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趙宸之手?
嬴政懷疑是不是自己听錯了!
待腦海里轉了一下,確定自己沒有听錯,劉伯溫確實是說這三字經乃出自趙宸之手。
首先的第一想法就是不相信!
就這看似語句見解,但無不充滿了人間大義的文著。
趙宸能著得出來?
而且,三字經不僅朗朗上口,就這麼一會兒的時間,嬴政已經能背誦前面的篇幅內容。
甚至其表達出來的意境,滿是儒家味道的教化之意!
從趙宸對儒家的態度,如果說這是趙宸著出來的,不如說劉伯溫是在開玩笑。
還能讓嬴政好接受一些!
心底排腹不已,面上則有種被欺騙了的感覺。
抓著質地柔軟的書冊,嬴政臉上隱隱有些發黑。
對劉伯溫質問道。
“你說這是趙宸著的?”
滿是懷疑與不能接受!
而劉伯溫這下沒有了前一刻的遲疑,面上浮現出肯定神色。
點點頭,拱手很是確定道。
“臣相信是公子著的!”
未了,劉伯溫又補充了一句,就是這句話,讓嬴政竟有些不知如何作答!
只見劉伯溫斬釘鐵斷道!
“三字經,看似無甚文采也!然實則其中蘊含了諸多深明大義!”
“乃千年難得的一部,啟蒙著作也!”
“且,臣以為,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公子做不到的!”
至于先前劉伯溫為何會有些遲疑,主要是三字經雖然在一些文學大家眼里。
文采方面實屬不值一提!
然而劉伯溫卻深知三字經的重要程度!
在人年幼時期,三字經對人的啟蒙作用,幾乎能與論語等,在成人士子心底一般重要程度相比肩!
所以對于一個平常不喜儒家,且表現出來的,也只是作戰方面有著非凡才能的趙宸。
能著出三字經這樣的驚世著作,哪怕是劉伯溫明知是趙宸拿出來的文著。
但只要他一想到三字經,也會如此時嬴政所表現出來的的心情差不多!
如何也說服不了自己,這竟是趙宸所著的!
畢竟趙宸實在是表現出的,不應該有這樣的文采才對!
不過趙宸著作並不止三字經一部!
還有諸如什麼百家姓、千字文什麼的,在劉伯溫及賈詡二人看來。
包括三字經,這些都是足以作為,國人數千上萬年的啟蒙必讀著作!
以前造紙術在歸化城得以大量應用,紙質書籍在趙宸的指導下應運而出。
隨後趙宸就出了多本,諸如三字經這樣的簡單直白,且又富有廣義的文著!
開始劉伯溫,甚至是趙宸屬下任何一個文士一系的人,都不相信這是趙宸自己所著作的!
但直到趙宸又接二連三的拿出,立意上面足以媲美三字經的文著後。
這才迫使所有人,都相信了趙宸!
原來他們的老板,竟然不只是滿腦子只知道打打殺殺的大聰明!
在文之一道,年紀輕輕既有如此高深的造詣……
之所以到現在,劉伯溫還有些懷疑趙宸文采方面的真實性。
不過是文人相輕罷了!
誰人不想著出,如同三字經、百家姓這樣,通俗易懂,又足以流傳萬世的文學著作呢?
就是連劉伯溫也是如此,一想到三字經、百家姓這樣的文著,竟不能是自己所著。
常常會在深夜懊悔。
如此簡單的著作,但注定會在世間及時間長河當中源遠流傳!
自己就怎麼沒想到呢?
不提地位上的尊卑,這點上面,所有人都對趙宸‘著出’的數部著作,感到有些吃味。
哪怕是一向深諳低調、明哲保身之道的賈詡,也有些嫉妒起趙宸來!
見到劉伯溫不容置疑,且毫不猶豫的樣子。
嬴政眼底還是閃過深深的懷疑,不過劉伯溫所說的在他腦海里一陣回蕩。
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公子做不到的……
不禁暗自在內心反問。
難道真的沒有什麼,是趙宸做不到的嗎?
反問過後,嬴政視線不覺的下移,看向被自己拿著的紙質書籍。
下意識的把翻開的書頁合攏。
書籍封面之上,豎著三個大大的秦篆!
像是用世間最鋒利的文筆,所刻印上去的一般!
三字經……
嬴政想到剛才自己所讀到其中的內容。
一些甚至自己從小都能從人口中听到過,但這小小的書冊,竟把所有此前發生的。
那足以發人深省的各種典故歸類其中!
那種感覺嬴政一時間又說不出來,這三字經與詩經倒是有些相似!
但所表達出來的一些東西!
以嬴政的見解來看,三字經甚至比之詩經還要勝上一籌不止!
詩經也如同三字經一般,有些內容都是改編的關于人的。
然而不同地方,就是詩經里面的故事,人物全都是一些所謂‘聖賢’!
更多是是在士大夫階層流傳,然後更多的就是一些體現古時人文的一些內容。
而三字經在立意上面!
通篇都是讓人感觸的故事,並且這故事還非常的接底氣!
蓋因為三字經中的故事,很多普通百姓都曾听說過!
四書五經,現在已經總結的差不多,也在世間文人之間開始流傳。
不過如果讓現在嬴政選擇,嬴政會摒棄讓所有文人無比推崇的四書五經!
他現在唯獨喜歡這部,簡單的三字經!
在心中想了很多,有些復雜與感慨。
嬴政不自禁的,再度翻開三字經,喃喃道。
“三字經……足以傳世也……”
現在的啟蒙著作是什麼?
通篇不過是三皇五帝的功與仁與賢等諸多高尚品德罷了!
但不僅語句難懂,讀起來還給人一種晦澀的感覺。
哪有郎朗上口的三字經來的讓人喜愛?
看著嬴政又要陷入三字經當中,見現在時間已近黃昏。
他們必須得在天黑之前回得咸陽城內。
劉伯溫溫聲相勸道。
“陛下!”
“書架上面,不止三字經一本文著!”
這句話成功的拉回了嬴政的思緒,听到劉伯溫如是說。
嬴政果然把視線從手中的書中收了回來,抬頭,目光看向身前的書架。
見到上面一冊冊,整齊擺放的書冊,頓時感到一陣有些懊惱!
如此多的書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