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陛下的反問,李儒沉思良久,隨後面帶微笑的答道
“陛下,十八路諸侯討董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借天子名義,實為擴大統治範圍,擴大兵源的行為,實際上他們壓根不在乎天子的死活。”
“從一年前十八路諸侯參與討董到如今陛下掌權天下,許多諸侯的實力反倒是得到飛躍式的增長,以盟主袁紹為例,擊敗韓馥之後如今已成實際上的冀州牧,統治了整個冀州地區。”
“袁紹的兄長袁術則佔據著荊州南陽郡,豫州汝南郡,揚州九江郡和廬江郡,這些都是繁華的區域,雖然勢力範圍不如袁紹,但人口,將士卻不輸袁紹。”
“原董卓身邊的驍騎校尉曹操,臣沒想到他發展的如此迅速,借助清繳兗州黃巾賊,已經實際上控制了陳留郡,平原郡,濟陰郡等地,兗州的大部分區域已在其控制之下。”
“甚至于當初只是袁術部下的孫堅的兒子孫策,在短短半年左右的時間,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清除了江東的本土勢力,站穩了腳跟,真出人意料。”
“現在的大漢江山比起一年前十八路討董的時候,已經產生了多個不可輕估的軍閥勢力,然而這才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
李儒感慨道,自從董卓佔據洛陽,挾天子之後,就開始偏安一隅,看不起這些諸侯勢力,後來遷都長安之後,更是舉全城之力為他修建 塢,以供娛樂。
彼時的李儒多次勸諫董卓不要沉迷在美色之中,結果董卓壓根不听,最後甚至因為美色得罪了呂布,最終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張明默默的點了頭,對于現在的大漢形勢,他的了解並不比李儒少,所以李儒所說的內容他也都知道,也正是如此,他不得不加快控制關中的速度。
雖然朝廷戰勝了牛輔的叛軍,但關中的形勢並非一片大好,先不說河東郡的白波賊叛亂。
河內郡和河南尹地區早期便是在牛輔的控制之下,如今牛輔已死,這塊區域反倒成為了無主之地,至于弘農郡,則由弘農楊氏實際控制著。
朝廷真正實際控制著的三輔地區,京兆尹,左馮翊,還有右扶風,如今還有不少起義的力量,雖然這些起義的力量並不大,但對地方的生產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張明讓徐榮清繳各地的起義力量其實說的就是三輔地區的起義力量,因為只有這里才是朝廷真正控制的地方,所以這一塊地區恢復生產是至關重要的。
“李侍中,你覺得面對著各州的諸侯勢力,朕應該怎麼辦?”
陛下的問題讓李儒一時無法回答,當初李儒跟隨董卓的時候,面對著各州的諸侯勢力,實際上只能以天子的名義進行安撫工作,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不能單純的安撫各州的諸侯了。
天子誅殺董卓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各路諸侯的耳中,現在所有身懷異心的諸侯都明白了天子已經實際掌權,所以他們都加快了征討地方的速度,以求得和天子對抗的實力。
如果說歷史上的諸侯們在這個時間點都是小打小鬧,但天子掌權的消息一下子刺激到了這些身懷異心的諸侯,尤其是袁紹,袁術,還有孫策都加快了征討速度。
至于曹操,張明搞不清楚,他到底對于天子掌權是個怎樣的態度,不過論心毫無意義,張明只知道的是,曹操在兩袁的逼迫之下,也加快了鯨吞兗州的速度。
“陛下,可以頒布一紙詔令,讓各地官員前來長安述職,如若不來,可以宣告其謀反之心,號召天下諸侯共同擊之。”李儒冷靜的說道。
“李侍中,此話何解?”
“陛下,各地諸侯跟朝廷其實已經處于半斷絕的關系,連定期述職的官員都已經不來朝廷了,更何況錢財的轉運,全都是地方自行管理。但他們還是以朝廷的名義在做事。”
“這就意味著朝廷只要一天還在,他們便還是朝廷的官員,朝廷自然有權力要求他們前來述職,他們可以來,也可以不來,但無論來還是不來,朝廷都可以借此分辨出誰是身懷異心的諸侯,誰是心向朝廷的諸侯。”
“只有對各地諸侯有了基礎判斷之後,才可以選擇拉攏一群諸侯,打擊另外一群諸侯。”
听著李儒的分析,張明心中嘆息,朝廷的實力實在太弱了,李儒此計說到底還是讓諸侯混戰,朝廷的參加只不過為此添一把火而已,這把火既有可能澆滅身懷異心的諸侯,但也有可能加速心向朝廷的諸侯的消亡。
但有了朝廷的名義,這些心向朝廷的諸侯至少可以有個目標,而不是在這等死,李儒雖然不知道歷史,但張明卻非常的清楚,即使沒有朝廷的參與,這些心向朝廷的諸侯基本也都是等待被滅亡的狀態。
比如荊州劉表,比如益州劉焉,比如涼州馬騰,比如徐州刺史陶謙,比如北海太守孔融,這群人在歷史上都是偏向朝廷的諸侯,但偏偏選擇混吃等死,以至于大好的地盤全都被叛軍所佔據了,最後漢朝實在無力回天,真的亡了。
所以李儒此計只是為了調動這些諸侯的積極性,而不是讓他們默默等待著被吞並的下場。
現在的朝廷連近在咫尺的河東郡都管理不了,但何況遠在天邊的各路諸侯。
既然以朝廷的手根本沒法伸到諸侯那里,那就讓諸侯進一步混戰起來,尤其是那些躺平的諸侯,讓這些躺平的諸侯給那些有野心的諸侯制造一些麻煩,防止這些有野心的諸侯,比如袁紹,袁術,孫策,曹操等人成長的太快。
張明很明白,李儒此計風險非常大,不過這也符合李儒的性格,如果問賈詡的話,賈詡斷然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張明很猶豫,他決定還是等問過了賈詡在做打算,李儒此計一開,朝廷幾乎就沒有了後路,諸侯一旦混戰起來,整個局勢更加無法控制,唯一的優點就是那些有野心的諸侯沒法再通過蠶食之法一點一點的吞並掉其它的諸侯。
“李侍中,朕再考慮考慮,你的計謀雖然不錯,不過風險著實太大,朕一時難以決定。”張明嚴肅的說道。
李儒並沒有感到太意外,因為他也知道,一旦給某路諸侯定了謀反,恐怕此路諸侯只會更加肆無忌憚的行事。
“陛下,關于此事,也可以不用過于著急,可以先讓諸侯派出手下官員前來朝廷述職,借此了解各地的情況,至于那些不派官員前來的諸侯,也不用給其定罪,就當他們沒有收到朝廷的消息。”
相比于之前的計謀,李儒現在所說的就平和了很多。
“李侍中,關于此事,朕再考慮考慮,暫時先不說此事。”張明說道。
張明打算問過賈詡之後再行此舉,關于各路諸侯的事情,他還真的沒有把握。
其實張明可以等朝廷徹底控制關中一帶在面對各路諸侯,但想要徹底控制關中一帶,需要的時間也並不短,而在這段時間內,那些有野心的諸侯為了爭取與朝廷對抗的實力,想必會以最快的速度吞並其它諸侯,到時候朝廷面對的就是一個個完全體的諸侯,彼時的壓力又豈是現在能比的。
絕大多數諸侯都明白一點,天子下令諸侯,本質上天子就是諸侯。
就像歷史上的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靠的是挾天子嗎?並不是,靠的是實力,因為在之前董卓挾過天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