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梧走後,安定王府的後宅歸于寧靜。
三位夫人的生活如常,有出府回娘家省親,有去宮里問候賢妃,有和昔日閨閣好姐妹小聚。
美姝美娜的日子有些無聊,沒了表哥在眼前,再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沒有人看啦!
孫子上了前線,太妃也不敢怎麼作了。
畢竟這時她是王府的主心骨,容不得半點閃失。
鶯兒的日子表面上也過得波瀾不驚。
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里時刻記掛著拓跋梧!
想著他們行軍到哪里了?
想著他能吃上熱飯嗎?
想著他睡覺了嗎?
牛大眼、叱羅、叱利這些侍衛都跟著拓跋梧走了。
鶯兒閑下無事,就問掩月、寒月軍中的一些情況。
倆丫鬟也是在王府里長大的,對于戰場上的那些事情哪里知曉。
寒月就拉了步六、宿六來回話。
主講就是步六。
鶯兒這才知道,原來步六、宿六以前也是跟在拓跋梧身邊作戰的。
因為一次敵人的偷襲,為了保護拓跋梧,步六、宿六受了重傷。
步六臉上劃拉了一個口子,破了相不要緊。
要緊的是他是個左撇子,結果他的左手受傷嚴重,影響兵器的使用。
而宿六是右手受傷,也無法正常使用兵器。
于是倆人只能回到王府做了府里的侍衛。
這下鶯兒想知道軍中的一些情況。
步六便給鶯兒先講了一下敕勒。
敕勒族的祖先丁零,最先是居住在瀚海(貝加爾湖),遭受匈奴的奴役。
後來敕勒人往溫暖的南邊放牧,逐漸地遷到了大漠南北。
敕勒人擅長造車,造高車。
既能在草叢、雪地里如履平地,還能通行于沼澤之中,所以當時的南人稱他們為高車。
敕勒最繁盛的時候有四十多個部落。
由于北邊的柔然日益強大,強迫有些敕勒部歸附于它。
柔然還帶著敕勒部在北魏邊境燒殺搶掠。
北魏北逐、大敗柔然,遂有十萬余敕勒人歸順了北魏。
另有敕勒部西遷過敦煌,建立高車國。
高祖時期,朝廷把歸順的數十萬敕勒人遷徙至漠南。
有一支敕勒被安置在了河西,被稱為河西敕勒。
從此敕勒人安居樂業,人口大增,畜牧于此,牛羊遍野。
敕勒人還逐漸習得了了農耕,放牧、種植,使得河西敕勒一片繁榮太平的景象。
同樣的,安置在連川的稱為連川敕勒。
安置在東部的,稱為東部敕勒。
這些敕勒部的酋長,今冬來京城給太皇太後祝壽。
誰知後院起火,部落里有人借機上位,反叛大魏,要北去歸順柔然。
一定是早有密謀,早與北邊的柔然勾結上了。
現下柔然已經陳兵邊境,想要接應這些反叛的敕勒人。
鶯兒明白了,敕勒人相當于是北魏的少數民族了。
先前是歸順了大魏,現在後悔了,又想去投靠柔然。
實則,作妖作怪的往往都是那些頭領,平頭的小老百姓,誰經受得起戰爭的折騰。
戰爭中,受苦的惟有百姓!
步六安慰鶯兒,說王爺作戰經驗豐富。
此次平叛的對象,又是軍事實力相對較弱的敕勒人。
叫鶯兒一萬個放心,不日,王爺一定會平安凱旋。
鶯兒還是日夜思念著拓跋梧。
不知不覺拓跋梧已經離開三天了,鶯兒仿佛回過神來。
她決定出府,去看看秦氏。
秦氏年輕時是拓跋梧的母親,穆槿穆王妃的貼身女侍衛,也曾隨著穆王妃南征北戰。
她一定知道些戰場上的情況。
鶯兒稟了一聲太妃,說要出府去看看小小。
太妃覺得鶯兒悶在府里也不大好,鼓勵她多出去走走看看。
誰知,當鶯兒帶著倆丫鬟倆侍衛到了乘風鏢局時,秦氏竟問鶯兒小小呢,怎麼沒跟她一起來?
鶯兒大吃一驚,說沒見著小小呀!
秦氏臉色慘白,心里暗道一聲“糟糕”!
原來三日前,小小一早起來,對秦氏說要去王府陪伴鶯兒,這幾天都不回鏢局了。
秦氏想道拓跋梧離開王府,鶯兒一個人比較孤單,就答應了。
現在想來,小小必定是圖謀已久了。
秦氏感到無力,真是女大不由娘了。
鶯兒和秦氏都知道,小小打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女將軍。
她最佩服的人,就是北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
從小習武,母親秦氏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她從未抱怨過一聲苦、一聲累。
秦氏著急了,知道小小最近和牛大眼走得近,必定是那臭小子慫恿了自己的女兒!
掩月、寒月有些吃驚,心生佩服!
想不到小小與自己差不多的年紀,卻有這分豪邁。
步六、宿六心生羨慕,牛大眼好樣的,居然拐了個小姑娘去投軍。
看著氣急的秦氏,步六宿六心想,牛大眼你最好生米做成熟飯!
要不然,你這丈母娘可饒不了你!
鶯兒有些哭笑不得,這個小小,人小膽卻不小。
但又能怎樣呢?
中軍已經出發有三日了,怎麼去追,能追回嗎?
步六安慰秦氏,說這場平叛應該很快就會結束。
每個反叛的敕勒部,都只有兩三萬人,朝廷的軍隊,每路都有五萬精兵。
而且王爺還帶了五萬援兵。
敵我力量懸殊,要不了一個月,他們就會回到京城。
鶯兒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一點。
趁著出來的機會,她又去了一趟樂安王府。
樂安王已經去了封地營州。
鶯兒出乎意料地順利進了府,見著了汀芷。
汀芷見了鶯兒,有些忐忑地跟鶯兒說了自己的擔憂。
她說,在父王的壽辰之後,大哥樂安王世子銳,就匆匆地回到了鎮東大將軍的任上。
往年大哥回京,都是要等到太皇太後的生辰過後才會回去的。
而且大哥走時,帶走了自己全部的嫡親子女。
大年後的初三,父王又安排了自己喜愛的姬妾所生的男丁,去了封地營州那里。
理由是自己已經卸任秦州刺史,打算以後只在封地做個閑散王爺。
先讓部分兒孫過去封地,以後三代人好好經營封地!
而前幾日,父王自己也去了封地。
如今留在樂安王府的,除了受寵和不受寵的姬妾們,就是些不得寵的姬妾所生的兒子女兒。
汀芷感覺到樂安王府要出大事了。
鶯兒安慰了一下汀芷,讓她不要多想,如果有事,讓汀芷盡管來找自己。
鶯兒告訴汀芷,自己什麼都沒有,就是有許多使不完的銀子!
鶯兒想起拓跋梧離開的前夜,吞吞吐吐了半天,就說了一句讓她以後不要去找汀芷玩。
鶯兒問為什麼,拓跋梧叫她別問,听話就行了。
鶯兒離開了樂安王府,想起吞吞吐吐的拓跋梧。
再聯想到汀芷的不好預感。
鶯兒也覺得,樂安王府要出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