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四百二十三章 詐敗計.驕兵之策(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詐敗計.驕兵之策(二)

    戰事首尾清理完之後,天色將晚,義軍就地扎下營寨。

    戰時不比以往,今日扎營謹慎了許多,扎營範圍變得緊湊,沒有再攤那麼開,李孟羲用過一次的車陣,被關羽認為有可取之處,扎營時也布了半圈車陣,圍攏起整個後軍。

    李孟羲有滿心疑問要問關羽。

    “關將軍,此戰我軍用詐敗之法,似乎不甚妥當?”李孟羲猶豫道。

    回想當時,黃巾士氣不高,全憑結成陣勢人多勢眾維持著士氣,

    關羽笑著看向李孟羲,點了點頭,點頭道,“正是如此,那黃巾雖嚴陣待我,但細觀之,其陣中之人,遲疑而懼怯,此士氣低迷也。

    可之後,我軍稍詐敗,黃巾見我敗退,士氣由此激昂如虹,其喊殺震天之驚人之勢,羲兒你也見到了。呵,”關羽自嘲一笑,“我等用詐敗法,反道適得其反,反助黃巾激昂士氣。

    若非黃巾散亂,若有一人能約束黃巾軍眾,其士氣激昂之際,再趁勢結陣沿路,我軍萬不能取勝,只有退避。”

    “此次雖勝,險禍內藏,下不可為。詐敗之法,不可輕用,用之當慎。”關羽如此點評道。

    正如關羽所言,此戰用詐敗法,殊為不智。

    黃巾本來就是士氣不高的軍隊,直接打,說不定黃巾堅持不了多久,就士氣崩潰敗退了。

    可多此一舉,用什麼詐敗法,這邊官軍一詐敗,那邊黃巾本來低迷的士氣,瞬間漲了一截。

    詐敗用的時機不對,就給對面加buff了。

    正如今日一戰,若不是黃巾那邊紀律不行,一追就散,但凡黃巾紀律好一點,這邊義軍詐敗,那邊黃巾將領若是有點才能,直接振臂一呼,就能把黃巾士氣調動起來,然後,再約束部眾,趁士氣如虹,一鼓作氣壓過來,義軍這邊,只能暫避鋒芒。

    如此,就虧太大了。

    黃巾除了士氣高漲以外,黃巾還多別的戰略優勢。

    黃巾進,義軍退,這等于是,黃巾開拓了一點戰略空間,義軍則被壓縮了一點戰略空間。

    這一進一退,等于是,再把黃巾打敗,黃巾有更多的撤退逃跑的戰略空間,就晚一天山窮水盡,于義軍來說,戰事就多拖延一日。

    行軍在外,時間如金,多一天拖延,糧草得多損耗多少。

    幸好,雖然此次謀事不備,詐敗法用的很不是時機,有極大破綻,但是黃巾更弱,根本就沒抓到此處破綻。

    所以最後,黃巾還是敗了。

    學到了一點重要知識,李孟羲感觸頗深,看電視劇的時候,看人家用詐敗法,用的神乎其神,自己親自用的時候,卻忽略了個中關鍵,差點弄巧成戳。

    李孟羲不無感慨,知易行難,今知矣。

    李孟羲心中有深深地疑問,詐敗計既然要考慮到使用的時機和對象,那麼,適合使用此計的對象和時機是什麼?

    李孟羲就這個問題,和關羽認真討論起來,最終討論出的結果是——

    “詐敗之法,為驕兵之策,其利我與不利兼有。

    詐敗法之利我軍之處,輕縱敵軍,使其冒進,使其前後不接,使其而陣散,而待其冒進、前後不接、陣散之時,使我有可趁之機。

    詐敗法之不利之處,有二,其一,我既詐敗,必退避而引敵,既退避,則讓空讓地里于敵,此白讓我戰略于敵。

    其二,詐敗可驕狂敵兵,可亦能使敵士氣激昂。

    有鑒此優劣者,可知,詐敗不讓地利,若一處,佔地利則大利我軍,詐敗可引敵深入,但需退避白讓地里,則不用詐敗,用則撿小失大,得不償失。

    再者,詐敗法用于強勢而士氣昂揚之軍,其士昂揚,詐敗激之,方能驕縱。

    若其士氣不驕不躁,士氣中穩,詐敗激之,則使氣昂揚,而不足至其驕狂。

    若其士氣再低,為士氣低迷之軍,以詐敗激之,敵則士氣回穩,亦難至驕狂。

    故知,但凡驕兵之法,驕兵之效效用有限,用之于昂揚之敵,勝用于中穩低迷之敵。

    又知,若將士氣以量計,可略分士氣低迷,士氣中穩,士氣昂揚,驕狂輕縱大抵此四等。

    驕兵之法,只勝用于昂揚之敵。

    低迷之軍,風聲鶴唳或能驚擾成潰,其軍,警覺甚強,縱以詐敗引之,其警惕不減,我計難成;士氣中穩之軍,警覺稍弱,風聲鶴唳不足擾其軍,我以詐敗引之,其或能中計;昂揚之敵,其警覺再低,我以詐敗引,其中計之可能,又增;驕狂之敵,謹慎全無,我以詐敗引之,其中計幾為必然。

    故,詐敗法,適用于昂揚之敵,驕狂之敵,適用于我暫讓地利無虞之地。

    ”

    李孟羲弄清楚了詐敗策略中的核心規則,和一般規律。

    他總結完又寫完,交給關羽看。

    關羽看的連連點頭,想增補一句,都做不到。

    李孟羲喜歡各種寫寫記記,已成習慣,關羽笑問,“羲兒,你兵法寫下多少了?”

    李孟羲略做思考,也弄不清寫了多少,“寫下諸多了,我車里堆了一堆。”

    關羽點了點頭。

    戰爭,攻防也。

    一方以某種策略來攻,另一方,則能有策略反制。

    李孟羲善于正反兩面逆向思考。

    他既然弄清楚了詐敗策略的核心要義,自然也能反推演出應對敵人詐敗法的策略。

    “由詐敗策,又反知克制敵軍詐敗之策略。

    知我低迷之時,敵詐敗我無懼,我陣勢只需穩固,敵詐敗不能見成效,反激昂我士氣;我中穩之時,敵詐敗,我能謹慎,則敵亦反揚我士氣;我激昂士氣如虹之際,此時,無論將兵,必輕縱少慎也,此時,當謹防敵以詐敗誆我。

    防詐敗之要,要在我得意忘形之時。

    詐敗與地利之取舍,敵既詐敗,必空讓些許戰略空間引我。

    若地利于我添強我力,則知欲敵詐敗引我,則不妨將計就計,佔奪地利而後止。

    則敵詐敗不成,又出讓戰略空間,兩失。

    詐敗為驕兵之計,我若不驕不躁,前後不脫,陣勢不散,則詐敗于我無用。”(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詐敗計.驕兵之策(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詐敗計.驕兵之策(二)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