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夫人日常

第75章 第 75 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嘻嘻99 本章︰第75章 第 75 章

    第75章

    金老夫人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nbp;&nbp;她女兒常夫人也是個面貌溫順的女子。

    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都很喜歡這母女兩人,連帶著對金家和常家的幾個孩子印象都很好。

    老太君還對金老夫人笑道︰“正巧我這外孫女三月底就要成親了,你們倒可以趕著熱鬧熱鬧了。”

    金老夫人十分感激老太君願意出手為她撐腰,&nbp;&nbp;這又是她進京的第一場喜事,&nbp;&nbp;她給寒姐兒的添妝就很大手筆。

    二姑母讓丫鬟捧著那個裝有東珠的匣子過來找老太君。

    “姑母家中除了田地就沒有別的進項了,&nbp;&nbp;況且她們家孩子還小,&nbp;&nbp;又都還沒有嫁娶,怎麼能要她這麼貴重的東西呢?”二姑母對老太君道。

    老太君看那匣子東珠質地圓潤,色澤晶瑩,&nbp;&nbp;便知道金老夫人原本應當是將其當作傳家寶收藏的。

    她沉默了片刻後,&nbp;&nbp;對二姑母道︰“這東珠你自收下吧,我心里有數的。”

    二姑母還有些猶豫,&nbp;&nbp;老太君就道︰“你若是不收下,&nbp;&nbp;只怕你姑母還會感到不安,先收下,&nbp;&nbp;以後再想辦法還禮給她就是了。”

    二姑母這才收下了這匣子東珠,然後她就開始專心操辦寒姐兒的婚事了。

    寒姐兒的婚事很熱鬧,&nbp;&nbp;國公府眾人都去參加她的喜宴了,但魏若卻沒去。

    她現在月份越發的大了,老太君擔心她會出事,便攔著不讓她過去。

    魏若也擔心喜宴人多會發生什麼意外,&nbp;&nbp;便也順水推舟的答應了老太君。

    寒姐兒的喜宴是在自家宅子擺的,但三日回門卻仍是回的國公府。

    她出嫁後,&nbp;&nbp;冰姐兒和清姐兒頗為失落了一段時間。

    這三人素來都常來常往的,&nbp;&nbp;自是比其他人更為親密。

    不過金老夫人的外孫女和孫女都是溫柔和善的性子,&nbp;&nbp;有她們作伴,&nbp;&nbp;兩個女孩不過傷感了幾日,&nbp;&nbp;便就又開朗起來了。

    此時金老夫人原本已找到了宅子想要搬過去,但老太君和老夫人見冰姐兒和清姐兒與她們家幾個姐兒玩的好,便要把她們留在國公府住兩日。

    金老夫人聞言就說,她孫女可以留在這里,不過她外孫女卻要跟她們回金府。

    老太君就問為什麼。

    金老夫人就說她孫子前兩天和她說了,要娶表妹為妻,既如此她外孫女就不好留在國公府了。

    老太君是知道其中內情的,她覺得金老夫人的孫子是個有擔當的孩子,便問她兩個孫子和外孫接下來要做什麼營生。

    金老夫人就說幾個男孩都願意讀書,她預備請了先生在家中坐席,讓孩子們跟著先生讀幾年書。

    老太君覺得孩子們若是能讀出來自然很好,縱是讀不出來,以金家和常家的家底,他們也不至于餓死,如果能通過讀書明白些事理,自然比在外游蕩要好。

    她就對金老夫人說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過來找她就是。

    金老夫人含笑應了,于四月上旬,帶著孩子們搬離了安國公府。

    此時,魏若已懷孕五個多月了,她的身子逐漸的笨重。

    貴妃現在已不許她入宮了,只每日派內侍過來看望。

    老太君和老夫人尋常也不拿瑣事煩擾她。

    她便開始了悠閑的養胎生活,不過任務還是要照做的,但系統可能看她懷孕了,因此給她的任務比之懷孕前要少上許多。

    她斜躺在榻上,翻了一下任務欄。

    ”任務名稱︰潔淨的臉龐。任務時限︰“十五日。任務獎勵︰商城自選。”

    “這個里面含有菘藍提取精華,可以溫和潔淨肌膚。你可以給你妹妹用。”系統對魏若道。

    妹妹?平寧公主嗎?

    魏若若有所思,她收起了潔面膏,預備等內侍過來看她時,讓他們把此物帶給幼妹。

    哪想到第二日她就听母親派來的內侍說,幼妹今日要同平寧公主一起去城外踏青,下午可能要到她這里來看看她。

    魏若听說後便打算親自將潔面膏給內侍。

    ——————————————-

    平寧公主求了啟和帝許久才得了這麼一個出宮游玩的機會,她和儀苑郡主均是十分的高興,兩人一到城外就各處去溜達。

    暗衛們擔心擾了貴人們的雅興,便只隱在暗處護衛。

    正和儀苑郡主玩的高興就听那邊傳來說話的聲音。

    儀苑郡主玩興一下子上來了,她沖平寧公主做了個噓的動作。

    平寧公主會意,兩人讓宮人們在身後跟著,輕手輕腳的躲在了一塊石頭的後面。

    這麼一靠近,兩人才算是看清坡下的情形。

    坡下是一對母女在說話。

    儀苑郡主見那女孩身上穿著宮內女官的衣服便輕聲對平寧公主道︰“她的衣袖那里綴的是綠色條紋,應當是今年新從書院選進宮的女官。”

    本朝有規定,新選入宮的女官初進宮一年內,衣袖那里必須綴上綠色條紋。

    平寧公主卻意興闌珊的點了點頭,她對儀苑郡主道︰“這偷听人說話好像也沒有什麼意思,我們不如回去吧。”

    儀苑郡主剛剛也只是覺得好玩,但等到真的蹲在這里說話也覺得沒意思,便點了點頭。

    兩人正要離開,就听見那邊傳來那家女兒說話的聲音,她說的內容吸引了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

    “舅母也真有意思,她外甥女出嫁需要嫁妝關我什麼事,我沒錢。”那家女兒脆生生的道。

    原來是借錢啊。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出生于富貴之家,只從戲文里听過民間百姓會互相借錢,倒沒真的見過。

    兩人便又來了興趣,繼續躲在山石後頭听那對母女說話。

    那家的母親道︰“你舅母也是找你應個急,等有錢了再還給你。”

    那家的女兒冷哼道︰“前幾年我在書院上學的時候手上沒錢,你去找她借錢,她是怎麼說的?她又借你了嗎?後來我還不是先找同窗借錢應了個急,最後抄了半年的書還給她們的。”

    “都是過去的事了,姑娘何必總放在心上呢,好歹看在你舅舅的面子上吧。”那家的母親道。

    “娘別跟我提舅舅。”那家的女兒又冷哼了一聲道︰“這些年你和姨母們為舅父家做了那麼多事,貼了那麼多私房錢進去,他管過我們和姨母家的表兄妹嗎?昔年三姨母家的表妹和舅母娘家的佷女吵起來了,最後舅母鬧到三姨家指著三姨的鼻子罵時,他說過些什麼嗎?後來舅母為了這事惱了表妹,表妹幾次過去她都對表妹愛搭不理的,他有說過什麼嗎?”

    儀苑郡主听到這里,就輕聲對平寧公主道︰“這家的舅母也委實霸道了些。”

    平寧公主也覺得那個什麼舅母刻薄了一些。

    平寧公主身後的幾個小內侍們卻心有戚戚焉。

    公主和郡主生于錦繡之家,這里的夫人姑娘們就算彼此心里有嫌隙,但面上卻不會做出什麼失禮的事情。

    但有些貧寒之家的婦人們就不一樣了,在那種地方要是不潑辣起來只怕會被人欺負時,看這家人的情況只怕是這家的母親太懦弱了一些,所以孩子們就被人欺負了。

    那邊母親听完女兒的話後就嘆了口氣道︰“你舅父也是為了孩子,所以不想和她吵架。”

    那家的女兒沒有說話卻又冷哼了一聲。

    平寧公主覺得這個女孩很有意思,她悄聲對儀苑郡主道︰“我覺得這個女孩還挺有主見的,她母親明顯就是被兄弟媳婦欺負慣了,不僅不反抗,反而還壓著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對她兄弟媳婦做牛做馬。但你看這女孩就是不听她母親的話。”

    儀苑郡主聞言就道︰“不說別的,光看她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連學費都交不起了都沒想著放棄,還考過了宮內的女官考試,就知這個女孩定是個心性堅毅之人。這樣的人定不會听她母親說兩句話就動搖了的。”

    平寧公主深以為然,她向來喜歡這般自強不息的女孩子,雖還未看到這女孩子長什麼樣,但心內也對她有了些許的好感。

    就在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說話的時候,那邊又來了幾個人。

    儀苑郡主見那伙人有些來勢洶洶的意味便對平寧公主做了個噓的動作。

    兩人又看了過去。

    一個穿著玫紅色衣服,面容略有些刻薄的中年婦女吊著嗓子對那個女孩道︰“姑娘現在進宮做娘娘了,也不認我們做舅父舅母的了。”

    她身邊的那個中年男子聞言便露出了憤憤的表情。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都听的眉頭一皺,這個女人說話也太陰陽怪氣了吧。

    那女孩冷笑一聲道︰“我是不明白舅母這話是什麼意思?”

    那個婦人聞言嘖嘖了兩聲道︰“姑娘原就不懂事,現在連話都听不懂了。”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又是听的眉頭一皺。

    怎麼好端端的說別人不懂事?

    那個女孩听到這婦人說她不懂事像是有些怒了,但她不知是想到了什麼又忍住了。

    那婦人見她忍著不說話,似是更來勁了,她又道︰”以往姑娘小的時候,你外祖母多疼你。但凡你來,她都給你的床鋪上厚厚的褥子,結果姑娘現在大了,有出息了,也不願意幫你舅父了。”

    那女孩聞言哧了一聲道︰“舅父舅母家境富裕,哪里用得上我幫?”

    那婦人聞言就哎呦了一聲道︰“就我們這身家哪里稱得上富裕,姑娘快別臊我們了。”

    “舅母這話說的可沒理,你家跟我們家比起來那可不是富裕了。你家住的是自己的房子,我們家現在住的房子還是租賃的。你每日里吃香喝辣的,我娘還得在這山里看林子掙些嚼用。你到我們家面前哭窮,可真是哭錯地方了。”那女孩最後還是忍不住諷刺了一把她那舅母。

    她那舅母露出了一副被冒犯的表情,

    听到那女孩和自己妻子對著干,那位貌似是女孩舅父的人黑著臉訓斥那女孩︰“一點都不懂事。”

    那女孩聞言徹底的怒了,她對那中年男子道︰“我不懂事?舅父整天說我不懂事,怎麼不管管自己的兒子,我小的時候不過長的胖些,你那兒子就對著我說我長的跟豬一樣,你怎麼不說你那兒子沒教養?我做什麼了你成日里說我不懂事?”

    那中年男子聞言便氣道︰“你居然和長輩頂嘴!”

    女孩冷哼一聲道︰“有些人也要有個長輩樣子才是。”

    听到那女孩這麼說,那女孩的舅母就尖著嗓子大聲道︰“看看這是哪門子的人教出來的女孩呀,竟然跟自己的舅父頂嘴。”

    跟在她舅母身邊的那個中年婦人也道︰“是呀,可真是沒天理了。”

    這時在附近的游人也像是听到了動靜似的,探頭探腦的往那邊看。

    那女孩的舅母看著就叫的更大聲了。

    “姑娘小的時候,我們對姑娘多好,現在姑娘大了,考到宮里做女官了就不認我們做舅父舅母的了。”

    那圍觀的游人听到這里均用異樣的眼光看向那女孩,就這樣忘恩負義的人也能被選進宮中做女官嗎?

    那女孩見她這舅母顛倒是非,索性心一橫破罐子破摔了。

    “舅母的對我好就是我們去到你家里連塊肉都不給我們吃?就是我表妹不過和你佷女拌了句嘴你就鬧到我姨母家到現在都對我表妹橫鼻子豎眼的?就是我當初在書院讀書,母親想找你借錢支應一下你就是一句話沒錢?就是你當著舅父的面一套,在我們面前又是一套?就是你兒子從我長的像豬,你連管都不管一下?就是你娘家外甥女要結婚,你讓我這個夫家的外甥女給她出嫁妝?”那女孩的口齒也很是伶俐,一大長串子的話脫口就出來了。

    圍觀的群眾听完女孩這話便又用異樣的目光看著這女孩的舅母。

    這女孩的舅母有些急了,張嘴便想反駁。

    這女孩卻不給她說話的機會,她繼續快言快語的道︰“從小到大但凡我有哪些地方不讓著你和你娘家的那些孩子,你就跟所有的人說我不懂事。我小的時候還覺得奇怪,我明明沒做什麼你卻總這麼說我,你那兒子說了那樣的話你都不覺得他說的不對。現在我明白了,根本就不是我不懂事,是你看不起我爹娘沒本事,所以你才敢張嘴就罵我,你才敢動不動就對我使臉色。不懂事的不是我,是你們這群仗勢欺人的糟爛玩意。”

    听完這女孩說的話,平寧公主簡直要給她鼓掌了。

    儀苑郡主也道︰“這女孩倒是個明白人。”

    而周圍的游人們在听完這女孩的話後也對著這女孩的舅父舅母指指點點了起來。

    女孩的舅母一向欺壓她們一家慣了,哪想到會被自己一向看不起的人這麼數落,她恨的咬牙切齒,大叫了一聲後就沖向了那女孩,壓著她直接打了起來。

    那女孩的母親一開始被這幾人拌嘴的樣子嚇到了,一直站在那里不敢說話。

    這會兒看到自家弟妹直接上手打自己女兒,她先是懵了一下,然後便趕緊上前要拉開兩人。

    跟在這女孩舅母身邊的婦人一把上前拽住了她。

    那女孩到底年幼些哪能比的過她舅母的力氣,她掙扎了幾下沒能掙脫她舅母的束縛,又見自己的母親被她舅母的姐姐拽住了,就對著她舅父喊道︰“舅父,你就眼看著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被打嗎?”

    她舅父略為猶豫的站在原地,似是不知道怎麼辦。

    這時,周遭的游人們看不下去了,有幾個中年男人就對女孩的舅父道︰“這位兄台未免也太縱著家中妻子了。”

    有幾個婦人和年輕女孩也上前幫著拉扯這女孩的舅母。

    就在眾人亂成一團的時候,有幾個穿著太監服飾的公公走了出來。

    “這是哪家的婦人,竟敢隨意毆打宮中的女官?”一個約莫三十余歲的太監尖著嗓子道。

    另幾個小太監則上前扯開了這女孩的舅母。

    他們雖說是太監但到底是男子,力氣還是要稍大一些。

    原本怎麼拉都拉不開的女孩舅母一下子就被他們拉開了。

    那幾個湊上來的婦人看到這女孩被打的鼻青臉腫的心生憐惜。

    有一個性格豪爽一些的婦人就指著這女孩的舅母道︰“看看,她剛剛還說她對這姑娘好,這還是大庭廣眾之下呢,她就能下死手打人家小姑娘,更不用說私底下呢。”

    另一個年紀稍長的婦人也跟著道︰“是呀,還有那個爛了心腸的男人,眼看著自己的親外甥女被打連個屁都不敢放,真是個沒種的軟蛋。”

    那女孩的舅父被接連奚落,似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走到自家婆娘面前要拽著她離開。

    “且慢。”那個三十余歲的太監見狀便道︰“你們隨意毆打宮中入了冊的女官,就這樣想走就走嗎?”

    幾人正說著就有游人看見遠處有一群衙役隨著一個小太監往這邊趕了過來。

    那游人就喊道︰“衙役們來了。”

    女孩的舅父舅母一干人聞言臉色蒼白。

    衙役們把那女孩的舅父舅母等人帶走以後,太監們就帶著這母女二人來到了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面前。

    這女孩不認識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但她見這兩位貴女雖身著便裝,但她們身邊既有太監們陪同那麼這兩人應當就是王府里的郡主了。

    女孩連忙拉著自己的母親跪下,口稱多謝貴人相救。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對她很有好感,見她面上有傷便吩咐小太監帶著她去處理一下傷口。

    太監們也不過是見公主和郡主讓他們去給這母女兩人解圍,擔心公主和郡主想見這母女一面便將她們領了過來。

    听到公主和郡主的吩咐,小太監們連忙帶著這二人下去了。

    她們走後,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也有些意興闌珊了。

    平寧公主就道︰“我出宮之前,母妃跟我說要是玩累了可以到我姐姐府上歇一會兒,不如我們去她那吃午飯吧。”

    儀苑郡主也有些累了,便欣然應了。

    臨走前,平寧公主吩咐太監︰“你去打听一下那個姑娘在哪做事,回來跟我說一下。”

    小太監連忙應了。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到的時候,魏若正在看夏雨記錄的孩子們的作息時間,她見孩子們的作息一切如舊,便放心的放下了手中的冊子。

    听到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來了,她便笑著請兩人進來。

    等她們一起用完午膳後,平寧公主便把她們在京郊看到的事情告訴了魏若。

    魏若听完之後就道︰“有些時候,有些家中有兄弟的人其實就是靠著欺負姐妹發財的。”

    平寧公主和儀苑郡主之前不知道這種事情,可她們今日在京外听到這一家的糾葛後便理解了魏若話里的意思。

    恰在此時,平寧公主派去打听那家女孩消息的小太監回來了。

    平寧公主便把他叫來來,問他那女孩的事情。

    原來那女孩名叫余柯,她是今年剛考中宮內女官的,半個月後就要入職宮中了。

    “听嬤嬤說那個小娘子做事很是利落,為人也很不錯,帶她的那個嬤嬤很喜歡她,說要把她調到身邊培養呢。”小太監笑著對平寧公主等人道。

    平寧公主听了小太監的話後,自有自己的心思,不過她要回宮去問過貴妃方罷,因此並沒有立刻告訴魏若和儀苑郡主。

    她臨走前,魏若將那菘藍潔面膏給了她。

    平寧公主挺開心的,說若是用的好了就使內侍過來告訴她。

    如此過了兩日,魏若就听宮內內侍說,平寧公主把個女官要到了她身邊。

    公主們身邊的女官數量都是有定數的,每一個名額都很珍貴。

    魏若關心平寧公主便多嘴問了兩句。

    那內侍便說這女官是前兩日公主在外面遇到的那個余柯,公主告訴貴妃想把那個女官要到身邊的時候,貴妃還特意把人叫來看了看。

    她看這個女孩眼神清亮,目光堅毅,覺得她是個能干的人,便答應了公主的請求。

    魏若听說母妃已為幼妹把過關,便也沒再說些什麼了。

    她繼續悠哉悠哉的養胎。

    如此很快就到了五月份,此時魏若已經懷胎六個多月了,而寒姐兒那里也傳來了有喜的喜訊。

    她婆家對她這一胎很是重視,不論是太婆婆、婆婆還是下面的嬸娘妯娌都很照顧她。

    二姑母知道後喜不自禁,帶著丫鬟過來找魏若,說是要多謝魏若給寒姐兒說了門這麼好的親事。

    魏若見狀好笑不已,她覺得自己只是起了個搭橋的作用,哪想到二姑母卻把功勞算在了她的身上。

    不過這種事到底很令人開心。

    魏若便也跟著二姑母湊趣。

    結果不知道怎麼回事,她會說媒的名聲竟然傳了出去。

    京內命婦們都在傳她會說媒,舉例就是寒姐兒的婚事。

    一時間來安國公府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不過大家知道魏若懷了身子便只來拜訪老太君和老夫人,她們來也不是立刻要讓魏若給她們家孩子說親,而是說等魏若坐完月子後,要是想說親,希望能第一時間考慮她們家孩子。

    老太君和老夫人哭笑不得的送走了訪客們。

    李浩淼知道後也回來調侃魏若,說她現在倒成了紅娘了。

    魏若也是哭笑不得,但她也沒將此事太放在心上。

    畢竟這些事也只是一時的,不過是人雲亦雲罷了,等她生完孩子,京內說不定又有新的傳言了。

    到了六月份的時候,京內果然有了新的事情發生。

    被陛下派到安西剿匪的萬有齡帶著軍隊回京了。

    此次安西之行,他不僅成功的剿滅了土匪,軍隊傷亡人數也極少。

    啟和帝龍心大悅,下令嘉獎萬有齡。

    萬有齡被封為忠勇伯,萬有齡的庶長女則被陛下賜給了大皇子做側妃。

    萬有齡一時間成為京中的熱門人物,萬家自是門庭若市。

    京城的貴族們絡繹不絕的去往萬府拜訪。

    大家都說安國公的輝煌已經過去了,日後這軍中便是萬有齡的天下了。

    而娶得了萬有齡長女的大皇子,則成為朝臣們關注的對象。

    概因幾個皇子雖說都安插了人選在京郊大營,但如萬家和安國公府這樣擁有地方兵權的人家才是真正能對時局起決定作用的人家。

    而安國公已經自剪雙翼了,貴妃雖然有寵,但五皇子畢竟還小,假使陛下這兩年出了什麼意外,那麼和萬有齡深度捆綁在一起的大皇子將會成為競爭地位的強有力人選。

    大皇子自是春風得意,彷佛地位已經到手,而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內心則極為焦灼。

    三皇子府上的庶妃姚氏前段時間生下來啟和帝的長孫,三皇子自是十分的得意,親自進宮向啟和帝報喜。

    啟和帝也很喜歡這個長孫,每日里都要派內侍過去探望。

    眾人見他對這個長孫的喜愛度絲毫不遜色于五皇子,自是對三皇子另眼相看。

    可轉眼間陛下卻將萬家長女許配給了大皇子。

    有那不知道啟和帝心意的臣子自是一臉迷茫,看哪個人的爐灶熱便去捧哪個人的臭腳。

    而有些眼明心亮的臣子卻從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如南家和陳家這樣的書香世家,又是和安國公府有親的人家,自是更加的親近安國公府。

    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現在京內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是娶了萬家長女的大皇子更得聖心,還是生了啟和帝長孫的三皇子更得聖心。

    安國公府越發的低調,府內眾人尋常不輕易出門。

    魏若的三子就在這樣不平靜的時候降生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公夫人日常》,方便以後閱讀國公夫人日常第75章 第 75 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公夫人日常第75章 第 75 章並對國公夫人日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