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

第十二章 奪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當年明月 本章︰第十二章 奪門

    ,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 !

    我是太上皇(我太上皇也),開門七年的屈辱、恐懼和等待,最終換來了這一聲怒吼歇斯底里的朱祁鈺終于用棍棒為自己爭得了平靜的生活,但這平靜的生活只有兩年。

    景泰八年(1457)正月。

    按照規矩,朱祁鈺應該去主持郊祀,可他已經病重,已然無法完成這件事,更讓他心灰意冷的是,眼見他病重,大臣們非但不慰問他的身體,反而趁此機會上書讓他早立太子。

    人還沒有死,就準備訂棺材、分行李了。朱祁鈺的憤怒已經無以復加,他急火攻心,病情加重,實在沒辦法了,他便找來了一個人,讓他替自己去主持祭祀。

    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他叫來的這個人正是石亨。

    此時的石亨已經成為了于謙和朱祁鈺的敵人。北京保衛戰立下大功後,他得到了最高的封賞,被冊封為侯爵,而功勞最大的于謙卻只得到了少保的虛名。石亨心里不安,便自行上書保舉于謙的兒子于冕為官,算是禮尚往來。

    可他沒有想到,于謙對此並不感冒,反而對朱祁鈺說了這樣一段話︰“石亨身為大將,卻保舉私人,應予懲戒!”

    搞什麼名堂,保舉你的兒子,不但不領情,竟然還去告狀!

    石亨不能理解于謙這樣光明磊落的行為,他也不想理解,他只知道,于謙是一個不“上路”的人,一個不履行官場規則的人。

    而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他的朋友的。

    但是于謙是不容易對付的,他的後台就是朱祁鈺,石亨明白,要解決這個對手,必須先解決朱祁鈺。

    而當朱祁鈺奄奄一息地召見他,讓他代為祭祀時,他意識到,機會已經來臨。這一天是正月十一日,陰謀就此開始。

    驚魂六日

    正月十一日夜。

    石亨為他的陰謀找到了兩個同謀者,一個叫曹吉祥,另一個叫張。

    這是兩個不尋常的人,曹吉祥是宦官,原先是王振的同黨,而張的來頭更大,他是張玉的兒子、張輔的弟弟。石亨和他們關系很好,此時便湊在一起準備搞陰謀。

    他們為什麼想到了造反

    可談了一會兒,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這陰謀從何搞起?

    要知道,陰謀造反不是請客吃飯,是有很高技術含量的,而三人之中,曹吉祥是太監,見識短,張是高干子弟,眼高手低,武將石亨則是個粗人。這樣的三個人如果談談吃喝玩樂,估計還有用武之地,可現在他們要討論的是謀反。以他們的智商和政治斗爭水平,想要搞這種大工程,估計還要回學校多讀幾年書。

    眼看這事要泡湯,石亨便去向他的老熟人太常寺卿許彬請教搞陰謀的入門知識。

    許彬告訴他,自己老了,已經不適合這種高風險的職業,但可以推薦一個人去和他們一起干,然後他告訴石亨,只要這個人肯參加,大事必成!

    他推薦的人就是徐有貞。

    徐有貞終于等到了復仇的機會,他已經忍耐了太久。他眼光獨到,極有才干,卻因為說錯一句話被眾人唾棄,受到冷遇。雖然他現在已經身居高位,但當年的羞恥始終掛在心頭,他要討回屬于他的公道。

    于是,這個陰謀集團迎來了第四位成員,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成員。

    到底還是讀過書的人搞陰謀有水平,徐有貞剛參加會議便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和南宮內的朱祁鎮取得聯系,才方便動手。畢竟你們就算殺了朱祁鈺,也不可能自己做皇帝吧。

    那三位粗人這才如夢初醒,便馬上派人去和朱祁鎮聯系。

    這一天是正月十三日,陰謀集團確定,計劃正式實施。

    正月十四日,晨。朝會。

    朱祁鈺已經病得十分嚴重,但仍然堅持參加了這個會議。因為在這次會議上將決定帝國的繼承人。

    會議一開始就呈現一邊倒的情況,大多數大臣主張復立朱見深,因為朱祁鈺本人沒有兒子,似乎已無更好的選擇了。

    大學士王文和陳循是朱祁鈺的親信,自然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堅持認為,即使到外面去找個藩王來做皇帝,也不要復立朱見深。

    大臣們各持意見,誰也不服,便在朝堂上爭吵起來。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朱祁鈺坐在皇位上,悲哀地看著下面這些吵鬧的人們,他很清楚,無論是支持他的,還是反對他的,爭來爭去,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將來的利益,為了投機。

    這些道貌岸然的所謂讀書人,不過是一場游戲中的棋子而已——權力的游戲。

    我也是游戲中的一員,可我這一生似乎也快要走到盡頭,游戲該結束了吧。

    但在結束前,我絕對不能輸!

    朱祁鈺緊緊抓住寶座的扶手,對大臣們說出了他朝會中唯一的諭令︰

    “我現在染病,十七日早朝復議。”

    然後他補充了一句話︰

    “復立沂王(朱見深)之事,不行(所請不允)!”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群臣只好各自散去,準備三天後再來。

    朱祁鈺發布了諭令,用自己的權威又一次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但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是他的最後一次朝會,最後一道諭令,最後一次勝利。

    正月十四日,夜。石亨家中。

    徐有貞︰“南宮(朱祁鎮)知道了嗎?”

    石亨︰“已經知道了,他同意了。”

    徐有貞笑了,只要朱祁鎮同意,陰謀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然後他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一個看來幾乎完美無缺的計劃︰

    第一步,先利用邊關報警的消息,讓時任都督的張率領一千軍隊進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宮門鑰匙打開內城城門,放這一千人入城,作為後備軍和警戒,以防朱祁鈺的軍隊反撲;

    第三步,去南宮釋放朱祁鎮,然後帶著太上皇進入大內宮城,趁朱祁鈺病重,宣布復位。

    這個計劃確實十分的好,考慮周詳、分工明確,石亨和張都很滿意,但他們也有疑慮︰

    “會不會還有什麼漏洞呢?”

    徐有貞自信地答道︰“不會有漏洞的,這個計劃一定能夠成功!”

    石亨和張這才放下心來,他們相信徐有貞的判斷。

    然而這個計劃確實是有漏洞的,這個致命的漏洞就是︰

    雖然石亨管理京城防務和內城城門,但他們並沒有南宮和大內宮城的鑰匙!

    南宮且不說,這個大內宮城卻是真要人命,明代的所謂宮城,就是清代所稱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沒有皇帝的命令,夜間宮城城門是絕不會開的。那些士兵就算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公然攻打皇帝的住所,而且只要一打起來,鬧出聲響,侍衛和城防部隊就會立刻趕到,等待著徐有貞等人的只能是失敗的命運。

    我相信以徐有貞的聰明,應該了解這一點,但他卻堅持要冒風險,去實現這個所謂完美的計劃。

    原因似乎也很簡單,不是徐有貞嫌命太長,恰恰是因為在他看來,人生太過短暫。短到他不願意再忍耐,也不願意再等待。

    是死是活,就賭這一把!

    此時,南宮的朱祁鎮也是輾轉反側,深夜難眠,他已經知道了石亨的計劃,他也清楚這個計劃有很大的風險,一旦出錯,想要再當囚徒也不可能了。

    但他仍然同意了,而且不帶絲毫猶豫。

    因為他別無選擇。

    正月十四日,陰謀策劃完成,決心已定。

    正月十五日,天下太平。

    這一天,大臣們相安無事,互致問候,朱祁鈺在宮里養病,那無盡的爭吵和鉤心斗角似乎已經離他遠去,一切似乎都那麼的平靜,平靜得讓人窒息。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暗流已經變成了可怕的漩渦,即將奔涌而出,改天換日。

    正月十六日,晨。

    于謙、胡贘`く踔本 邢干桃椋 齠ㄍ憑僦旒罡戳ぐ  印K欽業攪松涕 盟鴆菀環葑嗾郟 急岡詰詼斐  畢蚧實么崆臚 狻br />
    這是一份極為重要的文件,如果這份文件提交出去,徐有貞的陰謀將再無用武之地,因為朱祁鈺在無子且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同意這一建議,到那時,朱祁鎮就只能和自己的兒子搶奪皇位了。

    狀元商輅完成了他的大作,于謙等人看過後都十分滿意,他們準備在第二天提出這一方案。

    第二天,是正月十七日。

    正月十六日,夜,最後時刻到來。

    徐有貞的家中,此刻聚集了陰謀集團的全部成員。他們都知道,再過幾個時辰,天就要亮了,朝會即將召開,新的太子將被選出,而無論誰被選為太子,他們都將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干,還是不干?

    平日驕橫跋扈的石亨等人此刻也慌了神,他們把目光集中在徐有貞的身上。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人才是陰謀的真正核心和主使者。

    面對著眾人焦灼的目光,徐有貞沉默了,他在房中不斷地踱步,思考著每一個細節和步驟,計算著自己的勝算。

    然後他停下來,不慌不忙地對那些焦急的人們說道︰“我要去看一下天象。”

    眾人目瞪口呆,都什麼時候了,還看啥天象?!可是畢竟是這位仁兄拿主意,既然他執意要去,那就讓他去吧。

    徐有貞登上了自家房頂,靜靜地抬起頭,看著繁星點綴的天空。九年前的那個夜晚,他也是站在這里,準確地預測出了土木堡的失敗。

    但那次成功的預測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卻使他受盡侮辱和嘲弄,被人排擠,忍氣吞聲許多年。

    他十分清楚,所謂天象不過是糊弄人的玩意兒,如果人生禍福能由天象而見,他早就能夠未卜先知,也不用受這幾年的罪了。

    現在他終于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但這一次,他預測的不僅是陰謀的成敗,還有自己的生死。成,則生;敗,則死!

    天象根本幫不了他,他必須獨立做出判斷,而唯一可依靠的只有他自己的智慧和勇氣。

    人生的轉變往往只在那一刻的決斷。

    徐有貞最終做出了他最後的選擇︰

    “成大事就在今晚,機不可失,動手!”

    當石亨等人听到這句殺氣騰騰的話時,也不禁打了個冷戰,最後時刻終于到來了。

    徐有貞的家人們已經知道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他們站在門口默默地為這位一家之主送行,悲戚之情溢于言表。

    徐有貞卻沒有這樣的傷感,他借著門外的月光向自己的家投下了最後一瞥,留下了一句話,便毅然離去︰

    “若回來,就做人;不能回來,便是鬼!”

    “奪門之變”

    陰謀集團的成員們在夜色籠罩之下向著內城出發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長安門。

    長安門的鑰匙由石亨掌管,他將張統領的一千軍隊放進了內城,然後關上了城門。

    石亨看著這一千進城士兵,心中七上八下,因為這一千人並不知道自己是來造反的,隨時有嘩變的可能。要是這些士兵被人發現,就算尚未行動,他也逃不脫謀反的罪名。

    思前想後,這位殺人不眨眼的武將開始慌張起來。

    徐有貞冷冷地看著已經六神無主的石亨,對他說了一句話︰

    “門鎖好了嗎,把鑰匙給我吧。”

    石亨滿腹狐疑,不知徐有貞想干什麼,但還是把鑰匙交給了他。

    徐有貞接過鑰匙,卻做了一件石亨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把鑰匙扔進了陰溝里。

    石亨驚呆了,他沖了上去,抓住徐有貞的衣服,厲聲問道︰“徐有貞,莫非你瘋了,你到底想干什麼?”

    在皎潔的月光下,石亨看清了徐有貞的臉和他那陰狠堅毅的眼神,一股寒意頓時涌上心頭,讓他不寒而栗。

    徐有貞死死地盯著石亨,一字一句地吐出了似乎是來自地獄的聲音︰

    “有進無退,有生無死!”

    石亨害怕了,他這才認清了眼前此人的真面目︰不是一只綿羊,而是一只餓狼。

    後路已經全無,幾個人只好在徐有貞的帶領下向著南宮出發。可就在此時,原本星密月明的夜空,突然變得昏暗無光!四周伸手不見五指,前方道路也一片黑暗。石亨和張慌了,他們原本干的就是見不得人的勾當,見此情形,頓感大事不妙,莫非上天不願自己動手?

    他們站住了。

    徐有貞卻不為所動,他鎮定地看著慌張的張,冷冷地逼問道︰

    “為什麼還不走?”

    張怯生生地小聲說道︰“事情能成功嗎(事濟否)?”

    徐有貞緩緩走到張的面前,突然用低沉的聲音吼道︰

    “一定能成功(必濟)!”

    武將石亨歷經沙場,砍頭無數,被稱為正統第一勇將,卻臨陣慌亂,不知所措,他的所謂勇敢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在這場危險的游戲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徐有貞才是當之無愧的勇者。

    這並不奇怪,因為只有內心的堅忍和頑強才是真正的勇敢。

    在文弱書生徐有貞的威逼和鼓勵下(雖然有點滑稽,但確是事實),石亨一行人來到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南宮。

    宮門果然緊閉,叫門也無人應答,這正是奪門計劃中的第一個漏洞,但徐有貞卻胸有成竹,用一句話解決了難題︰

    “不用叫門,把牆撞開就是了!”

    于是軍士上前,用木樁撞開了宮牆(毀牆入),那個被監禁了七年的囚徒終于走了出來。

    他看清了這些深夜前來的人們,也看清了他們心底的一切——欲望、投機、憤怒、抱負。無論如何,他只剩下了一種選擇。

    “走吧,我們去東華門。”

    東華門是宮城的大門,只要進入東華門,到奉天殿敲響鐘鼓,召集百官前來,天下就將再次握在這位囚徒的手中。

    然而當他們到達東華門的時候,才發現了這個計劃中的最大漏洞——他們進不去。

    “奪門之變”經過

    東華門守衛不開門,他們也沒有鑰匙。沒有南宮的門鑰匙,可以把牆撞開,但這是因為南宮偏僻,就算把它拆掉也沒人去投訴你,可東華門是大內重地,由專人看守,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引來侍衛,而這些夜游神馬上就會變成黃泉鬼。

    愁眉苦臉的石亨看著徐有貞,他已經無計可施,只等著這位大哥說話。

    可這次徐有貞同樣保持了沉默,他雖然聰明,但並不是阿里巴巴,就算對著門喊一萬聲“芝麻開門”,這門也是不會開的。

    陰謀集團的成員們就此陷入困境,打也不是,鬧也不是,隔著門把好話說盡,守門人理都不理。眼看天就要亮了,如果再進不去,大家就會一起完蛋!

    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刻,那位囚徒突然大喊一聲︰

    “我是太上皇(我太上皇也),開門!”

    七年的屈辱、恐懼和等待,最終換來了這一聲怒吼。

    包括守門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被這一聲怒吼震驚了,東華門就此敞開,通往至尊寶座的道路就此敞開。

    朱祁鈺,我回來了,來拿回屬于我的一切!

    他走向了奉天殿,敲響了上朝的鐘鼓,宮城大門聞聲紛紛開啟,準備迎接百官的朝拜。

    徐有貞終于成功了,他帶著疲憊的身軀和得意的笑容,獨自站在大門前,擋住了上殿的道路。

    聞訊而來的內閣重臣們驚奇地看著這個以往並不顯眼的小人物,準備呵斥他立刻離開。

    然而徐有貞很快就說出了他敢如此囂張擋路的理由︰

    “太上皇已經復位了,諸位還是快去祝賀吧!”

    我終究還是成功了,屬于我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此時的朱祁鈺正奄奄一息地躺在自己的寢宮內,但在迷茫之中還是听到了鐘鼓的聲音。他很清楚,這個上朝的訊號並不是他發出的。于是他叫來了左右,問到底是誰在敲擊鐘鼓。

    左右人已經知道了真相,這些服侍朱祁鈺的人十分擔心,怕這位已經病入膏肓的皇帝听到這個消息,急怒攻心就此一命嗚呼。但事到如今,不說也不行了,于是他們忐忑不安地告訴朱祁鈺︰是那位被他關押的囚犯,他的哥哥在召集群臣。

    可是這位垂死的皇帝接下來的表現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听到這個消息,朱祁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他抬起頭來,笑了。

    他笑得很從容,並最終吐出了三個字︰

    “好,好,好!”

    哥哥,皇位還給你吧,我雖然囚禁了你,奪走了你的一切,但我也沒有得到快樂,這八年中,我一直在恐懼和孤獨中生活。

    我已經厭倦了。

    朱祁鎮坐上了闊別已久的寶座。八年前,他離開了這里,淪為異族的俘虜;之後他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回到了京城,卻又被自己弟弟關押起來,吃了七年的牢飯。

    現在他終于回到了當年的起點,一條新的道路已在他眼前展開,他將再次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很多的事情即將開始,很多人的命運即將改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方便以後閱讀《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第十二章 奪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第十二章 奪門並對《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