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堵在門上了,難道拒人于千里之外!
更何況史梅還是林三福一家三口的金主爸爸!
這得罪不起!
林三福認命的和史掌櫃簽署了協議,把自己早就提前準備好的圖紙,連帶著這些時日賺取的全部家當交給了史掌櫃。
林三福都想哭了,因為他又一貧如洗了。
“林先生,店里離不開人,我先走了。”史掌櫃笑眯眯的抱著東西離去。
銀子他是不稀罕,他稀罕的是懷里的那堆圖紙。
史家安排在林家村的眼線,早就把老林家的事情,上報了回去。
史櫟在史文浩的教導下,正在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奸巨猾的奸商。
早就準備好了後手,以防止林玉竹脫離了掌控。
今日一舉,也是暗示給林三福看,史家只想和林三福交和,不想交惡。
以史家在洛川縣的地位,不要說拿捏林三福,即便滅了整個林家都輕而易舉。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史文浩不會下這一步黑棋。
史文浩是個商人,又不是強盜土匪!
“人走了?”林巧巧說道。
“嗯。”林三福一臉疲倦不堪。
張英給林三福遞上一杯涼茶,“預算多少?”
林三福搖頭,“賬單還沒有做出來,史掌櫃說等整個房子都裝修完了才結算。
他說估摸著可以再買下一棟這樣的房子了!”
張英嬌笑了起來,幸災樂禍的輕輕推了林三福一把。
“那相公還不努力掙錢,別忘了咱們還有一個宅基地等著蓋四合院。呵呵∼”
林三福眸光深了幾許,透著幾分,靜靜的盯著張英,一臉的柔情蜜意。
“娘子你看咱們家這家底不薄了,啥時候再給為夫生個大胖小子啊?
你看家中老人一直在催!
我們是不是把這計劃給提上一提。”
張英嬌羞的又作勢要推林三福一把,手剛伸出,便被一雙大手一拽。
整個人可能也沒有做多余的反抗,順勢而為的就跌進了林三福的懷抱中。
楊柳腰還被林三福另一只大手挾制著。
張英嬌羞的滿臉通紅,直往林三福的懷里鑽,臉蹭著對方的胸膛。
林三福眼底的又濃了幾分!
顯然,這兩口子,已經遺忘了某人的存在!
“靠!”這是,石化後的林巧巧,解破封印的時候,發出來滴。
辣眼楮∼∼
動不動就虐單身狗!
還有,話說她現在好像是毛孩子吧!
這兩個衣冠禽獸!
“沒人性!”林巧巧撅了撅嘴。
的上樓去了。
“人家還是個毛孩子,嚶嚶∼”
空氣中還漂浮著,林巧巧的怪聲怪語。
二樓的窗戶在林巧巧手中,被粗魯的打開了,發出刺耳難听的聲音。
嘎吱嘎吱的。
而後。
某位被虐的炸毛的小姑娘,一副悲憫的樣子。
仿佛死了心上人似的!
悲情的,望著月亮。
雙手按在窗沿之上,脖子伸出窗外,吹著夜晚的冷風。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
無人陪我夜已深,無人與我把酒分!
無人拭我相思淚,無人夢我與前塵!
無人陪我顧星辰,無人醒我茶已冷!”
林巧巧一嗓子吼完了,被虐的單身狗爽了。
“喂!”
不知道何時,樓下站著一個白衣人。
這一聲把林巧巧給嚇的,以為來了鬼。
“大半夜的,穿一身白,走路沒有個聲音啊。
知不知道,人嚇人,嚇死人啊!”
先吼了,再說。
吼完之後。
小姑娘低頭,借著昏暗的光線下,仔細的觀察。
待瞧清楚那張花容月貌。
只見月光下,那小正太一襲白色的錦衣華服,手里提著照明的燈籠。
就是這張顛倒眾生、美的讓生為女生的林巧巧都嫉妒的臉。
此時,小正太寒著一張臉,涼颼颼的,快趕上寒冬臘月了!
林巧巧下意識的抱緊了胳膊,讓自己暖和點。
二人視線交集剎那之間!
電光石火。
一個惡狠狠的低頭瞪著,一個淡淡的仰頭凝視著。
只見,那小正太薄唇輕啟。
“大半夜的,就听你在那鬼嚎!
咋地,被人拋棄呢?
話說你才多大,小小年紀就思春!
嘖嘖∼
果然!
人長得丑,這心也是丑的!”
拐著彎罵,暗諷丑人多做怪!
說完也不給人回嘴的機會,轉身飛走了。
眨眼間,便失去了蹤跡。
本就被硬喂了一碗狗糧,此時,又被金天鵝再次嫌棄長得丑。
林巧巧徹底炸毛了。
逮誰懟誰的模式開啟!
“他媽的!會飛了不起!”
“有本事,你給本姑娘回來啊!”
“什麼叫丑,來說清楚!”
“老子悲風秋月,關你球事!”
“毛還沒長齊的小屁孩,耍什麼酷!
草!不就是會飛嗎?
靠!
欺負老子不會飛。”
“媽的!居然敢說我丑!你全家才丑了!”
“尤其是你,尼瑪,臉白的跟小白臉似的!
靠!”
樓下,兩口子花前月下後,一臉春風得意的林三福。
磨磨唧唧的穿上了衣服,上樓去安撫,被他給遺忘在角落里的親閨女。
了解到實情後,林三福不厚道的笑了笑,而後,健步如飛的下樓去了。
直奔耳房,把打听到的情報,拿去討了媳婦歡心。
“哈哈!她這是裝逼沒成,反被對方炫帥了一波!”
“哈∼哈哈!娘子,那不就是惱羞成怒、羞愧難當!”
樓下,爆出了惹人生氣的大笑聲。
樓上,小姑娘氣呼呼的把窗給關上。小拳頭捏的嘎 響。
隔壁住著的鄰居,陳秀才還在奮筆疾書。
“哎!難得小林姑娘今日心情不錯,吟詩一首。
哎!
要是小生剛剛早些現身,說不定還能再與小林姑娘,再交流一首。
哎!
算了,小生也照著這個套路,也即興發揮一首。”
這般,陳秀才眸子一亮,想到了生財之道。
幾日後,陳記書肆上架了一本新書。
這本書非常奇怪,書里後面的頁面是空白。
開篇第一首詩,朗朗上口,又透著濃濃的寂寞與淒涼。
第二頁便是該書的作者,即興之作。
洛川縣文人圈買了此書的文人,三五相邀,一起即興作詩。
而後,互相收錄在冊,互相交流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