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三百三十八章 象形法(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象形法(二)

    任由小朋友們胡亂畫了一會兒,李孟羲拍了拍手,“好了,我看看大家寫的字怎麼樣了。”

    李孟羲朝下邊走過去。

    小朋友們是排排坐的,一排一排的,中間留有足夠的空隙,小孩子們用棍子亂畫的筆跡,就在地上。

    李孟羲過去,一個個的看。

    有的小朋友,真的是在地上亂畫的,什麼都沒寫出來。

    隨著繼續往下看,李孟羲多少還看到了一些像那麼回事的字跡。

    有的小孩子,用木棍在地上畫了嘴巴的形狀,雖然畫的不那麼像,但是,大致是一個封閉的圖形。

    當李孟羲走到最後一個大孩子那里,他看到,在這個大孩子面前的空地上,這孩子嫌嘴巴畫著麻煩,直接用棍胡亂畫了個圈。

    說嘴巴張開像是一個碗的,正是這個孩子。

    有點天賦,李孟羲想到。

    小朋友觀察能力是比較強的,有部分人能捕捉到嘴巴張開後,大致的圖形是怎樣的。

    而這,恰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的誕生過程。

    李孟羲朝“講台”走去,走的過程中,李孟羲在想,口這個字,是如何從最早的象形,變成一個方稜四正的正方形的呢。

    走到台上的時候,李孟羲大致想清楚了。

    “大家看,”李孟羲指著門板,門板上光滑一片,“你們看,嘴巴張開,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

    說著,李孟羲就在門板上,畫個一個很形象的有上下唇的嘴巴的簡圖。

    李孟羲畫功不錯,畫的簡單生動,“嘴巴是不是這個樣子?”李孟羲指著問。

    “就是這個樣子!”

    “是這樣的!”

    ……

    下邊,小孩子們瞪大著眼楮,此起彼伏的回應。

    “那咱畫快一點,多畫幾個好不好?”李孟羲看著下邊的小朋友們,笑著問。

    小朋友們都說好。

    然後,李孟羲吸了一口氣,手中的筆開始在門板上奮筆疾書,畫都是有上下唇的嘴巴的形狀,他越畫越快,最終越畫越跑形,漸漸的,都不管嘴唇的弧度了,怎麼省事怎麼畫。

    “畫那麼快!”

    “那麼快!”

    “快!再快!”

    底下的小朋友們都起哄,都在哈哈的笑。

    眨眼間,李孟羲一口氣畫了二十個口字,到最後一個,潦草到了極致,李孟羲為了懶省事,直接畫了一個圈了事。

    最像嘴巴的象形文字,應該是四筆,上唇有兩個不同方向的唇瓣,下唇亦然。

    隨著越寫越快,筆劃就無法兼顧太多了,畫在門板上的圖畫,從第五個開始,上下筆劃就簡化的幾乎沒有了。

    然後,往下邊繼續寫,越寫就越抽象,本來形狀不規則的嘴唇的形狀,上下兩道唇線開始趨同,整個字體,開始越來越圓潤。

    然後,最終,就變成了一個圓圈。

    “口”這一個字完整的演化過程,由這共計二十個圖形,躍然門板。

    底下小孩子們,好奇的一會兒看著門板上那麼多的畫,一會兒又看看李孟羲。

    李孟羲指著第一個畫,然後手指緩緩移動,移動至最後一個畫,講解道,“你們看,嘴巴,一開始是這樣的,你要是想畫的快一點,是不是就是畫個圈,就是最快的?”

    “所以,畫個圈,這個圈是什麼啊?”李孟羲指著嘴巴,提示小朋友們。

    “是嘴巴!”底下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回答。

    “嗯!”李孟羲肯定的點了點頭,“這個字,念,kou,就是嘴巴的意思。來跟我念,kou∼”

    小朋友跟著念了一遍又一遍。

    圍觀的大人們,嘖嘖稱奇。

    大人們大多不識字,但是,大人雖然不識字,听李孟羲這麼一教,好多大人都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大人們理解能力比小孩子們強的多,看了這麼一會兒,旁觀的大人們就大致听明白了,奧,畫個圈,就是嘴巴的意思。

    第一個字,教完了。

    教的不是簡體漢字,甚至不是漢朝的字,而是原始的甲骨文字。

    “好,同學們。口這個字,咱學完了。

    再學一個,大家覺得,要是畫【說話】,該怎麼畫。”

    李孟羲問,下邊的小孩子們一臉茫然。

    “來,再看,說話的時候,嘴巴里,能看見什麼?有什麼在動?”李孟羲耐心引導。

    小朋友依然茫然。

    “說話的時候,嘴巴里,能看見什麼?”李孟羲指著牙齒?“看見什麼?”

    李孟羲看著下邊的小朋友,耐心問道。

    “哈哈!俺看見你牙了。”後排,一個大孩子出聲說道。

    小孩子笑成一團。

    李孟羲點了點頭。

    “對啊!就是牙。你看,把嘴巴張開,怎麼寫?那大家還記得不,把嘴巴張開,【口】字該怎麼寫呢?”李孟羲故意停頓了一下,問道。

    “畫個圈圈!”

    “畫個圈圈!”

    底下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回答。

    那就畫個圈圈。

    李孟羲隨手,在門板上畫了一個圓圈。

    “說話的時候,嘴巴里能看到牙齒,對不對?”李孟羲繼續引著小朋友們思考。

    下邊下朋友們都說對。

    “那牙齒,怎麼畫?”

    “咱畫一個橫線當牙齒行不行?”李孟羲問。

    說著,李孟羲就在圓圈中,畫個一橫。

    李孟羲指著一個圓圈中間加了一橫的圖畫,問是什麼字。

    “是牙!”有比較調皮的小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李孟羲笑了,“那,啥時候能看見牙?”

    “說話的時候!”小朋友答。

    “好!那麼,這一個圓圈,再加一橫,這個字是什麼?”

    “這個字是說話。”

    “是說話的意思。”

    “就是,這個字就是說話。”小朋友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此時,看著認真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們,李孟羲欣慰的笑了。

    “對,這個字,語意就是說話,這個字,讀,yue∼

    子【曰】,學而時習之的【曰】。來,跟我讀兩遍,yue∼”李孟羲帶著小朋友們讀了一遍又一遍。

    小朋友,學會了第二個字,和口有關,字體也和口類似,是說話的意思,曰。中間那一橫,就是說話時,能看見的牙齒。

    口加一橫,就是說話的意思,因為說話時,口里能看見牙齒。

    當確認小朋友們,大致學會了曰字之後,李孟羲指著西邊的天空,指著還沒落山的一輪夕陽,問小朋友們,日頭該怎麼畫?

    小朋友們都回頭去朝天上看。

    “是畫個圈圈。”小朋友回答。

    李孟羲笑了,“那畫個圈圈,嘴巴也是圈圈,兩個圈圈,怎麼能認出來,哪個是嘴巴,哪個是日頭?”

    李孟羲這麼一問,小朋友們不知該如何回答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象形法(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象形法(二)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