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軍來的很快,所謂救兵如救火,有廣州將軍王永譽隨軍出征,兩廣總督金光祖也不敢耍什麼花樣,是以廣東清軍的進兵速度很快。
就在桑格和蔡毓榮兵臨南寧的第三日,廣東清軍終于也抵達了南寧城下。
在簡單了解過軍情後,王永譽就急著催促攻城,他實在是有些著急,因為高州那邊現在剩下的基本都是尚之信的親信,簡親王那邊只有十個牛錄的瓖藍旗八旗兵,要是南寧戰事遷延日久,高州那邊生出變故就不好收拾了。
“這是不是有些倉促,我軍十日奔襲六百里,人困馬乏,且賊寇城防嚴密,火炮甚多,還是明日再行攻城吧!”
兩廣總督金光祖眉頭大皺,他到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在觀察過南寧城防後,做出的最合理的判斷。
“金總督你莫要忘了,咱們廣東兵雖然疲勞,但蔡督和桑督之兵已經抵達南寧數日,此次我軍攜帶了五十門紅夷大炮,正可助蔡督攻城。”
王永譽只以為金光祖又在故意拖延,語氣不免加重了一點,眼神中也帶了幾分揶揄。
“兩位無需爭執,廣東軍未來時,我等已有破敵之計,只不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紅衣大炮既然已經運到,正可攻城。”
偽周覆滅在即,廣東那邊暗流涌動,蔡毓榮和桑格等清廷高官是心知肚明,不過朝廷至今尚無明旨下達,他們也不好多言,再者尚藩和金光祖兩家在漢軍八旗內部人脈極廣。
即便是皇帝拿了他們,也不可能盡數誅殺,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把事情做絕,說不定自家子孫後代以後還會求到人家身上,所以當場岔開了話題。
既然蔡毓榮和桑格說不用廣東兵出戰,金光祖自然沒有理由反對進兵了,當場下令隨軍的民夫盡快將紅夷大炮推入早就準備妥當的炮壘,交給了準備攻城的湖廣兵。
“好,這一陣,本督就交給李總兵了,著你領本部兵馬和五千民夫為先鋒,務必要耗盡城上明賊的守城器械!”
決定攻城後,蔡毓榮把目光看向了永州總兵李芝蘭,他認為對付漢人,還是滿洲人的包衣奴才最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