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日這日,遠在巨鹿城八十里外,漫天白雪飛舞,天地一片雪銀。
在這銀裝素裹的天地之中,一只受驚的小鹿驚慌的在雪地了奔跑。
緊隨其後,隆隆馬蹄聲緊隨其後。
狩獵隊,張飛帶著一眾騎兵緊追不舍。
在飛奔的戰馬上,張飛彎弓搭箭,瞄著飛逃的小鹿,弓弦撒手,嗖的一聲,箭失離弦而飛。
風大加之騎射不穩,加之野鹿機警,張飛一箭過去,小鹿 地一個折轉,把箭甩開了。
奔逃的小鹿被趕進重重包圍中了,前方,眾多弓手拉著稀拉拉的包圍圈圍了過來,獵手們嗷嗚著怪叫著發聲驅趕,想把鹿給往里攆。
前後皆是危險,小鹿停住了,不安的原地打轉,大大的鹿眼中滿是驚慌。
這時,啾的一聲突然一支鳴鏑射在了小鹿前面的空地上,小鹿受驚, 的騰跳起來,不管不顧的向左撞去。
啾!
又一聲叫聲尖利的鳴鏑啾的一聲又把小鹿當頭攔住,小鹿再次受驚,又被驚的折返。
啾!
鳴鏑接二連三的堵著小鹿逃竄方向射,終于,一箭射準,鳴鏑一箭射到了小鹿的脖子,小鹿當場倒地。
“哈哈!盧鐘,你這鳴鏑用的好啊!”馬蹄聲中,收了弓哈哈大笑的張飛趕了過來。
雪很大,張飛滿肩落雪。
對面負責圍堵的盧鐘驅馬趕來,兩下會首,張飛看向盧鐘手里的弓,還有戰馬脖子邊掛著的箭筒,張飛若有所思,“鳴鏑竟是這個用法。俺老張總以為,鳴鏑會嚇跑走獸,從來不用,還是盧鐘你有見識,哈哈!”
得到了重要啟發的張飛,不做遲疑,立刻從腰間抽出一根凍的硬邦邦的毛筆,又從懷里掏出一長條麻布。
用嘴舔化了毛筆之後,張飛拿起布條,寫道,【第七法,鳴鏑用于獵獸之時,堵擋野獸奔逃方向之用。】
張飛出來打獵好幾天了,軍獵之法,已經改進到第七條了。
前六條分別是。
【第一,聚林圍射,不可拋射。】
這第一點是因為,剛開始出來打獵,張飛也沒有大規模圍獵經驗,眾弓手也沒有,然後圍著一片樹林放箭之時,有箭支從那頭射到這頭來,好死不死的,恰好射到某個弓手太陽穴上。
若不是在張飛出發之前,李孟羲特意調集了鎧甲頭盔發給士卒們,估計張飛的軍獵隊,已經有死傷了。
李孟羲籌集鎧甲頭盔給張飛的本意是怕老虎豺狼之類的 獸傷人,穿著鎧甲鐵胃,能防護一些,李孟羲本意是防 獸,他根本就想到打獵會被流箭所誤傷這回事。
然而,他雖極不了解圍獵,但做的準備恰好減免了流箭的誤傷。
李孟羲的隨手安排,挽救了士卒的生命。
這一點,圍獵之時,箭不能拋射,便是差點射死人的情況下,張飛把人揍了一頓之後,記下的第一條軍獵之法。
第二條。
【其二,軍獵之時,需帶鐵鍬鋤頭等物。】
在打獵隊出巨鹿之時,不管李孟羲還是張飛,都對圍獵事宜做了很多考量,然而準備再多,依然有未曾考慮到的地方。
打獵過程中,有一日,傍晚歇息時,有眼尖的士卒在雜草叢中看見了兔子洞,結果眾人拿著槍啊,戈啊,刀啊,一陣挖,把兔子洞掏了個底朝天,兔子沒找著,掏出了個刺蝟。
這第二條軍獵法增補,行獵之時,得帶上鐵鍬鋤頭,因,除飛于天上走于陸地的飛禽走獸以外,行獵之時,也會經常遇到刺蝟洞,獾子洞,狐狸洞之類的獸穴。
值此時,徒有長弓利箭,不能捉穴中之獸,所以,打獵得帶上鐵鍬鋤頭。
可此次遠處,張飛部一桿鐵鍬鋤頭也沒有帶。
然後打獵過程中,遇到的兔子洞可是不少,時不時就有。
沒有鐵鍬,拿刀去挖,難為死人。
張飛所記第三條則是,【柴草不足,所攜干柴只足升火做飯,不足以煙燻獸穴。
若柴草足夠,見獸穴,點柴煙燻之,則不久,煙雖穴走,必從他處洞穴出。
如此,狡兔雖有三窟,窟窟皆隱秘荒草之中,不必苦尋,只需拿煙燻之,煙必自從旁處出,再著人守窟待之,不必撅穴,須臾便可守而得兔。】
這第三條,跟第二條一樣,同樣是有關獸穴,經張飛跟盧鐘閑聊討論之後,發散之後,就有了煙燻兔子這個方法。
得虧是張飛,打獵經驗豐富,要是李孟羲來,沒那麼簡單想到煙燻兔子的方法。
同理,不僅兔子洞可以燻,要是有山洞,山洞狹塞難進的話,不必進人,拿柴一燻,什麼狼蟲虎豹,全都燻出來了。
此一點,還涉及後勤,就如張飛所記,出來的時候,柴草帶的不多,只帶夠了升火做飯的柴,沒帶燻兔子的柴,又是冰天雪地的。
第四點,張飛記為,【野外宿營,防狼。】
巨鹿境內有狼的,張飛他們每日都打有獵物,且每日都把獵物當天處理,處理好的肉食或是吃了或是裝車放著,獸皮就掛在外面風干,血腥的味道因風飄了好遠,就把狼引來了。
<a id="/book/xianmuqiyuan/">《仙木奇緣》</a>
狼沒傷到人,倒把張飛驚的不輕,一夜沒睡著。
張飛本以為出去打獵又不是打仗,扎營不用太麻煩,然經此一事後,張飛慎重了許多,野外再宿營之時,守夜人手多了一倍。
第五條,【軍獵以二至三百人為佳,多則無用。】
這一條,只能是實踐之後得出的結論。
圍獵到底多少人合適,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桉,需特殊地域,特殊考量。
若是在關外,白山黑水,山險水深之地,則千八百人圍獵都不算多。
可巨鹿不同關外,巨鹿地平而林狹,張飛打獵這麼多天,遇到的最大一塊林子,把整個林子圍起來,十步一人,三百人不到就把林子圍了個水泄不通。
狩獵隊多達千人,每每千人去圍一個林子,人多的沒地兒去。
故,張飛覺得,在巨鹿,圍獵最多三百人一隊就夠了。
為此,張飛便把千人的狩獵隊分成了三隊,向不同方向散出去了。
到第六條,【所獲活兔,一夜凍死,養不活。】
李孟羲的主意,李孟羲總結出的解決糧食危機的方法,有蓄養法,這個蓄養法,又因為軍中缺少雞鴨豬羊等家禽家畜,去買的話,一時半會很難買來,李孟羲便想到可以抓野兔野鹿之類的拿來養。
一只小鹿,放在林子里養上一個月,不用任何糧食,小鹿就長到半大了,多長了十幾斤肉。
這個方法,豈不就能多少收獲點肉食?
張飛很認真的在辦李孟羲交代的事兒,記得要抓點活物,張飛倒是抓到一些活兔子,可是沒照顧好,兔子綁了腿放帳篷里放著,第二天起來一看,兔子凍死了,凍僵了。
故而,張飛發現了狩獵隊的重大後勤問題,抓兔子抓野鹿都可以,但是,抓來養哪里?需要籠子。
張飛所記軍獵六法如上。
方才,張飛驚奇的發現盧鐘拿鳴鏑啾啾的照小鹿前邊射,把小鹿堵的無頭亂撞,張飛便以此,得了軍獵第七法,鳴鏑用于狩獵時的特殊作用,用于堵截獵物。
雪地上,小鹿躺在雪上,脖子上一根鳴鏑釘的很深,鹿已被射死了。
張飛皺眉,這頭鹿太小,若是活捉多好,活捉了就能送回去養著了,可一不小心射死了。
想了想,張飛拿出筆又記,【若求擒獲,弓箭不妥,當另用他具。】
想到了擒而不殺,張飛忽然靈感一動,他想到了跟黃巾作戰之時,當時為多抓俘虜,軍師弄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抓俘虜的東西……
張飛趕緊又記,【長鞭,長鞭抽之,凌空震響,與鳴鏑同,長鞭亦可驚懼 獸。
拌羊索,長繩系小石者二,枝以纏獸。
另,套馬索,飛蝗石,騎兵用長棍擊獸,不用長槍,亦可捉而不傷。】
寫完,張飛覺得,可以有空回去找軍師合計合計,看到底還有何種捕獸之法。
張飛既然能從抓俘虜的戰術中聯想到捕獸術,李孟羲還有擒將術,魚網綁石頭,丟出去,罩住誰誰就跑不了,罩住呂布呂布就跑不了。還可以撒石灰,眼被石灰迷了,呂布也得完蛋。同理,要是想活捉老虎,魚網加石灰,不可不試。
還有,抓呂布可以讓一大群士卒拉著長繩,離得遠遠的,不停拉著繩子撞呂布。呂布干氣砍不到人,反而被繩子撞的站立不穩,不一會兒就被繩子纏起來了。老虎也是一樣,長繩陣不失為抓虎一法。
還有,擒將術里有強弩照下盤攢射的方法,抓老虎也一樣,強弩對著老虎四肢一個勁射,大可能,直接把老虎射死了,有一定可能,能活捉老虎。
類此種種,只要張飛回去,跟李孟羲一合計,兩下靈感一通,妥了,軍獵之法,立刻完善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