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

    五個刀盾兵對五人的鴛鴦小陣,鴛鴦小陣又贏了。

    關羽看的分明,劉備目露驚奇,張飛蹲在一邊,眼楮瞪著李孟羲的後背,眼楮瞪的老大。

    鴛鴦小陣連戰連勝,李孟羲笑得很開心。

    關羽拂須沉思片刻,決定同樣以盾兵槍兵混合編隊,再戰鴛鴦小陣。

    關羽也讓兩個盾兵在前,又兩個槍兵在後,一個弩兵最後面壓陣,這其實也是鴛鴦陣了。

    鴛鴦陣對鴛鴦陣,勝負各在五五之間。

    經此一番操練,看似簡單但無比實用的鴛鴦陣得到了關羽的認可。

    雖說鴛鴦陣簡單容易上手,卻沒有簡單到真的看一眼就能上陣殺敵的地步。

    鴛鴦小陣是盾兵和槍兵以及弓弩混編的陣法,但不是盾兵槍兵和弓弩這三個兵種放一起就是鴛鴦陣了。

    盾兵和槍兵的合擊戰術,戰場上常有。

    而鴛鴦陣與普通合擊戰術不同的是,要時刻保持陣型,盾兵要一直在前,槍兵掩護兩側,後邊的弓兵游走,有機會就朝敵軍放箭。

    戰術細節還要完善,最主要的是陣型要時刻維持,鴛鴦陣中的刀盾兵,跟其他刀盾兵不同,不能死命的往前突,而是應該成為陣型的一部分,和槍兵同進同退。

    于是,在行軍半途,義軍突然停下,臨時抽出時間操練鴛鴦陣。

    上次文克復文安縣城之後,劉關張三人都想立刻進軍,唯獨李孟羲提議暫留兩日。

    也就是那短暫的兩日之間,義軍的攻城器械大為改進,義軍攻城戰法,在兩日之間被迅速完善,義軍的攻城水平大為提高。

    文安縣那時突然停軍不前,而今又是突然駐軍。

    兩次了,此舉雖與兵法之中兵貴神速之理相悖,目前卻是最有利的選擇。

    在中午時分陽光最熾盛的大太陽下,義軍頂著太陽,練了近兩個時辰,李孟羲穿插于一個個鴛鴦小陣之間,來回穿梭,不停的指點著結陣要點。

    要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五人同進同退,當如一體。

    見練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找到同在校場穿梭的關羽,“可以繼續行軍了。”

    鴛鴦陣,是李孟羲“發明”的,李孟羲認為差不多了,那就差不多了。

    李孟羲雖不是一軍統帥,但他一言能讓大軍頓止,偏偏劉備和關羽還听他的。

    一般人打仗,容易熱血上頭,李孟羲卻是與之相反的另一面,不僅不上頭,越到戰時,越是冷靜,敵蹤在前,竟然還有心思走著走著讓軍隊停下,先練練陣法再說。

    這不是一次兩次了,後來李孟羲類似的舉動還有更多,于是後來劉備笑著給李孟羲起了一個綽號,“李徐行”,意思就是說他臨戰之前,總是突然會停那麼一下。

    要麼借城牆之便,操練攻守之法,要麼臨時想到了好用的陣法,立刻停下操練,再趨軍求戰不遲。

    正所謂,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我軍戰未備,將軍且徐行。

    這一兩個時辰操練鴛鴦小陣,可不僅是讓槍變亮了一點那麼簡單,而是讓一把鈍槍,變得鋒銳逼人。

    鴛鴦陣練完,大軍繼續前行。

    大約下午四點,前鋒哨騎已跟黃巾撒出的斥候照面了,一番交戰,互有死傷。

    已至青雲山山腳下二里地,遠山在望。

    大軍並不全是戰兵,還有眾多民夫,更兼有婦孺老弱,可戰之兵,僅有一千。

    三百鄉勇看護輜重,再留兩百以備危急,能調動攻山的兵力,只有五百。

    且不說敵軍有多少人,五百人放哪都嫌少。

    “羲兒,可敢前去觀陣?”關羽打馬而來。

    “有何不敢!”李孟羲大笑,就要跟關羽走。

    在車上亂爬的弟弟看哥哥走了,“俺也去觀陣!”弟弟忙爬了起來,扒著車欄就要往下跳。

    李孟羲笑了,“你會觀個錘子的陣!”李孟羲笑著摸了摸弟弟的腦袋。

    “在這等著,等哥哥回來,跟你講講看到了什麼。”李孟羲安慰弟弟。

    “奧。”磚頭听話的不再鬧騰了。

    磚頭伸出小手,把手伸向李孟羲。

    “啥?”李孟羲攤開手掌。

    弟弟往李孟羲手里放了一顆小小的枸杞子,“就撇(方言,撇,剩下)倆了。”

    這是之前,李孟羲給弟弟的枸杞。

    只剩兩個枸杞子了,磚頭專門還給李孟羲留了一個。

    哇奧,有個弟弟真的好。

    李孟羲笑著摸了摸弟弟的腦袋,咚的一聲跳下車去。

    然後,坐在馬背上,李孟羲死死的抓著關羽的衣服,生怕關羽騎馬太快了把他甩下來。

    “駕!”關羽一夾馬腹,絕塵而去。

    馬跑起來了,李孟羲要吃弟弟給的那一顆小小的枸杞子,手剛一松開,馬突然一個加速,枸杞子從手里掉了下去。

    “哎臥槽!”李孟羲一句臥槽脫口而出。

    ——

    劉關張三人,趨至青雲山腳下。

    到了山腳下,李孟羲從關羽身後探出腦袋,他抬頭上望,見一條窄窄的山道,如同細帶子一般掛在山上,沿著山體向上延伸。

    再往上看,只見山體陡峭,筆直的如同刀削,山上怪石嶙峋,並無多少草木,再上看,在半山腰處看到黃巾營寨,營寨連綿一片,不知深淺。

    此處為一寨,再向上,李孟羲竟然看到了山頭上立著座險關,城關正好卡死在山道之上。

    “臥槽!”李孟羲又一句臥槽忍不住脫口而出。

    這還整什麼鴛鴦陣,但看這陡峭的山壁,左右兩條上山小路全被黃巾用鹿角拒馬堵的死死地,黃巾兩個分寨也正修在兩條路的險要處。

    這他喵的咋打,山上推下來個大石頭,裝甲車也得被砸的趴窩。

    正想著,突然山上轟隆一聲,黃巾當真把石頭推下來了。

    李孟羲就看見那塊大石頭邊滾邊彈,勢如雷霆般的滾落下來。

    巨石順著山勢,帶起一路的煙塵,眼見石頭越滾越快,李孟羲都快嚇死了。

    “走啊!”李孟羲著急的拽著關羽的衣服,讓關羽離山腳遠一點。

    關羽不為所動,回頭朝李孟羲笑了一下,然後又轉過頭去了。

    正在這時,石頭終于轟隆一聲砸落了下來,滾了兩滾,在離劉關張三人三十步外停下了。

    李孟羲虛驚一場,還好還好,沒被砸到。

    讓李孟羲氣憤的是,劉備三人跟沒事人一樣,還有心情討論這石頭有多大。

    關羽說至少三五百斤,劉備說有四百斤,張飛說是六百斤。

    李孟羲都無語了好吧。

    這仨人神經這麼大條的嗎,石頭砸下來,馬都有些驚了,這仨人愣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般的鎮定。

    “羲兒,你覺此山如何?”關羽回頭笑問。

    李孟羲才不承認被嚇到了呢。

    “嗯,此山險峻,難以輕下。”李孟羲神色如常。

    關羽見李孟羲神色泰然,暗自對李孟羲大加贊賞。

    要是一般膽小少年,肯定被嚇的面如土色了,縱是膽大的少年,也會被落石的霹靂聲響驚的目露駭然。

    像李孟羲這樣,面色淡然,果然異于常人,不愧是咱家軍師。

    其實完全是因為李孟羲心理年齡大,恢復的快,石頭沒落下來的時候,他也緊張的一筆。

    “咱們走吧?一會兒敵軍沖下來咋辦?”李孟羲不解關羽三人還呆在這里干什麼。

    “正要等敵軍沖下來。”關羽回復了李孟羲一句。

    李孟羲不解其意。

    關羽話剛落,山腰上喊殺聲震天,從山腰的兩個黃巾分寨,大股黃巾魚貫而出,朝山下沖殺出來。

    李孟羲又緊張了,他想,這下關羽三人該走了吧。

    “駕。”關羽一夾馬腹,遠離山腳,劉備張飛二人,緊隨其後。

    李孟羲以為關羽終于要走了,可他又想錯了。

    關羽只是縱馬稍遠離山崖一段距離,然後就停住不走了。

    山上喊殺聲越來越近,李孟羲探頭觀望,他見關羽駐馬的地方,正好在山崖之前。

    這一會兒黃巾弓手沖下來,剛好站在崖上往下攢射,站這里不就成靶子了嗎。

    黃巾軍很快沖下來,沖到了峭壁上,黃巾弓弩手于崖上列陣,然後弩箭如雨一般呼嘯而下。

    李孟羲還有些恐懼,當他眼睜睜的看到弩箭全部落在離自己還有二十來步的距離,飛的近的只有了了的一些箭支,李孟羲樂了。

    關羽看來是故意的,他看出了峭壁的地形有利于黃巾弓弩結陣下射,于是故意在峭壁前等著黃巾,同時關羽很雞賊的恰好站到弓弩的射程之外。

    超出射程,依然會有流箭嗖嗖的飛過,但箭支力量大幅度衰減,以劉關張三人之勇,力量不足的箭支會被輕易撥落。

    關羽一手拎青龍偃月刀,一手拂須,一雙丹鳳目微眯,抬頭向上觀瞧,箭如雨下,箭支落在麻前十來步噗噗作響,而關羽神色自若。

    沒等多大一會兒,崖上的黃巾將領仿佛知道自己被耍了,下令停止放箭。

    上書【黃天】的一面杏黃大旗之下,一個身材魁梧,頭上黃巾覆發,身摜魚鱗細甲,手提強弓的黃巾將領露出了身影。(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