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鏡豈止照人之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鏡豈止照人之失?

    李孟羲混在婦孺營吃飯,沒去和劉玄德湊一起吃。

    在另一邊,劉備關羽吃著飯的時候,劉備說起了白天的事。

    “雲長,白日羲兒問我要走了二十輛車。”說著,劉備嘴湊到碗邊,吸溜了一口粥。

    關羽目露疑惑,“奧?這是為何?”

    然後,劉備就把白天干的事給關羽隨口提了一下。

    劉備說,騰出了二十輛空車,從隊尾到隊前過了一遍,把民夫中的老人小孩兒,有身孕的婦人,都給叫到車上,拉著走。

    關羽听完,頓時恍然。

    “哎,某忙著練兵,此事某倒是忘了!”關羽不由的放下碗,說道,“軍中多了數千民夫,就不同往日。”

    “軍中婦孺老人,行速緩慢,而不得不等,其必拖累我行軍速度。”

    “本每日可行軍六十里,有婦孺拖累,每日行三十里尚且不能。”

    說到這里,關羽目露慶幸,“幸有羲兒幫忙補救,不然,某不知何時才能驚覺此錯。我大軍行程又不知要耽誤多少里!”

    在舔碗的李孟羲尚不知道,一般不怎麼看得起的人的關羽,又夸他了。

    說起李孟羲,話就沒個頭。

    關羽又接著問了許多細節。

    問婦孺營的口糧之類的,還有有沒有幫襯人手,怕羲兒一個人管不過來。

    劉備笑到,“不牢費心,待黑時,糧食一車,人手二十,已調撥過去了。”

    這下,關羽放心極了。

    大哥和羲兒兩人和辦的事,能有差錯?

    關羽輕撫著長須,又生感慨。

    “大哥日前,稱羲兒為人鏡。

    好一個【以人為鏡,可知得失。】

    以人為鏡,又豈是只能知人之得失。”

    “羲兒他心思細膩,能察我等不能細察之處,大哥不妨平日多多相問,問羲兒可見我軍有何不足之處。

    想必,必能彌缺補漏,良有裨益。”

    關羽認真建議到。

    劉備不由放下了碗,手摸著下巴,沉思之狀,沉吟良久,“正該如此!若無人時時挑錯,又怎知我軍缺憾?”

    自日前,劉備決定,時不時讓李孟羲挑自己三人的錯之後,這夜和關羽相談之後,劉備決定,以後頻頻以軍中之事問李孟羲。

    不求听什麼好話恭維之言,但求能日知軍中一錯。

    這邊,李孟羲看著婦孺營的婦孺們,和做飯的伙夫們,都差不多吃完了。

    李孟羲這才把伙夫們叫到一旁,交代,日後再打飯,不論大人小孩兒,哪怕是個沒滿月的小嬰兒,也得給人打一人份的飯。

    還有,那幾個有身孕的婦人,打飯多給人打一勺。

    “此是軍令。”李孟羲昂著頭,目光掃過一眾鄉勇,正色說到,“小小一點事,誰做不好,別在這干了。”

    李孟羲說的嚴厲,鄉勇們忙就表態,說不能有錯。

    “嗯!”李孟羲背著手,小大人一樣,“早些休息。”

    說完,拉著弟弟便走了。

    李孟羲走遠,伙夫們彼此議論開了。

    “小娃娃跟大人都一樣的飯,大人是三勺,小娃娃三勺吃的完嗎?”一個伙夫表示懷疑。

    “就是就是!”有人也附和。

    這時,伙夫中的某人知道為什麼這麼分飯,當時涿州城,他也是幫忙分粥的,當時听軍師提過一句為何如此分飯。

    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一種見識上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這個有見識的鄉勇走出來,訓斥一眾同伙,“讓恁干啥恁就干啥,咬造個啥!”

    他這一出聲,余人都閉嘴了。

    李孟羲去看了殺豬,有會殺豬的鄉勇,把死豬給殺了。

    作為報酬,允許他們一人拿走一塊豬肉,故而,過來很多幫忙的人。

    豬也就死了頂多一夜。因為,軍醫卜對那頭用于醫學實驗的豬很看重,每天都去看豬的狀況。

    因此,豬死了,田卜立刻就發現了。

    豬肉應該還沒太變味兒。

    看完了殺豬,時間還早,李孟羲就拉著弟弟到處跑著玩,消消食。

    劉備處,劉備和關羽湊在篝火前正說著什麼,見李孟羲哥倆來了,劉備顯得很開心,“羲兒,來來!”

    他招手。

    待李孟羲拿了根柴棍坐定。

    劉備便面帶笑意,直接開口問到,“羲兒,白日一日,你觀我軍中,有何不足之處?”

    劉備說完,轉頭看了關羽一眼,兩人眼神交流一下,然後,兩人目光同時匯聚到李孟羲這里,等著李孟羲說點什麼。

    李孟羲目光掃過關羽劉備二人。

    “不足之處,”李孟羲眉頭一皺,“還真有。”

    然後,他掰著指頭,默數了一下。

    而後,直了直身體,目光掃過劉備關羽二人,“今日所見,軍中不足有四。”

    一听,劉備關羽不由得再次相識一眼,默契一笑,心照不宣。

    剛剛還說,羲兒他心思細膩,這不,一問,還真問出點什麼,羲兒他看出軍中不足了,還不是一點不足,不足還有四!

    劉備關羽便豎起耳朵,等著听李孟羲的高論。

    “這第一點,傷兵營。

    我見有傷兵拄著破棍走路,此不妥。

    若是傷兵一腿傷殘,拄著棍走倒也能走。

    若是,傷兵兩腿皆傷,又或者,腰背見傷。

    此時,已無法借棍支撐站立。

    若其不能自力行走坐臥,則必要分一人照料。”

    “而做拐杖,拐杖抵于腋下,只要手能動,縱雙腿腰背皆廢,也能憑拐走動。

    如此以來,就能省一照料之人。”

    “一傷兵,無拐,需累民夫一人。”

    “十傷兵,亦累民夫兵丁一人。”

    “可百傷兵,累民夫兵丁十人。”

    “千累百人,萬累千人。”

    “敢問關將軍,玄德公,省卻的這千人兵力,是多,是少,是輕,是重?”

    李孟羲目視劉備關羽二人,反問到。

    劉備關羽二人皆神色鄭重。

    劉備連連點頭,感慨不已,“小小一拐杖,卻能省千人萬人之累。”

    “人少倒不嫌其用,人越多,越顯其用。”

    這是不足其一,劉備關羽目露異彩,他兩人深以為是,並感大為受教。

    “至于這第二點。還是傷兵營。”

    “不知二位有沒有注意過,人受傷之後,吃的好,傷好的便快。

    同樣的傷,吃的好,一個月就能下地,吃的不好,得將養兩月。”

    “我軍中有傷兵,可傷兵吃食與其他人一樣,寡淡無肉。

    我覺著,別人不管如何,傷兵每餐一定得供給肉食。”

    “假設,同是一千傷兵,日日供給肉食,傷兵,兩月痊愈。

    無肉食供給,一千傷兵,三月痊愈。

    若,在這兩月之期,突然又有戰事。

    傷兵兩月痊愈,兩月遇戰,就多兩千可戰之兵。

    傷兵三月才無虞,才兩月,未痊愈,不堪戰,兩月遇戰,兩千傷兵,就是兩千拖累。

    敢問而位,這兩千兵,放在任何一場大戰,兩千之眾,是輕,是重?”

    李孟羲再反問。

    關羽劉備二人,面色更顯沉重。

    關羽頷首,看向李孟羲,目露贊嘆,“確如羲兒所言,傷兵早一日痊愈,我軍便能早一日得一人之力,又少一人之累,總有兩人之力。”

    “前如大哥之言,若兵少,不見其用,若是萬人十萬人大軍,遇大戰,傷兵動輒數百上千。”

    “傷兵痊愈快上一日,我軍便能早一日得兵數百。此算,明了!”

    關羽心里感慨不已,這一點,實在是他不能想到的點。蓋古來兵書,未記傷兵如何。

    “嗯,這便第二點,我軍中可開小灶,給傷兵,婦孺,還有小孩子供給肉食。”

    “想來,區區一點人,區區一點肉食,可負擔的起吧?”李孟羲轉頭再看向劉備。

    “擔得起,擔得起!”劉備連連點頭。

    給傷兵優待,此理應之舉,些許錢糧,算個甚!<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鏡豈止照人之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鏡豈止照人之失?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