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往前爬爬,能進暢銷榜前一百!
“行了,年紀不小了,總惹了你妹妹生氣。過了中秋節,你便要出嫁了,沒事你就在房里,給自己做嫁衣。”薛氏訓斥了一句。
林燕氣呼呼的坐去了一旁,擦著眼里的淚。
薛氏嘆了口氣,說道︰“燕子,不是娘和你妹妹總嫌棄你。你凡事多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今天這事情換成了鐵子了。他如果這般糊涂了,如今跑回來跪在你爹的面前哭。
你說娘該如何做?或者你這個當姐姐的該如何處理此事?”
林燕的氣來的快,消的也快。
“鐵子不會這樣做。”林燕道。
“我叫你想一下,你給我轉動一下腦筋成不成?”薛氏揉了揉眉心。
林燕嘟嘟噥噥的回道︰“那是我親弟弟,我就這麼一個弟弟。我肯定勸著娘和爹,咱們一家人還是一家人。”
薛氏嘆了口氣,說道︰“你看,讓你換位思考一下,答案呼之欲出。所以,不要出去給你爺奶添麻煩,讓他們自己做決定。有一天你也會老的,子孫的事情,只有天知道。
當父母在生下他們的時候,哪里曉得老天爺給送來的是好瓜還是壞瓜。
再爛的土地,種地的人不嫌棄;
再爛的人,生養的人不嫌棄。”
林燕覺得好煩,“就這樣了,就這樣原諒了大伯一家。那之前還費力氣告他們干嘛?”
這時,林巧巧抬腿邁著門檻,搖頭晃腦的說道。
“告他們是咱們爺奶決定的事情;原諒與否,也是咱們爺奶的事情。
首先咱們要弄清楚一點,那人只是咱們的大伯而已。說難听點,就是個親戚罷了。
哪天我高興了,就去走動一下;哪天我不高興了,就當他不存在。終歸,他又不是我兒子。我又不需要去操心,他一大家子的事情。”林巧巧道。
林燕眉眼一亮,“還是你腦袋瓜子聰明,我真心佩服。我可以跟著你三天嗎?放心,我絕對一句話都不說,你就當我是個跟屁蟲,或者丫鬟也成。你叫我干什麼我就干什麼。我絕對不多嘴。”
林巧巧看了一眼薛氏,而後,點頭,“成吧。我現在要去妓院,你跟嗎?”
林燕紅著臉,說道︰“跟。”
“那你趕緊換身衣服,這可不像一個下人。”林巧巧說道。
林燕撒腿就要往回跑,還是被林巧巧給喊住了,“回來,不錯,甚是听話。走吧。”
林燕跟在林巧巧身後,撅著嘴,舉起了拳頭,比劃了兩下,又收到背後。
兩姐妹從後院出來,鋪子里已經沒有了老兩口的身影,更沒有了林大福一家的影子。林燕幾次三番都想問林巧巧,但是,都忍了下來,沒有多嘴詢問。
雅琴樓。
到了門口,林燕錘了下走的發酸的小腿。林巧巧簡直是走了大半個城,林燕只知道林巧巧每天往外跑,卻不知道跑這麼遠。
門口的小廝,立刻點頭哈腰。“小林姑娘來了,我們掌櫃已經備好了茶點,等候小林姑娘多時了。這位姑娘是?”
“你不用管她,這幾天她給我當丫鬟。”林巧巧說道。
二人一前一後進了樓里,林燕的臉紅撲撲的,但是,她又好奇又羞澀的打量著周圍。這妓院與想象的不一樣,也沒瞧見樓里的妓女,樓里都是忙著裝修的工人。
一路彎彎道道的,好不容易才到達了後院。一進來,便瞧見假山旁在練習舞蹈的女子們,還有池塘邊舞劍的男子們,亦或者在大鼓上練舞的女子,還有彈琴、撥動琵琶等等。
甚至還有人在兩兩相互指導,練習神態與走姿或者化妝梳頭的人。林燕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似得,這里瞅瞅那里瞧瞧。
“你可來了。”老鴇笑若菊花盛開,熱切的說道。
“能不來嗎?琴姨這里的點心,我每天都饞的不得了。要不,你干脆把那廚子讓給我帶回去吧。”林巧巧笑嘻嘻的說道。
“那不成,這可是我的主打招牌,沒了他,這樓就不是這個味了。”老鴇笑著說道。
“好吧。”林巧巧坐了下來,好不遐意的喝茶吃點心。
似乎一點都不著急,道是老鴇先坐不住了。
“巧巧啊,你幫琴姨再看看如何,也不知道調教的方向對不對?”老鴇說道。
林巧巧把空盤子遞過去,老鴇立刻招呼下人,又給林巧巧上了一盤點心。
“琴姨說笑了,我只是一個小姑娘家家,哪里懂什麼!琴姨若不會調教人,說出去,這城里怕是沒有幾個人會信了。”林巧巧笑嘻嘻說道。
老鴇肉疼的把頭上的步搖取了下來,這東西有點大,顯然插在林巧巧頭上並不合適。但是,這老鴇就這麼給插上去了,還睜眼瞎的夸著好看。
“我就說這步搖就適合小姑娘家家戴著玩,哪里適合我這老太婆。”老鴇說道。
林巧巧將步搖取了下來,故作夸張的表情,用手捂著小嘴,一副財迷心竅的樣子。
“哇!這就是步搖嗎?一直听人說起但從未見過。”林巧巧道。
而後,林巧巧又一臉好奇寶寶的樣子,追問道︰“秦姨,給我講講步搖吧,听說步搖分很多類。”
老鴇可是精通各類型的首飾,是個行家。見林巧巧詢問,立刻,侃侃而談,講給林巧巧听。
“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曳。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有文獻記載的。初學者想要入手步搖,那一定得認識另外兩樣。
發釵、發簪、步搖,這三者可是有很大區別。
像很多貴婦人都不懂,畢竟她們並不是自幼就生在大富大貴之家。”老鴇喝了口茶。
林燕用心的記下,畢竟將來她也要跟著寧秀才回京城,若是連這些女兒家的東西都不懂,定然會鬧出笑話來。
老鴇道︰“發簪又被稱作笄。你看大街上,那些風度翩翩的公子們,就喜歡把頭發扎起來一半或者全部扎起來。然後再帶上冠,那冠上插的那根就是發簪。
這樣可以起固定作用,以免滑墜。像大戶人家都會給家中女孩舉行笄禮,宴請賓客,當眾給姑娘頭上插上發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