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李家廟村,位于在兩山之間的一塊平地上,一條河在山腳下流淌,而村子則在山的半腰,一片開闊的平壩處。
三個人穿過幾根鐵鎖拉就的吊橋,進到村子里。
正值上工時間,村里沒有幾個人,直到桂英娘家門外,才遇到一個老人坐著門墩上抽旱煙。
“爹!”桂英看見老人,喊了一聲。
老人一抬頭,看見余國志等人,驚喜得大叫一聲,“哎喲,你們今天來了?!”
說著,他慌忙站起身,跛著腳往前走了幾步。
“爹,別過來了,你的腿腳不方便!”余國志趕緊出聲,制止住老人上前迎接他們。
大丫的記憶已經完全融合,在她的印象中,外祖父一直很疼愛她。
她急著要從自行車上下來。
余國志把她抱下來後,她幾步跑到老人身邊扶住他,“外公,我來了!”
李永安看見外孫女後,臉上笑開了花。
“外公的大丫來了,快,快進屋里坐,讓你外婆煮糖水蛋給你吃!”說完,他沖著屋子喊了一聲,
“老婆子,快來,大丫他們來了!”
桂英的娘在屋里听到門外的聲音。
她開門一看,女兒、女婿一家人來了,立刻喜笑顏開的迎上來。
閨女一家,春節過後,已經好久沒來了。
將女婿一家迎進屋子後,李大娘拉著閨女去廚房里煮待客的糖水蛋。
廚房里,李大娘拉著閨女,仔細的瞅了瞅她的臉色。
看到閨女的臉龐似乎白皙豐滿很多,她心里有些滿意。
前段時間,閨女托人捎信過來,說他們與老屋的人分了家。
李大娘和老伴便擔心著閨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深處大山中,李永安腿腳不便利,雖然心里很急,但一時半會兒,他們也沒有辦法過去看看閨女。
現在閨女和女婿突然來了,她不禁問道,
“你上次托人來說,分了家,現在不年不節的,你們怎麼來了?”
李桂英神秘的一笑,“娘,有好事,一會兒,國志會跟你們說,小弟還在水庫上嗎?”
李大娘見女兒心情很好的樣子,不覺放下心,
“可不是,每到農閑,村里一半以上的男勞力要去修水庫。”
“哥最近寄信回來沒有?”
“寄了一封,說是又要去一個新地方駐防,很遠,要好幾年才能再寄信回來。”
一說到大兒子,李大娘就有些發愁。
大兒子在部隊上當兵,大小也是個干部,只是常年不能回家,娶的媳婦也是部隊上的人。
結婚那年回來了一趟,鐵蛋一歲時,兩口子又回來了一趟,他們把鐵蛋放家里,現在又有五、六年沒再回來過。
李桂英見娘的心情不好,便安慰她,
“哥、嫂子在部隊上忙,他們不是把鐵蛋送回來陪你了嗎?”
一提起孫子,李大娘立刻眉開眼笑。
大兒子兩口子工作忙,就把一歲的孫子送回來了。
孫子大名李鐵軍,小名鐵蛋,今年七歲,生的虎頭虎腦,聰明伶俐,學習成績也不錯。
他是老兩口的開心果。
“是啊,幸虧他們把鐵蛋送回來了,要不然,這麼幾年見不到孫子,我們得想死啊!”李大娘感慨道。
听老頭子說,大兒子最新接受的任務是保密任務,兒子和兒媳能不能回來探親,他們已經不多奢望。
留下孫子陪著他們已經心滿意足。
她炫耀似的給閨女說著,孫子最近的表現。
“鐵蛋隨你哥,腦子聰明,這次考試又是班上第一!”
“那敢情好,等哥嫂回來,見你和爹把鐵蛋帶得這麼好,肯定很高興!”李桂英抿嘴笑著。
李大娘听了閨女的話,樂的合不攏嘴。
李桂英突然想起,自己提的竹籃子里,還裝著十幾只鵪鶉。
她趕緊喊,在院子里和紅’歌玩耍的大丫。
“大丫,喊你爹把鵪鶉拿過來!”
李大娘有些詫異,
“怎麼你們來,還帶鵪鶉過來?這玩意兒山里多的是,回頭讓桂平逮一些,給你們送去!”
“這是在路上逮的!娘,今年的鵪鶉很多嗎?怎麼我們一路上逮了十幾只?”
“喲,這麼多,今年的鵪鶉和往年差不多啊,沒听說增加很多啊?!”李大娘有些困惑。
堂屋里,余國志正與老丈人說著礦里最近招工的事情。
李永安也是勝利煤礦的老職工。
解放後的第一年,煤礦出現塌方,把李永安和余國志等幾個人堵在礦井下面。
李永安當時被塌下來的石塊砸傷了腿,行動不便。
是余國志冒著自己也會被石頭砸傷的危險,將他從石頭下拖出來,又把他背到安全的地方。
礦道是解放前的老礦道,余國志憑著對礦道的熟悉,背著他,帶著大家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撐到礦上的救援。
從礦井出來後,李永安感念余國志救命之恩,便將自己的大閨女許配給了余國志。
但是他的腿,因為在礦井下困的時間太長,耽誤了治療,落下殘疾,沒多久礦上便給他辦了病退手續。
“你是說今年礦上要招工?”李永安問著女婿。
余國志肯定的點點頭,
“礦上領導開會決定,先緊著老職工的子女招。”
“爹,礦上這幾年安全措施做得不錯,新開的又是露天煤礦,桂平初中畢業,有文化有學歷,去了礦上,以後前途應該不錯。”
李永和拿起旱煙袋抽了幾口,小兒子初中畢業後,回鄉務農。
原本他想去參軍,可是家里已經有了一個當兵的老大,李永安老倆口,希望他能留在身邊。
可是小兒子在家務農也不是個事兒,沒有前途,現在礦上招職工,這可是個好消息。
“行,就讓桂平去!在礦上當工人總比在村里掙工分要強得多!”
兩人正說著,大丫跑進來。
“爹,我娘讓你把鵪鶉拿到廚房!”
“哎喲,不說,我還忘了!”余國志趕緊將提過來的大竹籃打開。
他將里面用幾張大葉子裹著的鵪鶉提溜出來。
“喲,抓了這麼多!”李永安有點驚訝,鵪鶉雖然飛不高,但也沒那麼好抓。
“外公,我們運氣好,鵪鶉自己撲過來了!”大丫高興的說。
跟在她後面的紅’歌,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大丫現在的心理年紀越來越小,說話一點兒都不動腦子。
這能是運氣好的事嗎?是它趕到路上的!
正說笑著,李大娘帶著桂英端了幾碗糖水蛋走進來。
“來,趕緊趁熱喝,大丫來,這碗是你的,有五個荷包蛋,都吃了!”
“外婆,紅’歌的有沒有啊!”
“有,有,給它也裝了兩個。”
大丫有些糾結,她想將自己碗里的荷包蛋分給紅’歌幾個。
于是趁著外婆不注意,她趕緊從自己碗里撈出兩個荷包蛋放進紅’歌的碗里。
紅’歌雖然不需要吃雞蛋補充能量,但對大丫維護它的態度很滿意。
它心里暗想,既然山里有許多肉食,回去的時候,再找些小動物趕到路上,大家多抓一些。
吃過糖水蛋後,余國志將竹籃里帶的東西拿給兩位老人。
“來就來了,你怎麼還帶這麼多東西?趕緊帶回去給大丫吃!”兩位老人推辭著。
“爹,娘,給大丫留的有,這是專門帶給你們的!”
兩位老人還準備繼續推辭,突然听到門外有人說話。
“二弟妹,在家嗎?”
李大娘一听這個聲音,她迅速的將麥乳精、香煙和兩包糕點拿進里屋。
李桂英听到這個聲音後,皺皺眉頭,然後迎了出去。
“大娘來了!”
“哎喲,果然是桂英回來了,剛才有人說是看見你回來,我還不信,你可是有段時間沒回娘家了!”
“嗯,是,有段時間了!”
“不是我說你,你爹腿不好,大弟又不在家,小弟又不大,你這個做姐的就該經常回來看看!”
桂英的大伯娘,邊說邊往屋里闖。
進屋後,她一眼看見,桌子上放著的兩個紙包,幾步躥上來,打開看了看,然後拿起其中一包,撇撇嘴嫌棄的說,
“桂英,這麼長時間沒回娘家,回來就帶兩包糖,太小氣,正好你大伯最近口里淡,這包糖,我拿回去給他甜甜嘴!”
話說完,她才看到一旁端坐著的余國志。
本想順嘴說他幾句,可她見余國志穿著整齊的中山裝,衣服左胸口袋里別了一支鋼筆。
她心里有點怯,最近听別人說桂英家的女婿升官了。
這到底升了多大的官?她心里一時有些沒底。
從里屋出來的李大娘,迎過來,“大嫂今天過來有事?”
“沒啥事,就是听別人說桂英回來了,我來打個招呼,家里還在忙,先走了!”
說罷,大伯娘拎著糖包,扭身走了。
一旁的大丫和她懷里的紅’歌看得目瞪口呆。
李大娘苦笑著,把余下的那包糖收拾起來。
“大丫,走,外婆給你收拾鵪鶉,中午咱們就燒鵪鶉吃!”
李永安忙將李大娘喊住,“你先找人給水壩那邊捎個信,讓桂平回來,國志找他有事兒要說!”
李大娘听到這句話後有些驚訝,什麼事,能重要到讓兒子放下水壩的工分,專門跑回來?
她來不及多想,答應了一聲,
“我這就去找人捎話!”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