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五百九十章 立營諸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五百九十章 立營諸事

    李孟羲和關羽為何遲遲未歸,因,二人在忙著勘測。

    建立一處軍營所需的基礎設施,得有營房,既,士兵們住宿的地方,不能總是住帳篷,帳篷耐久是問題,風吹日曬幾個月就要壞了。

    而涂了桐油嚴密縫制的帳篷,又非常貴,用帳篷當營房,也用不起。

    所以,必須得有營房,得有住宅區。

    且,單有營房還不夠,李孟羲覺得,得有大食堂,得有廁所,得有娛樂的地方,士兵們訓練之余,可以下下棋,下下棋,還是下下棋。因為李孟羲也想不到在古代軍營之中為什麼別的什麼文明的娛樂手段。

    軍妓可不算,這太不文明了,且會腐化士卒的戰斗力。

    蹴鞠有點好玩,漢代不知有無。

    射箭也是休閑運動。

    除此之外,別的李孟羲就不知道了。

    除營房,食堂,廁所,娛樂場所以外,還得有澡堂,還得有能上課的地方,還得有物資儲備倉庫,還得有生產加工軍備的地方,這些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後,才是各種訓練場,訓練山地作戰,訓練水戰,訓練陣戰的各種訓練場,還有飼養戰馬的馬場等等。

    因李孟羲對軍營的事先設計太過復雜,其中方方面面需要考慮的太多,單單其中一個公共澡堂,就讓李孟羲和關羽兩人都犯了難。

    公共澡堂,就是洗澡的地方,不過是,蓋一個非常大的爐子,然後弄一些管子,陶土管子銅管都行,然後燒一爐子水,可供幾百人洗浴。

    爐子問題不大,難點在水。

    水源該如何解決,是用井還是引河水,不管用井還是引河水,怎麼把水送到高處的水塔,是難以解決的困難。

    除非有水泵。

    再除非,古羅馬用的是浴池,既,供水的高度差,不需要建高的水塔了,而是反過來,不必建水塔,在地上挖池子,熱水一鍋一鍋的燒,然後就順著通道往池子里倒,這樣也行。

    浴池問題解決了。

    不需要水塔供水等等問題,只需要引一條水道到營中,然後,在地上埋一個大的銅鍋,水直接引到鍋里,然後人工加熱燒水,燒得的熱水,直接順著溝槽流到水池里。

    然後,再把水池鋪上石板,水池再設計成可以排水的結構,下邊留有排水暗道,這樣,浴室就解決了。

    再在水池上邊蓋上密封效果良好的房子,冬天保溫效果也就能很好。

    至于夏天,夏天士卒直接去河里洗澡,不需熱水。

    最終方桉乃是,引河水比從井里打水好的多,井水一桶一桶打水,給成千上萬人打水燒水,人要累死的。

    而引河水的話,就相當于有自來水了,省下了打水的工作量。

    所以最終的關鍵是,在大鹿澤附近,找一略低的地勢,以方便建營的時候引澤水入營。

    單單這一處略低地勢且地勢平坦開闊的立營地,花費了關羽和李孟羲很長時間。

    再之後,李孟羲認為的關鍵建築,不是營房,也不是校場,是入廁之地。

    照關羽想,找個邊角處,挖些坑就得了。

    而李孟羲想建的卻是用青石壘的,有排水系統,能把污物全排出營外的高級廁所。

    排水系統,溝壑而已,只需挖一些引流溝,將引流溝埋在地下,用青石板蓋起,然後再蓋上土,便足以掩蓋氣味。

    關鍵問題是,排污,往哪里排?

    李孟羲覺得,以漢末的生產生活方式,生活垃圾直接排水里就沒問題,旁邊就是大鹿澤,直接排湖里,不會影響水質。

    然而,關羽卻說,得把糞尿都留著,可以種地用。

    李孟羲頓時醒悟過來,是得留著堆肥。

    可問題便來了,不把污物排到湖里,就得找一個地方去堆積,那麼,排污系統,就得非常長了,得離營寨很遠,才能保障軍營的整潔衛生。

    略算了一下,可以用陶土管,據說,秦始皇皇宮用的就是陶土管,燒制一些汽油桶粗的陶制排水管,一個半米長短,接兩千米長的管,也不過四千個陶管,不算太多。

    制陶所需只有人力和柴火的耗費,工料只是泥土,不用成本。

    排污系統和廁所也已解決。

    李孟羲還想到了初中的時候,那時學校的廁所的水流系統是,一個大水池子,隔一段時間,水多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嘩啦一聲,幾噸的水傾泄出來。

    物理老師講,是什麼漂浮原理。

    這個什麼漂浮原理,能以純物理結構自動控制水量,能自動放水,原理是什麼來的?

    似乎是一個小球還是什麼的,跟太陽能上水的水塔,跟馬桶里邊的自動上水原理是一樣的。

    原理核心就是一個小球,李孟羲覺得有空可試做一下,看到底該怎麼做來著。

    作為數萬大軍的駐扎之地,重中之重,還是營房。

    以李孟羲現在對漢末的建造技術人力物力成本等方方面面的了解,李孟羲認為,營房能是土胚牆茅草頂就很不錯了。

    土胚房成本很低。

    可,李孟羲清楚知道,如今乃漢末,乃小冰河期,氣溫很低,現在低,未來數年甚至十數年氣溫都低,冬天非常冷,還有,漢代棉花也沒普及,御寒衣物的御寒能力不夠強,對抗寒冷的抵抗能力稍弱,再有,李孟羲清楚知道涿州軍根基薄弱,人力物力不夠豐厚,沒有太多衣物被褥給士卒御寒。

    綜合種種考量,營房可以面積狹小,可以到夏天的時候,悶熱無比,熱無妨,但冬日一定要能御寒。

    要考慮抵御寒冷,土胚牆御寒能力夠強,無妨,但屋頂,茅草屋頂透雨透風,保溫能力差勁。

    李孟羲想到豪強張飛家了,張飛家的房子很好,屋頂是椽木和瓦結構的屋頂,密不透風的。

    所以,軍中營房的最低標準,土牆,瓦頂。

    再考慮到軍隊的建制和管理,最好十人一屋,既,一什人一個營房。

    若再考慮到日常作風的整潔,應該是一人一床,而不應該是大通鋪。

    雖然大通鋪蓋著簡單省事,但檢查衛生就沒辦法檢查了。李孟羲還是想疊被子,還是想每個人的床位被子都平的跟書本一樣平,他還是絕得內務得整潔。他熟悉的軍營應該是這樣的。

    <a href="http://" id="shom</a>

    當李孟羲說,一人一床,一人一個儲物櫃,還得有日常洗漱的地方,關羽很是不解。

    關羽從中,聞到了錢的味道,單人床鋪,一人一個儲物櫃,奧,還得帶鎖,軍師說了,怕丟東西,得配鎖,還得有洗漱的地方,得把水進營房四周。

    這得,多少錢?

    其實,儲物櫃可以有,鎖根本不必要。普通的士卒,身無長物,哪有東西讓人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五百九十章 立營諸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五百九十章 立營諸事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