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英並沒有在開建逗留,經歷過滇西南轉戰的他自然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所以在拿下開建的第二日,即督師向肇慶進兵。
當然,馬仲英並沒有听從賀明遠的建議,把張朝陽調回梧州,而是令高起隆留守梧州,李積鳳則率軍攻略德慶等地,並著他盡可能地將德慶的百姓遷入梧州。
瓊州軍大舉入粵的消息並不能瞞住駐守肇慶的雲南提督桑格和廣西提督全成忠等人,只不過二人手中兵馬不足,並不能扼制瓊州軍的攻勢,
但桑格和全成忠也並沒有過分擔心,甚至對即將到來的長毛賊寇隱隱有些心喜,據廣州那邊傳來的消息,征南將軍莽依白這會已經領兵西返,肇慶治所高要又是廣東有數的堅城,大清軍完全可以依托城防將長毛賊寇牢牢吸引在高要,待莽依白大軍抵達,正可行內外交攻之計,一舉擊潰帶給他無邊屈辱的長毛賊。
永歷三十五年二月二十日,瓊州軍主力抵達高要南城七里渡,此處距離高要城已經不足十里,官道上雙方的斥候甚至已經發生了小規模的接觸戰。
只不過,瓊州軍騎兵有兩千多人,故清軍斥候是一戰即潰,很快就退回縣城。
清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依靠高要城防堅守待援,馬仲英遂不再耽擱,即令陸師上岸,向高要開進,並請求楊延迪派遣哨船繼續沿西江東進,打探清軍援兵動向。
當日午時,瓊州軍終于兵臨肇慶城下,並在肇慶西南角沿西江布置大營,擺出了一副準備強攻肇慶的架勢。
“桑督,賊寇的兵力,斥候已經探明,騎兵和步兵加起來差不多有萬人,水軍人數和火炮的數量不明,但根據他們的船只推算,差不多有三千人左右,末將實在想不通長毛賊憑什麼敢攻我府城?”
負責打探情報的滿洲正藍旗參領郎坦在回城後,就是將瓊州軍的虛實簡單扼要地向桑格和全成忠敘述了一遍。
“是呀桑督,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賊寇的兵力是咱們的五倍都不到,再加上征南將軍入援之事,也不是秘密,馬逆還率軍兵薄城下,必有所持,我等不得不防啊!”
在得知瓊州軍虛實後,全成忠就是頗有些擔心,當然他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結合這大半年的追擊戰綜合考慮的。
“有什麼好擔心的,本督以為賊寇是太順利了,這大半年來,他們屢戰屢勝,一路從滇西殺到了廣西境內,拿下了南寧城,還擊退了我軍兩次圍攻,自然會小視我大清軍,我高要城防堅固,有大小火炮數十門,只要我等堅守不出,賊寇安能奈我何?”
桑格對全成忠的顧慮很是有些不屑,此前和長毛賊寇交戰,他們基本都是依靠地利,就算是攻城掠地,也是欺負欺負地方巡防兵,如今形勢逆轉,大清軍主守,賊寇主攻,他可不相信擁兵三千余的大清軍連十日都守不住。
要知道,桑格在收到瓊州軍東下的消息後,就一直致力于加固高要城防,不光準備了大量的守城器械,而且還在內城四周埋設了幾十口監听甕,在提督大人看來,除非賊寇是長了翅膀,否則根本不可能越雷池一步。
“提督大人說的是,只不過未預勝,先預敗,賊寇既然敢直擊高要,想來定有所持,我等還要小心防範,以防城牆有失。”
文止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他也沒想到,僅僅一年不到,被大清軍攆著打的賊寇居然會反過來攻打大清的府城了,但他也不是因為這個嘆氣,而是對兩廣此起彼伏的反亂感到頭疼。
“好了,那水門炮台就交給全督了,那里布置了二十門千斤重大將軍炮,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雖不能封鎖江面,但肯定能阻止賊寇水師抵近城牆,郎坦你隨本督統領兩千八旗駐守西城,其余幾處城門便交給彭都統了。”
見文止也贊同自己的意見,桑格就是重新部署了城防,當然他也沒有輕視瓊州軍,故爾親自駐守最有可能遭到攻擊的西城。
馬仲英也沒有令桑格失望,于次日寅時便擂鼓聚將,然後下達了全軍進攻的軍令。
隨著軍令的下達,近萬名瓊州軍士兵以營為單位前進至高要城西五里左右的一處高坡附近,馬仲英遂命內衛將他的將旗樹倒了高坡之上,然後登高西望。
山下金鼓轟鳴,各營、隊、總旗的旗幟和士兵的軍服一起匯成一片黑色的海洋。
在全軍列陣完畢後,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