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83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83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

    從2月初到3月底,何銳始終沒有在公眾場合出現。羅斯福內閣成員們的歡喜已經到了難以言表的程度。

    羅斯福每天看到的報告中,都會先提及何銳當天是否在公共場合露臉。直到4月15日,何銳依舊沒有出現的消息。雖然新西蘭被中國“解放”的消息讓羅斯福內閣成員非常沮喪,但何銳很大可能病危的消息依舊沖淡了這種沮喪。

    4月1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會議上向羅斯福做了建議,“總統,我認為近期可以提出派遣特使與李潤石會面的建議。”

    中國俗話說,1朝天子1朝臣。英語也有類似的話,“ne king,ne foiio。”新國王,新隨從)。如果何銳已經無法執掌權力,中國的領導者們必然會選出新的領袖,新的領袖必然會有新的政策。

    看著國務卿赫爾1臉期待的講述著與中國下1任領導者李潤石的外交折沖,羅斯福並沒有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听說過李潤石,也看過李潤石的諸多文章。《論持久戰》給羅斯福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在《論持久戰》中,李潤石以戰略家的高度講述了落後但龐大的國家該如何應對強大中等國家的挑戰。這不僅是針對于甦聯,這是1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論,適合于各種應對外來侵略的戰略思考。

    面對這樣的新對手,羅斯福並沒有感到輕松。中國這種單1制中央集權國家的下任選擇與美國這種聯邦制選舉完全不同。美國的權力結構式自下而上,各個州的封建勢力極為強大,新的領導人必須獲得這些地方封建領主的支持才能上位。所以美國的選舉制度雖然很穩定,但是在追求明確未來的問題上其實非常低效。前後兩任總統的政策必定大幅度搖擺。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政治模式下,政策必然會具有高度的統1。至少,中國的下1任領導者總會極力去完成上1任領導者的目標。

    國務卿赫爾很快就感受到了羅斯福的態度,他停下了講述,不再描述對未來的美好設想。

    羅斯福的目光落在了新任6軍總參謀長麥克阿瑟臉上,麥克阿瑟當即開口說道︰“總統,現階段我們是否先進入加拿大?”

    進入加拿大的作戰計劃在馬歇爾時期已經完成,美國上層都認同了這個軍事計劃。從美國獨立戰爭後,完全控制加拿大就是美國政府的夙願。只是始終沒能完成而已。

    麥克阿瑟堅定的認為,收拾不了中國,還收拾不了加拿大?只要能實際上吞並加拿大,麥克阿瑟就可以贏得超過他爹阿瑟•麥克阿瑟的歷史地位。

    “總統,6軍參謀部判斷,中國很可能不會直接進攻我國的領土,而是會選擇進攻加拿大。如果直接進攻我國領土,中國就必須打出足夠的戰果才能對其國內有所交代。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進攻加拿大,其作戰難度會降低好幾個層級。而且進攻加拿大,我國出兵,是到國外作戰。中國也能夠大大降低作戰目的的難度。”

    麥克阿瑟向羅斯福極力講述佔領加拿大的各種理由,試圖讓羅斯福能夠做出決定。

    羅斯福心中有些抵觸直接吞並加拿大的行動。這倒不是說羅斯福本人不想完成美國的夙願,羅斯福政府已經嘗試過多次,試圖讓英國丘吉爾內閣的同意。但丘吉爾在大方向上願意與美國進行各種交易,卻完全不接受放棄加拿大。

    不僅是丘吉爾不同意美國吞並加拿大,丘吉爾內閣成員們更是堅決反對美國實質吞並加拿大。

    羅斯福內閣並不覺得意外。已經徹底失去印度地區的大英帝國已經被徹底閹割。在失去印度地區之前,英國是1個擁有4000多萬本土人口,以及4億印度牲口的世界強國。現在英國只剩下4000多萬本土人口,以及近2000萬的殖民地白人人口的普通強國。

    在兩千萬殖民地白人人口中,加拿大就有1200萬左右。現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800萬白人人口已經被中國俘獲,如果再失去1200萬加拿大白人,英國就會淪為1個只擁有4000多萬本土白人,以及空虛又廣大的非洲殖民地的歐洲列強。

    中國領導的世界人民解放軍正在不停的解放非洲,1旦徹底丟光非洲,英國甚至連英倫3島都不具備完整的所有權。與英國有著血海深仇的愛爾蘭自治政府早就表示,如果能夠收回北愛爾蘭地區,愛爾蘭島上將恢復1個完整的愛爾蘭共和國。

    英國剩下的只有兼並了威爾士的大不列顛,以及大不列顛與甦格蘭合並後的聯合王國。即便沒有丟掉北愛爾蘭,這個聯合王國的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6水域)。英國分為英格蘭、威爾士、甦格蘭和北愛爾蘭4部分,首都為倫敦。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甦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這麼1個屁大點的聯合王國國家只能用弱小來形容。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可以輕松的毀滅聯合王國。

    面對這樣的未來,英國內閣絕不可能允許美國吞並加拿大,哪怕是與美國撕破臉,英國也在所不惜。

    羅斯福內閣的成員都很清楚這些。至少在中國有可能登6北美之前,羅斯福內閣並不想對英國逼迫過甚。不過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正如麥克阿瑟所說,中國很可能登6加拿大西海岸,從而給美國制造出境外作戰的局面。

    為了保衛本國領土不受入侵,美國各州還能達成共識。但是為了加拿大的獨立,美國各州可就未必肯掏心掏肝的戰斗到底。為了讓美國能夠戰斗下去,兼並加拿大就成了羅斯福政府最好的戰爭理由。

    羅斯福也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何銳病重的事實或許能夠削弱中國的向心力,但是何銳病重的事實同樣削弱了美國對中國未來的可信度的判斷。

    李潤石畢竟不是何銳這樣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中國領導人,在中國沒有人能夠與何銳相提並論。所以中國的未來很可能會是李潤石要照顧到整個中國的情緒,而當下中國民眾的情緒並不復雜。根據美國對中國的了解,當下中國民眾的想法只有1個。不管未來中國國內會發生什麼變化,中國當下的政府必須實現中國稱霸世界的目標。

    原本中國人民堅信何銳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所以哪怕是在意識形態或者政治利益上反對何銳的人,也都願意支持何銳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

    而李潤石只要能夠實現何銳規劃的目標,他就能獲得支持。而李潤石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與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雙方必然會繼續不死不休的戰爭。

    羅斯福也沒辦法確定簡單又難以改變的時局,他索性詢問國務卿赫爾,“甦德戰爭的情況如何?”

    到現在為止,美國還沒有向甦聯宣戰。不過甦聯方面已經中斷了與美國的所有官方聯絡,並且明確的告訴羅斯福政府,“甦聯不會與全力支持納粹德國的美國政府進行官方交流。”

    這話到不能說完全關閉了美甦交流的大門,甦聯的要求很明確,那就是美國必須中斷與德國的貿易與科技等對戰爭有影響的往來。如果美國繼續幫助納粹德國,甦聯就不可能與美國政府恢復官方往來。

    .

    國務卿赫爾很理解羅斯福在意的事情,便介紹起當下甦聯的窘境。根據美國從同盟國收集到的情報,美國方面盡可能還原比較真實的戰局。

    1943年月1月17日,甦聯紅軍重奪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寧。2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軍已經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軍38個師,內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重創。進攻莫斯科的突擊集團被擊潰,使德軍驚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1個居民地,1步也不後退,直到最後1兵1卒。

    由于缺乏實施大規模進攻行動的經驗以及缺少快速兵團,甦聯紅軍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賦予的圍殲“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的任務,2月初,來自西歐的德軍增援部隊12個師又2個旅)和中央集團軍群北翼部隊,分別實施反突擊,甦聯紅軍的態勢惡化。甦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西方向部隊轉入防御、撤回外線作戰部隊,會戰至此結束。

    1943年4月,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傷亡人數達50萬人,被甦聯紅軍趕到了距離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帶。而甦聯付出了傷亡和被俘70多萬人的慘重代價,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德軍則熬過了最艱苦的防御階段,並沒有出現如拿破侖那般崩潰的局面。而且更換了前線領導層的德軍中涌現了曼施坦因、莫德爾、隆美爾等1眾出色的“泥腿子”將官。這幫在德國總參謀部那群“紅褲子”眼中的泥腿子將官們打出1系列令人驚嘆的戰役。頂住了甦聯紅軍的反攻。

    現在,納粹德國從希特勒起,到下面的將官與官兵,都樂觀的認為甦聯失去了寒冬的幫助後,將在1943年再次遭到德國軍隊的痛打。

    不過講完了這些之後,國務卿赫爾又告知羅斯福1個新消息,“總統,我們得到的消息中,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官賴歇瑙元帥好像因病去世。德國暫時還沒有發布這個消息。”

    羅斯福雖然對賴歇瑙的名字有印象,卻不熟悉賴歇瑙元帥。只是知道賴歇瑙元帥是1位納粹主義的忠實信徒,並且擁有相當出色的戰爭實力。

    听赫爾說了此事,羅斯福問道︰“賴歇瑙元帥的後繼者並不擁有他的能力麼?”

    赫爾當即答道︰“現階段德國還沒有決定誰是賴歇瑙元帥的繼任者。根據我們的判斷,有兩個人最有可能。1個是前南方集團軍群總參謀長,曼施坦因大將。另1個是現在的代理參謀長保盧斯大將。”

    羅斯福听到這些復雜的人名,已經沒興趣去理解這些。對羅斯福來說,這些人不過是小角色,根本影響不到美國的戰略。便答道︰“赫爾,等到有消息之後,你再告訴我。”

    此時,被美國方面認為很有可能接替賴歇瑙的職務的曼施坦因正在準備德米楊斯克突圍。經過近4個月的死戰,曼施坦因很清楚,能夠承擔起突圍重任的部隊只有黨衛軍第3裝甲師骷髏師。

    這支部隊的驍勇善戰冠絕黨衛軍各部隊。除了骷髏師這支部隊的精神狀態異于常人之外,骷髏師的師長艾克才是能夠讓骷髏師持續表現出色的最大原因。

    艾克這家伙是最早的“死亡集中營”的負責人,他在政治上極端的終于納粹主義,已經忠誠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

    在忘我的境界下,艾克這個看上去很憂郁的劊子手堅信,只有自己擁有極高的軍事技術,才能更好的為元首希特勒以及納粹事業效力。如果艾克自己的軍事能力不足,必然會無意義的導致黨衛軍在戰斗中的損失。

    所以這位1892年出生的男人,在他45歲之後,將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學習軍事知識,以及將骷髏師訓練成1支擁有極高戰爭實力的部隊上。

    曼施坦因自己就是個學霸兼軍事學家,不管是戰略還是戰術,都出類拔萃。所以曼施坦因發現,艾克這家伙這輩子也不可能成為戰略家了。但是在刻苦的學習過程中,艾克已經擁有了可以稱為優秀的戰術素養。

    曼施坦因發現了這些之後,也刻意的幫助了艾克。出乎曼施坦因的意料之外,艾克這家伙竟然沒有因為自己在1943年已經51歲而拒絕學習。基于對納粹主義以及元首希特勒的無限忠誠,艾克竭盡全力學習曼施坦因教給他的知識。

    這段學習過程讓曼施坦因自己都有些動搖了以往的認知。在過去,曼施坦因覺得軍事天賦是非常依賴先天的個性。艾克本人在學習上的突飛猛進,讓曼施坦因不得不承認,人類的內生動力之強大,甚至有可能讓1個人的資質得到理論上不可能出現的突破。

    當然,這種奇跡的變化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艾克在過去幾個月中,幾乎每天都活躍在激烈戰斗的地區。而且艾克本人還努力了數年之久。

    即便如此,1個幾年前還只是1個死亡集中營“牢頭”的艾克,已經成為擁有豐富作戰經驗,以及堅定意志的優秀師長,這也是曼施坦因完全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在德米楊斯克突圍戰的計劃得到希特勒準許後,曼施坦因立刻給骷髏師下令,“骷髏師必須在兩周內在甦軍防線上打通1條撤退通道!”

    下達了這個命令後,曼施坦因就不再給骷髏師下達其他命令。因為在德米楊斯克之戰中,甦聯紅軍精銳1直給了被包圍的第16集團軍極大的壓力。骷髏師只是第16集團軍中表現得最出色的部隊,而整個第16集團軍的每1支部隊都在甦軍的重圍中,在冰天雪地的甦聯大地上表現出了驚人的戰斗力。

    現在曼施坦因必須指揮整個第16集團軍突破包圍圈,與70公里外的德軍匯合。既然艾克師長擁有值得曼施坦因信賴的資質,那麼曼施坦因也給予了艾克師長最高的尊敬,那就是不再干涉艾克師長的指揮。

    骷髏師很清楚自己即將面對的死戰,全師上下並沒有因此而恐懼。艾克只是下令,全師對突圍地區進行1場清理,確保突圍過程中不會有任何消息泄露。

    在4月17日接到命令之後,骷髏師立刻行動起來。他們早就確定了突圍地區甦聯村莊的分布,從4月17日到4月19日。骷髏師對該地區的68個村莊進行了全面屠殺。不管男女老幼,通通處死。

    3天泯滅人性的屠殺中,共有39481名甦聯民眾遭到殺害。

    4月18日,骷髏師重新集結。隨機開始了突圍行動。

    突圍的第1天,德軍的進攻就頗為不順,因為甦軍方面也在進行著頑強抵抗,當炮火襲擊過後,緊接著便是慘烈的近身肉搏戰,短兵相接,對于近戰,其結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致使甦德雙方都因此損失了大量兵力。

    綻戰後,甦聯審問1名黨衛軍骷髏師士兵的時候,從他的日記中看到了如下內容︰“我們打光了子彈之後,就和甦聯人抱在1起,我會用牙去咬他,甦聯人的飛機也是不分敵我的1通狂炸......我們很快地佔據了上風,甦聯人似乎害怕我們了,他們沒有見過我們這麼瘋狂的樣子,我身旁的戰友連我自己都感覺陌生。”

    骷髏師成員們繼續了人肉炸彈的傳統,遇到無法突破的地區,就以單兵突進同歸于盡的手段,硬是在第3天成功打開了1個缺口,這個缺口寬4公里,長40公里,大量的德軍為了鞏固這條“生命通道,”和甦軍展開了殘酷的激戰,尤其是打頭陣的骷髏師以巨大的傷亡,維持住了“生命線”的暢通,同時外圍德軍也和甦軍進行廝殺並1步步向這里靠攏,戰斗打到4月22日,突圍的德軍得以和外圍接應的德軍會師,從此刻起甦軍為之付出的1切努力宣告失敗。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83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83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