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兩位老人家確實是因為橙姐兒房里失竊一事過來的。
雖說魏若一開始並未使老太君和老夫人知道此事,&nbp;&nbp;可兩位老人家在府內待了幾十年。
魏若又沒有刻意隱瞞此事,因此她們還是知道了此事。
一開始,兩位老人家都想看看魏若將會如何處理此事,&nbp;&nbp;便都沒聲張。
及至後來查出,此事是橙姐兒的奶娘柯媽媽做的此事,&nbp;&nbp;老太君和老夫人的面色就嚴肅了起來。
她們比魏若經的事多,自然想的也更多。
此事單從表面來看似乎只是柯媽媽偷偷拿了主子的東西出去賣,&nbp;&nbp;可她是什麼時候出去的,又是誰放她出去的。
另外看守層層大門的媽媽們看到她那了包袱出門為什麼沒能盤查出來?
如果這樣的事情,&nbp;&nbp;只是一次兩次,那些媽媽們沒發現倒也罷了。
可柯媽媽明顯是做了很多次這樣的事情了。
這些媽媽們必定是勾連到一起了。
思及此,老太君和老夫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她們經歷過的事情多,自然明白這些積年的老媽媽們有多麼的狡猾與老練。
她們擔心魏若雖然身份顯貴,可到底年輕,會在那些老媽媽們手下吃虧。
在這樣的顧慮下,兩位老人家緊趕慢趕的趕到了香蕪院。
待到進到院中,遠遠的看到柯媽媽和八喜正跪在堂下,&nbp;&nbp;而魏若還未處置柯媽媽之後,&nbp;&nbp;兩位老人家松了口氣。
老太君和老夫人見魏若迎了出來,&nbp;&nbp;便隨著她一起去了側廳。
于家事一事上,老太君向來是直接切入正題的,她一來就對魏若道︰“柯媽媽雖看著不顯眼,但她家里是咱們府上的世僕,&nbp;&nbp;這麼些年聯姻下來,&nbp;&nbp;咱們府里許多人家都和她家有親。對她自是要處置的,&nbp;&nbp;但不能貿然處置。”
魏若管家多年,&nbp;&nbp;自是知道這些世僕們是有多厲害的。
她們這些年雖然對她恭恭敬敬的,&nbp;&nbp;但那也只是因為她沒有觸動到她們的核心利益。
若是今日她真的貿然處置了柯媽媽,她家人說不得會因此生怨,若是在主子背後做些什麼手腳,那就不好了。
因此,此次見老太君和老夫人似有為她撐腰之意,魏若連忙做出了虛心請教的姿態。
老太君就對她道︰“柯媽媽自是要處置的,可你也要知道,處置完她之後,她的那些家人和姻親絕對會對你生怨。而你若想不讓她們生怨,或是讓她們想不起來生怨,就得想個法子轉移她們的注意力。”
“什麼法子?”魏若聞言便問道。
老太君卻不答她的話,而是問她︰“我且問你,若是你的宿敵被扶起來與你做對,你還有心力顧及其他的事情嗎?”
魏若聞言恍然大悟︰“祖母是讓我重用那柯媽媽家的宿敵?”
老太君頷首微笑,她繼續和魏若解釋道︰“舉凡世間各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爭斗,只要有爭斗就會有仇怨。那柯媽媽一家在我們府里多年,自是爭搶到了不少的利益。可那些被她們搶走手中肉的人,自是看她們一家眼紅,恨不得生出無數只眼楮去尋她們的錯處。此次柯媽媽犯了錯,你只管按照府里的規矩處置她便罷了。旁的事情就不要再查了。”
“稍後你再扶持那與柯媽媽一家有怨的人家,讓她們與柯媽媽家打擂台去。她們被柯媽媽這一系的人壓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翻身壓了她們一頭,不僅會更加用心的做事,還會想盡辦法的去挑柯媽媽一系的錯處,到那時柯媽媽一系自顧不暇,哪里還敢對你生怨。”
魏若听完老太君給她出的主意後大為嘆服。
老太君這一手真的把平衡之道玩的透透的了。
老太君仍在繼續道︰“她們非但不敢對你生怨,還要更加盡心的為你做事討好你,以免被宿敵打壓的起不來身。此為其一。”
“其二就是,你可有想過,這柯媽媽做這小偷小摸的事情估計也不止一兩次了,可那些守門的婆子為什麼沒有發現呢?”老太君問魏若。
魏若聞言便道︰“此事我也想過了,必是那些守門的婆子和她勾連到一起了。”
“既如此,你準備如何處置那些婆子呢?”老太君問魏若。
魏若思及老太君于柯媽媽一事上的處理方法,沉思片刻後笑道︰“我是主子,若是親自出手對付那些婆子們,不僅失了身份,只怕還會被那些下人們在背後嚼舌根。既如此,還不如讓那即將上任的媽媽們幫我挑挑她們的毛病吧。”
老太君和老夫人見魏若知道舉一反三,欣慰的笑了。
老太君就看向老夫人,示意她告訴魏若該起用哪些人。
老夫人就對魏若道︰“總管府內茶房的唐媽媽,原本打算讓自己的兒媳來做橙姐兒的奶娘的,後來被柯媽媽爭到了這門差事。她家也是安國公府的世僕,且這些年因為爭搶差事的緣故,與柯媽媽家積怨很深。柯媽媽的嫂子現在在府里的小廚房做管事,唐媽媽家盯著這份差事也有許久了。你只管找個理由把唐媽媽換到小廚房去做管事,剩下的事,唐媽媽家自會知道怎麼做的。”
魏若聞言欣然點頭。
老太君又提醒魏若︰“經過此事,你當記住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安插上你自己的人手。不過你身邊的人現在都還年輕,還得磨練上幾年才能同公府的那些世僕們打擂台。這兩年你且不要急,先把你身邊的人歷練出來才是正理。每個新媳婦都要走過這一遭的。我和你婆母嫁過來後,也是各自費了十幾年的功夫,方才壓制住那些人的。”
老夫人聞言心有戚戚焉的道︰“是呀,如咱們這樣的世家大族,因著僕人眾多的緣故,總是免不了爭端。你也不要想著我們才是主子,了不起把這些人發賣了就是。你若真的如此做了,一來會讓那些老實做事的世僕寒心,讓她們生出唇亡齒寒之感,二來那些外人看了也會說我們府里對老僕苛刻。對他們要既拉又打,用好平衡之道方是正理。”
魏若若有所覺。
等老太君和老夫人走後,她先是按照原來的想法處置了柯媽媽。
等李浩淼回來後,她就把今日之事以及老太君和老夫人教她的那些做法告訴了李浩淼。
李浩淼听完後就抱著她道︰“祖母和娘同你說的這方法固然很好,可你免不了要受一些委屈。”
魏若聞言就笑道︰“那些人也不難把我怎麼樣,頂天了在背後嚼我幾句舌根罷了。”
對于此事,魏若倒也想的很開。
有道是管家三年,豬狗也嫌。
她既做了這安國公府的主母,就免不了會得罪一些人。
魏若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因此也不覺得有什麼。
可李浩淼卻怎麼想都覺得委屈了魏若。
他既深愛魏若,自然不肯讓她受委屈。
可內宅的事向來都是魏若和老太君等人商議,她們既商量出了這麼一個辦法。
李浩淼也不好隨意發表什麼意見。
因此他當天晚上只抱著魏若撫慰了半日,第二日一早他就命自己的另一個小廝金喜,去京城最有名的珍寶閣,定了一批首飾給魏若。
金喜知道自家公爺有意為夫人撐腰,度其心意,自然大張旗鼓的去了珍寶閣,在首飾全部做好後,又當著所有人的面將這些首飾抬到了香蕪院。
魏若在處置完柯媽媽後,先沒旁的動靜,而是靜觀柯媽媽一系的反應。
柯媽媽的家人和姻親果然因此對魏若生了怨氣,私下嚼了她許多的舌根。
魏若就適時的把唐媽媽抬了上去,恰在此時,李浩淼送給魏若的那批首飾到了。
有那好事的僕人問金喜,公爺怎麼想到送夫人首飾了。
金喜早已得了李浩淼的囑咐,听到那些人問就說,公爺知道夫人前些日子心情不好,所以讓他去珍寶閣訂些首飾回來哄夫人開心。
夫人心情不好?
金喜這麼一說,公府的家僕們自是知道他說的夫人心情不好是因為什麼了。
柯媽媽一系的人原就因唐媽媽取代了柯媽媽嫂嫂的位置,擔心自家失寵。
再見公爺一幅為夫人撐場面的模樣。
況且還有唐媽媽一系的人虎視眈眈的盯著柯媽媽一系的人,想要捉她們的錯處。
她們哪里還敢再抱怨些什麼,每日里除了上差,就是想要找機會和夫人身邊的人搭上話。
這邊婆子們之間斗的沸反盈天的,那邊魏若在想辦法安撫橙姐兒。
柯媽媽到底把橙姐兒一手帶到大。
眼下她驟然離開,橙姐兒自然很不習慣,她一反常態的在魏若面前哭鬧了幾次。
貴妃和老太君等人知道此事後,都給她出主意,讓她白日里找幾個橙姐兒喜歡的女孩陪著她玩。晚間則讓魏若親自帶著橙姐兒睡幾天。
魏若听後先是夜里親自帶著橙姐兒睡覺,隨後便著手為孩子們找起了小丫鬟。
不過小丫鬟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找好的,她為了轉移橙姐兒的注意力就常帶她出去轉轉。
老太君和老夫人也覺得此時安撫好橙姐兒比較重要,倒也支持她帶著橙姐兒出去。
這日她剛帶橙姐兒從康平縣主家回來,正在和老太君和老夫人說康平縣主家里收拾的情況,就听丫鬟來回說,唐家夫人進京了,特遞了帖子過來,問咱們府上什麼時候有時間,她們想來拜會一下。
唐家夫人就是唐元郎的母親,自啟和帝賜婚的旨意下來後,唐母便由長子夫婦護送著進京了。
老太君听到丫鬟說完就對魏若笑道︰“幸好咱們之前估摸了一下,覺得她們差不多就是這個時間到了,這該準備的東西也都準備好了。你派幾個媽媽去她們府上去一趟就說咱們府上什麼時候都可以,讓唐夫人那邊什麼時候有空過來就是。”
魏若連忙應了。
她想著唐夫人到底是平寧公主未來的婆母,便讓姜嬤嬤帶著幾個媽媽一起去了唐府。
兩府說定了唐夫人登門做客的時間。
不過,還未等唐夫人上門做客,魏若倒先在景和宮看到了她。
貴妃既知道了唐夫人進京,又焉有不見她的道理?
她在唐夫人進京的第三天,就讓太監把唐夫人及其大兒媳唐大奶奶請到了宮里。
魏若也被貴妃請到景和宮作陪。
唐夫人是個看起來十分穩重的婦人,她額頭飽滿,面目方闊,一看就是個大氣之人。
她的兒媳唐大奶奶也是個爽朗愛笑的女子,同貴妃說話時,嗓音很干脆。
貴妃和魏若對唐夫人婆媳很有好感。
礙于宮規森嚴,貴妃不好多留唐夫人婆媳,用過午膳後便讓太監們送她們回去了。
她們走後,魏若便對貴妃道︰“唐夫人看著倒是個好相處的人。”
貴妃聞言便笑道︰“她既好相處那就更好了。不過我剛剛听唐夫人的意思,怎麼她們稍後還想回寶西呢?”
原本依著貴妃的意思,等唐元郎和平寧公主成婚後,就讓唐家其他人也進京來住。
她是想著她自己是舍不得平寧公主去寶西的,可將心比心,那唐家父母也未必舍得兒子。
所以讓唐家人也進京來住自是個極好的法子。
可她沒想到的是,唐夫人剛剛話里話外的意思,竟是想著等婚事完了,便帶著兒媳自回寶西去。
魏若聞言沉默片刻後道︰“唐大人夫婦不止一個兒子,且除了唐元郎之外的其他兒子們都已在寶西站穩了腳跟,唐大人自己的差事也在寶西。這十年她們定是不會進京的。”
貴妃聞言就嘆了口氣道︰“我雖不欲讓別人母子分離,可也不想讓平寧離我遠去。”
魏若聞言就道︰“平寧到底是女孩,又是公主,沒得讓她遠走的道理。唐大人夫婦當初既把兒子送進了京,想必也做好了唐公子將來會留在京城的準備了。”
貴妃一想也是,倒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她又和魏若說起了文寧公主的婚事。
“听說內務府那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婚期也定在了五月份,你到時是隨著你婆母一起去文安侯府嗎?”
魏若頷首道︰“是的,不過婆母說我們吃完午飯就先回來了。”
“她們府上向來和我們不對付,多待無益。你們人到了是那個意思也就罷了。不過,宮里最近又有幾件事。”貴妃對魏若道。
魏若便問貴妃是何事。
貴妃就道︰“六公主和七公主就比平寧小一兩歲,平寧像她們這麼大的時候,陛下早就下令禮部選拔駙馬了。可六公主和七公主那里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七公主的母妃為了她的婚事著急,便托到了我這里。我想著七公主素來和平寧玩的好,這個不過是和陛下說一嘴的事情,便也答應了。誰知道六公主的母妃不知從哪打听到我應了七公主的事,她竟也帶著六公主過來找我。”
“那娘答應她們了嗎?“魏若皺著眉問貴妃。
貴妃聞言便笑道︰“她們明面上到底是皇後的人,我哪里好接她們的話,自然是找了個借口推了。不過當日晚間陛下過來的時候,我同他提過此事。”
“陛下那里既是知道此事便也罷了。”魏若听母親已經和啟和帝通過氣了,自是放下心來了。
貴妃又說起了幾位皇子的事情。
“三皇子那里因為姚氏父親的事,惹了陛下厭煩。陛下倒是沒因此薄待皇長孫。不過外面的那起子人應是拿著姚氏父親的事情說事。三皇子擔心他們說的多了會連累到皇長孫,近來也不常帶皇長孫入宮了。”貴妃對魏若道。
魏若見這里只有她們母女兩人就悄聲道︰“就算三皇子想按下姚氏父親的事,可有些人是絕不會放過這個到手的把柄的,我听公爺說,姚氏父親之前擔心連累家里和外孫想要自盡,可那些人不僅不肯放他就這麼斷氣,還拿姚家的人從中威脅。姚氏的父親雖明白自己只要活著就會使皇長孫蒙羞,可他又擔心自己真的去了,那些人果真害了自己滿門。就算三皇子有心護著姚家,可他一個人的力量卻也有限,總有防不勝防的時候。”
貴妃聞言就搖了搖頭道︰“皇長孫當初出生時,三皇子不該這麼高調的。他既打定主意要借著皇長孫的名頭爭寵,那也要把那些可能危及到皇長孫名聲的事情處理干淨才是。”
“他可能是沒想到陛下會整治貪官污吏吧。”魏若對貴妃道︰“那些京官們收受外地官吏的孝敬已成定例,也沒人覺得此事不對。三皇子估計也是沒覺得這事有什麼。”
貴妃聞言就道︰“可見人還是要小心謹慎才是。二皇子之前還想接著二皇孫是嫡子的名聲拉攏一下朝臣,可他之前和大皇子聯手坑過三皇子,擔心二皇孫要是風頭太勁了會被大皇子和三皇子合起伙來針對,現在對外十分的低調。德妃原想大辦二皇孫的滿月宴和周歲宴,都被二皇子否了。”
魏若聞言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道︰“我瞧這三位皇子現在已經成了三足鼎立的趨勢了。”
貴妃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對魏若道︰“大皇子府上的側妃萬氏也有孕了,那萬有齡和大皇子的關系也越發密切了。淑妃現在也和皇後打得火熱。前兒個的時候,陛下過來同我說,太後娘家弟弟有個女兒今年十五歲,他要把她納進宮里來。還有東郊大營現任統領的佷女也到了適婚的年齡,他想把她也納進宮里。”
說到最後這兩句話的時候,貴妃的神色有些黯淡。
而魏若看到貴妃如此神情,一時之間倒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啟和帝雖然深寵貴妃,但這皇宮里也不是只有平寧公主和五皇子兩個孩子的。
他要納妃,她們也並沒有理由反駁。
魏若頗為擔心的看向貴妃,害怕她會因此傷心。
貴妃不過失落了一會兒便強打起精神對魏若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因為德妃和太後娘家的關系,二皇子在宮內宮外的聲勢都比大皇子和三皇子要大些。只不過之前大皇子是長子,三皇子又有皇長孫在手,他被暫時摁了下去罷了。現在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各有各的麻煩,二皇子便也又起來了。陛下擔心若是再任由他這麼發展下去,朝內支持他的大臣會越來越多,到時這皇位便也保不住了。”
“所以他才想把太後的佷女也納進宮里。這樣一來,原本支持德妃和二皇子的太後以及太後娘家的那些人必定不會再支持他們母子。若是她們互相之間能斗起來的話,不止陛下的皇位會安穩些,就連我和你弟弟也能平安些。”
魏若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她只是心疼貴妃。
將心比心,若是李浩淼現在忽然跟她說,他要納個小妾回來,她縱然知道他納那小妾是不得已而為之,也還是會傷心和難過的。
這麼一想,魏若就更心疼貴妃了。
貴妃見她如此模樣就搖頭對她道︰“在我這里,你可以露出這樣的神色,可若是出了這宮門,無論誰在你面前提起此事,你都不能表現出不滿來。”
魏若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聞言連忙應了。
她從宮里回來沒兩日,果然傳出太後娘家佷女和那東郊大營統領佷女入宮的事情。
陛下對她們也不小氣,他將太後的娘家佷女封為純嬪,將東郊大營統領的佷女封為慧嬪。
兩位新進宮的嬪妃自然成為了京城眾人的議論對象。
魏若去旁人家赴宴走禮時,有那好事的婦人還在她面前提起過純嬪和慧嬪,想要試探一下魏若的反應。
對于眾人的試探,魏若一向秉持著一問三不知的態度,她們在她面前說什麼,她都只是笑笑罷了。
眾人見她不肯多言,倒也拿她毫無辦法。
不過接下來,她們就沒有心思挪揄魏若了,因為文寧公主的婚期快到了。
皇後雖不甚得寵,可文寧公主到底是啟和帝的嫡公主。
她的婚事自然舉辦的極為盛大。
京城的王孫貴族之家忖度著啟和帝的心意,自然跟風去文安侯府家獻媚。
皇後、永林侯夫人以及文安侯夫人已是許久都沒能受到如此奉承了,自是樂的合不攏嘴。
魏若前段時間因為純嬪和慧嬪的事情,被這些婦人們煩的不行,自也是樂得她們的目光轉到了文寧公主身上。
她趁著這個空檔在家中宴請了唐夫人婆媳。
唐夫人在宴上的時候還問魏若,秦老夫人身體一向可好,說她想要拜訪一下秦老夫人。
秦老夫人自來京城後就一直不見外客。
唐夫人自來京城就想去拜訪一下秦老夫人,可她又拿不準秦老夫人的態度,便想先來拜訪魏若,並問一問魏若的意見。
魏若知道秦老夫人雖不見外人,可唐夫人是平寧公主未來的婆母。
她若是上門,秦老夫人必定會見她一見的。
因此,唐夫人話音一落地,魏若就笑道︰“外祖母現在年紀大了,所以也不常接見外客。不過您是公主未來的婆母,她老人家必定會見您的。這事我倒也不用問她,直接替外祖母答應了便是。不過具體上門做客的時間,還得我明日問過外祖母後才能給您答復。”
唐夫人聞言忙道︰“那就有勞夫人了。”
眾人又在一起說了會兒閑話後,唐夫人婆媳便要告辭了。
魏若送她們離開後,又去秦老夫人那里和她提了唐夫人想要登門拜訪的事情。
秦老夫人自然是很樂得見唐夫人的,她們商議好了唐夫人上門的時間後,魏若就派了幾個媽媽過去通知唐夫人。
等唐夫人拜訪完秦老夫人後,文寧公主的婚期便也到了,此時已是五月份了。
這件于皇後及文寧公主等人來說很重要的事,于安國公府眾人來說不過是一件平常事。
魏若和妯娌們陪著老夫人一起在文安侯府略坐了坐後,便離開了。
她們又繼續過起了她們自己的生活。
文寧公主出嫁後,平寧公主的婚事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起來。
貴妃擔心內務府的那些人克扣平寧公主的嫁妝,便托李浩淼從中盯著。
李浩淼見陶成在禮部做的不錯,便把他又扔到了內務府,由他負責和內務府的人一起督辦平寧公主的嫁妝。
于李浩淼來說,將陶成調到內務府去不過是一件隨手的事。
可于陶家來說,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內務府因為服務于皇家且油水眾多的緣故,一直很受京城這些官宦之家的追捧。
但凡有些門道的人家都想把家中子弟塞到內務府去。
可內務府又哪是他們想進就能進的呢?
此次李浩淼之所以能塞陶成塞的那麼順手,也是因為貴妃想要找個自己人督辦平寧嫁妝的緣故。
內務府的大臣們也是知道此點,才會一點意見都沒有的接受了陶成。
魏四娘的婆母知道兒子被調到內務府去了之後,喜的跟什麼似的。
魏四娘過來跟魏若說話時還說,她婆母還特地在廟里給安國公府點了海燈,說是希望佛祖保佑安國公府闔家健康。
魏若听到魏四娘如此說後,忍不住扶額。
她對魏四娘道︰“你很該攔住老人家才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五妹就受了我婆母的這份心意吧。這些年因為你們的看顧,家里的日子也漸漸的好了起來。婆母總覺得對你們無以為報,若是不讓她去廟里點幾盞海燈,她只怕夜里都睡不著覺了。”
魏若和魏三娘聞言就笑了起來。
魏三娘邊笑邊趁機打量魏四娘。
憑心而論,魏四娘現在的神色同前幾年完全不一樣了。
或許是日子過的順心了些的緣故,她的眉間已沒了以往那般局促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平穩和篤定。
也因為這分篤定,她現在和人說話比以往更加落落大方了,也會同人說幾句玩笑話了。
看到這樣的魏四娘,魏三娘忍不住笑了起來。
“前兒個我們家大哥兒訂親,你婆母還來和我夸你,說你不僅對她孝順,對下面的弟妹也好,說你小姑子出嫁時,你夫婿陪了許多的嫁妝給她。若是換做旁的厲害的婦人,早就鬧了起來,可你一句話都沒說。”魏三娘笑著對魏四娘道。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夫君同我說,我公公去的早,他這做哥哥的自然要擔起哥哥的責任,況且我小姑子她們終究是女子,也不能出去掙錢,她們手上多些嫁妝,到了夫家也有底氣。至于那些陪出去的家財我們再掙回來便是了。”
“妹夫倒是有情有義。”魏若聞言贊嘆似的對魏四娘道。
這幾年她也算是經了一些事了,看多了那些為了錢財放任妻子傷害自家親兄弟或是親姐妹的男子後,她就覺得陶成這個人真的很不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是呀,我覺得他這樣總比那薄情寡義的人要好。”
說到此,魏四娘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陰霾。
魏若和魏三娘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的兄弟。
魏若就問道︰“那高氏現在還是不甚和嬸嬸說話嗎?”
魏四娘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娘現在也隨他們去了,只怪自己當初沒教好兒子。”
魏三娘和魏若聞言沉默。
這種話,魏四娘能說,她們卻說不得。
魏四娘不欲見氣氛因為自家的事沉凝起來,就笑著道︰“不提我家的事了,反正我娘也不指著他們過活,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魏三娘和魏若見她不想提起此事,便也說起了別的事情。
魏若就和魏三娘說起了她未來的兒媳,康氏。
“公爺的表妹嫁到了陳家,陳家和康家好似有親。她听說你們家和康家訂親後,還回來跟我說,康氏自小見貞靜嫻雅,待人也和氣,見過她的親戚們就沒有不夸她的。”魏若笑著對魏三娘道。
康氏將是魏三娘的長媳,魏三娘自然對她很感興趣。
因此哪怕已經從媒人那里听了康氏的許多話,也親眼見過康氏。
魏三娘仍然听的津津有味。
魏若見狀便又說了一些康氏的事情。
姐妹幾人談笑了半下午,心情倒也舒暢。
等魏三娘和魏四娘走後,魏若的嘴角還是揚起的。
秋雲見狀一邊為魏若沏茶,一邊笑著調侃她︰“夫人以前是最不喜歡和人閑話家常的了,怎麼這兩年越發的喜歡和姑奶奶們談天說笑了。”
魏若聞言也笑道︰“前些年的時候,各項事情太多,我又剛嫁進公府,萬事都沒熟悉,便把心思都放在了管家和孩子們身上,哪里有閑心和旁人說笑。倒是這一兩年,除了孩子們的事外,倒也沒甚操心的事,反而覺得白日里有些無聊了。”
“可見咱們公爺對夫人很好。”蘭兒見魏若有心情和她們閑話,就也過來湊趣道︰“家里的那些奴僕們看老太君和老夫人信重您,公爺待您又好,自然不敢隨意弄鬼,咱們理起事來也覺得輕松。”
“是呀。”秋雲聞言也笑道︰“前兒個姜嬤嬤也和奴婢說,公爺剛回來的那一年她還覺得每日的事情都做不完。自從公爺成日待在家里後,那些奴僕們做事比從前更認真了。她以前晚飯後都還要理事,現在剛到黃昏,都無事可理了。姜嬤嬤還問奴婢,我們這些年輕小姑娘現在都在做什麼事情消遣,她打算也跟著我們一起消遣消遣時光。”
魏若聞言就笑了起來道︰“那你們就告訴她現在外面的一些時興玩法,可憐她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對了,說起這個,我倒是想問一問你們。你們平日里和姜嬤嬤交往,看她可有特別喜歡某個小丫鬟嗎?”
秋雲和蘭兒常在魏若身邊服侍,自也是知道魏若答應要幫姜嬤嬤收養一個孩子的事情的。
秋雲想了想道︰“奴婢日常常和姜嬤嬤閑話,倒是有些知道她的想法。她這幾年好像並不打算收養小丫鬟,說是等過幾年年紀大一些,春蘭姐姐也頂上來之後,再談收養的事情。”
魏若想了想,覺得姜嬤嬤現在年齡還不算大,縱是再多幾年也還等得起。
況且春蘭年底才會進府理事,她要想獨當一面,至少要經過三到五年年的歷練。
這幾年,她這里確實還需要姜嬤嬤全力協助。
這麼一想,魏若就不再提起幫姜嬤嬤□□的事情,但她也讓秋雲和蘭兒多看看這府里的小丫鬟,若是有好的的話,就先記上。
這些不過是些順手的事,秋雲和蘭兒自是笑眯眯的應了。
晚間,李浩淼從前院回來後,魏若想起白日里秋雲和蘭兒說過的話,對他的態度倒更柔和了一些。
李浩淼見狀先是抬頭看了看天,隨後又問恆哥兒︰“今兒個沒變天吧?”
“沒有呀。”恆哥兒不知道父親為何會有此一問,一頭霧水的道。
毅哥兒和潤姐兒等人也一頭霧水的看著李浩淼。
李浩淼卻只是笑看了魏若一眼,便不再說話了。
孩子們又都看向魏若。
魏若自是明白李浩淼在調侃她。
她不好跟孩子們解釋,就打著哈哈對他們道︰“你們爹可能是想讓你們猜個謎語?”
“猜謎語?”潤姐兒和橙姐兒近日和先生學到了這個,正是對猜謎語感興趣的時侯。
听到魏若如此說,兩個孩子就歪著頭問父親︰“可這謎題也太古怪了一些。”
李浩淼看著偏頭疑惑看著他的孩子們,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魏若捂嘴偷笑。
啟和二十三年的五月,就在如此快樂的氣氛中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