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簡雍一眾之後,回城主府,李孟羲跟關羽一起商量著,二人商量看往哪里去籌備一些糧草錢財還有鐵器之類的緊要物資。
李孟羲認為,于義軍而言,雖然戰事將臨,但現在有時間空擋可以利用。
假設朝廷真欲剿滅義軍,那按朝廷慢騰騰的動作,現在消息還沒聲傳天下,現在天下還不知劉玄德已反。
故此,可抓緊時間利用這個信息差趕緊找地方去借點錢財糧草兵器,只要借來了就是賺了,哪怕不久之後事泄,也無所謂,事泄就事泄了,反正錢財糧草兵器已經騙來了。
李孟羲問關羽,可知巨鹿左近,或者涿州左近,可有豪商,又或者,何處有鐵礦。
關羽思索一陣,搖頭說不知。
關羽提醒,“羲兒,你不立了諸部官員嗎?何不問問他們?”
李孟羲一想,也是。
諸部當中,有商業部,有外交部,商業部當中有熟知商事的人才,說不定就知道何處有豪商。而如果問不出所以然,可交由外交部四處走動,巡查豪商所在。
主意打定,李孟羲立召諸部官員前來。
不一會兒,諸部官員齊聚于城主府。
城主府還是有點太小了,人一多,都沒坐的地兒,一大群人只能站著。
李孟羲目光掃過一眾官員,他問眾人,“你們誰知豪商所在?又或者,誰有門路?
現在軍中錢財不繼,某準備找人借點軍資。”
末了,李孟羲補充一句,“當然,借了回還,還給利息。”
官員們竊竊私語起來。
片刻過後,有官員出聲說,“巨鹿本有豪商,田氏就是……”
李孟羲抬頭疑惑問道,“田氏?現在何在?”
那個官員慘澹一笑,“俺就是田氏族人,田氏本是大商,現在沒了。”
李孟羲還沒反應過來,同僚官員們立刻哈哈大笑,笑這個曾經的田氏豪族,現在啥也不啥了。
官員都笑,這個田氏族人自己也沒心沒肺的哈哈大笑。
李孟羲覺得提起了人家的傷心事,有些不好,好一陣安慰。
他對田氏族人道,“萬貫家財,起于微末。既閣下祖上能成一方大豪,說明家風正道,假以時日,君若辛勤經營,當能重現祖上輝煌。”
李孟羲這一番真心之言,讓田氏族人心中感激,他越眾而出,朝李孟羲認真的拱手一禮。
一禮畢,猶豫了下,田氏族人道,“軍師若是想找大商,某知一處。”
李孟羲眼楮一亮,“奧?快快說來。”
思索了一下,田氏族人道,“軍師可知,常山甄家?”
李孟羲想了一下,甄氏,三國之中,姓甄的,甄宓?難道是這個甄家?
李孟羲搖了搖頭,“這個甄家,某一概不知。”
田氏族人看李孟羲不知,便認真講解到,“甄家世之巨賈也,家財巨億,富可敵國。
我田氏一族在巨鹿已為有數豪富,比之甄家,亦多有不如,甄家財力強盛,軍師若想尋一二助力,甄家正是去處。”
李孟羲打量著面前的田氏族人一會兒,他好奇問,“田公子,你和甄家可有聯系?”
李孟羲肯定是忘了人家叫啥了,叫不出人家的名字,直接叫田公子。
田公子點了點頭,道,“家門未破敗之時,我家與甄家略有交集。”
妥了,有牽線的人了。
李孟羲再問,“那公子可知甄家所在?”
田公子點頭,“知曉。”
李孟羲笑了,“那好,就由你來代往聯絡。”
之後,李孟羲留下田公子,散去了其他眾人。
——
李孟羲不知甄家所在,亦不知在這個時代,問別人借錢尤其是要借很多的錢該怎麼借。
李孟羲有些為難的說,“田公子啊,咱軍中近況不好,糧不多,錢也空了,至于布匹,自己人穿都不夠,拿不出多少去賣。”
田公子便想,去年可是拉了一千多車錢去買糧食,十幾萬人的口糧全靠買,錢財能不空嗎。
想到這里,田公子也是感慨,他知,若是義軍惜財如命,那估計去年冬日得餓死許多人。
想來自己同樣也是受恩于義軍才活到現在,現在還能以商賈出身得任官職,田公子感慨無比。
現在,見軍資空乏,見軍師為難,田公子有心回報,他朝李孟羲還有關羽拱手一禮,鄭重說到,“不勞軍師費心,我家與甄家薄有交情,此去,無論如何求得錢財回來……”
李孟羲笑著搖頭拒絕,“你家交情是你家祖輩攢下來了,那是你家的,損私濟公之事,某不願為之。”
田公子還想繼續說些什麼,李孟羲擺手制止。
昂著頭,看著天花板,李孟羲自語,“咱沒糧食,也沒布匹……鎧甲怎樣?”
田公子愣了一下,不知所謂的鎧甲,指的什麼。
李孟羲盯著田公子說到,“這樣,我與你鐵甲千副,你拿去找甄家換錢換糧。
說是換錢換糧,這千副鎧甲,實則是我軍借貸憑證。
你想啊,要是貿然去借錢,人又不知咱義軍詳實,哪會借錢給咱?
你帶鐵甲千副過去,這就不同了。
能拿出千副鐵甲,這便足以說明,我軍至少帶甲數千,有此千副鐵甲,甄氏族人當能看明白,當能看出我軍值不得他甄家拉攏。”
話說的很明白了,李孟羲不懂古代豪商之間的處事邏輯,但他懂後世金融規則。
此番派人去尋找豪商大賈,本質是去要錢的,文明點說,是去拉贊助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