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907章 為白人至上主義而戰?(八)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907章 為白人至上主義而戰?(八)

    8月18日的莫斯科天氣非常好,蔚藍的天空澄清透明,連工業區內成片的煙囪冒出的滾滾濃煙都沒讓天空看上去渾濁。

    看到這樣場面,中國援甦的技術團隊成員都很感慨。中國的工業區太大,距離又近,導致污染覆蓋範圍非常大。1旦出現霧霾天氣,就會覆蓋幾個市區,甚至幾個省都會有地區陷入同樣的1大塊霧霾里。

    與中國相比,莫斯科地區雖然工廠眾多,莫斯科地區附近幾百公里內並沒有其他大型工業區。不管莫斯科工業區釋放了多少污染,都會被風吹散,並不會出現與其他工業區聯動的問題。

    中國專家有心情談論這些,除了在國內被空氣污染搞的非常難受之外,最近中國幫助甦聯企業技術升級的工作成效卓著,能在甦聯企業運行模式下進行的升級基本已經完成。如果還要繼續升級,那就得按照中國企業生產模式建設工廠,制定規則。

    甦聯方面認為中國企業生產方式是“走資本主義路線”,從制度上就給與否定,之後的事情自然希望渺茫,所以中國援助團隊都放松下來。有了更多閑暇時光。

    這人1閑下來,就會整出事情。討論天氣問題還算是嚴肅認真,來這里的人員中年輕人比例很高,大部分年輕人還沒結婚。畢竟,在可能遇到危險的地區支援,更傾向于招收未婚青年。此時莫斯科地區已經暫時安全,閑來無事的青年們就跑去和甦聯美女們1起參加舞會,或者參觀莫斯科的歷史建築,又或者跑來中國援助團隊開的內部餐廳吃飯。

    中國政府在戰爭期間向甦聯銷售物資,暫時不結算,等于是先讓甦聯白用。中國派遣了數萬名專家和技師幫助甦聯提升工業技術,使得甦聯軍工以及民用產量大大提升。這兩者都給了甦聯巨大幫助。

    然而,在甦聯普通人中大大出名的卻不是這些幫助,而是在莫斯科以及烏拉爾地區的“中國餐廳”以及“中國菜園”。

    中國人大多數男女都喜歡種點啥,種菜的群眾基礎相當深厚。不管是莫斯科工業區還是烏拉爾工業區,有足夠的廢熱,甚至還能從鍋爐尾氣中獲得2氧化碳。這兩個工業區的電力也足夠為溫室里頭那點紫光燈提供能源。

    于是,最初更多是為了娛樂的溫室種菜,之後就莫名其妙的在得到國內溫室大棚技術以及設備支持後,變出了人均年產蔬菜超過1噸的項目。5萬援助人員無論如何都吃不完萬噸蔬菜,就開始搞起了內部食堂,與同廠的甦聯工人與技術人員1起吃。

    再後來,不知怎麼的,甦聯官員們就熱衷下基層,到工廠食堂吃飯。中國餐廳的名聲隨即不脛而走,迅速成為莫斯科與烏拉爾工業區“高檔享受”的代名詞。

    由于甦聯戰爭狀態下管制太多,即便中國援助人員有盧布也花不出去。所以中國小伙子們泡妞的時候就帶姑娘到中國餐廳吃飯,不少甦聯姑娘發現1頓飯4菜1湯,連吃兩個星期都沒吃過重樣的菜品,便覺得中國小伙子誠懇體貼又大方。

    8月18日,莫斯科拖拉機廠的飯菜與平日沒什麼分別。今天也與其他日子差不多,拖拉機廠溫室的1部分蔬菜被帶走了,供應給了在莫斯科軍醫院的病號廚房。

    此時,斯大林與幾位政治局委員正好慰問軍醫院,就留下來吃了頓病號餐。病號餐包括韭菜雞蛋,青椒肉片,蒸茄子,蒜蓉西藍花。斯大林等人吃的很舒服,對醫院的伙食供應相當滿意。

    離開軍醫院回到克里姆林宮,斯大林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沒有前去慰問傷員的莫洛托夫遞交給政治局1份文件。文件顯示,現在的美國總統華萊士屬于希望與甦聯建立良好關系的代表。羅斯福非常信賴的私人木料,被稱為“影子總統”的霍普金斯,與華萊斯同樣屬于希望建成美甦友好關系的代表人物。

    等政治局委員看完報告,莫洛托夫才提供了分析報告,“雖然不能確定華萊士能否得到納粹德國的真正想法,但是華萊士至少不太可能故意欺騙甦聯。而且從當下杜魯門這個強硬反共的代表人物依舊留在莫斯科來看,杜魯門很可能承擔了某些新的外交使命。”

    甦維埃部長會議副主席相當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林科夫問道︰“杜魯門已經得到授權了麼?”

    莫洛托夫答道︰“杜魯門很可能在等待新的授權。”

    得到授權與等待授權之間的差距極大,甦共政治局委員們不再為這個問題討論。大家都看向斯大林,因為甦共政治局內部最近已經有了1個大家沒說出來的共識,那就是如果德國真的退出甦聯境內,甦聯是可以考慮與德國暫時媾和。

    與之前的甦德互不侵犯條約1樣,甦共依舊認為這只是緩兵之計。德國給甦聯造成了沉重的損失,這個大仇必要報復。然而現在繼續與德國打下去,甦聯只會承擔更大的損失。中國則會利用甦德鏖戰的機會,在全球繼續快速擴張。

    如果甦聯退出戰爭,中國就要與歐美列強開戰,甦聯則休養生息,並且等待新的機會。所以與德國媾和並非是1個壞選擇。

    當然,以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善變,甦聯並不相信納粹德國的任何承諾。所以當下必須由美國背書,才能讓斯大林下決定。

    斯大林早就將當下局面思考過很多次,看同志們都不吭聲,斯大林問道︰“馬林科夫同志,最新的數據出來了麼?”

    听斯大林要數據,不少政治局委員看向了內務人民委員會委員貝利亞。過去3個月,克格勃搞了1輪新的肅反,肅反對象並非是反斯大林陰謀集團,而是1部分原本被認為是斯大林鐵桿的地方干部。

    之所以動他們,是因為甦共對于計算機非常重視,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並且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甦聯的計算機快速普及,算力增加了幾百倍。從而有足夠的算力對甦聯國家資源和運營內容進行計算。

    計算結果顯示出來的內容令政治局大為震驚,太多數據根本對不上,而且差距非常大。斯大林隨即下令克格勃嚴查,由于有了大量數據,克格勃出擊前就已經目標明確。經過這麼1番嚴查,發現很多自詡斯大林鐵桿的同志們工作極為不負責任,為了討好斯大林,各種胡亂編造數據。

    斯大林並沒有手軟,隨即將這些家伙逮捕。罪行嚴重的槍斃,罪行比較輕的送去懲戒營,投入前線。

    貝利亞掌握了大量數據之後,不僅對于捏造數據的事情進行了嚴查,還對生產流程進行了檢查。甦聯經濟模式往往會被稱為命令式經濟,是因為各種生產都要嚴格按照中央的安排執行。

    原本中央根本沒有那麼多人手進行審查,現在有了計算機這個毫無情緒,也不受任何人情世故影響的輔助工具,對各種生產數據計算後,其中的數據差距很快就凸顯出來。

    抓住這些可疑點查下去,加上掌握了很多報表的馬林科夫向貝利亞提供了合作,好多問題也被揪了出來。不管是貪污腐化,還是敷衍工作,又或者是因為其上級人員的問題使得應該進行調整的技術升級以及設備更換被阻礙。大量問題都被查了出來,並且開始進行解決。

    就這麼幾個月,工業生產明顯提升,懲戒營同樣得到了大量新的人員。

    貝利亞的名聲再次攀升,從類似于劊子手的層次提升到了近乎死神的層次。畢竟那些工作消極的干部們怎麼都想不到,克格勃為什麼突然就能抓住很多中央原本無法知曉的事情。

    馬林科夫倒是不在乎貝利亞,現階段他與莫洛托夫、貝利亞走的很近。而且還得到了基洛夫委員的贊賞。之所以這麼順利,就是因為馬林科夫對于甦聯的數據掌握的越來越精準。

    “總書記同志,根據計算,如果德國在43年9月開始退出甦聯國土,我們將在44年3月份恢復地方組織重建。同時,根據數據判斷,到了44年11月,我們可以擁有2.5萬輛t3485裝備85毫米炮的t34坦克),飛機3萬架,都是仿造的中國戰斗機。我軍的噴氣式發動機也將量產……”

    馬林科夫的記憶力超群,介紹起工作來井井有條。而且有了計算機輔助後,原本只能依靠官員經驗的任務分配方式出現了巨大改變。計算機只要設定好參數,就可以持續運行。對于官員的工作安排就從下達命令變成了定期考核。馬林科夫相信,使用這樣的方式後,完成計劃會變得更加容易。

    斯大林很快听出,馬林科夫傾向于和同盟國媾和。所以數據都選擇媾和後的有利方面去講。斯大林倒是有些遲疑,他並不特別擔心中國的報復,何銳那麼聰明的人,絕不會與整個世界為敵。但是斯大林擔心,甦聯與同盟國媾和會被中國視為背叛。所以同盟國很可能會在甦聯與中國關系大大降溫的時候再玩弄什麼把戲。那樣的話,甦聯損失的可就太多了。

    擔心德國出爾反爾搞什麼貓膩的不僅是斯大林,甦共政治局成員同樣很擔心。連美國特使杜魯門也很擔心。不過杜魯門的擔心完全是出于美國的利益,在旅館里面等消息的杜魯門已經將大概脈絡梳理清楚。美國不僅期待甦聯與德國停戰,還希望中國與甦聯交惡。

    至于甦聯會不會加入同盟國,杜魯門並不樂觀。如果將美國與甦聯易地而處,美國肯定也希望看著全世界打成1片,並且1起打的稀爛。所以甦聯不管怎麼得罪中國,都會以不與中國爆發軍事沖突為底線。美國現在最需要的是讓停戰順利執行。所以杜魯門對于希特勒充滿了疑慮。

    必須得說,杜魯門有些多慮了。此時的希特勒所期待的並非是坑甦聯1把,而是先解決戰爭。夏季攻勢進行的看似順利,但是甦聯前線部隊卻是由1群老弱殘兵以及缺乏戰斗意志的懲戒營部隊為主。

    如果是以前,希特勒肯定覺得甦聯氣數將盡,只能用這樣的炮灰部隊填線。現在希特勒卻不這麼看了,因為甦聯那些精銳部隊的番號並沒有出現在前線,通過審訊俘虜得到的情報,那些精銳部隊正在進行人員補充,裝備補充以及訓練。由于優質補給兵力都給了精銳部隊,才導致了前線的甦聯部隊整體素質繼續滑落。這也意味著1旦進入10月雨季泥濘期,德軍進攻受挫,甦聯紅軍的精銳部隊就會如去年1樣發動反攻。

    所以希特勒也認為,此時有必要與甦聯媾和。然而媾和並非是德國單方面退兵就能夠完成,德國現在已經不期待割走甦聯的領土,德國要求已經降低到在邊境建立非軍事區。既然甦聯肯與中國簽署這樣的條約,並且切實執行,希特勒覺得甦聯對德國也應該可以這麼做。

    很快,時間到了8月19日,杜魯門得到了新總統華萊士的授權,允許杜魯門就是否牽頭請甦德兩國談判進行判斷。杜魯門當即請求見莫洛托夫,向莫洛托夫提出了甦德談判的正式請求。

    莫洛托夫並沒有激動,他冷冷的問道︰“如果德國不肯參加和平談判,或者在談判後拒不執行協議的話,美國會怎麼辦?”

    如果是兩天前,杜魯門肯定會顧左右而言他,此時杜魯門果斷答道︰“如果德國這麼做,美國會宣布脫離同盟國。”

    莫洛托夫終于有些動容了,但他依舊問道︰“議員先生得到了美國國內的授權?”

    杜魯門挺胸抬頭,自豪的答道︰“沒錯!我已經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授權!”

    .

    面對著等大事,莫洛托夫並沒有輕易相信,他向美國政府發去電報求證。很快就得到了明確回復,“美國政府的確授權給杜魯門議員,讓其判斷甦德談判事宜的可信度,並且做出自己的判斷。”

    事已至此,飽受戰爭摧殘的甦聯也沒什麼好選。會談就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而且從8月19日,甦德兩軍都停下了戰爭,德軍甚至後撤了30公里,以表達誠意。

    這次會談倒是沒有那麼多討價還價,甦聯代表神色什麼冷漠,也不掩飾對德國的敵意。雖然沒能打垮甦聯,但是在戰爭中佔了不少便宜的德國代表里賓特洛甫則是完全無視了甦聯方面的不少敵視用詞。在里賓特洛甫看來,如果自己被甦聯代表破口大罵,從而達成了停戰協議,他也不在意甦聯代表盡情發泄戰敗的憤恨。

    甦德雙方談判的內容包括,德軍完全退出甦聯後,非軍事區的劃分,以及戰俘交換的時間。鑒于這次談判的重要性,甦聯也沒提出索賠這種事情。德國也不提在甦德兩國之間建立緩沖國的要求。

    甦德雙方都知道,只要對方緩過來手,大概戰爭還會爆發。但是眼下最重要的問題已經不是甦德之間何時再戰,而是甦德都不願意眼睜睜看著中國輕松獲得世界的主導權,從而讓甦德兩國都被迫成為中國世界霸權下的小跟班。

    與戰略利益相比,很多事情是真的可以往後放。

    8月21日,甦德談判代表達成了停戰協議。並且將協議交給了本國政府。希特勒此時正在詢問從前線趕回來的北方集團司令曼施坦因大將,“你認為甦聯會在多久之後擁有單獨進攻德國的實力。”

    曼施坦因並不想討好任何人,尤其是在打了這麼久的大戰,其間經歷了各種破事。不管是希特勒還是總參謀里頭的那群坐辦公室的“紅褲子貴族老爺”,都讓曼施坦因感到厭煩,甚至是不屑。

    所以曼施坦因坦率的答道︰“按照現在甦聯的的實力,最晚到1945年1月,甦聯紅軍就擁有單獨進攻德國的實力。”

    曼施坦因的判斷讓希特勒感覺有些震動,但是希特勒卻覺得曼施坦因的態度相當誠懇,而且希特勒已經擼掉了那麼多的總參謀部將帥,他手頭也沒剩下多少值得信賴的可用將帥。曼施坦因、莫德爾、保盧斯3位大將為首的在1942年冬季戰役中表現優異的將軍們。

    “北方集團軍需要多長時間能夠撤回國內?”希特勒繼續問道。

    曼施坦因听希特勒竟然完全不提撤退之外的事情,對希特勒的看法不覺間又提高了1點。他稍1思索就答道︰“需要3周時間。”

    希特勒有些訝異,他本以為怎麼都需要2個月,甚至需要3個月。雖然希特勒不準備搞事,但是保不準甦聯紅軍會干出些什麼來。但是撤退時間如果只需要3周,那就意味著德軍的撤退速度會遠快過甦聯紅軍追擊速度。1旦德軍撤退回邊境內,以希特勒對斯大林的判斷,斯大林是絕對不敢主動越過非軍事區來搞事。

    “我們會拋棄很多裝備麼?”希特勒繼續問道。

    曼施坦因雖然覺得希特勒小看了自己,卻還是搖搖頭,答道︰“我們會盡量將所有裝備都帶回來。”

    德軍雖然結束了與甦聯的戰爭,但是德軍接下來就要與強大的中國軍隊作戰。拋掉大量裝備,會影響德軍的作戰效率。曼施坦因雖然知道肯定會丟下1點點毫無價值的裝備,但是作為軍事家,曼施坦因可不願意讓自己的戰術指揮能力遭到質疑。

    見曼施坦因這麼自信,希特勒並沒有多說什麼,他站起身,對曼施坦因伸出了手,“曼施坦因1級上將,我們在柏林的授勛儀式上見。”

    8月22日,甦聯外交人民委員委員莫洛托夫與納粹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在瑞士日內瓦簽署了停戰協議。英、美、意大利都派遣了外交人員旁觀了協議簽署。

    但是根據口頭協商,停戰協議將在8月27日公布。從停戰協議簽署的這1刻,甦德雙方將完全停止交戰,德軍將開始撤退。

    原本德國總參謀部認為,撤退的最快的將是北方集群。卻沒想到保盧斯指揮的南方集群以驚人的效率開始撤退,到了8月27日,甦德停戰協議公布的那天,南方集團軍已經撤退了400公里,而北方集團軍只撤退了230公里。

    南方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身為參謀型指揮官,保盧斯這些天幾乎沒有睡覺,而是接連不斷處理著各種消息。在這種事無巨細的指揮下,南方集團軍的行動整齊有序,始終保持著完整的後衛線,隨時可以應對甦聯紅軍的突擊。其他部隊則是在後顧無憂的情況下在平坦的烏克蘭地區快速撤退。

    保盧斯之所以敢這麼干,很大原因是他撤退600公里後,就可以到達波蘭總督海德里希修建的標準軌距的鐵路上。哪怕是沉重的虎式坦克也能夠裝車運輸。南方集團軍的步兵乘火車撤退,裝甲部隊與摩托化部隊則靠自己的車輛後撤,並且在空軍掩護下為步兵提供掩護。

    原本希特勒擔心,北方集團和南方集群撤的太快,會讓中央集團軍呈現孤立狀態。卻沒想到緊急升任中央集團軍的莫德爾大將表現出驚人的參謀能力,在組織撤退的時候同樣十分出色。

    莫德爾大將是靠防御戰成名,在勒熱夫突出部戰役中,以少勝多。堅守住了突出部,持續構成對莫斯科的威脅。整個勒熱夫戰役中,莫德爾直接對防線中營級部隊進行指揮,表現出驚人的彈性防御作戰的能力。

    希特勒在地圖上看著中央集團軍各部隊井然有序撤退的軌跡,仿佛從中看到了勒熱夫彈性防御戰的感覺。

    正如德軍所料,甦聯紅軍的精銳部隊正在拼命追趕德軍。斯大林的確想攻擊撤退中混亂的德軍,既然德軍已經全面撤退,就不可能因為幾支德軍被殲滅而翻臉。

    然而精銳的甦聯紅軍,也就是近衛軍不管怎麼追,除了偶爾能夠撿到德軍放棄的破爛裝備之外,始終沒辦法趕上德軍。

    斯大林下令,甦聯紅軍不得進入非軍事區。眼看德軍跑的飛快,甦聯紅軍中的近衛軍部隊索性徹夜行軍,力求能夠趕上德軍。此時甦聯紅軍甚至不考慮找機會吃下幾支德軍,他們現在只想能夠攆上德軍,並且以跟進圍觀的姿態把德軍“逼退”。

    然而論徹夜行軍,德軍從波蘭戰役期間就有著豐富經驗,在法國戰役中更是達到了頂峰。各個步兵師為了趕上跑的不知道哪里去的裝甲部隊,3天3夜不睡覺,靠著嗑藥持續行軍。此時入侵甦聯的德軍只想安全回家,怎麼可能給甦聯紅軍機會。

    兩支軍隊全都沒日沒夜的行軍。到了9月6日,德軍全部撤出甦聯境內。9月7日,甦聯紅軍的1支先頭部隊才抵達非軍事區邊境。遇到了留在這里的同盟國核查人員。

    英美德3國的宣傳機器全力運行,將這個消息宣傳出去。尤其是強調甦聯紅軍完全遵守了停戰協議,並沒有進入非軍事區。

    日本總理石原莞爾看到消息後,第1時間就給何銳發去電報,在電報中猛烈抨擊甦聯這種“叛徒”行徑。並且表示,“日本絕不會背叛盟友!”

    何銳並不覺得甦聯背叛了中國,甦聯自然會以甦聯國家利益為最優先選擇。甦德停戰中真正讓何銳有些感嘆的,乃是納粹德國的冷靜判斷。希特勒很清楚德國最大的威脅已經不是甦聯,所以果斷的做出了抉擇。何銳最初的時候有點懷疑希特勒可能會為了面子或者別的原因而選擇先打垮甦聯。

    政治局會議上,同志們也沒有表現得不快。看得出,同志們也覺得甦聯與德國都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李潤石提出了1個問題,“主席,既然甦德兩國簽署了和平協議。我們給甦聯的援助,是否要甦聯開始還債?”

    何銳搖搖頭,“我們現階段最優先的工作是把援助甦聯的同志們撤回來。至于甦聯還債問題,我們只用告訴甦聯方面,既然甦聯已經停戰,之後的交易將恢復掛賬模式,1個季度進行1次盤點。”

    听何銳竟然不急著逼債,同志們並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大家是真的不認為甦聯做錯了什麼。不過既然甦聯這麼做了,而且是在沒有先與中國協商的情況下私下與同盟國媾和,中國通過要求甦聯還債,來敲打甦聯,也是應有之義。

    李潤石與何銳的看法相同,甦聯已經在無意中為中國做的夠多了,甦聯的背叛只會成為甦聯的包袱。中國的里子和面子都佔全了。中國政府已經公開表達了遺憾,並且停止了中甦軍事技術交流。這件事到此為止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看同志們都有些不依不饒,李潤石笑道︰“同志們,甦聯與德國的停戰協議,實際上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經是主導世界的力量。為了應對中國,連甦德戰爭所造成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暫時放到1邊。這個宣傳可是花多少錢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我認為大家完全不用生氣。”

    這話好像讓同志們暫時輕松了1點,卻好像又沒能讓同志們輕松下來。李潤石只能繼續說道︰“我認為,從甦聯的利益來判斷,他們已經失去了阻攔中國成為世界主導力量的戰略窗口。中國有句話,高處不勝寒。不管我們是否認同,但中國的確已經成為世界主導力量。從現在到中國失去主導世界力量的那1刻,凡是對現在的世界秩序不滿意的國家,都必然會成為挑戰中國建立的新秩序的力量。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所以,同志們,我們到底是要堅持下去,還是就此放棄?同志們有了自己的決定麼?”

    李潤石的話讓不少同志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意識到中國已經站在世界中心後,看著列強們磨刀霍霍進行反擊的現狀,同志們發現站在世界巔峰的感覺與想象中的光榮勝利4夷來朝的感覺並不相同。

    舉目皆敵的感覺並不美妙,即便理性讓同志們明白,這就是世界霸主的境遇。在中國還不是世界霸主的時候,中國可是玩命的對世界霸主英國打悶棍,打明棍,想方設法的折騰英國。並且樂此不疲。

    不僅中國這麼干,當時其他國家明里暗里都在這麼干!連同為凡爾賽體系1員的法國也在拆英國的台。這就是中國從現在開始的局面。

    終于,總理吳有平開口了,“那麼,我們就開始工作吧。解決美國,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大努力。”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907章 為白人至上主義而戰?(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907章 為白人至上主義而戰?(八)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