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80章 該輪到北美了(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80章 該輪到北美了(七)

    2月23日華盛頓特區機場,度假完畢的羅斯福乘坐的飛機剛降落,記者們就圍了上來。等羅斯福被抬下飛機,美國記者們立刻就想沖過去。

    好在特工們拼命阻攔,總算讓局面沒有失控。總統衛隊看到情況如此,連忙趕過來1起維持秩序。羅斯福才順利的進入接受采訪的位置。

    “總統先生,我們已經與中國進行交換戰俘的談判了麼?”紐約時報的記者率先大聲詢問。

    羅斯福並沒有隱瞞,爽快的答道︰“中國方面向我國提出了交換戰俘的意向。我國也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派人與中國進行了接觸。”

    “總統先生,交換戰俘不都是在戰爭結束後才進行的麼?”紐約時報的記者追問道。

    羅斯福解釋道︰“戰爭期間交換戰俘的情況也很多。並非只有在戰爭結束後才進行交換。”

    這個回答給了報社記者很大的想象空間,華盛頓郵報記者硬是插話進來,他高聲喊道︰“總統先生,我們現在處于哪1種情況?”

    羅斯福之所以敢這麼空開承認,就是想看看美國民意的風向,便答道︰“當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那1刻開始,美國就絕不會接受屈辱的投降。現在的接觸,其目的是為了讓中國理解文明世界的戰服條例。”

    “總統先生,您的意思是,中國虐殺被俘的我國軍人了麼?”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趕緊追問。

    羅斯福搖搖頭,“我們正在與中國方面就如何確定雙方戰服所處的環境進行調查。任何指責都需要有明確的證據。”

    “總統先生,我們會與中國進行和平談判麼?”華爾街日報記者問出了記者們最關心的問題。

    羅斯福答道︰“和平是所有人的追求。只要中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侵略行動是錯誤的。美國當然不會關閉和平談判的大門。”

    之後的問題基本都是關于戰爭,沒什麼記者詢問美國經濟問題。羅斯福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記者招待會後,在回白宮的路上思考著這個問題。

    在戰爭需求的刺激下,美國經濟相當紅火。雖然也談不上非常好,至少是從1929大蕭條開始以來,經濟最好的1段時間。雖然這種戰爭經濟肯定會有破滅的時候,但是現階段美國完全能夠撐下去。

    羅斯福回到白宮,立刻與內閣成員開了經濟會議。少從財政部,農業部等內閣成員講述的匯報內容來看,美國國內供需相當不錯。美國窮人們還是窮,至少現在還能維持就業。尤其是在大量人口被弄去打仗的情況下,失業率相當低。

    面對這麼好的經濟情況,羅斯福詢問起這樣的經濟情況能夠維持多久。財政部長自信的答道︰“根據現在的數據來看,能夠維持18個月。”

    羅斯福覺得這時間也差不多夠堅持到中國的態度出現變化,便結束了會議,又召開了軍事方面的會議。在會議上,羅斯福得知了甦聯的大反攻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德國軍隊雖然數量少于甦聯紅軍,但德軍明顯已經能夠順暢的在冬季與甦聯紅軍繼續作戰。德國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原材料與技術後,持續作戰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這次戰役中,德軍投入了大量飛機對德軍前線被包圍的部隊進行空投補給。

    這些空投滿足了德軍前線部隊的防御需求,當德軍不再缺乏彈藥後,就開始在冰天雪地里對甦聯紅軍開始了反攻。

    在吃苦耐勞方面,德軍並不在甦聯紅軍之下。第4集團軍司令指揮他麾下的部隊,在2米多深的雪地里采用人力挖雪的方式,硬是在1個月內挖出了數十公里的道路,打通了與被甦聯紅軍分割的第4集團軍其他部隊的聯絡。從而對滲透到德軍後方的甦聯紅軍進行了反包圍。

    甦聯紅軍的攻勢看著很宏大,此時已經精疲力竭,再也沒有能力推進。只能眼看著自己的攻勢被德軍化解。而且第9集團軍指揮官莫德爾還在勒熱夫突出部發動了反擊,將眼看就能奪取勒熱夫的甦聯紅軍殲滅了十萬之多。

    羅斯福在地圖上看到了勒熱夫突出部,當下甦聯紅軍與德軍之間的戰線整體上比較平滑。而1個150公里長,100公里寬的德軍控制區深深的位于甦聯紅軍的戰線內。這就是勒熱夫突出部。

    在突出部周圍,除了後方是德軍之外,前方與左右都是甦聯紅軍。即便羅斯福並不懂軍事,依舊能夠看明白這個突出部到底對甦聯紅軍造成了何種不利影響。如果德軍在這里投入大量兵力,完全有可能將甦聯紅軍的戰線1分為2,從而被各個擊破。

    更糟糕的是,勒熱夫突出部距離甦聯首都莫斯科只有200公里。以德軍擁有的裝甲作戰能力,從這里沖向莫斯科,主要甦聯紅軍防御不利,德軍完全可以3天就殺到莫斯科城下。

    看到這樣的戰爭局面,羅斯福不得不認為,德軍到現在依舊沒有失敗的跡象。

    帶著內心的期待,羅斯福向馬歇爾參謀長提出了問題,“馬歇爾參謀長,你認為德軍還有機會擊敗甦聯麼?”

    馬歇爾听到這個問題,不得不認為羅斯福還是想繼續戰斗下去。第1次,馬歇爾準備說點自己的想法,“總統先生,德軍不可能真正擊敗甦聯。哪怕是甦聯丟掉了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甦聯依舊能夠在中國的幫助下打回來。”

    羅斯福听到這話,心中立刻生出很大的不快。好在羅斯福很快在心中告訴自己,“我並不是何銳”。這才讓羅斯福感覺好了1些。

    不過這種自我設限又讓羅斯福生出了其他的憤怒。即便何銳是全球公認的軍事家與戰略家,但是作為美國總統,承認自己完全不如中國主席,羅斯福依舊感覺很憋屈。同樣是人,為什麼羅斯福就要承認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比不上別人呢。

    這種不快的心情讓羅斯福感覺眼前的馬歇爾有些滿目可憎起來。然後,羅斯福就听馬歇爾繼續說道︰“總統先生,現在我們最應該考慮的應該是將新西蘭的部隊撤回來。”

    听到這里,羅斯福1時不敢相信這是馬歇爾會說出的話。以前的馬歇爾可是很懂事的,根本不會干涉總統的政治選擇。

    因為不敢相信,羅斯福用很無所謂的語氣試探道︰“參謀長,你認為我們有必要與中國進行和談麼?”

    馬歇爾搖搖頭,“總統,現在還沒到和談的時候。但是與中國就停戰進行試探是不錯的選擇。”

    羅斯福的心中1陣難受,以至于羅斯福轉動輪椅,面向了窗戶。雖然羅斯福很欣賞馬歇爾,認為馬歇爾是最適合出任6軍總參謀長,以及負責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人選。但是現在羅斯福不得不確定,馬歇爾已經不能再用了。

    軍人不能干政,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忌諱,更是對于總統權力的挑戰。權力者決不能踫觸的底線就是觸及他們的權力。

    不過羅斯福並沒有因此而失態,他很快又轉回來,再次看著馬歇爾。這次,羅斯福從馬歇爾臉上看到了1種釋然的模樣。馬歇爾好像並沒有意識到他正犯下最大的政治錯誤。

    這種反應讓羅斯福意外之余,又更加堅定了羅斯福撤掉馬歇爾的決心。以馬歇爾的個性,當馬歇爾說出這話的時候,他肯定已經決定丟掉6軍參謀長的職務也在所不惜。那麼,羅斯福就決定成全馬歇爾。

    .

    “參謀長,美國決不能投降。”羅斯福平靜的對馬歇爾說道。

    馬歇爾也看出了羅斯福的堅定,這讓馬歇爾也感覺到了釋然。馬歇爾仔細判斷後得出了結論,美國現在不退出戰爭的話,中國肯定會進攻北美。美國或許不會投降,但是美國已經沒有能力擊敗中國,還有很大可能無法擊敗登6北美的中國軍隊。

    為了自己,馬歇爾不願意指揮這場必將慘烈無比的戰爭。面對羅斯福銳利的目光,馬歇爾不再說什麼,因為此時已經無需多言。

    2月25日,美國國會內,共和黨對羅斯福進行了新1輪的猛烈抨擊。理由就是羅斯福在機場回答記者的提問時發出的“投降主義看法”。在各個強國,都不缺乏各種整人專家。在甦聯,斯大林甚至表示過,某些黨務人員就是整人專家。這些整人專家們都很擅長上綱上線。在上綱上線方面,美國國會老爺們可以自豪的表示,“俺們國會兩院里面幾百號都是專業的!”

    正因為國會老爺們都能從羅斯福對記者的話里面听出羅斯福是在進行民意試探,所以共和黨的攻訐格外的犀利,“羅斯福總統決定對中國宣戰,現在總統的發言讓我們不得不懷疑,總統又準備決定簽署投降協議了!”

    其實共和黨議員們很清楚,羅斯福絕不可能簽署投降協議。但是羅斯福既然想試探民意,共和黨當然要向羅斯福展現民意。民意很可能認為,羅斯福完全有可能成為1個投降總統!

    共和黨議員們並不反對戰爭,但是在促成執政輪換方面卻是完全1致。所以共和黨議員們對羅斯福發出了猛烈抨擊後又對民主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民主黨哪里肯被這般羞辱,立刻開始了猛烈還擊。好戰的叫囂開始在國會內洋溢起來。共和黨議員們見民主黨議員們開始強調自己的強硬,隨即便拋出了共和黨計劃好的提案。在這個提案中,共和黨要求將停戰的權力交到國會內部。以確保不會出現因為出現怯懦的領導人導致美國喪權辱國的行為。

    民主黨議員們本就必須支持羅斯福,而且戰爭也讓民主黨賺到了豐厚的利潤。現在結束戰爭就顯得很不合適。

    不過這樣的立場並沒有影響到民主黨議員們的政治敏感度。鑒于共和黨提出這樣提案的目的是為了奪權,哪怕是分走很少1點的總統權力也能證明共和黨在政治上獲得了勝利,民主黨肯定不會就此讓步。將停戰權交給國會的提案遭到了民主黨否決。

    共和黨是有備而來,怎麼可能只有這1手。美國國會會議允許旁听,親共和黨的記者們已經準備好了新聞稿,等投票1結束,立刻將具體的人物和言辭填入新聞稿準備好的填空內,就拿出去開始發表新聞。

    很快,美國報紙上開始猛烈抨擊“美國國內有叛徒”。叛徒們就是那些失敗主義者,是那些出賣美國利益的投降主義者。

    這些宣傳很快就激發起了美國民眾的憤怒情緒。到現在為止,美國軍隊屢戰屢敗。美國民眾雖然依舊支持政府,但是美國民眾也希望能夠找出導致戰敗的罪魁禍首。

    任何國家,在尋找導致戰敗罪魁禍首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尋找戰敗期間負責指揮軍隊的軍隊領導者。而羅斯福到現在為止1直努力保護馬歇爾。于是,經過並不久的爭論與謾罵,馬歇爾必須被免職就成了這次民意風潮的主要內容。

    馬歇爾早就做好了被免職的準備,不過他覺得自己得到了羅斯福太多器重,所以不願意主動辭職。因為到現在為止,羅斯福內閣成員還沒有出現在壓力下主動辭職的人員。如果馬歇爾主動辭職,無疑意味著羅斯福政府在猛烈地挑戰下已經沒有掌握局面的能力了。

    在這股風潮開始後的幾天里,馬歇爾始終沉默著。直到3月8日,羅斯福與民主黨高層數次會晤,並且沒有如之前那樣為馬歇爾做出任何辯解。馬歇爾便確定時辰已到。

    3月9日,馬歇爾主動向羅斯福遞交了辭呈。

    3月10日,羅斯福並沒有象征性的挽留馬歇爾,而是同意了馬歇爾的辭職。

    3月12日,南太平洋司令,麥克阿瑟經過了近72小時的飛行,從新西蘭返回到了華盛頓。

    麥克阿瑟1回到華盛頓,就前往國會進行了問詢。作為1名非常有影響力的美國純血正藍旗子弟,麥克阿瑟面對國會內1眾叔叔伯伯哥哥弟弟,用非常有感染力的描述,將1系列的戰爭做了總結。

    在麥克阿瑟看來,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于追求和平,以至于沒有看到中國的狼子野心。在1900年的時候,美國國內有不少人認為應該想辦法分裂中國,但是這種觀點並沒有得到重視。

    從1900年到1942年,中國利用美國的善意偷偷發展自己,最終擁有了復仇的能力。

    麥克阿瑟講述著戰場上美國軍隊的勇敢與堅毅後,又講述了中國軍隊的表現。如果2000年前的中國戰國辨士們听到麥克阿瑟的描述,肯定會覺得非常熟悉。

    “中國軍隊秦軍)將自己的部隊都訓練成敢死隊,這些士兵上戰場時根本不戴頭盔,真的可以說是不畏生死了。1般中國人秦國人)听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恨不得馬上沖進前線開始殺敵……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數倍,當中國軍隊開始進攻的時候,都會派遣十倍于美軍的兵力,從4面8方向美軍發動進攻。

    ……中國軍隊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同盟國6國)的軍隊和秦軍相比,就像1杯灑進沙漠里的水,瞬間就被吸干了。

    同盟國軍隊的機槍打到槍管都紅了,根本無法再射擊的程度,打死的中國軍人鋪滿了地面,根本計算不出有多少麥克阿瑟很聰明的通過形容而不是數字避開了傷亡統計這個大問題)。

    當同盟國軍隊子彈都打光後,面對無窮無盡的中國軍隊,只能如雞蛋踫石頭……中國軍隊在戰斗的時候極為殘暴,即便投降也不會被寬恕。他們會持續追殺自己的對手,1場戰斗打下來,滿地都是其他國家的無頭士兵尸體……”

    或許是麥克阿瑟還有些許自尊,又或者是麥克阿瑟也不願意編出太離譜的故事,所以麥克阿瑟沒有說中國軍隊在追殺敵軍的時候“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

    美國國會老爺們知道中國人口是美國的6倍,所以很自然的相信了麥克阿瑟的話。有民主黨議員到過前線勞軍,所以知道中國軍隊的確擁有巨大優勢。但民主黨議員不喜歡麥克阿瑟這種夸張的態度,就問道︰“麥克阿瑟上將,您難道只會講述故事麼?作為軍人,您就沒有從軍事學方面的分析麼?”

    作為創下西點軍校在校最高分的麥克阿瑟在軍事上的確有真本事,听到這樣的質疑,他當即答道︰“我將中國軍隊的戰術定性為人海戰術。人海戰術是利用超出防御方火力殺傷能力的兵力發動進攻,讓進攻的能力始終超出損失數量,從而贏得戰斗的殘酷作戰方式。”

    這種話術用來忽悠高水平的將校的效果很差,但是忽悠1群國會老爺,那是手拿把攥,輕松無比。而且麥克阿瑟出身美國的權貴家庭,自小就對美國權力階層非常了解。在這方面,麥克阿瑟可比馬歇爾這種平民強了無數倍。

    在麥克阿瑟看來,美國權力階層當下最關心的是他們自己的權力,而不是戰爭的勝負。如果現在不能給美國權力層1個能夠說服民意的解釋,麥克阿瑟哪怕是權貴出身,照樣會被犧牲掉。

    而美國權利階層所需要的解釋卻並不復雜,只要能忽悠民意就行。而普通的美國民眾懂個屁啊!在優秀將校眼里看來很可笑的“人海戰術”,就足以給普通美國民眾造成巨大的恐懼。這就夠了!

    有了恐懼,民眾就會尋求庇護。能夠立竿見影的庇護美國民眾的無疑是當下美國當權的權貴們。

    威脅不僅能夠讓美國權貴擺脫責任,還能讓美國權貴繼續穩定權力。所以麥克阿瑟其實不理解,馬歇爾咋就會被搞下台去了。

    馬歇爾可以犯傻,麥克阿瑟可不會!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80章 該輪到北美了(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80章 該輪到北美了(七)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