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三百四十九章 沿河尋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沿河尋魚

    關于行軍之時,大軍每日做飯的水源哪里找的問題。

    是這樣,斥候為大軍前驅,一邊探探的同時,一邊散出去順便也搜索水源地。

    一般來講,大軍日行幾十里地,中原地區,又不是沙漠,不至于幾十里漫長的地域跨度之中,一個小河溝,一條水井一個湖泊都遇不到。

    所以,每日扎營,扎營地方圓五六里內,幾乎百分之百有水源。

    五六里地,走一個來回,不到兩刻就夠了。

    傍晚扎營之後,伙夫們背著陶甕過去打水,回來時,天才剛黑。

    有時,水源地的確離的太遠,索性不做飯了,啃干糧應付一天也是行的。

    昨日扎營之時,車夫老鐵和其他伙夫們知道水源在哪,因此李孟羲說找水,老鐵就能帶著他去找。

    七里多路,李孟羲認為得走很久,于是果然走了很久。

    水源地是一條大河,因為昨夜下雨,今日有雨水從兩岸匯流到河里,河面白浪翻騰。

    到河邊之時,李孟羲驚奇的發現,河邊竟然有人,這是這麼長時間以來,李孟羲第一次在野外見到人。

    好早前補充村落那個無名村寨不算,那個村寨里的人,不算在野外踫見的。

    連年天災和黃巾兵禍帶來的破壞很大,說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恰如其分。

    行軍以來一月有余,沿途見到的村落,全部都是遭災廢棄的,村中之人不知去向。

    那麼久以來,竟一個“野人”都沒能看見。

    見到一頭包麻巾的民婦在河上沿正在淘洗衣服,李孟羲見到人,感到很開心,遠遠的跟人家打招呼。

    沒想到,民婦看了李孟羲幾人一眼,竟嚇的拿起衣服水桶就跑。

    李孟羲愕然了。

    “怕是我嚇到她了。”游騎催馬趕來,解釋到,“她見我著甲攜弓,背負營旗,以為亂兵將至,于是逃了。”

    游騎一邊把小磚從馬脖子上抱下來,一邊跟一臉疑惑的李孟羲解釋到。

    李孟羲接著弟弟,看了看游騎,一看游騎背弓挎刀的,就是個武裝齊備的真正軍隊中的兵,而不是鄉勇團練之類的民間武裝。

    百姓遭兵災都遭怕了,見了兵以為兵災又至,慌著逃命,慌著跑回去讓叫鄉人趕快收拾東西,跑還是不跑。

    被人避之如虎,李孟羲有點郁悶。

    到了河邊了,李孟羲四處瞅瞅,“鐵叔,咱去石頭那兒。”李孟羲指著一塊大石頭說著。

    清洗腸子,李孟羲沒干過,老鐵也沒干過,他兩人經驗全是零。

    因此,到了河邊,老鐵把簍子水里一放,問,“咋弄?”

    李孟羲頓時撓頭。

    對啊,洗大腸怎麼洗來著,李孟羲低頭一看沾滿泥沙髒兮兮的腸子,一陣犯難。

    這腸子難洗了,洗不好洗不干淨,煮出來就滿嘴沙子。

    李孟羲仰頭思索了一會兒,想了一下前世見到過人家怎麼洗大腸的。

    殺豬鋪好像是用壓力比較高的水管,腸頭套上,一沖,腸子里的髒東西就沖出來了。

    然後再拿筷子把腸子翻過來,再仔細清洗一遍。

    水龍頭,沒有。

    筷子,沒帶的。

    李孟羲四處找找,看到游騎掛在腰間的箭壺,于是有了主意。

    從游騎那里借來一支箭,箭單從顏值看,就不太好,箭是竹子做的,箭桿稍微有點彎,箭尾沾著兩根鴨羽,羽毛分叉凌亂,箭頭是一個柄部圓筍形狀的鏟形箭頭。

    何為鏟形箭頭。

    鐵鏟是什麼形狀的?是一個倒置的U形,n,不過倒U形的尖部更尖銳有稜角一點。

    李孟羲用力試著慢慢擰動箭頭,左右擰了幾下,箭頭松了,輕易被拔掉了。

    于是,和筷子類似的工具就有了。

    李孟羲不太想洗腸子,太髒了。

    但為了給毫無經驗的老鐵演示一下,李孟羲不得不親自動手。

    拿起一段腸子,很長一段,估計整段腸子拉長,得比李孟羲還高的多。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拔刀把腸斬斷。

    這過程中,腸內穢物流出的惡心情景,不足道出。

    弟弟本來還好奇的在邊上看,看到這惡心一幕,然後捏著鼻子跑開了。

    “幫忙照看下我弟,別讓往水邊。”李孟羲交代到。

    然後,李孟羲把腸浸到河水里清洗,等洗的差不多了,再像搓衣服那樣,把外腸洗的干干淨淨,確保沒有泥沙。

    然後,就拿箭桿把腸子翻過來,同樣用搓洗的方法清洗內里,當清理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把腸放在水里涮了涮,拿起聞了聞。

    覺得還是有味道,那就再洗,直把一段腸洗的都快洗斷了,終于算是洗好了。

    “鐵叔,就照這樣洗,外邊洗淨,內里翻過來,多洗幾遍就好了。”說著,李孟羲把洗好的腸放在一邊干淨的青石上。

    起身,叉著腰,站在河邊,望著水域寬闊的大河看了好一會兒。

    “這河里也不知有魚沒有。”李孟羲自語,轉頭,“磚頭,走,咱到下游看看。”

    李孟羲帶弟弟去往下游走,一個是真的為了找魚,再一個是特意說找點事離開,不然,老鐵在忙,余人站一邊不忙,等于是讓人家一個人干活。

    所以,找個由頭,說去下游找魚,明面上大家就都有活干了。

    弟弟听說找魚,他很認真的朝河面上看,看了許久,不見有魚的影子。

    “哥哥,哪里有魚嗎?”弟弟抬起頭,睜著大眼楮問李孟羲。

    河里,肯定有魚的啊。

    古代沒有過度捕撈的情況,也沒有清道夫之類的入侵物種,河里的魚不會太少。

    李孟羲這會兒在想一個問題,有網嗎?有魚鉤嗎?

    如果有工具,說不定真能弄點魚來,李孟羲盯著水面,摸著下巴想到。

    魚鉤漁網這兩樣東西,來漢末這麼久,李孟羲根本就沒見過。

    要說魚網或許能用麻線給編幾副出來,織漁網的難度可能有,可能需要的專業的人才,但應該不至于義軍萬把人,找不到一個會織網的人。

    李孟羲沒有捕魚經驗,河面這麼寬,水也應該比較深,不知用網捕魚有用沒得。

    因為生活技能的欠缺,李孟羲很多時候在了解某些事物的時候很麻煩。

    好在,他有一點自知之明,既然不太懂,就不去不懂裝懂,于是李孟羲問一旁跟著的游騎,問這河上用大網撒一網魚,能不能網起幾條魚來。

    游騎大叔稍緊韁繩,把馬緩了稍緩,遲疑了片刻,“或許能網到魚。”游騎說道。

    游騎大叔沒怎麼捕過魚,因此回答的有些遲疑。

    再怎麼沒捕過魚,大叔也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對在古代技術條件下的如何捕魚比李孟羲更有發言權。(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沿河尋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沿河尋魚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