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三十二章 煉鐵(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煉鐵(一)

    造紙一事干系重大,不僅李孟羲認為越快突破造紙術的難題越好,關羽一介武夫,對造紙的事也無比上心。

    剛吃罷午飯,李孟羲送弟弟小磚去上課,回來之後,李孟羲和關羽一起討論了一番,明確分工。

    李孟羲去召集匠人去了。

    軍中匠作諸事,唯李孟羲最熟。

    關羽則去找鐵器去了。

    做高壓鍋,自然得打鐵,自然得找足夠的鐵料。

    李孟羲去找匠人,直接找到鐵匠們所在,然後一聲招呼,一大堆強壯的鐵匠跟來了。

    打鐵需要什麼,李孟羲知道一些,但知曉的並不完全,所以他還是認真的向鐵匠們問詢求教。

    鐵匠們說,得鐵砧,打鐵的錘子,火鉗子,錘孔的鑿子,打磨的挫子,風箱,冶鐵爐子,一堆。

    李孟羲頓時就撓頭。

    鐵砧,軍中也沒有啊。

    “打鐵的錘子,你們誰有?”李孟羲問一眾匠人。

    李孟羲本以為,匠人們都兩手空空,打鐵工具早遺落了呢,準備是去木匠營去借幾個小錘子將就用著。

    結果,相當一部分匠人說,錘子帳篷里放著呢,回去取來。

    李孟羲這時才知道,敢情兵荒馬亂的,就是當了流民,匠人們也會把吃飯的工具好好帶著的。

    打鐵錘這樣死沉的玩意兒,哪怕當了黃巾,當了流民,這些鐵匠依然好好的把鐵錘藏著。

    打鐵錘子不缺了。

    還有火鉗子,這東西是夾著鐵胚的固定工具,是重要的輔助工具,火鉗子也不缺。

    錘孔的鑿子不缺,打磨的挫刀也有。

    風箱,這玩意兒李孟羲確定全軍沒一架風箱。

    風箱雖沒有,但軍中有眾多木匠,木料也不缺,做風箱不難,一天就能做一個出來。

    唯獨冶鐵爐子和鐵砧,這兩種不好解決。

    但只用略推理一下,大漢冶鐵技術極其發達和普及,天下各處都有官府的冶鐵作坊,巨鹿城又為巨鹿郡首府,都不用猜,巨鹿城內肯定有冶鐵爐子和鐵砧等物,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會有。

    李孟羲便又回想巨鹿城中布局,可想來想去,哪里有鐵器作坊?哪里是?

    難道是沒有摸清楚的緣故。

    帶著疑惑,李孟羲便著人去找鐵器作坊和鐵砧。

    很快,負責去尋找的士卒回來了,說找到了。

    李孟羲到地一看,他人有些傻了,冶鐵作坊和煉鐵爐,竟然都被毀了,一堆廢墟,和其他廢墟別無不同。

    在鐵器作坊原址看了一圈,果然,李孟羲看到了成片的地基,和普通的民居大小紛雜不同,鐵器作坊工坊的地基,很規整整齊,看起來倒像是官府用地。

    到底哪個缺心眼的把煉鐵坊砸了,把煉鐵爐也砸了。

    在煉鐵爐舊址,李孟羲分明看到了一地的燒得發紅的碎陶土,滿地都是。

    殘破的煉鐵高爐基座很大,大的跟工廠的煙囪一般,二十個人怕都合抱不過來,可想而知,煉鐵高爐完好的時候該有多大。

    可現在,全他喵的毀了。

    李孟羲大概能猜到為什麼煉鐵爐子會毀了,城中的建築差不多全都被毀了,這大概是張角守巨鹿城時,城急之時,沒有守城材料,黃巾軍把煉鐵爐砸了,運土方去守城。

    城的確是守住了,可城中變得破敗一片。

    沒有了煉鐵爐,只能再搭了。

    關于漢的冶鐵工藝,歷史課本上有講,說漢代發明了高爐冶鐵技術,鐵的產量得以大量提高。

    李孟羲打量著面前殘破的巨大爐子,他心知面前的這個破爐子就是傳說中的高爐。

    問一眾鐵匠可有人會搭爐子,幸好有人掌握了搭高爐的方法。

    以軍中現在狀況,沒有穩定的鐵礦石來源,短期內沒有大量煉制鐵器的可能,所以,只一個小小的用來研究技術的小爐子就夠了,不用搭太大的。

    李孟羲發現煉鐵坊舊址這一片,廢墟下的地面很平整很瓷實,便決定煉鐵爐就建在鐵坊舊址。

    鐵匠們留下忙碌了,準備把滿地的廢墟搬開騰出些空地。

    李孟羲又去找了建造隊的匠人,建造隊的匠人提著鐵鍬鋤頭木桶,擔著水,過來幫忙了。

    在一眾匠人們忙著建造冶鐵爐子的時候,李孟羲則在忙碌匠人們的後勤事宜。

    要在煉鐵坊建一個小的臨時的煉鐵工坊,煉鐵工坊那里又沒有房屋,天又下著雪,蓋房子又需要磚土木料,便只能草草的調了一些布匹,讓婦孺營的婦人們臨時縫制一面巨大的麻布棚頂用作工棚之用。

    當匠人們艱難的挖了黃泥,又用黃泥壘了一人半高的小煉鐵爐,又拿柴火把煉鐵爐燒干,這一通忙碌完之後,已是臨近晚上了。

    關羽把軍中能找到鐵器,諸如斷刀斷槍,一些磨損嚴重的箭頭之類的,全都搬了過來,滿滿的數大筐鐵器。

    不久,天黑了。

    忙了整日,煉鐵的準備工作都還未做好。

    翌日,為臘月十八日。

    第二天,煉鐵爐做成。

    偏偏此時,有一個匠人跑過來跟李孟羲說,需要悶木炭。

    李孟羲當時差一點就暴躁了,心說要木炭你不昨日早說,昨日說了便一並準備了,何必再耽誤一日。

    李孟羲生生忍住了,冷靜下來之後,李孟羲反而獎賞了這個提意見的匠人。

    匠人昨日不說木炭的事,不是匠人的失職,反而,今日匠人來提及木炭,反而是匠人建議有功。

    匠人主動來找,也是因為軍中激賞機制的關系,軍中匠人都知,但凡能提一個有用意見,就能得賞,故而匠人專門找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煉鐵(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煉鐵(一)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