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

    至六月,二十日,麥子早收完了,麥茬也清了,農夫開始整地,重新下一輪播種。

    而領兵在外的關羽,征討四方,經前後七戰,終于掃清了涿郡一郡之地二十一縣境內,所有黃巾殘兵。

    加上先前已經招撫的一萬兩千余流民,關羽又帶回流民七千余。

    兩下一加,兩萬人出頭。

    當時,黃巾大軍鄧茂程遠志部,兵力也才三五萬人。

    這等于,當日鄧茂程遠志部,半數都投入義軍麾下。

    而余下的,要麼死在戰爭之上,要麼餓死病死死于猛獸之口了,要麼是被各地鄉勇給圍剿了,再或者已經逃出涿郡地界以外了,鞭長莫及了。

    兩萬多人要安排在張飛莊園里,人太多了,房屋肯定是不夠的,只能用木棍麥秸樹枝之類,先搭了很多草棚。

    愣是,但凡可以蓋的地方,草棚連綿一片,這要是,萬一失火,豈不火燒連營。

    為此,李孟羲下令,禁火,看流民之中,誰敢點火就揍誰。

    反正,流民吃飯是按伙的,一伙一伙人分開,早晚各一頓,有專門的火頭軍負責分飯。

    黃巾流民是安置下來了,糧食一時也不缺了,李孟羲對糧食多少,沒個概念。

    他專門問過劉備,問這兩萬人,以現在從豪強那里奪來的幾千石糧食,再加上新收獲的新麥,能支應多久?

    兩萬人不是小數,是兩萬張等著吃飯的嘴,要是沒吃的,這些流民可是要反過來吃人的。

    劉備當時,沉默良久,“某和翼德合計,只能支應到明年,一二月份。”

    現在六月,明年一二月份,就是現在糧食積存,夠吃七八個月的嗎,騙了縣里豪強一半多的藏糧,再加上張飛的家資,能支應這麼久。

    但,僅靠張飛家田畝的產出,是養不起兩萬多人的,這咋辦。

    李孟羲為幾個月後的糧草問題開始擔憂起來。

    這份擔憂,很快被李孟羲拋之腦後了。

    麥子不是剛下來了嗎,大戶們又有糧了,不行就再去搶大戶,要是不服,可以來打啊。

    兩萬流民,等于至少五千青壯,來打啊。

    還有,糧草問題,不過開源節流而已,一是,節省,二是,開源。

    節省不可行。給流民的糧食配給,本來就不多,早晚一頓稀粥,這餓不死人,但是勉強餓不死人而已。

    要是再把糧食減下來,流民之中那麼多小孩子,豈不更加面黃肌瘦了,看著都不忍心。

    搶豪強的糧食,可一可二,甚至可以一直搶下去,激進一點,把豪強地奪了也行,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但糧草來源全寄托于此,顯然不行。

    狡兔還有三窟呢,應當多管齊下。

    這天,李孟羲在石亭下,趴在石桌上看小朋友們在谷場玩耍,劉關張也都在。

    招撫已畢,麥子也收完了,清閑下來了。

    “玄德公,如何安置流民,我已有腹稿。”李孟羲把深思熟慮一夜的想法,準備告知劉備。

    劉備看過來,關張亦看了過來。

    “羲兒,有何良策,快快道來!”劉備聞言,眼楮一亮迫不及待的催促到。

    劉備近來,為安撫流民之事,發愁的很。

    “敢問三位,涿郡地界,如河灘山溝荒野等無主之地,能有多少?地數幾畝?”

    李孟羲問。

    關羽拂須,沉吟到,“萬千畝不止,難以計數。”

    第一個問題,李孟羲有答案了。

    涿郡一郡之地,某些開墾難度較大的地方,依然處于未開發的狀態。

    雖然開發難度較大,但是,流民兩萬之眾,人力放著也是放著,再難開墾的地,在兩萬免費人力前,根本不成問題。

    當第一個問題解決,李孟羲又問,“某有屯田之法,編伍流民,以軍士管之,使其或幾十,或幾百為一部,而後,尋河灘荒野等無主之地,開荒耕作,待來年播種,以解我軍糧草之急,如何?”

    李孟羲屯田之法一說,劉備略一思索,然後眼楮亮了。

    此法若用來安置流民,倒真的可行。

    劉備看著李孟羲,面帶笑意,滿臉贊許之意,帶著三分佩服,“孟羲大才,有此屯田之策,流民之事,無憂矣!”

    漢末曹操的屯田法,現在嘛,成了李孟羲的。

    屯田,要義在一個“屯”字。

    何為屯?屯,聚也。

    關鍵在于,把組織度散漫的流民,約束在特定的一片區域,從事開墾工作。

    不然,黃巾即不是本地人,要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會來投,若不約束,這些人說不定一安定下來就全又跑了。

    所以得軍事管制。

    既然,屯田法已經被劉關張三人一致認可,事不宜遲,那便早做準備。

    李孟羲只提了簡單的一個思路,劉備再問細則,李孟羲搖頭,“屯田未行,會遇何等難題,某也不知。

    我看,先行屯墾,再增改完善其法,如何?”

    李孟羲說到。

    李孟羲實在不知道屯田有哪些工作要做,因此,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從涿州開始,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這天,劉關張三人,帶著李孟羲,李孟羲也帶著弟弟,去第一處可開墾的地方。

    是涿州縣城,東三里,也就是之前拉著流民去那里洗澡的那個河溝。

    “就是此地。”張飛在河灘邊,指著離河灘稍遠的大片開闊地。

    在馬上居高眺望,張飛揮鞭從南河灣處指到北邊小樹林,“這少說三四百畝田,這離水近,雖是沙土地,土薄,種不好麥子,要種點高粱黃豆也成。”

    “俺老張早想擱著開荒了,苦愁人手不夠,這下有人了!”

    開荒得到的地,自然也算是張飛的地,等于張飛的田產多了,張飛自然中意屯田之法。

    要說軍中誰最支持屯田,張飛是最力鼎的一個。

    李孟羲在馬上,眼瞅著一望無際的河灘地,“三將軍,這開荒,咋個開啊?”

    劉關張三人聞言都是笑,張飛嘿嘿一笑,“拿鋤頭,拿犁,把土松上一遍,再多施水肥,增加地力,再養個一兩年地,就能收莊稼了。”

    地還要養的嗎,李孟羲尋思,應該是未種過的荒地沒啥肥力,得施點糞,種點豆科植物固氮啥的,然後地才能種莊稼。

    不然,撂天地里隨便撒糧,跟原始人種地差不多,收成怎麼可能好的了。<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