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捧著燈盞走了進來。
自己的這位相公回來之後,就一直待在書房內。
他心如止水一般,深深被這本《南華經》給吸引。
這本《南華經》太有吸引力了,武頌看完這本書,頓時覺得人生和整個世界都變得無比清晰透明,一切都毫無任何奧秘可言。
“相公,明天就是發榜日了,相公一點都不擔心嗎?”潘金蓮道。
武頌將書本合上。
“夫人,我有何擔心的?這次你相公我志在必得。”
潘金蓮嘆了一口氣,“相公有如此期盼,自是好事,金蓮自然相信相公的才華。”
“可三百人參加省試,相公想要登龍門,中進士以及進士及第,可難比登天。”
及第也就是錄取者的意思。
潘金蓮其實擔心的是高衙內那件事,李格非和王競甦軾等人,自然難以插手。
畢竟高衙內的靠山可是高俅。
武頌搖了搖頭,他伸出手,然後將潘金蓮攬到自己大腿上。
潘金蓮那柔軟橢圓的臀部坐在武頌的大腿,“金蓮,你不用擔心,這次別說登龍門,你相公我要高中狀元,我還記得當初答應過娘子的事,現在我沒忘記。”
“相公,金蓮知道你的抱負,金蓮一定會在相公後面,無條件支持相公。”
“那娘子,你看是不是要慰勞一下相公我呢?”武頌壞笑看著金蓮。
他一只手早已朝著金蓮那凸出部位伸出……
潘金蓮杏眼一合,從她那瓊鼻中發出了一個嗯聲。
武頌沒有任何猶豫,當下雙手伸出,然後將潘金蓮的衣服給緩緩解開。
此時尚書省禮部。
司馬光、甦家兄弟、王競還有一眾初審官以李格非為首的正在評選出省試第一名的名額。
而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三人,領頭一位便是蔡府派來的人,這個人告知他們蔡太師的意思之後離開。
“荒謬,實在荒謬,如今我等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人,現在卻無法左右這考試嚴整。”
司馬光嘆了一口氣,他已是耄耋之年,經受不了多少折騰。
甦軾唉了一聲︰“蔡京這個奸臣,想要任命趙括為省元,實在荒謬!”
趙括的父親,也就是那位任五品中侍大夫的人,他為了自己兒子能夠獲得省試第一名,也就是省元,幾乎是挖空了自己趙家那點積蓄去賄賂蔡京。
王競忍無可忍︰“我觀此人的答卷,真是文不對題、答非所問、而又膽大異常,這是對皇帝極為不恭。”
“按照我大宋律法來說,就應該罷黜!”
但是他們嘴里雖然是這樣說,實際上,卻不敢動。
畢竟那可是蔡京啊,王競司馬光甦澈等人在朝中連最基本的話語權都沒有,所以跟蔡京作對,除非他們不想安享晚年。
蔡京是誰?人家可是當朝太師,正一品的官職。
他蔡京還是宋微宗趙佶曾經的老師,在所有正一品官職中可數屬于最高級別那種。
就連高俅在蔡京面前,呵呵也是不敢的。
所以蔡京的意思,也就代表皇帝。
當然,他蔡京也就是敢插手省試,殿試他也沒這個權利。
不過改變省試,讓一些渾水摸魚沒有真才實學的進入到殿試,即便趙佶不滿意,也只能按照規矩來辦事,照樣的去封狀元榜眼探花之類,畢竟沒辦法,那麼多大臣看著,也不可能踢了那幫殿試的人。
所以為什麼目前大宋內沒有一個真才實學的狀元之才,就是蔡京這伙人干的。
就在眾人抱怨的時候,此時一個聲音響起。
“眾愛卿,都在嘆氣做什麼?”宋微宗帶著張迪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
眾人紛紛行禮。
同時他們也十分震驚,沒想到趙佶竟然會親自來到尚書省禮部。
當然,對于蔡京那種舞弄權勢,他們也不好告訴趙佶,因為說了也白說。
有一種東西叫做心知肚明。
“陛下,您怎麼來了?”甦軾問。
“甦大學士啊,其實朕來這里,就是為了知道你們決定好了沒有,省元是誰?”趙佶坐下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樣子。
那司馬光擅先開口︰“陛下,經過初審官還有我們二審的學士審卷,一致……一致決定,那省元非中侍大夫之子趙括莫屬。”
司馬光故意在中侍大夫這四個字加重讀音。
你趙佶再傻也應該听的出來吧?人家靠的是關系。
“對了,陛下,這就是趙佶的考卷。”王競將考卷給呈上。
張迪接過來遞給趙佶,趙佶看了一下,他點了點頭︰“嗯,不錯,不愧是中侍大夫之子,回答的行雲流水,雖文字有些張狂,甚至冒犯,但說的不無道理。”
眾人不知所措,看來趙佶還真的認了這趙括為省元了。
“不過嘛,我看過一篇考卷,所答內容便是在趙括之上,所以在朕認為,這趙括不足以為省元。”
“請問陛下,陛下所說的是誰?”
趙佶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此乃清河縣人武頌。”
趙佶說完,眾人喜出望外,王競和甦軾甦澈還有李格非等人高興的就要跳起來。
“武頌的文采論策,非比尋常,分析頭頭是道,就這一點,凌駕在數百考生之上,所以省元之名當之無愧!諸位愛卿,可有異議?”趙佶一掃眾人。
“臣等並無異議!必會按照陛下所說的來辦。”
“嗯,很好,同時,將武頌那邊答卷貼在榜上,讓眾人觀看!”送機再次說。
“陛下聖明!”
這下子,眾人都不再畏懼那蔡京了,你蔡京牛逼,人家皇帝趙佶比你更牛。
皇帝決定的省元第一名,你蔡京能逼逼?
甦軾等人十分滿意,他們眼神相互會意。
待到趙佶離開還有貢院內其余人離開後,王競和甦軾還有李格非等人都高興相擁。
畢竟他們對武頌抱著無比的期待和希望,如今能夠看著武頌進入殿試,他們很高興。
司馬光有些納悶起來︰“三位,你們如此高興這武頌為省元,莫非你們知道此人?”
“是啊,司馬大人,你現在可將武頌之名記在衣袖中,此子非池中魚,日後必定能振興我大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