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96章 殖民地大聯動(三)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96章 殖民地大聯動(三)

    “我們的經濟版圖中,非洲拼圖與南美拼圖正在完成。完成這兩大塊之後,就只剩下北大西洋經濟圈,地中海經濟圈,以及半從屬地位的黑海經濟圈。現階段,黑海經濟圈與地中海經濟圈是最容易得到解決的方向……”

    中華文明黨政治局委員們認真的听著總理吳有平對當下局面進行報告。在兩年前,何銳就已經指出了這些,但是同志們卻覺得非常遙遠,甚至有些不切實際。

    如果講述這些的不是何銳,哪怕是總理吳有平在說這些,都會遭到1定的反對,以及大部分人的不知所措。

    同志們當下再沒有那樣的想法,因為吳有平講述的不再是1種設想,而是事實。

    唯物主義者們的標準就是承認物質第1性,意識第2性。直白的說,就是承認實現。

    就以宗教舉例的話,唯物主義者並非是無神論,而是反對現在宗教提出的那些神神鬼鬼存在。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神”,唯物主義者們就會承認真實存在的“神”的確存在。

    何銳兩年前指出未來的時候,政治局的同志們在並不相信的情況依舊選擇堅定的服從何銳,是因為他們相信支持何銳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當何銳指出的未來變成了現實,中國真的掌握了如此巨大的解放區,大家就不再懷疑,只是考慮自己的工作要怎麼完成。

    吳有平的心情與政治局的同志們也差不多,所以吳有平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切實有效的完成世界解放戰爭之上。

    李潤石靜靜的听著,心中卻忍不住思考起昨天的報告內容。

    當中國解放了亞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後,雖然得到了廣大的市場,獲取了空前的資源。但從數字計算上看,中國依舊不太可能在沒有進行總動員的情況下打贏第2次世界大戰。

    等東部非洲得到解放,世界人民解放軍獲得了進軍歐洲的根據地後。數字計算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中國並沒有在非洲進行1場秋風掃落葉般的進攻,或者說世界人民解放軍解放非洲的第1階段只是秋風掃落葉般的消滅了東非地區的殖民地勢力,並且對歐洲殖民主義者搞出來的當地黑人附庸勢力進行了目標明確的清洗。

    之後半年多時間,世界人民解放軍花費巨大力量在東非建成了1個非常粗糙的“前農業時代”社會結構。整出來400萬戶的“編戶齊民”。

    農業時代在世界各個列強國家已經屬于比較落後的社會發展階段,“前農業時代”比農業時代更不發展。但是相較于更加原始生產模式的東非人民來說則是1個偉大進步。

    至于“編戶齊民”,以戶為單位來管理人民,是謂“編戶”。同時廢除過去封建體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貴族、長老、族長等地方領袖,所有人統統是國君的臣民,是謂“齊民”,總稱“編戶齊民”。

    400萬戶編戶齊民是個什麼水平呢?東漢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在永壽3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萬7960,口5647萬6856。到了3家歸晉後,能夠統計在冊的口只剩下不到600萬。戶只剩下100多萬。

    當然,並非人口死的只剩下十分之1,大量人口被地方豪強佔有,並不在政府的統計內。即便如此,根據後世判斷,西晉建立的時候,人口也就是1600萬左右。

    在全球最強大的中國領導下,1個擁有400萬戶編戶齊民的非洲根據地,其實力比西晉更強大。加上世界人民解放軍到1943年5月初的347萬人員,其實力比窮鬼帝國主義的意大利更強大。能在全球排第7。

    所以李潤石經過1天之後,依舊被前後兩次計算結果的巨大變化而深深震撼,情緒有些難以自拔。

    根據評估,隨著非洲解放區不斷擴大,編戶齊民的規模將以每年130萬戶左右的規模增加。到1944年底,將達到600萬戶。由于非洲地廣人稀,土地並不匱乏。非洲平均每1戶編戶齊民將提供2名全職軍人所需的食物,以及提供1.5名士兵。

    這就是900萬名士兵,以及1800萬名士兵的糧食。非洲還有大量流民,他們將在非洲進行礦業開采。或者編入工程隊5,進行基礎建設。

    雖然非洲本地缺乏工業,但是中國產能過剩。所以中國承擔起航運,以及原材料加工領域的工作,非洲當地提供糧食、原材料、兵源、勞動力。

    經過這樣的計算,非洲本地已經能夠承擔1場1200萬人規模的歐洲解放戰爭中至少3分之2的資源。中國通過與非洲的貿易,光是稅收就可以覆蓋6分之1的資源,中國政府再拿出6分之1,以非洲為根據地的歐洲解放戰爭的基本所需已經完成。

    李潤石曾經和已故的德國6軍元帥賴歇瑙討論過歐洲解放戰爭,由于當時的財政支出來源還沒確定,只能以中國單方面付出為基礎。李潤石那時候雖然信心十足,卻也知道歐洲解放戰爭的艱難。

    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中國只需要負擔6分之1的歐洲解放戰爭費用,對中國來說已經談不上是特別大的壓力。

    而且現在的計算采取了非常保守的模型,在不那麼保守的模型中。中國到1943年年底,也就是半年後,就可以在非洲搞出800萬編戶齊民。那麼中國甚至不用靠財政支出打歐洲解放戰爭,只靠與非洲的貿易和投資收益就能夠堅持下去。

    打歐洲解放戰爭,中國不僅不掏錢,還能賺點錢。李潤石對于世界霸主的紅利有了極為直觀的感受。同時,李潤石也非常直觀的確信,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的霸主地位帶來的利益與中國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中國國內的帝國主義傾必然會強得可怕。

    中華文明下,中國人民是有著正義感善惡觀的人民。但是人民必然會要求從全球霸主的全球紅利中得到更多。即便中國人民不主張侵略壓迫,卻也很大概率不會反對分取通過侵略壓迫獲取的利益。

    帶著這樣的心情,李潤石思考著,不知不覺間,總理吳有平的報告已經結束了。

    這次報告並沒有引發什麼討論。局面至此,中國領導層都很清楚自己要干什麼。而且在1938年開始中國經濟調整經濟危機)期間,中國通過舉債發展工業,政府訂單購買船舶等方式,建成了強大的運輸能力。現階段反倒不存在臨時抱佛腳,急著搞生產的局面。

    領導層只需要將中國現有的實力正常發揮出來,就足以解決面對的所有問題。對于這些經驗豐富的領導層人員來說,國家有目標有資源,自己有經驗有能力。再沒有比這更輕松的局面了。

    就在政治局委員們準備結束會議,趕緊回去工作之事,李潤石開口了,“我已經請求主席回到工作崗位上,主席還有些擔心自己的身體,比較猶豫。我希望政治局能夠聯名給主席寫1封信,請主席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繼續主持工作。”

    政治局委員們都是愣住了。不過大家很快就想明白了李潤石真正目的,至少委員們認為自己想明白了李潤石的理由。

    何銳為李潤石創造了執掌權力的機會,但這個位置畢竟是靠實力來證明。如果李潤石現階段不能向何銳證明,李潤石已經掌握了局面,那麼何銳肯定會對李潤石有看法。

    證明的方法肯定不是李潤石把何銳架空,而是李潤石能夠以政治局領導者的身份做出1致的決定,譬如,請何銳恢復主持工作。

    雖然知道此時是可以給李潤石添堵的好時機,但是委員們卻都選擇支持李潤石。原因也很簡單,大家到現在為止,認為李潤石的確有接替何銳地位的實力。而且李潤石選擇的切入點也很巧妙。

    那些支持李潤石的同志肯定支持何銳出來主持工作,而反對何銳出來主持工作的同志,本就會遭到另眼看待,所以他們不能反對,只能支持。

    .

    政治局的書記很快寫好了1封給何銳的信,並且經過了同志們的認可。這封信的內容中明確表示,在李潤石主席的提議下,政治局寫了這封信。

    在署名開始的時候,李潤石排在第1位。等李潤石簽名後,自然是資歷地位最高的總理吳有平簽字。

    吳有平先看了看周圍,並沒有拿起筆。片刻後,吳有平對秘書說了1句,就坐下端起茶杯喝水。大家不知道吳有平這是要干啥,那些希望搞出事來委員則很是期待的等著吳有平接下來的行動。

    很快,秘書回來了,將1根鎮紙遞給吳有平。吳有平將鎮紙壓在李潤石的簽名上,有鎮紙壓著,第1個簽字的李潤石簽下的名字不再僅僅是第1位,還獨佔了第1行。

    壓好了位置,吳有平拿起筆在第2行第1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才讓出了簽字的位置。

    委員們都看到了吳有平的行動,大家神色都嚴肅起來。李潤石獨佔第1行。第2行第1位是總理吳有平。這種排序是何銳在黨內的位置。

    從1915年,吳有平就追隨在何銳身邊。在4平的時候,吳有平雖然不是最早當市長的那位。但是吳有平乃是真正掌握了實權的行政體系第1次,從4平市長到後來的東北政府執政,再到中華民國總理。黨內高層都知道,吳有平從來都是何銳的忠實追隨者,從來沒有想過篡奪權力。

    所以吳有平這麼做絕不可能是跳到李潤石這條船上,而是代表了吳有平以及追隨吳有平的那1系人馬的意見。這1系人馬在黨內的實力相當大,當下不支持李潤石的那些委員們的力量與吳有平1系的理想完全不成比例。

    最終,所有簽名都寫到了鎮紙下,吳有平的簽名之後。沒有1人敢在比李潤石更靠前的位置簽下自己的名字。

    從政治斗爭的角度來說,在這種時候低了頭,就等于在公開場合向支持李潤石的那派人表達了自己不反對的態度。而低了這次頭,就意味著以後在公開場合也得低頭。

    不支持李潤石的那些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在私下場合說服何銳。或者抓住了李潤石的問題後,借題發揮。

    在未來的公開場合,政治席位的座次已經排好。誰再出爾反爾,都只會被認為壞了規矩。

    何銳拿到這封信後,很快就從簽名中看出了李潤石的進展。何銳只覺得心情非常放松,放下信,就走到窗邊大大的伸了個懶腰。

    看著窗外生機盎然的花園,何銳突然生出了1個念頭,這人民路7號,自己大概也會很快就要讓出來了。雖然何銳並不覺得留戀,但是想到要搬家,何銳就覺得有些麻煩。

    至于未來做什麼,何銳此時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在中國進攻北美之前,因為存在美國直接低頭的可能,所以何銳並不特別確定要出任未來聯合國領導人的職務。

    現階段美國決定要與中國打到底,未來的道路就明確了。等徹底擊敗美國,解放了歐洲。聯合國就將從何銳原本時空的那個更多是協商與發言的組織,變成1個類似于美國聯邦政府,或者是神聖羅馬帝國模式的組織。

    不管是美國聯邦政府或者是神聖羅馬帝國,其構架之下都是1個個擁有自己主權的政治實體。未來的聯合國也將如此,聯合國將成為1個主權國家聯合體,擁有1定的超國家主權的權力。所以聯合國的秘書長也就沒有必要再由非常任理事國出任,而是要由常任理事國出任。

    由何銳出任聯合國第1任秘書長是最適合的選擇。當然,前提是中國能夠擊敗美國,解放歐洲。

    當然,何銳其實也不在意1部分歐洲國家與美國不加入聯合國,而是去組織它們自己的小圈子。

    想到這些國家不加入未來的聯合國後,很自然的成為了文明世界的邊緣,並且因為自己尋求孤立而日漸衰落。何銳忍不住放聲大笑。

    秘書听到笑聲,連忙推門進來。就見何銳情緒飽滿,情緒很好。秘書忍不住猜測,也許何銳見到繼任者的事情終于得到解決,所以才這麼高興。

    見何銳沒有要秘書做什麼的意思,秘書關上門,在門外長舒口氣。

    在中國的歷史上,權力交接,尤其是何銳與李潤石這種戰略家之間的權力交接,從來都沒有好結果。李淵與李世民之間,朱元璋死後的靖難之役,無1不是如此。

    哪怕不是戰略家之間的權力交接,只要不是平庸的權力交接,但凡前後兩代領導者個性強烈,權力交接也都會引發激烈的動蕩。史書上對此的記載太多太多。

    而文明黨這個執政黨所擁有的實力,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文明黨內的人才如過江之鯽,哪1個不是功勛卓著,能力卓絕。要是這些人鬧起來,必然會搞出天大的事情。最終保不準就會搞出內戰。

    現在李潤石終于擺平了政治局,確立了領導地位。何銳又不是1個對權力有什麼執念的人,想來這次交接應該能讓何銳滿意。

    如果現在的丘吉爾內閣知道何銳秘書的想法,大概會羨慕到破口大罵吧。因為當下的英國議會內,反對黨對于丘吉爾內閣只有怒罵,把丘吉爾內閣貶低的1文不值。

    令丘吉爾內閣非常郁悶的是,這幫反對黨雖然罵,卻不去推動倒閣。就這麼讓丘吉爾內閣面對著不斷丟失土地的現狀。丘吉爾內閣成員很清楚,即便是現在倒閣,反對黨上台,他們也沒有辦法解決任何問題。

    所以反對黨在戰爭結束之前大概會維持現狀,他們所期待的是等戰爭結束後,讓丘吉爾內閣成員們背負所有責任,自己以清白的模樣執政,擺脫所有罵名。

    與英國的執政黨與反對黨的政權更替相比,中國的權力交替的確可以用偉大光榮正確來相容。

    但丘吉爾是真的沒辦法。當英國皇家艦隊不能鎮壓4海的時候,英國就只是1個普通強國。中國艦隊攻克聖赫勒拿島後,繼續開始向北方游弋。何銳政府接連發出出訪南美國家的請求。

    根據英國在南美國家的情報系統收集到的情報來看,南美國家的確非常婉轉的拒絕了中國艦隊出訪的請求,但南美國家現階段普遍認為英美的實力受到重大挫敗,已經不足以干涉南美國家內政。

    現階段,南美各國政府都決定加強了與中國的外交交流層級,力求搞清楚中國對南美的態度。

    之前英美為了本國利益,扶植了不少南美國家的政權。這些政權的穩定來自于外國的支持,並非執政政府本身能夠掌握本國的政治。鑒于英美實力受挫,不少南美國家內部出現了準備進行政權調整的跡象。

    在英國看來,中國獲得了巨大的機會。只要中國能夠與南美國家內部的1部分勢力談妥,就可以推選親華政府上台。

    這樣的話,北大西洋兩岸的同盟國國家就陷入了徹底孤立。而且中國由西向東進攻同盟國集團的西部,甦聯由東向西進攻同盟國集團的東部。

    歐美的末日已經到了肉眼就可以看到的階段。但丘吉爾內閣即便看到了這末日,卻只能看著。這種痛苦,仿佛在煉獄般的折磨。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96章 殖民地大聯動(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96章 殖民地大聯動(三)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