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攜行具(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攜行具(一)

    傍晚,扎營。

    李孟羲立去四下找人。

    攜行具所需的一切配件都齊了,民夫們編的樹枝大簍,婦人們縫的能裝下被褥衣物的袋子,都做好了。

    其中,樹枝簍收上來的時候,一個簍子按三斤糧食收的。

    雖然說編簍子的工時也就三天,按草鞋的工時來算,草鞋一日工時,也就半斤糧,但是編簍子更勞累一點。

    編兩雙草鞋,手不累,拿樹枝彎折捋穿,編不一會兒就手疼。

    故而,若按工時算,單位工時,編樹枝簍的工資是編草鞋的兩倍。

    前邊,李孟羲給草鞋定價時,一方面暗地查訪,看編一雙草鞋要花費多少時間,然後按工時,以每一天工時半斤糧食來給草鞋定價。

    給樹枝大簍定價時,李孟羲依然用一樣的方法。

    對樹枝簍定價之前,李孟羲就去民夫營摸清了行情,因此,定下的價格剛剛合適。

    攜行具另一組成部分,防雨的袋子,是用廢舊帳篷縫成的。

    縫防雨袋的人找的是婦孺營一個繡娘,繡娘不是普通農婦,以前是給豪門大戶做衣服繡針線活的。

    人家靠針線手藝吃飯,能力自不消說。

    樹枝簍有了,防雨袋也有了。

    李孟羲腳邊放著一個大簍子,他手里拿著防雨袋,仔細看袋子的針腳。

    防雨袋總體來說,跟一般的糧袋沒有區別,都是上邊束口,不過這個防雨袋子更寬一點。

    找來一套戰兵的裝備,分別包括一個稿席,一個草席,一床兩雙薄被子,一個小糧袋,舊衣服三件,草鞋一雙,碗一只,筷子一雙,水袋一個,半身鐵扎甲一副,環手刀一個,弓一副,箭筒一個,箭十三只。

    這個兵是弓手。

    李孟羲撓頭看著一地的東西,他把被子衣服糧袋裝防雨袋里。

    被子疊的很瓷實,先放進防雨袋里,然後舊衣服疊好也放進去,然後就是小糧袋。

    需要防雨的東西放入之後,把防雨袋口子扎緊,整個袋子�G樹條簍里。

    然後,李孟羲看著半人高的大簍子眉頭直皺。

    這簍子還沒有背帶。

    暫時先用繩子穿過簍子的縫隙,穿到前邊,系了兩個背帶。

    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碗筷草鞋之類,一股腦�G到防雨袋上。

    而後,李孟羲親自背起簍子試試看效果如何。

    簍子有點重,李孟羲個頭也小,背著躬腰伸頭,很滑稽。

    東西是給戰兵做的,戰兵得奔襲,得背著攜行具奔跑。

    于是,李孟羲就背著大簍子,旁若無人的開始跑。

    此時正扎營,扎營地出現了滑稽的一幕,一個小孩子,背著個巨大的簍子,吭哧吭哧的跑,觀者無不忍笑。

    跑了一會兒,李孟羲停了,他大致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簍子形狀不對勁。

    這簍子是圓筒狀的簍子,跟後背不貼合,咯的脊梁疼。

    第二,簍子的背帶不能簡單穿個繩子就算了。一個是,繩子不好調節松緊,背簍就綁不緊,亂晃。

    第三,簍子里的雜物放法有問題,跑起來,簍子里碗筷水袋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比簍子還晃。

    李孟羲放下背後的簍子,他撓頭,眉頭鎖的更緊。

    此時,李孟羲在回想前世專業的旅行包或者行軍背包應該是怎樣的。

    就說背帶吧,人家那背帶,可不只是兩個肩帶那麼簡單,背包下邊還有一個能綁到前邊的能調節松緊的腰帶。

    腰帶綁在腹部,緊緊的綁在身上,這樣,跑動起來背包就不會亂動了。

    背包不亂晃,跑動過程中動能浪費的就少,跑步更加有效率。

    而且,剛才背著簍子跑的時候,兩根細麻繩把肩膀勒的很疼。

    李孟羲頓時就想起前幾天做步人甲的事了,正好,做步人甲也遇到了背帶的問題。

    步人甲胸甲的吊帶如果太細,就勒的肩膀疼,可如果做太寬,肩帶對肩的壓力就小,摩擦力就小,戰斗的時候,容易掉。

    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是,肩帶做寬,降低肩膀壓力,同時,用交叉的方法穿,左肩帶穿右肩,右肩帶穿左肩,這樣就絕不會再掉。

    攜行具可以用一樣的方法,用麻布剪成寬的長條作為背簍的背帶,然後背帶左右交錯。

    不僅要有背帶,背簍還要有一條腰帶。

    腰帶不用承擔壓力,只起固定作用,腰帶用麻繩倒是也行。

    腰帶算是解決了。

    背簍的形狀,人體脊背是平的,因此,簍子得是個長方體,也是平的,背著才舒服且容易固定。

    簍子李孟羲也不會編,得找會編簍的人問問看,問問方的簍子能編不。想來沒太大難度。

    第三點,簍子中的東西亂晃。這一點要解決,倒不是技術方面的問題了。簍子里碗筷水袋之類的散放著,跑起來亂動,那麼,可以把這些小物件給壓的死死的,用繩子栓的死死的,不使其亂跑。

    裝行囊的時候,可以用繩子把簍子里的東西上下左右狠剎個幾道,再跑的時候,就不會東東西西亂晃。

    此中還有麻煩的,像是碗,就沒辦法綁沒辦法把碗固定,只能是用衣服蓋在上面,狠往里塞,把簍子里所有空間給塞嚴實,這樣,也能不讓碗筷之類的雜七雜八的東西亂動。

    由此而來,有一個問題,士兵們的舊衣物淋濕了有問題嗎?

    答案是,衣服被淋濕,問題不大。

    古人幾個月不換衣服都正常。

    但就怕萬一,是忽冷忽熱時節,早上拔營,士兵穿單衣行軍,厚衣服裝在簍子里。

    突然下大雨,秋雨冷如冰,此時得加衣服了,但是衣服塞在簍子上面,衣服用做防止雜物亂動的填充物了,全濕了,換不了。

    這可好,厚衣服濕漉漉的穿不了,士兵們凍的瑟瑟發抖,生病者多矣。

    故而,用衣服塞簍子里防止雜物亂動這個方法能用,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衣物和被褥一樣,應該好好的保存起來,防止被雨水淋濕。

    那麼,固定簍中雜物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拿繩子把雜七雜八的東西給死死栓緊,一個是用填充物塞死。

    用填充物的方法,衣服是不行了,有何替代品。

    李孟羲這時目光看到了不遠處生火的伙夫,伙夫正拿麥秸引火。

    (可以用麥秸。)李孟羲靈機一動,有了絕妙的好主意。

    麥秸這玩意兒非常輕,三兩把麥秸往簍子里一塞,增加不了多少重量,就能把簍子里塞的嚴嚴實實。而且,麥秸還可以當柴,並不算是多余負重。麥秸還能當枕頭,舒服的很。

    問題解決了,簍子里的東西,不會再亂晃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攜行具(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攜行具(一)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