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915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五)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915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五)

    1944年1月1日,開羅下雨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打濕了開羅的街道,沖刷掉了彌漫在街頭的便溺氣味。

    春雨貴如油,在埃及更是如此。便是部隊的軍服被打濕,也沒有讓準備再次進攻阿拉曼的世界人民解放軍第11集團軍的官兵們感到不快。大家享受著難得的濕潤天氣,準備著出發的命令。

    11集團軍下轄41、42、433個軍。世界人民解放軍采用33制,1個集團軍包括專門的運輸部隊,其全部兵力達到了20萬之多。

    得知以亞洲人員與黑人為主的第11集團軍再次進攻阿拉曼,正在埃及進行整頓訓練的其他部隊心里面都感覺不太是滋味。世界人民解放軍講究各國人員盡可能分配到各個部隊,以免造成隔閡。但上1次阿拉曼戰役,這些部隊打的很糟糕。

    第41、42、43軍的步兵都是由中國直接從東非的編戶齊民中選拔,指揮官基本都是中日朝3國人員。緊急組建第11集團軍,明顯證明中國方面已經不願意相信其他部隊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戰斗力。

    世界人民解放軍組成人員絕大多數都是男性,大家也是有脾氣的。見到自己被如此的輕視,不少成員都因為不快而生出些看熱鬧的心思。此時其他部隊都在埃及地區進行修整訓練,各部隊的指揮官們不約而同的想開個小會,很快也就踫了個頭。

    由于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委員會比較反對執行嚴格的軍事紀律,導致各部隊事後的確進行了反思,卻只有職務的撤換。並沒有如同其他國家軍隊那樣對戰役指揮員們進行包括槍斃和入獄之類的嚴懲。

    看到第11集團軍的編制,原本就底氣不足的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大部分委員們都感覺很尷尬。世界人民解放軍與那種征兵制度的國家軍隊不同,國家軍隊的嚴懲不僅要那些必須承擔失敗責任的軍官與士兵在肉體上死亡,還要從社會關系上讓他們死亡。世界人民解放軍由志願者組成,從本質上就不存在這樣的基礎。

    委員們認為,如果世界人民解放軍處決犯下個人罪行的人員,還可以根據人道主義的原則。但是人道主義卻無法支持對于負有戰爭責任的個人進行處決。即便想處決,也需要在找出那些人通敵,故意出賣部隊的證明後,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名義處決人。

    如果只是因為戰敗就處決負責人,處決就會成為1種壓迫。與志願者組成的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本質相沖突。

    因為戰敗,也沒人用此事說事。非亞洲出身的委員們就討論起第11集團軍的戰斗力。

    “這些黑人也就訓練了1年左右,因為語言的緣故,大多數並沒有完成軍校教育。”

    “但是日本與朝鮮的官兵們都精通漢語。這會不會變成1種新的殖民地軍隊模式。”1位印度志願者憂心忡忡。這種部隊組織模式與英屬印度軍隊非常相似,非得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英屬印度軍隊的軍官基本都是英國人,士官與低階軍官是印度人。而11集團軍中的軍官是中國人,士官與低階軍官是日本人與朝鮮人。而且11集團軍中還有由日本人與朝鮮人單獨組成的部隊。

    在此時的世界上,歐洲人認為中日朝3國人民的血緣遠比歐洲各國之間的血緣近,3國的關系大概可以用哈布斯堡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下的自由領的類似關系。也有不少歐洲人認為朝鮮是中國的海外省,日本則是中國的僕從國。

    不管是哪1種關系,眼下的當務之急乃是第2次阿拉曼戰役能否打贏。如果第11集團軍同樣戰敗,就證明世界人民解放軍本身戰斗力不如歐洲列強軍隊。如果11集團軍打贏了,就證明國家軍隊的戰斗力就是比志願者組成的軍隊更強。這對于世界人民解放軍當下的組織模式是1個巨大的挑戰。

    所以與會的非亞洲委員們左右為難,他們又希望第11集團軍吃鱉,又期待第11集團軍能打贏。

    遠在東非的程若凡知道世界人民解放軍現在面對的矛盾,也知道從內在的道理上,的確不能殺人。所以才將11集團軍調到前線,負責第2次阿拉曼戰役。第11集團軍是按照國家軍隊的模式組建,建設方式完全模仿東北軍時代的要點。

    最初的時候,連中國同志都覺得這種模式里面濃厚的接地氣作坊導致了部隊中的“土氣”濃厚到有些難以形容。如果非得說,這支軍隊像是1支小學生組織的團隊,甚至是幼兒園生的團隊,也不是完全沒有相似處。

    大家也沒想到,此時竟然得靠第11集團軍來執行進攻阿拉曼的戰役。

    程若凡在43年12月31日給北美的胡秀山發去1封電報,問候之余,還詢問了世界人民解放軍在阿拉曼戰役的失敗,有沒有影響到北美戰役。

    胡秀山在1月1日回了電報,電報上只有6個字,“沒影響。新年好。”

    這種回答讓程若凡有些訕訕的感覺。不過胡秀山說沒影響,應該的確沒影響。畢竟當下的加拿大地區已經普降大雪,中國軍隊可以依靠著山區進行防御。在惡劣的氣候下,山區的防御難度大大降低。以胡秀山的細致以及北美戰區部隊的精銳程度,此時的防御戰應該很好打。

    確定了沒什麼連鎖反應,程若凡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繼續在非洲進行解放的工作上,只是讓秘書將最新戰報記錄下來,程若凡有空就會去看。

    第11集團軍的黑人下士奧巴馬是工兵中的1員,他家在前莫桑比克的1個城市家庭,父親是1個小公務員,外祖父是當地1名商人。哥哥姐姐都前往中國留學,奧巴馬原本也覺得自己會前往中國留學。因為以他家的成績,完全考不上英國的學校,更考不上本地的學校。

    本地學校之所以更難考,是因為太多本地黑人官員與買辦家庭的子弟都在上本地的學校。導致入學的資格很高,奧巴馬父親這種小公務員非得傾家蕩產才能送1個孩子繼續上學深造。

    然後,中國軍隊來解放非洲了。奧巴馬的哥哥姐姐也與中國軍隊1起來了,並且很快成為了當地的重要官員。經過政治審查,奧巴馬的父親與英國關系並不深厚,奧巴馬的外祖父是本地商人,而不是買辦。所以奧巴馬就從軍了。

    此時的奧巴馬並沒有考慮那些復雜的政治問題,他與工兵團的朝鮮同志1起用蹩腳的中文討論著手里的幾種英國和意大利的地雷樣本。

    由于奧巴馬想去中國留學,也就先學習了漢語。他本來覺得自己的漢語水平很1般,與朝鮮戰友在1起後就恢復了自信。論起南腔北調,朝鮮戰友也差不多。

    而且現在討論的問題的確很有意思,奧巴馬1直覺得英國很厲害,所以英國的裝備應該比意大利更好。然而眼前的地雷卻不支持奧巴馬的看法,英國地雷結構簡單,排除方法並不復雜。反倒是意大利的地雷雖然制造的有點偷工減料,但是在細節上相當的陰險。排除英國地雷需要7個步驟,排除意大利地雷就需要10個步驟,其中1個還得很小心。

    對面的宋永福眉頭皺著,很不高興的說道︰“奧巴馬,你手又快又穩,抽掉那個栓扣的工作由你來做。”

    听到這話,奧巴馬原本就黑的臉更黑了。他原本覺得自己家鄉的陽光已經很炙烈,卻沒想到北美的陽光更熾烈,他已經被曬黑了。而且抽掉栓扣可是很危險的,奧巴馬不願意做這個工作。

    宋永福看奧巴馬臉色難看,當即命道︰“你完成10個,1周內就不會讓你再處理意大利地雷!”

    工兵們的工作看似不用上前線拼殺,實際上工兵們的工作在很多時候其實更加危險。排雷,假設野戰橋梁,假設浮橋,甚至是鋪設電話線,都不比戰斗更安全。1旦敵人發現工兵們,會盡可能去攻擊工兵。

    .

    听到自己只用拆掉10顆意大利地雷,奧巴馬動了心。此時班長劉兆基開口說道︰“就這麼定吧。黑人同志排除10顆地雷,其他的地雷我們來排除。”

    阿拉曼地區距離埃及只有350公里,乃是1個交通要道。第11集團軍是摩托化行軍,10輪大卡車開了1天就抵達了目的地。

    此時的英意聯軍已經在阿拉曼地區靠開羅的東部布置了大量的雷區,1月2日1大早,11集團軍的炮兵們就對著平坦地區的雷區開始炮擊,準備用炮火進行1次排雷。

    同時,奧巴馬所屬的的工兵部隊則穿著沙漠迷彩服,開始在更靠南部的地區排雷。部隊要求的排雷寬度只有不到100米,目標是讓1支裝甲部隊在開戰後從這里突破。

    此時的天空中,中國戰斗機開始持續轟炸遠處的意大利人陣地。11集團軍的狙擊手與神槍手們則時刻準備殺傷那些靠近雷區的意大利軍人。在這樣的保護下,工兵部隊開始前進。

    奧巴馬拿出了1個磁力探測器,這種設備可以對地下的大個金屬物品起反應。很快,探測器上向著奧巴馬那邊的綠燈熄滅,紅燈亮起。奧巴馬跪在沙子上,拉出身上的1根帶子,上面別滿了曲別針。取下1根曲別針,將曲別針的1頭拉直,奧巴馬將針探入沙土之中。

    這是在南非進行過數十次掃雷後完全掌握的手段,雖然探針的效率看著很低,卻也基本不會在觸及地雷後觸發地雷。靠著這1手從中國掃雷專家那里學來的手法,奧巴馬很快找到了1枚英軍的地雷,並且將其從沙土里拆除掉。

    在奧巴馬身邊,不管是黑人還是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都如奧巴馬1樣認真的工作。並非是這麼多有相似特質的人因為互相吸引而走到1起,而是通過細致的社會調查工作,人員特質得到了發現,之後根據其特質進行工作安排。

    從投彈與掃射的聲音來判斷,對面的意大利人被轟炸得很慘。然而這些動靜並沒有影響工兵部隊依舊進行的細致工作。1顆顆地雷被排除,拆掉引信後送到後面。

    雖然是意大利人把守的地區,正面布置的地雷卻是英國制造,這讓工兵部隊安心了很多。奧巴馬從排除掉第20顆地雷後就記不住數量了。這不是說他不懂算數,而是因為精神太緊張,而不再考慮數字。

    也不知道排除了多少地雷,奧巴馬直覺的自己已經撐不住了,抹掉頭上的大汗,奧巴馬轉頭看向班長等人,就見他們同樣滿頭大汗,身上的迷彩服都被汗水打濕了。但是班長他們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必須將規定地區的地雷完全排除干淨,否則很可能就會因為漏掉的1顆地雷影響到了裝甲部隊進攻。

    但此時太累,奧巴馬索性喝光了水壺里的水,就在雷場的1個小凹坑內躺下休息。沒人指責奧巴馬,因為工兵同志們在雷場內也是這麼干的。

    如果從此時的高空中的飛機上看下去,茫茫的沙漠中根本看不到這些身穿迷彩服的小點的存在。即便能看到,他們也不過是廣袤沙漠中的1群小螞蟻。而這些螞蟻想靠自己的努力在這浩瀚沙漠中開闢出1條1公里長的通道,怎麼看都像是杯水車薪。

    然而這些小螞蟻們雖然疲憊,雖然因為精神緊張而大汗淋灕,卻沒人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職責。奧巴馬躺在沙坑里,想到了家鄉的稻田,想到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他參軍打仗就是為了打跑那些在父親頭上趾高氣揚的白人殖民官員,以及看不起哥哥姐姐以及奧巴馬的當地黑人買辦首領。打敗了這些人,奧巴馬就可以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根據約定,奧巴馬還能夠前往中國留學,遠了他的夢想。

    至于去考什麼專業,奧巴馬已經想好了。部隊里的干部們討論過,認為工兵們退役後最好能去鐵路上工作,鐵路可是個能持續上百年的產業,1旦進了鐵路,就等于是端上鐵飯碗。

    奧巴馬只在電影教學片里看到過能夠行動的鐵路,在書上也看到過。雖然不知道那種鋼鐵機械內部構造,但是奧巴馬已經決定,要去蘭州鐵道學院上學。因為部隊里的中國干部說過,蘭州那邊沙地多,相當接近非洲的地址。雖然蘭州鐵道學院在中國1眾鐵道學院中未必是最好的,卻是最適合奧巴馬的學校。

    胡思亂想1陣,心情輕松了,體力也恢復了。奧巴馬爬起身,繼續開始自己的掃雷工作。

    又忙活了1個多小時,當探針中1個地雷的時候,奧巴馬臉色變了。從探針上的細微變化,他感覺自己挖到了1顆該死的意大利地雷。仔細的將地雷上的沙土挖開,果然露出了陰險的意大利地雷的外形。

    這種地雷實質上是1個裝有7磅合3千克)炸藥的長長的木盒子,通過蓋子上的壓力引爆。使用木盒子的很大原因是意大利的工業資源不行,木盒子成本低,容易加工。但是這種因簡舊陋的方法卻意外造成了其磁性信號弱,中國的掃雷設備很難察覺的問題。

    意大利的木盒子還導致了內部的布線十分不規整,這有利于意大利工人生產,卻讓排雷必須面對各種意外情況。

    按照排雷步驟,奧巴馬找到了那個栓扣,屏住呼吸,又悠長的呼吸幾次,奧巴馬憑借手指的感覺靈活的抽掉了栓扣。做到這個動作並非是靠認知,而是靠感覺。那需要手指在很短時間內3次發力兩次放松。奧巴馬的戰友們怎麼都做不到奧巴馬這樣流暢的水平。

    抽掉了栓扣,小心的打開盒子,果然看到盒子里的安裝十分扯淡。雖然連線都在,但是爆炸物的方向與規定的方向相反。雖然這玩意不至于導致地雷失效,但是這麼搞,如果是不小心用“正確方式”打開,有可能直接把地雷引爆。

    工兵排雷部隊可是親眼看過各種地雷爆炸的威力,意大利地雷里頭安裝了3千克炸藥,1旦爆炸,奧巴馬就死定了。

    拆除掉了這顆意大利地雷後,奧巴馬很是不解,他對上前小心來運走拆除好的地雷的班長說道︰“怎麼突然就有了意大利地雷?”

    班長劉兆基神色嚴肅。看到這神色,奧巴馬直覺的知道,班長在思考。果然,等劉兆基的眉頭舒展開,他答道︰“我們接下來很可能就會遇到大量意大利地雷。”

    奧巴馬想不明白這里頭的道理,甚至不太想詢問。因為班長劉兆基是1名中國高中畢業生,他能想到的很多事情的思路非常奇特。至少奧巴馬怎麼都想不到。

    不過這次劉兆基沒有賣關子,他問道︰“奧巴馬,咱們先前拆除的英國地雷是誰埋下的?”

    “英國人。”奧巴馬當即答道。這種問題難不倒他,他也很喜歡證明自己並不差。

    “意大利地雷是誰埋下的?”

    “意大利人。”

    “那麼意大利人是在英國人前面,還是躲在英國人後面?”

    听到這里,奧巴馬覺得豁然開朗,他素來認為英國人比意大利人離開,所以意大利人肯定會躲在更厲害的英國人後面。奧巴馬當即答道︰“班長是說,這條防線後面是意大利人?”

    劉兆基1愣,他沒想到奧巴馬竟然能夠想到這個程度。隨機心中有些慚愧,因為劉兆基也認為,黑人天生就有些笨。但眼前的事實證明,黑人只是沒經驗而已。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915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915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五)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