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羊沒啥好看的,還不如殺豬好看呢。
劉玄德宰了羊,熟練的扒了羊皮。
當時購買物資時,人家給了一副殺豬的鉤子,當時買下來了,現在就用上了不是。
羊掛鐵鉤上,分肉扒皮方便無比。
此時,劉玄德有沒有對李孟羲的先見之明感到佩服,就不知道了。
羊的內髒,羊肚腸子啥的隨便丟在一個筐里。
李孟羲過去看。
劉備在旁拿刀割肉,看著李孟羲在那扒拉腸子,劉備笑到,“羲兒,咱吃肉,腸子不管他!”
李孟羲頭也不抬,“我拿羊腸有用,不是吃的。”
“是把腸子搓成線,縫合傷口用的。”
李孟羲這麼一說,劉備來了興趣。
這腸子如何縫成線,這所謂縫合傷口,又是什麼。
劉備也不管羊了,把刀遞給一邊的親兵,讓親兵去把剩下的羊肉分了。
羊腸拿起來,又軟又滑,李孟羲感覺又嫌棄又惡心。
可是,救人要緊啊。
忍著惡心,李孟羲砍了一截羊腸,說找水,把羊腸洗了。
左近也無水,只有城里,有口水井。
李孟羲于是拎著腸子就和劉備一起,又回城里去了。
打水,洗腸,直到把腸子洗的干干淨淨。
接下來,是該搓腸線了。
可李孟羲發現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
臥槽,羊腸好像,有不同的結構啊,好幾部分結構啊。
李孟羲拿手在腸子外邊撕了一下,撕起了一層白色的薄膜狀的東西。
不僅里邊有這種白色的膜,腸子里外都有一層。
中間的才是腸子主體。
這……
李孟羲茫然了。
到底,傳說中的羊腸線,是用哪一部分搓出來的呢?
在井邊,李孟羲茫然了好一會兒。
他搜腸刮肚的想和羊腸線有關的知識。
好像,羊腸線因為其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所以才會被人體吸收的。
那麼,膠原蛋白,是啥玩意兒?!
是指中間的一層?還是里外的兩層白色的薄膜狀的東西呢?
李孟羲思索很久,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現在,不知羊腸哪一部分有膠原蛋白,或者,里中外三層都能做羊腸線,又或者,只有外邊兩層薄膜狀的東西能做羊腸線。
這些都不知道。
那麼,假設第一種情況,羊腸的三層都能做羊腸線,那,把三層,分開來搓成線。
只用腸外面的那層薄膜薄膜,單搓成線。
再用中間一層,單獨搓線。
再從腸內里一層,單獨搓線。
這樣,就有了三種不同的腸線。假如,羊腸全部都是膠原蛋白組成的話,那麼,這三種腸線,都能用于縫合傷口。
而如果,富含膠原蛋白的結構是指羊腸外包裹的那一層透明薄膜的話,那麼,分開各部分獨立搓線,則同樣能有一種是真正的符合醫學所用的羊腸線。
意義就是這樣。
當不知羊腸線更詳細的制作細節時,把羊腸各結構分開來做,就無論如何,能把羊腸線做出來。
李孟羲想明白之後,就開始用手去撕腸子外邊的白薄膜。
劉備不明所以,饒有趣味的看著。
待把腸膜撕下。
李孟羲開始預備搓線。
可他動手能力很差勁,笨手笨腳的搓了半天,大塊的腸膜依然搓不成線。
劉備看了半天,終于忍不住開口。
“羲兒,你是,想把這東西弄細,弄成線?”劉備試探著問。
“嗯!”李孟羲擦了擦鼻尖的汗水,他拿眼看劉備,不知劉備有何好方法。
劉備把袖子一挽,親自下手了。
“這勁兒,”劉備彎腰拿起李孟羲撕好的腸膜,邊用指甲給破開,撕成更細的小條,“你給破成細條,再搓繩不就好搓了?”
李孟羲恍然大悟。
可不嘛,這樣就能把大塊的腸膜,給撕成很細的小條,然後就能從容的搓線了。
不然,就羊腸那麼大的直徑,不撕開的話,縱然能搓成線,線豈不粗的跟筷子一樣?
若縫合線這麼粗的話,那就沒辦法縫合傷口了。
終于,在城中亂兵也已肅清之時,李孟羲和劉備兩人兩下合力,搓出了羊腸線三根。
其中,羊腸外膜搓成的線一根,羊腸內膜搓成的線,一根,還有腸本身搓成的線,又粗又難看,一根。
還沒用,也沒實驗。
但李孟羲憑感覺,隱約覺得,羊腸線應該是指的是腸膜搓成的線。
你看嘛,里外腸膜搓的線,又細又白又結實,腸子搓的線,太難看了,簡直就是難看。
線是搓好了,劉備問,成了嗎?
李孟羲就要說成了。
然後就看到劉備黝黑的大手,手指甲里還藏著泥。
李孟羲突然想起來了,剛才劉備就是用指甲把腸膜撕成條的吧。
忘了一個重要步驟了!
李孟羲一拍腦袋。
這得消毒啊!制作過程得無菌的啊!腸線往傷口縫的,不消毒,手那麼髒就去搓腸線,傷口鐵定感染的。
所以,劉備問好了沒得。
“沒,得拿酒泡。”李孟羲說著。
關于消毒,幸好,軍中有度數很高的烈酒。
先把手洗了,再用酒精把手泡一會兒,然後再在干淨的地方處理羊腸,當羊腸線做好之後,再拿酒精把腸線泡一會兒,應該消毒就比較徹底了。
李孟羲想著。
于是,他就去找了酒精。
用烈酒把手好好的洗了一遍。
然後,重新搓了幾根腸線。
李孟羲做好的腸線,大致跟縫衣服的針那麼粗。
雖然,李孟羲覺得還是有點粗,但是縫合傷口的話,大概能用了。
至于羊腸線的結實程度,結實程度很驚人,又韌又結實,手用力的拽,使勁兒都拽不斷。
李孟羲把腸線緊緊攥在手里,怕路上有灰塵啥的把腸線污染了。
當來到傷兵營,李孟羲正撞見兩個鄉勇把一個沒了聲息的傷兵往外抬。
擔架上的傷兵臉色發白,雙眼閉著,無聲無息,面皮都變色了。
看樣子,是死了。
找到軍醫卜的時候,讓李孟羲驚訝,卜竟然在縫合傷口。
確切的說,卜是拿著針灸用的細銀針,用頭發當縫合線,正在專心的給一名傷兵縫合腹部的傷口。
李孟羲訝然。
頭發也能縫合傷口呢!
一想,頭發那麼細,且還算結實,縫合傷口應該也能用吧。
縫合傷口重要的是縫合,而不是羊腸線。
縫合很重要,能減少感染,減少傷口暴露面積能降低感染,而不是羊腸線能降低感染。
田卜這個漢代醫者,竟然懂得,頭發用來縫合傷口,真是意外。
只是,李孟羲觀察了一會兒,他注意到,田卜的指甲也是黑的。
尤其是田卜拿針灸慢慢引著頭發穿過傷口縫合時,指甲不停踫到傷兵的傷口。
“田卜。”
李孟羲神情嚴肅的叫到。
縫合傷口是個很謹慎微小的工作,卜很投入,沒注意到李孟羲前來,李孟羲這麼一出聲,嚇了田卜一跳。
卜轉頭看來。
“卜,你手洗過了嗎?”李孟羲皺眉。
“洗……洗過了。”卜愕然。
李孟羲張了張嘴,他不知該往下咋個解釋了。
得解釋,為什麼得洗了手,再用酒精消毒,這消毒,又是個怎樣的原理。
“卜,你先把重傷員料理好了,一會兒過來下。”
李孟羲說著。
卜點頭,繼續縫合傷口去了。
待卜用頭發把傷兵的傷口縫完,他停手,去找李孟羲了。
剩下的沒有重傷員了,重傷員在攻城下來,抬過來之後,半個時辰之內,救不了的重傷員,已死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全是能救一下的。
卜來,李孟羲認真的看著他。
撓頭思考了一下,李孟羲整理了下思路,認真的說到。
“卜。我也懂醫術。我把我所學的醫術教給你,且細听。”
卜聞言,神色一肅,後退半步,朝李孟羲拱手一禮。
“你即是軍醫,較他人更懂醫理,即如此,我就跟你說說,為何烈酒能治金創傷,其道理何在。
其實啊,不只烈酒,鹽水亦可。
為何酒水鹽水這兩物有用?
只因這兩物,能殺活也。
金創致死,何以至死?
一者,刀槍箭弩傷及髒器,髒器殘損,無力回天。
二者,雖未傷及要害,但失血過甚,油盡而燈枯。
三者,傷雖不重,失血也不多,但感疫病而死。
然,何為疫病?
某說,疫病為活物,不妨稱之為疫蟲。
君可見,肉食放于冬日,月余不腐,而于夏日,一日即壞。為何?
可以草木類之。
春夏草木瘋長,冬日草木蔫伏,活物亦然,疫蟲依然。
世間疫病,皆因疫蟲,此疫蟲,微如發絲之百一,細如塵埃,人眼不可見之。
何以冬日肉食不腐?
蓋因,疫蟲本遍布天地之間,蘊蘊大氣之中,疫蟲隨氣而流,落于肉食之上,肉食盡被其壞矣。冬日天寒地冷,疫蟲難活,故肉食可存月余。
即天地之間遍布疫蟲,若人無事,人之皮膚如同甲冑,隔絕邪穢。
而金創之傷,使皮肉外露,疫蟲小如麥芒,輕如浮塵,隨氣而動,疫蟲落傷口之上,繁衍滋生。
于肉食,肉食腐壞;于人體,人體衰逝。
故,何以用酒水、鹽水、清洗創口?
軍醫可曾見腌肉?用鹽腌肉,肉可保存數月。
為何?鹽份殺水,不利疫蟲。
酒亦如此。
酒能殺活,故能殺疫蟲。
我稱之為,烈酒、鹽水殺菌清創之法。”
李孟羲沒說細胞,沒說病毒,細菌什麼的。
用了漢代人更能理解的說法,創造了一個疫蟲的概念,把感染的成因及原理說給了軍醫听。
軍醫听懂沒听懂不知道,反正李孟羲說的嘴都瓢了。
軍醫卜听的似懂非懂,目瞪口呆。
他大致听李孟羲的意思是,酒和鹽能防肉食不腐,所以,能防疫蟲。
能殺蟲。所以,能治金創。
軍醫思考了好一會兒,朝李孟羲拱手一禮,“軍師之言,聞所未聞。就算如此,疫病皆因疫蟲起,就算用酒沖洗有用,可疫蟲隨氣而動,今日沖洗,明日疫蟲又落,又有何用?”
“所以,我問你,我見你給傷兵傷口纏了麻布,為何如此?”李孟羲笑問。
“防止流血。”卜想都不想就回答了。
“非也!”李孟羲笑了,“神農本草我雖未讀過,但我知,麻布非藥材也!麻布無有止血之效。”
“麻布包扎創口確實有用,其作用在于——隔絕外界,使疫蟲少落創口。”
“這……若疫蟲隨氣而流,麻布多孔,不能阻氣,怎可盡擋?”卜猶豫的反駁。
這家伙不懂什麼叫概率的嗎?
麻布肯定不能把細菌全當外邊啊,但能擋很多灰塵什麼的。
假設空氣凝膠中一平方米有病菌一百個,那麼一個大的粒灰塵顆粒,帶的病菌就有上千上萬個。
所以麻布能物理防護住感染源,就很有用。
軍醫個死腦筋,李孟羲不想再爭辯了,他俯下身體,抓了一把灰土就往這廝身上撒。
然後問,“卜,我拿灰撒你,你要是沒穿衣服,就全撒你身上了,可你穿了衣服,雖有會掉進衣服里,但大多數灰土全被擋在外邊了,懂?”李孟羲以此生動的例子講解。
軍醫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對李孟羲拿灰撒他這件事,絲毫不以為意。
(原來如此。)田卜有些恍然大悟。
給傷兵包扎麻布,是師承的處理金創傷的方法。
田卜知其法,卻不知其究竟。
現在,听了軍師所說的疫蟲之說,卜有些明悟了。
可不嗎,若疫蟲小的跟灰一樣,漂浮于氣中。
若不包扎傷口,疫蟲直接就跟往身上撒土一樣,不包扎傷口,土就全撒到身上了。
而包扎住了傷口,有布擋著,落傷口上的灰塵就能少了很多。
李孟羲把疾病致病最根本的一個核心真理告訴田卜了。
那就是微生物,病菌,病毒,細菌與病毒等比塵埃還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空氣中,水中,皮膚上,物體上,全都有。
在軍醫卜得到了他行醫生涯中最寶貴的一條知識之後,李孟羲盯著卜的手看了許久。
“卜,如我說,若疫蟲遍布天地大氣之中,遍布物體表面。若如此,人之雙手,忙于操勞,那你說,手髒是不髒?手上有無疫蟲,有是無有?”
卜回過神來,忙低頭看手。
“……有!”
“便是如此!”李孟羲點了點頭,又問,“手上有細菌……不是,手上若有疫蟲,你又用手去給傷兵縫傷口,該如何?該不該洗洗?”
“應當!”卜恍然。
“這就是卜你欠缺之處。手未洗干淨。且,只用水洗,怕也不夠。
下次,記得水洗完,拿烈酒把手泡上一泡,把針也拿烈酒泡上片刻。
水不能殺疫蟲,而酒精能。”
李孟羲認真告誡。
卜慎重點頭。
隨後,李孟羲和卜商議了金創術施術規範。
第一步,用烈酒沖洗傷兵創口。
第二步,施救之人先洗淨手,再拿酒精沖手。
第三步,縫合所用的針具,線,用烈酒浸泡。
第四步,縫合,以減小創口暴露面積。
第五步,用沸煮過的麻布包扎傷口。
“沸煮?”卜眉頭微皺,一時未想通沸煮的原理。
“對!沸煮!”李孟羲耐心解釋。“你想啊卜,若是疫蟲遍布大氣,飛來飛去,那布上,是不是也落慢疫蟲?而疫蟲這東西,水洗洗不干淨,只有煮了,把蟲煮死就干淨了。就像雞蛋,雞蛋一煮,就熟了,這疫蟲一煮,也給煮熟了,死了。”
李孟羲說的有趣,卜笑了。
于是,義軍的外傷處理步驟,就多了包扎用布用沸水蒸煮這一條。
軍醫卜,已通其道理。
只因此日得軍師傳授的學問,卜已超過天下九成醫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