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時與糧種選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時與糧種選擇

    夏糧已收,糧食也分配完畢,多余的糧食也已歸倉,下一季該種什麼,這是大值得討論的問題。

    李孟羲不怎麼通曉農事,他以為能從別人口中問出究竟,結果別人通曉農事歸通曉農事,別人知道莊稼的種類,知道耕作的每一個細節,可問到最關鍵的地方,問到底是種哪一種作物最好,眾人所答不一,有人答說種黍子好,有人說種麥好,還有人說種豆好,答桉多是集中在這三者之中。

    豆科植物,可以固氮肥地,這個知道。

    但,主糧的黍子和麥,說哪個好的人都有,可總歸,有一個產出最高的吧。

    眾人意見不一,李孟羲就只能自己來判斷。

    種地受天時影響極大,最近幾年,氣溫漸冷,在往後很長時間氣溫會越來越冷,氣溫低,那自然是對氣溫和陽光依賴大的作物,減產更多。

    對氣溫依賴大的作物,又是什麼?反過來想,氣溫高,陽光充足的地方,主要作物是什麼?

    炎熱的南方,主糧毫無疑問是水稻。

    由此判斷,水稻對陽光和氣溫依賴更高,氣溫變低,水稻減產更為嚴重。

    這是判斷其一。

    其二,似乎麥科植物,這玩意兒比較耐寒,判斷理由是,青藏高原的那麼冷的地方,能有青稞生長,青稞也是小麥的一種,既然屬同種植物,那說明大可能其習性類似。青稞耐寒,小麥大概也會耐寒。

    還有,農諺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麥子可以過冬的,沒听過水稻過冬的說法。

    黍子,俗稱小米,既然黍子也是米,假設命名法沒錯的話,假設黍子也是稻類,那黍子跟水稻性能應該接近,也就是,氣溫下降,黍子減產比麥子嚴重。

    有此判斷之後,李孟羲決議,下一季,種麥子。

    料想,普通的農人有幾個能察覺到天時的變化,有幾個能完全洞悉氣候與作物的關系,農人種地經驗豐富,可經驗,並不全對,經驗還會帶來經驗慣性。

    雖已經決定要種麥子,但出于謹慎,李孟羲特意詳細問了黍子和麥子的習性差別,農人們答說,黍子長的快,但不耐旱,要是地好水足,種黍子更好。

    一听如此,李孟羲想到,水稻也是長的快,也是不耐旱,這就又一次左證了黍子跟水稻大可能是同類作物。

    至于說,農人們說種黍子更好,李孟羲覺得農人們可能有其他考量,比如黍子好吃,比如黍子沒有麩皮,直接可以煮粥吃,而麥子還得磨了才能吃。

    黍子高在性價比,並不是真的產量有優勢。

    黍子有加工簡單這一點重大優勢,但是如果磨坊足夠便利,麥子加工成本降下來,黍子的加工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綜合考慮了種種,下一季的種植,全境種麥,不得再種黍子。

    種麥是收獲產量最高的選擇。

    主糧的問題討論完,還剩下,副糧問題。夏收是在五六月份,秋種,在九至十月。

    中間隔的三四個月時間,種一季主糧是根本不夠的,所以在夏收到秋種中間的時間,多是種一些長的快的作物。

    豆科植物既長的快,成熟時間又正好是三四個月時間,還可以給地增肥,正好適合間種。

    豆類有,黃豆,綠豆,豇豆,黑豆,豌豆,等等各種豆類。

    考慮到一個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巨鹿現在地多而人口不足,也就是,在耕作關口,沒有太多時間去精耕細作,這是個大問題。

    所以,李孟羲覺得,該種下收獲最快的豆類,收獲早,留出的整田和播種時間就能充裕。

    生長最快的豆類,是豌豆。

    李孟羲按著自己的理解說出了自己想法。

    農業部官員听完李孟羲所說,都沉默了。

    眾人一沉默,李孟羲就敏銳察覺到了不對,“怎了?哪里有錯?”

    隨後,官員們就給李孟羲講解起不同豆類的差異來。

    原來,不同豆類種植時間是不同的,黃豆是夏天種的,收過小麥就種黃豆.豌豆是秋天種,春天收獲;紅豆和綠豆是春天種,夏天收獲。

    具體是怎樣道理,官員們說不清楚,反正要是不按天時種,就長不好。

    李孟羲猜測是不同的豆類對氣溫和雨水的需求不同,黃豆正適合夏收到秋種這段時間。

    商議完畢,夏收結束,整了田,全境種黃豆,一季黃豆收獲,到秋季,再全境種麥。

    依巨鹿全境土地的總體統籌,除種糧食,某些崎區坑窪不適合耕作的土地用來種菜是最好選擇。

    還有,若想讓全境百姓人人有病能醫,靠采藥和買藥根本不夠,必需要種植一些常用草藥。

    種菜和種藥靠百姓自覺肯定不行,百姓們寧可把所有土地都種上糧食,而不願浪費任何一分土地去種菜,所以,種菜和種地要靠行政手段去強制約束。

    可勘察全境之內所有崎區不便耕作的土地,將之劃分為菜地,藥田,乃至苜蓿種植地,乃至種植生麻,以達到土地利用的最優解。

    各地土地情況不同,總有某些地方,土地都很肥沃都很平坦,可也有些地方,村落四周的土地全是崎區難犁的土地,可不管是平坦之地的百姓,還是崎區之地的百姓,他們除了種糧食,也都有種麻織衣的需要,于是,平坦肥沃之地的百姓,會弄幾畝肥沃的土地去種麻,崎區貧瘠處的百姓,也會去種幾畝生麻。這不是土地利用的最優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時與糧種選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時與糧種選擇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