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養心殿。
“啟稟陛下,安國公到了。”
龐玉海快步走入大殿,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
“哦?快讓他進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急忙說道。
龐玉海答應了一聲,急忙快步退下。
沒過多久,胡非便緩緩邁步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到胡非閑庭信步的向自己走來,朱元璋的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一絲贊許的笑容,上下打量著,不知為何,現在再看胡非,無論哪兒哪兒都十分順眼,尤其是當胡惟庸辭去丞相之位後。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快快平身!”
“龐玉海,賜座!”
朱元璋大手一揮,高興的說道。
龐玉海應了一聲,急忙為胡非搬了一把椅子。
胡非也不客氣,自顧自的坐在了椅子上,同樣是滿臉笑容。
“北境的事,想必你也已經知道了吧?”
朱元璋看著胡非,笑著問道。
胡非之前就告訴朱元璋,自己早已在北境安插了錦衣衛眼線。
“沒錯,這一戰,算是旗開得勝,忘了恭喜父皇。”
胡非笑著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這一切還得歸功于你,要不是你的諫言,恐怕戰事未必會如此順利,朕已經傳令徐達,乘勝追擊,爭取一舉鏟除北元!”
朱元璋贊許的沖著胡非點了點頭,大聲說道。
听了朱元璋的話,胡非卻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朱元璋此舉,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如果北元真的那麼容易鏟除,就不會一直成為明朝的心頭大患了。
至少在他的記憶之中,北元此時還不到覆滅的時候。
“父皇,北元此次雖然出師不利,但仍不可小覷,還是讓魏國公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比較穩妥,切勿貪功冒進,以防深陷北元腹地。”
胡非猶豫了一下,看著朱元璋,認真的說道。
他也不想給朱元璋潑冷水,可是如果一旦大軍被牽制在北元腹地,到時候首尾不能呼應,麻煩就大了。
“不必擔心,徐達乃我軍中猛將,驍勇善戰,殺敵無數,雖已日漸年邁,但威風不減當年,朕相信他可以應對。”
朱元璋擺了擺手,胸有成竹的說道。
看到朱元璋一臉自信,滿面春風的樣子,胡非欲言又止。
此時的朱元璋,正在興頭上,恐怕他說什麼都不會听的。
這樣也好,如果大軍一旦受阻,便是他借機前往北境建功立業的機會。
“既然父皇心中有數,那兒臣便放心了。”
“徐將軍的能力,兒臣自然是知道的。”
胡非笑了笑,緩緩說道。
“你放心,你的功勞也不小,待此次北伐勝利之後,朕一定論功行賞,不會忘了你的功勞。”
朱元璋滿意的看著胡非,贊許的說道。
“那兒臣就先行謝過父皇了。”
胡非拱手一禮,笑著說道。
可是他心里對于什麼所謂的賞賜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他想要的,是要借助這次機會,將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再次拔高,就算胡家沒有了宰相,他也要擁有如同宰相一般的權力地位。
...
東宮。
大殿之中。
太子朱標與韓國公李善長正在下棋,不過心思卻並不在棋盤之上,而是低聲談論著北境戰事。
“太子殿下,老臣听說,魏國公帶領大軍之所以在北境旗開得勝,打壓了北元大軍的囂張氣焰,竟是因為安國公向陛下獻了策?”
李善長一邊落下一子,一邊抬頭看了一眼朱標,不敢相信的問道。
雖然滿臉的不敢置信,可是他的心里,卻是無比的高興和激動,因為一切對胡非利好的事,對他來說,對李家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只要胡家的這棵大樹不倒,那李家就不會倒。
俗話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就是這個道理。
“沒錯,本宮也是剛剛才知道,沒想到,胡非居然早就算準了北元會在今年年初對我大明動兵,所以才讓父皇改攻為守,等著北元的先鋒部隊闖入我們早就設好的陷阱。”
朱標點了點頭,同樣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之前徐將軍帶兵前往北境之後就杳無音訊,像是消失了一樣,原來是在暗中埋伏,就等著這一天呢。”
“看起來,安國公真的是算無遺策,什麼都瞞不過他。”
李善長感慨的說道。
“說起來,本宮也是贊嘆不止,沒想到這麼大的事,居然只有他和父皇知道,沒有泄露半點風聲,看樣子我們還是低估了他的能力。”
“似乎,每一次他都能做出一些驚人之舉,令人嘆為觀止。”
朱標苦笑了一下,贊許的說道。
“這樣的人才,如果能夠真心輔佐太子殿下,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善長點著頭附和道。
“只可惜,他卻從未表示過。”
朱標微微皺了皺眉頭,有些悵然若失的說道。
“嘴上未說,不代表心中不想,安國公是個聰明人,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老臣相信,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太子殿下大可放心。”
李善長笑了笑,一臉認真的安慰道。
“但願如你所言吧。”
朱標點著頭,若有所思的說道。
李善長偷瞄了朱標一眼,不再多說什麼,繼續認真下起了棋。
...
相府。
後院花園之中,胡惟庸提著一只鳥籠,正在閑情逸致的散著步,邊走邊逗著籠中的鳥兒。
秦海恭敬地跟在身後,手里端著托盤,托盤中放著一對茶杯茶壺。
“老爺,剛剛收到消息,魏國公在北境取得首勝之事,似乎出自少爺的暗中謀劃。”
秦海一邊跟在胡惟庸的身後,一邊小聲說道。
“是嗎?”
“當初數十萬大軍突然在北境銷聲匿跡,老夫就覺得事有蹊蹺,沒想到居然是那個臭小子的伎倆。”
“恐怕徐達到現在都還以為那是陛下的計謀吧?”
胡惟庸笑了笑,背負著一只手,忍俊不禁的說道。
“少爺的才智,果然不輸老爺您啊,可是小的實在想不出,少爺為何能對北元的動向如此了如指掌,就好像親眼目睹一樣。”
秦海遲疑了一下,滿臉疑惑的說道。
“臭小子的心思,別說是你,很多時候連老夫都捉摸不透,不過這麼久以來,已經見怪不怪了,他能有如今的權勢和地位,都是他自己的造化。”
胡惟庸點著頭,意味深長的說道。
“老爺,要不要把少爺叫回來,問問他接下來還有什麼部署?”
秦海好奇心作祟,忍不住試探著問道。
“不必了,老夫現如今已經不再是朝中之人,這樣的事,不該再過問,也不想再過問了,好不容易能閑下來,那些令人頭疼的事,躲得越遠越好,還是享享清福的好。”
“只要有那個臭小子在,便可保北境無恙,這老夫就放心了。”
胡惟庸搖了搖頭,一邊逗著鳥,一邊一臉輕松的說道。
秦海答應了一聲,也不再多說什麼,只好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
...
北境。
明軍駐地。
一座偌大的營帳之中,魏國公徐達一臉高興的坐在正中,湯和、傅友德,以及一眾將領分別坐在左右兩側。
打了勝仗的徐達,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周圍的眾人也是一個個喜笑顏開,沒什麼能比打了勝仗更讓這些久經沙場的人高興的。
“初戰告捷,諸位都辛苦了,趁著敵人潰敗之時,還請諸位盡快休整,本將軍已經收到陛下旨意,命大軍乘勝追擊,直入上都城,一舉鏟除北元!”
徐達看著在場的眾人,大聲說道。
听了徐達的話,在場諸位將領一個個滿面春風,紛紛自告奮勇,爭著想要當先鋒。
看到積極請戰的眾人,徐達的嘴角露出了滿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