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道,便是刀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道,便是刀槍

    公道,公道為何?公道不是權利,而是不被權利所欺。

    要有公道,唯在制衡,制衡在武力,在生民維護基本尊嚴的武力,武力,便在于槍。

    莫說他們光輝萬丈,不會竊取生民利益,不會行剝削壓迫之事。

    光輝萬丈,君子之澤,還五世亦斬呢,先人之光輝萬丈,與爾腐敗髒污之後人,有何關系。

    再者,如分粥之法,分粥之時,不靠規則,不靠制衡,寄希望于道德,結果如何?

    結果是,光輝萬丈的道德之輩,也有遠近親疏,分粥亦有偏私,且,人心變故,只是等閑,光輝萬丈之道德之輩,終有為利陷墮之時。

    于是,寄希望于道德之輩,分粥便最終難以均勻。

    分粥均勻之法,只有制衡,只有讓盛粥的人最後一個拿粥。

    若說人家盛粥的,勞苦功高,憑什麼最後一個拿,多盛不也應該。笑話,辛苦種糧做粥的大家沒發話,一個盛粥的,道什麼辛苦?

    公道之制衡,在于反抗的武力,在于槍。

    若他們說,你們不必持槍,我們光輝萬丈,我們有著同樣一群光輝萬丈的人拿槍保護你們,便就夠了。

    公道關鍵,在制衡。若在道德,分粥的道德之士會為利陷墮,持槍的人,豈是必不會陷墮。若萬一,有天持槍的人,把槍對準了你,你手無寸鐵,無有任何制衡之力,你該如何?

    說,持槍的人是保護你的,可曾想過,當你手中無槍,當持槍的人把槍對準你,你可有掙扎的余地?

    怎言,持槍的人就一定不會行壓迫之事?

    當你的錢存到大秦錢莊,結果,有人連同大秦勛貴,里應外合,玩弄規則,貪吞億萬民脂民膏。

    這時,生民失卻生存根基,萬眾憤然,欲求公道。

    按大秦法制,衙役對內,戍卒對外,戍卒不得對民。可當生民萬眾憤求公道之時,生民手中無尺寸之刃,生民本懦弱如豬羊,他們見萬眾激昂,卻懼了。

    衙役人少,不足鎮壓萬千之眾,勛貴又懼生民嘯聚,恐社稷不穩,于是,便急調戍卒脫其衣甲,盡著白衣,往而鎮壓。

    奧,不見衣甲的大秦戍卒,的確就不是大秦戍卒,人明明把衣甲脫了。

    你得感謝他們,他們作為持槍人,手中有槍,卻只是拳打腳踢。

    然,當真以為,他等仁慈否?若是膽敢爭執相抗,當真以為,大秦的槍,是殺雞的否,大秦的戰車,碾不碎爾等黔首的頭蓋骨。

    何為制衡,乃進退膠著,針鋒相對,生民但退一步,壓迫必進一步。

    今日貪吞錢財,忍,明日便拆屋奪低,再忍,後日便感抓拿擒殺。

    生民也曾有槍,也曾四萬萬人,四萬萬兵,四萬萬槍。

    可,自當生民放棄警惕,當把槍弄丟了之後,從那一刻起,便預示了生民的悲劇會越演越烈,生民頭上的壓迫會越來越深。

    若不然,怎麼是從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長,倒退回九九六呢?

    生民想保有尊嚴,不在妄求施舍,不在寄希望與迷信于道德。

    就如秦王嬴政,秦王嬴政隨意便屠滅了三里的村莊,是秦王嬴政殘暴嗎?確實是。

    然而,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是秦王嬴政殘暴?非,歸根結底,是大秦百姓,手無寸鐵。

    若是大秦家家藏甲,戶戶捉兵,則無論嬴政是暴是仁,無論他嬴政是愛民還是欲奴役天下,他嬴政再生性暴虐,再膽大包天,不敢觸及百姓底線,無論他嬴政如何,生民都是安穩,此便是,自強。

    生民昂強如龍,則無人能欺。

    ——

    微形鋼弩一架,耗鋼快長,工價不過與農具相當。

    然有此弩,不需再建立什麼法制體系,制衡之下,便自能有公道與規則。

    關羽有所擔憂的問李孟羲,若是百姓人人持弩,若是百姓蓄意造反,豈不危也?

    對此,李孟羲笑了,他笑問,“怎麼?關將軍,你想欺壓百姓不成?”

    關羽皺眉,“我何曾想欺壓百姓?”

    “就是如此!哈哈,”李孟羲笑了,“你若不曾欺壓百姓,百姓何苦會放下身家性命不要,要鋌險造反?”

    關羽眉頭舒展。

    站起,李孟羲狠狠地伸了個懶腰,他感慨著,“就是說,既沒有欺壓剝削之舉,因何防百姓如防虎,以至百姓手中無有尺長之刀。

    反之,若防民如虎,不能見百姓稍有聚首,不能見百姓身有稍長之刃,說是心里沒鬼,我卻不信!”

    “當真以為,百姓成了沒牙老虎,便能江山永固了,呵呵,豈不見,【始皇收盡天下兵,不見今日作咸陽】啊!”

    關羽已把道理想了個通透,既然不會去做招百姓憤恨之事,那何懼百姓手中有兵有刃,關某行事坦蕩,問心無愧,若是被百姓群起而攻圍殺于城中,那招致百姓憤恨如此,被百姓殺了,關某人心甘情願!

    李孟羲所憂慮的,而恰也是巨鹿屯田所必然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在李孟羲想出了對策之後,問題是堪稱完美的解決了。

    問題解決起來很簡單,李孟羲心里笑稱是一人發把ak,但漢末沒有ak,所以發把弩,最好是巨鹿人人手一把大黃弩,這樣,巨鹿便人人和善,人便不敢欺人,那便成功在亂世當中,不可思議的建立了一個人人平等的公道社會關系,可,弩太貴了,幸好李孟羲試制成功了鋼弩。

    鋼弩和筋角弩比,雖然是稍微貴一點,雖然鋼弩射遠了就偏了,但,鋼弩生產速度極其快速,鋼弩在近距離的力道驚人無比,這兩點,生產極其快速,有利于給巨鹿萬眾人均配發一把弩,而近距離,十步以內,勁道強 ,且不失精準,這就恰適合憤而搏殺的生民之間抹平可所有體格和武力上的差距,鋼弩之下,人人平等,十步之內,人不可欺人,天王老子來了,也休想欺人!

    鋼弩論性價比和戰場作用,或有些不如筋角強弩,但鋼弩乃生民依仗維護尊嚴的利器。

    義軍如今狀況,鐵也缺,微型鋼弩成本核算出來,雖根一把鋤頭差不多,但現在生產不出來。

    而屯田在即,李孟羲和關羽商議,既然弩不夠,那便只好,屯田的人員,不管男女老幼,全都人手一桿長槍。

    而長槍搏殺的話,身強力壯的經驗豐富的,跟力弱的跟每廝殺過的比起來,依然是巨大壓迫。

    所以,如李孟羲所講,三步,授民兵刃,教其搏殺,強其膽氣,缺一不可。

    屯田在即,要倉促操練搏殺之術,關羽雖是善使長刀的,但關羽槍術也還行。

    關羽依自己經驗,把槍術搏殺技巧刪繁就簡的,只選了三招最簡單最直接的刺殺之法,準備全軍操練。

    喜歡漢末第一兵法家請大家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道,便是刀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道,便是刀槍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