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一百五十章 屯田七策(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一百五十章 屯田七策(下)

    屯田遠出在外,安定為第一要務。

    安定與否,非在屋舍暖寒與否,非在有無蚊蟲蛇蟻,而只在口糧。

    若,眾人同食一灶,分糧若不均,身強力壯的持強凌弱,沖突必生。

    彼時,毆斗廝殺並亂火起,一處屯田基業,瞬間烏有。

    故,分發小甕,一甕恰足一人日食,甕小,又可省柴薪,兩全其美。

    即屯丁各食各灶,分食當無有沖突,屯田所于是安穩。

    地尺︰地尺只初量地塊所用,不必常備,一處挾地尺一把,足用。

    界磚︰因凡屯田處,荒土亂灘,無有醒目標識,初分地塊,屯丁旦日或忘,不能再識其地。

    故,地畝即分,立置界磚于地頭為界,上書編號,再令取一竹片,再書編號。

    編號竹與磚同,人與地連,當無有錯亂。

    屋舍︰搭屋建舍,為屯田首要,胚房難蓋,而茅屋易成。

    每至屯田之地,可遣人四出收集樹枝竹桿等物,再就近于鄉人處買得麥秸茅草等,茅屋不消三日可成。

    再分泥胚模具數具留于屯田處,閑時活泥做胚築牆壘屋,數月後,至冬日,土房足成。

    床褥︰稿席被褥,急切間實難湊齊。

    可使屯丁編秸為稿,覆秸為被,足以御冬寒。

    屯田第三策,為法紀。

    立屯墾軍法五則。

    一,屯丁晝出耕作,暮時歸營,不得輕出。

    二,屯田之地雜處鄉野,左右臨村,鄉人仇外,必多以提防。平日相交,不得與之沖突。

    三,屯丁之間,不得相欺。

    四,禁食生水。

    五,謹慎用火。

    共計五條。

    屯田第四策,為管制。

    自鄉勇中,抽調精干伍長,升任百夫長,充為各屯田之所管制之官。

    再者,糧食補給,另立人手,自涿州城至各屯田所,月補一次。

    鹽巴等物,按月供給。

    屯田第五策,為衛戍。

    一為,自戍。各屯田之所,百人發矛二十根,弓五張,箭一百,足震懾豺狼猛獸,及窺覷之人。

    二為,巡守。募青壯三百人以為兵,編習戰陣,授其戰法,兵甲戈矛弓弩具備,更嚴其軍紀。

    而後,此部巡守之兵,往來各處,以張聲勢,人見我數百兵士,斷不敢相欺,屯田之所于是安穩無擾。

    屯田第六策,為防疫。

    屯田之所無醫無藥,可派醫官挾藥循期往治,不使屯丁有病無醫,亦不使生疫。

    屯田第七策,為牧畜魚獵等副業。

    屯田非一時之功,一年半載亦難見收成。

    而屯墾之地,人均不過三五畝,月余可墾畢,余下無所事事。

    可于屯田處左近村落,尋購雞鴨羊鵝等禽畜,貸于屯丁,約時收回。

    或貸一只雞,還一百蛋,或貸一只雞,還兩雞,類此種種不等。

    此一者,更盡人力之用;二者,屯丁能得蛋肉補用;三者,我軍貸出一雞,可得兩雞,為生財之道,亦能稍補軍糧之缺。

    此七策,為屯田詳備。

    待有後補,再錄。

    畢。

    ——

    洋洋灑灑,用紙十幾張,雄文近千,策略七陳,條條在目。

    劉備把李孟羲寫的屯田詳策,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看的目露微笑,連連點頭。

    事無巨細,皆在其中。

    有此屯田詳策,屯田一事,無憂也!

    到此,屯田之策才算圓滿了。

    屯田說起來簡單,要想施展起來,實則也可以很簡單。

    最簡單的,一人發點糧食,給趕到屯田地去,管他死活。

    房屋啥的,讓民夫自己看著辦。

    這樣也能屯田。

    但是,屯丁們沒東西做飯,沒法升火,只能干嚼干糧,用不了幾天,就有人吃壞肚子然後減員。

    再者,黃巾流民比普通百姓野多了,別的不說,黃巾見多了生死,甚至好多人殺過人,早就生死淡看了。

    要是不嚴厲約束,屯丁們跑出去偷老鄉家的雞,或是挑釁路過的小娘子,把當地百姓惹怒了,人家人多勢眾,一下就把屯田所揚了。

    屯田所沒了倒罷了,要是屯田所武力強勁,欺負的百姓敢怒不敢言,這麻煩了。

    因為屯田,把各處百姓攪擾的雞犬不寧,好嘛,這樣以來,劉玄德的名聲立刻就被敗壞殆盡了。

    得了區區萬人黃巾的民心,若因為屯田之事,換來的,是涿郡四境幾十萬百姓指著劉備鼻子罵,那太得不償失了。

    若屯田所粗放管理,不嚴格約束紀律,就必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同理,若是不派醫官四時巡視,屯丁得病沒地兒治,月月死人。

    而人力意味著什麼?一個人力,可把三畝荒灘開墾成三畝細土。

    又可以,在閑暇時,放羊三四只羊。

    人力珍貴,哪能浪費。

    屯田簡單,但屯田與屯田也是不同的,下限和上限的差距,天與地的差別。

    而李孟羲和劉關張三人洽談數日方才完成的屯田策,便是讓屯田一事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屯田只是一個好想法。

    而積眾人之言眾人之智成熟起來的屯田七策,才真的堪稱社稷重器。

    ——

    整個七月,義軍全為屯田忙碌。

    二十日,關羽回來了,近八千屯丁,分立屯所七十二處。

    代表著劉備義軍的“劉”字大旗,已遍插涿郡境內一十一縣。

    劉備不甚放心,李孟羲也不甚放心,眾人便一道,先把各屯田基地先巡視一遍再說。

    十幾騎快馬出涿州,涿州以南,陽谷縣。

    陽谷縣有七處屯田。

    劉關張三人帶著李孟羲來到第一處。

    只見,一大湖,湖東有村,湖西都是沼澤,在沼澤更後,大片開闊的野草地。

    一桿劉字大旗高高飄揚著,屯丁們用麥秸搭的簡陋草屋一座座,小小的,矮矮的。

    來時,當地分配的百夫長,身批甲,背負弓,手持長槍迎來。

    此人便是之前隨關羽征討黃巾殘部時,因功升任的什長,因為屯田地缺人管理,便委派此人,任此地百夫長。

    屯田實則,是指軍事化屯墾,要用軍事化的手段來管理。

    屯丁們撿來小的樹枝,把屯田所四周圍了一圈,就像一道小小的城牆,把寨子和之外的空間,區分了開來。

    寨子內部,大大小小的草屋不下三十個,錯落有致。<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五十章 屯田七策(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五十章 屯田七策(下)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