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65章 萌萌噠的斯大林(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65章 萌萌噠的斯大林(二)

    在斯大林看來,李潤石的《論持久戰》是戰略層面的考慮。如果李潤石的《論持久戰》只在甦聯外流傳,斯大林甚至願意更多從《論持久戰》中汲取1部分有用的觀點。

    但是中國在甦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果李潤石提出的《論持久戰》動搖了斯大林的決定,成為了甦聯的戰略基礎,就意味著中國實質上深度干涉了甦聯的內政。

    下達命令,讓貝利亞找出過度依賴中國的那些親華派後,斯大林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反攻的進度上。斯大林主張短時間內徹底擊敗德軍,看到甦聯紅軍在反攻中利用從德軍學到的鉗形攻勢進展順利,斯大林忍不住開始在地圖上尋找起能夠在反攻中徹底擊敗德軍的要點。

    當下甦聯紅軍的重點反攻形成了突破,已經精疲力竭的德軍的戰線遭到突破後,各部隊無心抵抗,倉皇後撤。甦聯紅軍突擊部隊只攜帶少量物資發動猛攻,使得甦聯紅軍的行動更加機動靈活。

    德軍的後撤又使得甦聯紅軍不用擔心後續跟進的部隊與物資遭到打擊,即便只攜帶3天的糧食發動進攻,甦聯紅軍依舊能夠持續得到補給。所以在地圖上看,在德米楊斯克地區,,甦聯紅軍的1眾作戰單位圍住了數個德軍集團軍。

    德國中央集團軍中,第9,第3,第4集團軍已經陷入甦軍巨大的鉗形攻勢的中央,完全有可能被甦軍包圍。

    在南部,反攻的甦聯紅軍正在對斯大林格勒城實施包圍。從計劃來看,這里的包圍圈還未曾成型,但甦聯紅軍在克里米亞的部隊對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側翼構成了威脅。如果克里米亞的甦聯紅軍能夠沖出來,完全有可能切斷德國南方集團軍60多萬部隊的退路,將德國南方集團軍包圍起來。

    至少在地圖上,甦聯紅軍形勢1片大好。斯大林做出了決定,抽調德國中央集團軍正面的甦聯紅軍加入兩翼,讓甦聯紅軍能夠對德軍中央集團軍實施更大規模的包圍。最好能1舉殲滅德國中央集團軍。

    同時,斯大林的目光落在了勒熱夫以南的瑟喬夫卡與維亞濟馬上。勒熱夫是1個鐵路樞紐,維亞濟馬同樣是鐵路樞紐。德軍正在死守勒熱夫,斯大林認為甦聯紅軍可以派1支強大的部隊從勒熱夫以西發動突進,突破德軍防線,攻克瑟喬夫卡與維亞濟馬。

    李潤石在《論持久戰》中就提出,甦聯紅軍不要被德軍調動。在戰役制定上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調動德軍而不能被德軍調動。雖然斯大林1點都不想讓中國干涉甦聯內政,但是斯大林相當認同這些方法論。所以斯大林認為在瑟喬夫卡維亞濟馬方向上的突破,可以打破德軍的部署,讓甦聯紅軍主導戰略的發展。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中國這邊。李潤石已經知道甦聯對《論持久戰》的反應,便是能理解甦聯對于不受外國干涉內政的警惕,李潤石依舊覺得有些失望。此時甦聯紅軍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如果是李潤石指揮反攻的話,甦聯紅軍冬季反攻的目的並非是大量殲滅德軍,而是在嚴酷的天氣下量力而行,確保經歷過激烈戰斗的甦聯紅軍能夠恢復戰斗力,在明年的夏季作戰前,快速提升甦聯紅軍的戰斗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甦聯紅軍在冬季毫無動作。此時甦聯紅軍需要的是持續壓迫德軍,讓德軍在嚴酷的天氣下出現更大規模的混亂與損失。甦軍抓住德軍的混亂所造成的失誤,進行突破。從而調動德軍,消耗德軍。

    但從整體來看,甦聯紅軍的戰斗力依舊不如德軍。這種調動要適可而止,不要硬拼。進行戰爭的是活生生的人類,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帶著這樣的情緒,李潤石看完了來自甦聯的情報。從情報分析來看,斯大林認為奪回土地比保障士兵生命更重要。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後,李潤石直接結束了這次研究。

    與李潤石1起分析情報的胡秀山問道︰“李主席,為什麼要結束研究?”

    李潤石有些不高興的答道︰“我不太能承受無意義的大規模傷亡。”

    .

    胡秀山盯著李潤石看,想從李潤石神色中看出些端倪。胡秀山曾經經歷過尸山血海的戰爭,他也從情報中判斷出,接下來的戰斗將極為血腥,甦德兩軍都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正因為指揮過尸山血海的戰爭,胡秀山對于無意義的大規模傷亡的承受力同樣不高。不僅是胡秀山,中國國防軍高層都是如此。正因為尸山血海無法避免,所以何銳為首的軍事家們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慘烈的消耗戰。但凡有其他可行的選擇,大規模傷亡都不會是優先選項。

    胡秀山很認同李潤石的看法,但是胡秀山想了解1下李潤石深層的想法。反對尸山血海是因為發自生理的畏懼,還是出自對于士兵的珍視與尊重。

    李潤石卻沒給胡秀山研究的時間,他立刻進行了下1個議題。就是發動對美國在南太平洋軍事力量的殲滅戰。

    到了1942年12月25日,美國為了挽救其深陷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數十萬軍隊,已經發動了數次建立大規模的海上通道的努力。美軍的每1次嘗試都遭到了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雙方在通往南太平洋的航線上爆發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戰斗。

    美軍是真的拼了命的嘗試控制航線,所以戰斗中並沒有什麼保留。從夏威夷戰役結束後到現在,美軍1共被擊沉了88艘潛艇,64艘護衛艦,97艘驅逐艦,29艘巡洋艦,3艘戰列艦,2艘航母。

    中國沒幾艘戰列艦,所以沒有出現戰列艦與航母的沉沒,被擊沉的戰艦數量不到美國的1半。加上美軍的戰略目的始終沒能達成,中國已經贏得了控制南太平洋海域的勝利。

    損失極大的美軍從進入12月後,再沒有派遣海軍前來南太平洋。現階段,中國海軍的水面部隊與潛艇部隊已經基本隔絕了美國與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聯系。既然美國放棄了挽救這幾十萬美國大兵,中國當然要奪取整個南太平洋,結束太平洋戰爭,從而開啟下1階段作戰。

    英美等同盟國與中日等亞洲聯軍在太平洋進行了高強度高烈度的戰爭,胡秀山卻不認為這些戰役有什麼問題。亞洲聯軍的所有戰役都選擇了最有效的戰役模式,並且為最大限度發揮出戰役能力而做了最充足的準備。

    太平洋戰爭之所以看著殘酷,是因為最有效的戰役模式恰恰是消耗戰而已。在設計戰役的時候,徐乘風率領的亞洲聯軍司令部可是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戰役推演,靠著上萬名軍官,以及上千台計算機,哪怕是看似最離經叛道的思路,只要滿足了“有可行性”這個條件,都進行了推演。戰役過程與結果與推演相差不多,可以認為推演十分成功。

    胡秀山非常不認同斯大林指揮的原因,是孫子在兩千年前就做出過清楚解釋。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甦聯的莫斯科戰役能夠打贏,是因為甦聯選擇了正確的戰略,在莫斯科這個決戰地區修築大量防御工事,利用甦聯廣袤的土地以及秋冬季惡劣的氣候,將強大的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再發動重點突破的反攻,從而擊敗了曾經不可1世的德軍。

    但是在莫斯科戰役勝利後,斯大林的指揮看似符合傳統的反擊戰的規律,實則不然。甦聯發動反擊戰的時候,雖然德軍十分脆弱,但攻守之勢異也。缺乏持續作戰能力的甦軍成了被動的1方。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6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的職務,自己親自兼任6軍總司令。他發布命令說︰“每1個人應站在其現在位置上打回去。當後方沒有既設陣地時,絕對不許後退”。雖然德軍將領都1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納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職,可是希特勒卻認為萬萬不可以退卻,否則就會重蹈拿破侖的覆轍。雖然是由于他的固執,才會使這個戰役走到了慘敗的邊緣,可是也因為他的固執,才使他不曾跳入這個深淵。毫無疑問的,因為他不肯撤出甦聯或是斯摩稜斯克以東的地區,才使他的大軍避免了1個比1812年還更可怕的浩劫。

    希特勒的計劃與拿破侖不同,不是全線撤退而是向後方運動,將原前進的補給線都變成了抵抗據點,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甦聯紅軍收復了卡盧加。在西北方向,加里寧也被甦聯紅軍收復。東南方向,甦聯紅軍解除了德軍對圖拉的包圍。莫斯科會戰結束,甦聯紅軍取得了甦德戰爭爆發以來的第1次大勝利。德軍損失人員50余萬、坦克1300余輛、火炮250輛汽車和大量其他裝備。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這種時候,甦聯明顯沒有認識到德軍的變化,還依舊搞大規模包圍戰。這就是瞎搞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65章 萌萌噠的斯大林(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65章 萌萌噠的斯大林(二)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