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步規量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步規量土

    河灘有荒地三百畝,要用人手來從頭到尾每一寸土地都松一遍甚至數遍的話,需要三百人。

    這第一處屯田之所,就當實驗吧,看該如何安排人手,以及管理啥的。

    涉及到事務方面,李孟羲經驗很欠缺,他連開荒的具體細節都不知曉。

    要在河灘邊開荒,五人便縱馬又回去了。

    而後下令,問有人願前去屯田與否,願屯田者,口糧加一倍。

    也就是,一頓能多喝一大碗粥。

    流民不知屯田是何意。

    “就是,咱們去開荒,管住也管吃,在那邊把荒開出來,明年種糧食。”李孟羲跟流民解釋著。

    事關切身利益,流民們圍著李孟羲七嘴八舌的問。

    “那俺們開了荒,地給誰?”有流民問。

    地是兩千年以來,百姓的命根,百姓視地如命。

    這個問題吧,李孟羲不好回答。

    一是,不知道能開墾多少地,二是,不知道把地賞多少合適。

    要是,開墾出來的土地,全給流民了,那難道種的糧食,是以向流民收稅的方式征繳嗎?

    這樣以來,不成的,開墾的土地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軍糧。

    現在流民還是義軍在養著呢,要是日後流民分了田種了地,義軍繼續養他們還是不養?

    再者,收賦稅這件事,李孟羲不太想干。

    他更想干的是,所有糧食統一分配。

    而流民要是自己種糧了,就有很大一部分糧食,流民自己拿住了,就不是軍糧儲備了。

    思慮很久,“地開出來,是我等兩萬人共有,種的糧,兩萬人同吃,這還不行?”李孟羲笑著回復四周的流民們。

    李孟羲把開墾的土地的歸屬問題,含糊其辭模糊過去了。

    李孟羲不太想把地給私人。

    屯田事宜流民們全都了解之後,田地歸屬還不清楚,但是,為了每天多的一倍口糧,流民願出去墾荒者踴躍。

    甚至,李孟羲覺得,漢人對土地的熱枕是扎根于基因中的,好多人就是為了開荒,為了耕點地,甚至不是為了口糧而報名的。

    河灘邊那大片的地,是無主之地,張飛說三四百畝,那就按三百畝,一人開荒一畝,就三百人。

    第一批,招募三百人。

    離河灘不遠,七八里地,劉關張帶著流民就去了。

    帶了河灘邊,張飛義氣風發的縱馬在流民隊伍前來回跑了兩趟,手指向北樹林,“從那兒!”

    再指向南河灣,“再到那兒!都其是咱的地!”

    流民們四處張望的時候,劉備縱馬也過來了,劉備在馬上,拉了拉張飛的衣服,傾過身體,湊過來小聲問到“翼德,鋤頭是不是沒拿?”

    張飛表情一滯。

    娘的!出來急了,忘給流民發鋤頭了。

    屯田第一個問題出現了。

    是農具,是鋤頭,不單單只是鋤頭,還包括其他農具。

    三百屯田人,一人得一把鋤頭吧?不然,人過來干嘛,拿手刨?

    鋤頭雖然是尋常農具,但流民兩萬人,若是都出去開墾,兩萬把鋤頭可不好找。

    屯田之地,自然不可能只此一處,也不可能只派三五百人出去屯田,肯定好多人都撒出去了,農具缺口很大。

    為此,李孟羲給劉備提議趁早收購或是打造農具。

    “玄德公,平日鋤頭多少一把?”李孟羲不識物價,只能問劉備。

    劉備沉思片刻,“四十文左右。”

    “那就以市價稍高,就五十一把,多多購求。”李孟羲說到。

    這是為了,盡可能節省時間,省事兒,以略高于市價的價錢去買,百姓家里的農具才有可能賣,不然,要是平價去買,百姓指定不賣。

    跑腿也得給個跑腿費呢。

    于是,張飛先一步回莊園取農具去了。

    當不久後,張飛趕著牛車,牛車上,拉著一車的鋤頭回來。

    同時,張飛家的家僕,也拉著車子去縣城買鋤頭去了。

    涿州城,家僕扯著嗓子一入城就喊,“誰家的鋤頭賣?五十一收一個,五十了啊!”

    “五十一個鋤頭!”

    一老漢推門出來,探頭張望,“嘿,後生,真個五十文?”

    “五十!”家僕轉頭嘿嘿朝老人笑了,“老人家,恁有幾個鋤頭,俺就買幾個!”

    老人于是回屋拿了個上面有豁豁的鋤頭出來。

    按老漢心想,這收鋤頭的,給的錢啊比買新的都貴了,何不把鋤頭賣了,再買新的呢。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老漢把家里最破的鋤頭拿出來了賣的,老漢想著,缺了個豁,人給四十文那也賣了。

    張飛家僕早被軍師交代過收鋤頭不論價錢,省事兒為好。

    兩個家僕接過老人的鋤頭,兩人嘀咕兩句,然後就從車上一麻袋錢中,數了五十個文。

    “老叔,給,恁里錢,數數夠不!”

    老人驚訝,真個給五十啊,缺了豁也給五十啊。

    老人數了錢,當十錢三個,一文錢二十個,一個不少。

    家僕買了鋤頭,拉著車便繼續走了。

    “收鋤頭!誰家賣鋤頭!”家僕邊走邊喊。

    車都走遠了,剛賣了鋤頭的老漢,拎著兩把好的鋤頭慌忙出門,遠遠的在後面喊著,“哎!俺這還有倆,還要不?”老漢忙喊著讓停停。

    家僕于是又收了兩個鋤頭。

    義軍以高于市價的價錢,在涿州城大肆收購鋤頭,愣是收了大幾百鋤頭,連帶著,鐵匠鋪里的鋤頭也給買光了。

    再說河灘地,鋤頭倒是有了,真的開荒的話,問題還有不少。

    比如,要是規定,一人分一畝的荒地,咋個分?荒灘那麼老大一塊。

    得丈量土地。

    第一次開荒,經驗很不足,張飛于是回去又拿量地的東西去了。

    量地的工具,李孟羲本以為,是尺子,或者,是畫了刻度的繩子,但是,不是,而是一個類似弓形,或者說是大的牛套一樣的東西。

    量地的時候,就是這個弓一樣的東西,量一下,再一頭定住,再量第二下,如同人走路一樣。

    而這個叫步規工具,量一下的距離,是一步。

    李孟羲的知識更新了,原來,古代說的一步,百步,本以為是指用腳步量的,是目測的一個大致長度。

    但其實是,跟後世的厘米分米等,步是一個正規的計量單位,有規定的長度的。<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步規量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步規量土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