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52章 援助甦聯(九)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52章 援助甦聯(九)

    戰略的高度,在于對未來的判斷能力。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1層樓。哪怕只是高了1層,能看到的世界也會大不相同。

    李潤石所看到的未來的確不是其他同志能夠比擬,所以李潤石沒有注意到自己並非去壓制同志們的看法,而是用更高的戰略格局將同志們關注的部分納入到整個體系內。

    “……甦聯的底線是,決不能被任何大國鉗制。他們1直認為自己是棋手而不是被擺弄的棋子,即便中國通過援甦,對甦聯造成了很大控制力,甦聯在戰爭結束後的第1反應必將是全力擺脫中國對甦聯的所有控制。既然這是必然,我們就沒有必要在這方面有任何行動。

    當下甦聯已經通過得到中國的援助穩住了陣腳,甦聯只有在冬季戰役中徹底失敗的情況下才會不得不求助中國軍隊進入甦聯國境,幫助甦聯反攻。所以我們現階段的援助目的是幫助甦聯盡快提升戰斗力,並且維持甦聯國內基本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援助才能得到甦聯國內的認同。

    而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繼續維持中甦的安全互信,任何引發甦聯安全憂慮的事情,我們都要避免。”

    李潤石剛說完,就有同志不爽了,“李主席,這樣的話,我們豈不是在配合甦聯麼?為什麼我們要做出如此低的姿態?”

    這話觸動了同志們的民族主義情緒,當年何銳政府實力不足,不得不建設中國周圍的地緣安全。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復吳下阿蒙,大家總覺得繼續這麼做著實憋屈。

    李潤石了解同志們的心情,在氣吞萬里如虎的當下,哪里肯讓自己心情不快。所以李潤石嚴肅的答道︰“同志們,我們既然選擇共產主義道路,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生產力,而不是低級趣味。

    低級趣味。因為低級,所以隨時都會產生。因為趣味,所以喜聞樂見。我們中國的確遭受到了極為屈辱的80年。對于給中國造成痛苦回憶的國家,我們當然渴望報復。但這種情緒是源自于肉體,而不是源自于理性。這種情緒屬于低級趣味。

    大家都參加了中國復興的偉大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低級趣味並不解決中國面對的問題。只有擺脫了低級趣味,進入更理性更純粹的自覺階段,我們才能完成我們的事業。

    我知道很多同志們的擔憂,我也認為在外交上,我們有些事情的作風還是缺乏經驗。譬如,在表達我們的態度之時,會有1些舊文人傳統。過度在意辭藻,過度在于表面上的和氣。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在于提升外交人員的水平,讓外交人員能夠更自信與精準的維護中國的利益,而不是通過表現出帝國主義居高臨下的傲慢而獲得低級的快感。

    就如當下,甦聯人也是人,他們有正常判斷的能力。我們現階段所要做的是擊敗納粹德國,打垮法西斯集團。與甦聯的談判中,除此之外,1概不談。當然,在需要活躍氣氛的時候,說幾句中甦友好的場面話,同志們總不至于覺得這是低聲下氣吧。”

    原本李潤石覺得這麼講,就足以讓同志們能夠順氣,卻沒想到大家的情緒反倒不快起來。

    何銳知道大家為什麼不高興,卻沒吭聲。果然,胡秀山平靜的開口說道︰“對于甦聯官方提出慶賀璦琿條約的事情,李主席怎麼看?”

    李潤石心中嘆息,這件事對中甦關系的影響果然很大。李潤石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其他同志,其他同志們並沒有跟進發言的意思,因為這件事已經足夠讓大家不快了。

    見大家的不滿情緒暫時至于此,李潤石才答道︰“遺忘過去,是背叛歷史。但是沉迷過去,只會止步不前。我們必須承認1件事,我們現階段已經失去了拿回歷史舊地的歷史機遇窗口。現階段並非我們拿回舊地的時機。有沒有同志反對這個看法?”

    沒人回答。軍委的同志們雖然擁有各種情緒,但是大家的基本戰略認知水平都很高,不至于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蒙蔽了判斷力。

    李潤石接著說道︰“既然大家問起,我就轉述給大家1個機密消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保密條例。甦聯在去年已經將主導此事的人都抓了起來,為首的槍斃。而且在不久前的清洗中,又槍斃了1大批人。”

    胡秀山等人的露出了訝異的神色,大家雖然覺得解氣,但是又懷疑斯大林槍斃這些人的原因。

    李潤石解釋道︰“這並非是甦聯的正式通報,而是通過其他非正式途徑傳遞給我們的消息。畢竟,甦聯也要面對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這種事情不可避免,所以我們在這些事情上必須擺脫舊文人的那套,該斗爭就斗爭,要讓甦聯明白維持良好關系不是中國1國的事情。大家對此還有什麼情緒麼?”

    听到甦聯的確是交了人頭,胡秀山再無情緒,他問道︰“李主席對于當下甦德戰局如何判斷?”

    “以甦聯當下的動員體系來判斷,基本可以確定德國已經失敗。甦聯必將戰勝德國,區別只是時間長短與傷亡多寡。甦共中央能夠理性的判斷問題,他們期待通過中國的援助降低甦聯的損失。我們通過前1階段的援助,已經接觸到了甦聯的關鍵技術工廠,已經能夠判斷出甦聯當下的技術水平。我們的援助,也限于這個領域。根據甦聯對空軍作戰系統的援助請求,能夠看出甦聯現階段並沒有陷入非理性狀態。甦聯的請求很注重界限。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很快就能在冬季戰役中體現出來。甦聯能在冬季戰役中讓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破產,就意味著時間站在甦聯這邊。我們可以通過援助,幫助甦聯的戰爭實力在明年4月之前得到充分的提升。”

    胡秀山听完李潤石的講述,只是點點頭,卻沒說什麼。鑒于胡秀山平日里對誰都這樣,大家知道這就意味著胡秀山完全贊同李潤石的看法。胡秀山素來被認為是軍委中軍事實力排前3的人,既然胡秀山都不想說什麼,大家也不去獻丑。

    李潤石繼續說道︰“基于對未來局面的預判,我軍接下來的任務是支持世界人民解放軍完全解放阿拉伯半島,進入北非作戰。同時,我們與美國之間的戰爭也該進入新階段。徹底解決南太平洋的美軍後,我們有必要向美國提出談判要求。我軍根據美國的態度做出下1階段是否進入北美作戰的決定。”

    依舊沒人吭聲,大家都看向何銳。何銳知道大家在意什麼,索性站起身到窗口抽起煙來。這下,所有同志都知道何銳這是暫時讓出了戰略指揮權,何銳要讓李潤石接掌權力的決定只剩下直接說出來。

    何銳早就想將軍事斗爭的工作交給李潤石,現階段大局基本確定。不管美國怎麼折騰,都不可能改變整個大勢。即便美國負隅頑抗,等世界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歐洲,美國也必須得退出戰爭。之所以現在依舊要給美國強大的壓力,是因為美國的文化決定了美國絕不可能見好就收。

    對這種過家家1樣的戰爭,何銳真的沒興趣。就如現在何銳根本沒興趣去搭理戰爭時期就萌萌噠的斯大林1樣。將軍事指揮權交給李潤石,何銳的注意力就可以放到經濟上了。

    .

    甦共中央向中國請求空軍作戰系統的援助後,並沒有報以特別大的期待,因為甦共自己都覺得要的太多。甦聯的工業發展規劃很注重技術,電子技術領域是非常受重視的領域。在甦德戰爭爆發前,甦聯每年能生產出數千萬電子管,應用在各個領域。正因為甦聯有生產電子管的能力,所以甦聯知道電子管並不是1個廉價的產品。

    中國提供的電子管計算機使用了3萬個電子管,還都是甦聯不具備生產能力的小型電子管。根據中國提供的小型電子管參數,這種小型電子管功率低,穩定性高,壽命長。

    以甦聯的命令式經濟模式,1個最普通電子管的價格折合成美元的話,成本價也在2美元左右,中國這種小型電子管的價格只怕更貴1點。即便中國生產的小型電子管成本價只有2美元。單單3萬個電子管,就價值6萬美元。周邊的各種外設,加上大量電器元件,即便中國要價20萬美元,也談不上是暴利。

    就在這樣的惴惴之中,中國方面同意提供甦聯空軍希望的援助。看完了報價,莫洛托夫松了口氣。中國的規劃中,向甦聯提供了30台計算機,以1.2噸重的使用手冊。這麼多的援助,中國只是向甦聯要了4000萬中國元,折合大概1000萬美元的技術以及設備轉讓費用。

    莫洛托夫知道中國的援助是為了讓甦聯擊敗德國,其出發點完全是基于中國的國家利益。便是如此,莫洛托夫心中也生出了1些感激之情。因為甦聯得到的不是簡單的設備,而是開闢了1個全新的技術領域。與甦聯得到的東西相比,中國的要價相當低廉。

    接下來,中國派遣了50個架次的大型運輸機,將這些設備與資料在10天內送到了甦聯。中放人員明確的告訴甦聯方面,由于這些設備價格昂貴,中國沒有備用貨,送到甦聯的電子管計算機都是中國直接從運算中心拆下來的。雖然這些設備都經過了實際考研,品質沒問題,但是電子管的壽命都有1定損耗。

    斯大林只是期待甦聯空軍能夠迅速使用這些設備,增加空軍的戰斗能力。然而噩耗卻傳來,10月4日,德軍經過鏖戰,終于佔領了斯大林格勒。自此,甦聯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1,斯大林格勒淪陷于德軍之手。而且德軍也已經渡過運河,前鋒進入了伏爾加河以東地區。

    此時,隆美爾上將指揮著他的第21裝甲軍開始北上,向著直線距離387公里之外的薩卡拉發動了進攻。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甦德各派遣了數十萬軍隊投入戰爭。甦聯戰敗後,暫時沒有能力組織起新的防線。隆美爾上將的進攻並沒有遭到甦聯紅軍的激烈抵抗。即便是遇到1些甦聯紅軍,隆美爾也輕松擊破了對方的攔截。

    與之前的戰役差不多,隆美爾依舊喜歡在部隊最前面。田野,村鎮,樹林被德軍裝甲部隊拋在後面,而新的田野、村鎮、樹林又出現在德軍裝甲部隊前方,好像永遠不會有盡頭。

    現在德軍內有個說法,進攻甦聯就如行進在巨人的迷宮之中。行進在在廣袤的甦聯國土上,隆美爾越來越感覺到這種形容是如此的貼切。他指揮的部隊到現在為止已經進行了近5個月的戰斗,其戰斗行進的距離也已經超過了2000公里。不管擊破了多少敵軍,碾過了多少戰壕,隆美爾依舊沒能看到勝利的終點在何方。

    好在隆美爾在西歐戰役的時候就是第7裝甲師師長,與德軍出名的裝甲指揮官1樣都有過被戲稱為“環法拉力賽”的經驗。長途奔襲對于隆美爾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在法國的時候,別的裝甲指揮官們夜里好歹還會休息1下。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是連夜行軍,根本不停。

    這次隆美爾也是相同的手段。部隊1天1夜不停,開出去100多公里。當渡過支流架橋的時候,前方終于出現了甦聯紅軍的裝甲部隊。

    隆美爾不是總參謀部出身,他之所以能夠在1戰後德國大裁軍時期繼續當上了連長,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德國軍人最高榮譽藍色馬克思勛章的獲得者。從1戰結束到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總參謀部被取消,實際上的德國總參謀部中都是容克出身的貴族軍官。沒有隆美爾的機會。

    等希特勒上台後,德國大擴軍,隆美爾終于從干了十幾年的連長職務上得到了晉升,並且去了軍事院校當教官。並且寫下了著名的《步兵進攻》1書。按照德國的軍官傳統,隆美爾有豐富的1線指揮官經驗,又在軍校完成了教官工作,在軍中也具有1點名聲。接下來就可以去總參謀部當參謀軍官。

    然而事情在1939年8月出了變化。希特勒很欣賞隆美爾,就動用自己的能力促使了隆美爾的"破格"提拔,他在8月晉升為6軍少將,並沒有經過必要的考試,直接上崗擔任6軍總參謀部實習。他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總參謀部指揮經驗,使得國防軍內部對他頗有微詞。

    法國戰役中,隆美爾能夠成為裝甲師師長,更讓德國國防軍內部對隆美爾生出了敵意。看看當時德國國防軍作為心頭肉的裝甲師指揮官們,古德里安,克萊斯特,霍特,霍納普,哪1個不是德國總參謀部出身,而且與德國總參謀部里面的核心人物有著緊密的關系。

    便是如此,隆美爾依舊遇到了德國總參謀部出身的相識,那就是現在南方集團軍參謀長曼施坦因。兩人關系親密的時間並不久,主要是在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之前。讓兩人最初能談到1起的是兩人對于德國軍隊裝備的探討中。

    隆美爾在法國戰役中之所以打出了名聲,是因為他是德軍中遭到盟軍專家部隊進攻次數最多的德國裝甲師指揮官。而且幾次都踫的英國瑪蒂爾達重型坦克與法國的b1重型坦克。以至于隆美爾幾次差點死在前線。

    在這樣的生死之間,隆美爾是依靠88高射炮平射,擊毀了敵軍的重型坦克。所以隆美爾認為德軍決不能過分依賴坦克的作戰能力,而是要更多的考慮地空1體化,以及隨部隊1起運動的88反坦克炮的應用。

    曼施坦因非常贊同隆美爾的看法,他當年因為順著希特勒的這條線,才將他的作戰計劃提交,促成了西歐戰役空前的大勝。卻被趕出總參謀部,去當了38步兵軍軍長。在法國戰役後期才參戰。

    雖然只是在後期參戰,曼施坦因在戰爭中充分發揮了反坦克火力的威力,重創法軍裝甲兵的反攻。

    在與隆美爾交流的時候,曼施坦因發現隆美爾是6軍中極少數認為連50反坦克炮都沒用的坦克指揮官。隆美爾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在英國瑪蒂爾達重型坦克殺過來的時候,隆美爾親眼看到德軍37毫米反坦克炮在10米左右的距離命中英軍瑪蒂爾達,炮彈依舊被彈開。英國瑪蒂爾達坦克手開著坦克直接把德軍反坦克炮給撞飛了。

    兩人在交流中達成了很多共識,隆美爾覺得受益匪淺。此次指揮部隊突襲薩馬拉,隆美爾請求賴歇瑙向他提供更多的88毫米高炮,並且在行動之前將所有37反坦克炮都留給司令部,甚至50炮都沒有攜帶幾門。

    此時位于全軍前段的隆美爾在望遠鏡中見到河對岸的甦聯紅軍坦克居然就開到河岸附近隱蔽處準備攔截德軍架橋,隆美爾心中毫無波瀾。

    很快,甦聯坦克部隊就發現德軍在陣地上釋放煙霧,工兵借著煙霧開始架設浮橋。折讓甦聯紅軍坦克手們都緊張起來。半個多小時後,煙霧散去,甦聯坦克手看到了正在奮力架橋的德軍工兵。便有1些甦聯坦克手按捺不住,對著正在架橋的德國工兵開火。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52章 援助甦聯(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52章 援助甦聯(九)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