至都懷疑,到底有沒有第十三位鎮撫使。”
“他們那一部,也的確獨立于另外十二位鎮撫使之外,一直都在獨立行事。”
“可這也太奇怪了。”
一名主事放下碗筷,
“第十三位鎮撫使的手下,好像只有一個李長安,我都沒見過其他人。”
“是啊,不是說一位鎮撫使麾下,有十位參議嗎?但到最後,我也只看到了李長安。”
不少人仔細回憶,也都在點頭。
這時有人開口了,
“我一直都在懷疑,那第十三位鎮撫使,就是專門為李長安遮風擋雨的。”
“甚至極有可能,就是白鹿書院在背後搞的鬼。”
“不設其他參議,就是為了不讓其他人瓜分李長安的氣運。”
“而且諸位也都發現了,李長安在南方行事肆無忌憚,殺人抄家,做得比誰都狠,但依然一點事都沒有。”
“可偏偏其他鎮撫使大人一句話都沒有,肯定是第十三位鎮撫使擋在前面。”
院子里的一幫人咂咂嘴,都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說服力。
“反正再過幾天,什麼都出來了。”
“第十三位鎮撫使再如何神秘,也必然會出現在功德碑上。”
“諸位拭目以待即可。”
有一個官員突然笑了笑,“我想到一件事,你們覺得,李長安最後拿到的氣運,會不會比那第十三位鎮撫使還要高?”
“畢竟都是李長安在做事,那位神秘的鎮撫使大人,至今都未見蹤跡。”
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了些許笑意。
這件事,還真的非常有可能。
若堂堂鎮撫使,被一名參議超過,那還真的是要讓天下人笑掉大牙了。
何止是這些官員?
整個大晉都被這一次南方賑災吸引了目光。
之前南方水患,而後又是百姓動亂,鬧匪患。
影響實在太過惡劣,所以大晉對南方三府,全部都采取了封鎖態勢。
但隨著南方賑災的效果越來越好,大晉對南方的消息封鎖,也就逐漸撤掉了。
現在南方三府的一舉一動,都被大肆傳揚開去,甚至不少其他地方的百姓,還希望自己所在的府郡也鬧一次大洪災。
這樣就有人到那里去賑災,以後自己的日子就能變好一些。
畢竟現在南方三府的百姓,在經歷了最開始的苦難之後,如今終于迎來了好日子。
修路修渠,不再是以前的繁重徭役,朝廷不僅發銀子發糧食,破舊的房屋也都重新修建。
甚至還在南方建了一座大壩,以後再也沒有了水患之憂。
和以前相比,簡直就是換了一片天。
而在其中,
忠勇伯李長安這個名字,也越來越響亮。
眾人都知道,在北方浴血奮戰,幾乎把命都丟在奉川的李長安,在南方也立下了赫赫功勞。
為百姓做了很多事。
只是外界百姓听得更多的,還是傳言,很多事情並不知曉。
只有真正經歷過這些事的三府百姓,才真正有切身體會。
民間對李長安,甚至已經有了盲目崇敬的趨勢。
李長安每次出門,每一個百姓都主動上前行禮,還有小孩遞上糖果,連帶著其他人,也都享受到了如此待遇。
時至八月,
南方三府各地最後的收尾工作陸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