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41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九)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41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九)

    “什麼?!”

    在新加坡1眾外國專家居住的旅館內,以及中國京城外交部的辦公室內,想起了德語和俄語的驚訝聲音。

    卡爾教授與莫洛托夫接下來問出了同樣的話,“世界人民解放軍?”

    面對卡爾教授的趙天麟點點頭,“沒錯,接下來援助甦聯的軍隊將是世界人民解放軍。”

    卡爾教授此時恢復了基本的冷靜,他方才在趙天麟準備告辭的時候詢問,如果中國支援甦聯,會派遣哪支部隊。出乎卡爾教授意料之外,趙天麟答道︰“世界人民解放軍。”

    以卡爾教授對政治的理解,他此時越來越覺得中國派遣世界人民解放軍前去援助甦聯在政治上非常有利。身為德國人,卡爾教授堅信甦聯有著控制整個東歐的野心,卡爾教授不太能確定何銳政府1直主張的“解放全世界”的理念是否屬實。到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至少所有行動上的確堅持著解放全世界的理念。

    正因為中國堅持解放世界的理念,所以中國絕不可能允許甦聯在加入亞洲聯軍後,依舊對東歐搞直接控制。而到現在為止,甦聯對加入亞洲聯軍同樣缺乏興趣。想來甦聯也不想對中國承諾不對外搞勢力範圍。

    既然雙方在這件事上有矛盾,中國派遣世界人民解放軍前去援助甦聯,完美的避開了政治上的沖突。只要不是中國正規軍前往甦聯參戰,中國與甦聯在闡述“中甦不是盟友”的時候,在理論上還能說得通。

    政治上的正式表態屬于非常嚴肅的事情,每1個字都蘊含著國家層級的嚴肅表態。做出了政治表態後,這個國家如果是負責任的國家,就得承擔表態帶來的結果。至于非政治圈內的其他人是否相信,其實不重要。

    只要中甦沒有結盟,中國或者甦聯完全可以針對對方所做的事情,做出很嚴肅的應對手段。中甦1旦結盟,這種空間就不復存在。

    譬如同盟國內部,美國即便再不想對甦聯宣戰,因為美國與德國屬于同1個陣營,所以美國現階段的態度已經傾向于對甦聯宣戰。當然,美國也可以持續不對甦聯宣戰,但這麼做就意味著德國有完全合理的理由去懷疑美國是否要背叛同盟國。進而采取各種行動。

    此時趙了聲“再見”,就直奔房間的門而去。卡爾教授心中想起了幾個月前與李潤石見面的時候,李潤石說過,歐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將面對千萬前殖民地人民組成的軍隊。當時卡爾教授覺得李潤石更多的是恐嚇,卻沒想到不過幾個月時間,看似恐嚇的說法居然完全有可能變成現實。

    在中國京城,莫洛托夫已經站在甦聯的利益上考慮過了很多事情,此時已經得出的結論是,甦聯大概是不能拒絕這種援助。中國是大國,如果派遣的世界人民解放軍在德軍面前不堪1擊,只會對中國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既然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應該沒啥問題,莫洛托夫只能問道︰“什麼時候開始?”

    “如果甦聯政府與甦共中央同意的話,我們將盡快派遣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進入甦聯。當然,這完全建立在甦聯政府發出正式邀請的情況下。”李時光平靜的闡述著中國的態度。

    “我會與莫斯科聯絡。”莫洛托夫答道。

    兩天後,莫洛托夫得到了莫斯科的授權,正式見了何銳1次。

    距離莫洛托夫上次見到何銳已經有快1年了,莫洛托夫發現何銳的頭發整個呈現出花白,尤其是何銳下頜的胡須基本全白了,35根黑色的胡須在里面很扎眼。雖然何銳沒有上戰場,而且何銳此時依舊很有精神,但身體的衰老已經非常明顯。莫洛托夫面前這位52歲的中國領導人何銳已經完全進入他的老年時代。

    雖然肉體進入衰老期,何銳的精神依舊敏銳,言談更加成熟老練。先向莫洛托夫表達了對德國入侵甦聯的憤慨,以及中國與甦聯之間的長期友好歷史,何銳就不再開口。莫洛托夫很清楚,此時他所需要做的乃是表達甦共中央的態度。便表達了甦聯對中國的友好態度,以及盛贊中國之前對甦聯援助的價值。最後,莫洛托夫表示,甦聯很認同世界人民解放軍在正義事業上的理念,想邀請世界人民解放軍前往甦聯,共同與邪惡的納粹德國作戰。

    如果只是听兩人的對談,會認為兩人只是在簡單的聊天。事實上的確如此,莫洛托夫與何銳只是聊了幾句。因為在這種高級別的會談中,何銳只用對1些大事表示“我知道了,我很認同”就足夠了。這就是領導人的職權,拍板定案。

    在何銳說完了“我期待世界人民解放軍能夠與甦聯紅軍1道徹底擊敗納粹德國”後,莫洛托夫只是說了1句“我們1定會將最新的勝利報告第1時間告知您”,便起身告辭。

    這就是大國的範兒。大國的領導人只有在面對同樣大國的領導者之時才會為了建立私人的互信關系而長談。莫洛托夫雖然在甦共內部地位很高,但是在面對何銳的時候,何銳能給莫洛托夫5分鐘時間,就屬于非常高的禮遇了。

    送走了莫洛托夫,何銳招呼李潤石進來。與李潤石的交談可就不是幾分鐘,只要有需要,便是談上幾天幾夜都沒問題。

    “對國內經濟的最新數據有什麼看法?”何銳說著,就將拆開整盒的煙推到李潤石面前。

    李潤石沒有立刻抽起來,而是講述著自己最近調研數據的看法,“主席,我已經充分理解到了市場規模的價值。所以我對于當下的出生數據有些看法。工業化生活方式導致的生育率降低,或許是個問題。”

    何銳已經點上煙,有些無奈的說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潤石,我之前舉的例子,去趟自助餐廳,就能理解食日費萬錢,猶雲無下箸處。工業化時代,人民已經不再是活著,而是要生活。牽扯到生活,這個成本極高。通過減少生育數量來節省生活成本,將大量成本投入到少數子女身上,提升競爭中獲得更多勝利的概率。這是1個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的發展策略。”

    听了何銳的看法,李潤石感覺自己很無力。這種無力感很大1部分源自他面對的是何銳。如果是別人,李潤石還能辯論幾句。而何銳卻不是李潤石現階段能夠通過辯論就戰勝的人。因為何銳指出的是不站在某個立場上的事實,即便李潤石能在辯論中贏過何銳,也沒辦法靠辯論改變現實。

    沉默片刻,李潤石問道︰“主席,有沒有可能,通過宣傳讓民眾跟隨國家的政策?”

    何銳問道︰“你準備在政策中提供多少利益?或者是準備對那些通過少生孩子,將資源傾注在少數孩子的家庭進行歧視性打擊?”

    “未來的發展會讓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麼?”李潤石問。

    “當然。只要國家還在傾向于追求效率,而且我們依舊在宣傳共產主義理念,也就是認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生產力。同時,我們也不對競爭勝利者采取歧視性政策,人民就會選擇通過減少生育子女的數量來獲得階層躍遷的生存策略。

    不僅是生育孩子的家庭會發生巨變,未來的年輕人還會發生更劇烈的改變。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多階層躍遷的機會,他們會選擇不婚不育的生存策略。

    與這種生存政策匹配的是,婚姻將變成1個非常純粹的經濟關系。基于農業時代生產力的道德與文化將在工業化的時代轟然倒塌。那時代歌頌的1切,都將面目全非。”

    “我認為這種選擇不健康。”李潤石語氣中有著不快。

    .

    “我也這麼認為。”何銳點點頭,“但是,我認為這種選擇在1定程度上屬于負責任的選擇。”

    李潤石覺得何銳的態度令他很不滿意,語氣也激烈起來,“負責任?國家提供了這麼多的資源用于提供教育,結果這些人連基本的社會責任都要逃避麼?!”

    對于這話,何銳1點都不激動,甚至忍不住苦笑1下,“呵呵。我必須的說,這種看法有著明顯的農業生產模式的邏輯。因為資源不足,所以要將能夠持續繁衍的人視為資源。如果1個人不能為社會提供資源,這個人就會被認為沒有存在意義。我能理解這種觀點中的合理性,但是我不能無條件的贊同這種看法。”

    李潤石的眉頭皺起,抽出根煙點上,抽了兩口,李潤石問道︰“主席,新的生活方式中不能有痛苦與挑戰,不能有忍耐與堅持。這種宣傳是有害的。”

    何銳同情的看著李潤石,同時點點頭,“是的。但是如果我們向年輕人宣傳,他們只要活著就要感恩,追求生活不是他們應該擁有的權利。這種宣傳合理麼?這種宣傳合適麼?”

    李潤石從何銳的神色中看到了同情,他知道何銳是真的在同情。因為走出新的道路是1件極為艱難的事情。現在李潤石與何銳之間進行的討論,在歷史上出現過非常多次。並非只有李潤石與何銳才就這樣的問題進行著討論,

    鼓勵生育是人類國家中最常見的政策,1旦生育率不足,國家的力量就會遭到巨大損失。在鼓勵生育的同時,政府還想方設法的希望能夠將人口資源進行最大效率的運用。

    所以在何銳奪取全國政權前,民國內部還出現過中國人口太多的狗屁討論。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的混蛋們是真的認為自己在為國家考慮,中國人口太多,導致了資源不足,無法供養這麼多的人口。當然,這批高高在上的家伙們可從來不會說,他們站在剝削者那邊。

    何銳是真的站在人民這邊,所以何銳提出的問題就非常尖銳,“國家能否拿出足夠的資源提升人民的水平。國家能否提出新的生活方式,讓人民可以選擇。”

    李潤石又抽了兩口煙,目光更加明亮起來,“文明的核心構成當為生存與發展。生存與發展的實現方式,表現為生產與分配。生產與分配在實際應用上,則表現為效率與公平的不可解。主席,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沒有想出解決辦法麼?”

    听李潤石說起何銳自己在1915年前就提出的觀點,何銳笑了。很快,何銳心情又變的有些低沉,“潤石同志,我的時間不夠了。如果我還能再活50年,我會根據當時的經濟發展情況提出新的看法。但是我活不了那麼久,這些問題就得你們去解決。

    從方法論上講,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完成前置條件。現階段,國家的治理理念就受到生產力發展的制約,所以人類在政府的視角中,還沒能擺脫將人類視為資源的局限性。國家已經是人類社會中誕生出的最強大的組織,尚且有這麼大的不足。想解決效率與公平的不可解,其前置條件是現階段的我想不出來的。

    還有1個問題,生產力高度發展後,對人類的定義就會變成1個倫理問題。誰有權力定義什麼是人類?!”

    如此高度的思辨問題讓李潤石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思忖片刻,李潤石問道︰“主席,你認為50年後的生產力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何銳搖搖頭,“我的大概判斷是,50年後,大概1半的中國人都接受過相當完備的教育。他們能夠理解到,我們所使用的各種知識體系,都是被創造出來的工具,既沒有正確,也沒有錯誤。在那樣的時代,很多事情都可以進行討論了。

    不會像現在1樣,我說點啥,大家就會本能的覺得,我說的是對的。在未來的新時代,人民會去理解分析我觀點中的邏輯以及方法論。在這個階段,大家還沒到自由的程度。至少也能到達自覺的程度。”

    李潤石在腦海中模擬了1下那樣的時代,臉上的陰雲就消散了不少。哪怕是1半的人口都能進入自覺的階段,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李潤石對于那樣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但當下面對的是殘酷的現實,李潤石收起了心情,說道︰“我們就先不討論人口出生率的問題了。現階段,我對于中國決不能成為金融帝國,有了些新看法。如果從人類生存本能來看,金融帝國意味著更大的權力。這種權力對于社會組織的腐蝕是致命的。也就是德不配位。”

    何銳當即點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至少在進入自覺階段之前,金融帝國對中國來說,是1種極為現實的威脅。這就跟賭博1樣,如果1個人沒有認識到逢賭必輸的本質,那就注定會遭到失敗。”

    李潤石繼續說了下去,“就現在的經濟情況,我認為當下中國的發展階段與第2次貨幣革命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避免類似于大蕭條的局面,是未來的經濟要點。而且對于食利階層的打擊必須非常認真,所以我得出了1個看法,就是必須避免中國吃到大部分世界發展紅利!”

    “哈哈!潤石同志,你不害怕被人視為賣國者麼?!”何銳笑道。

    李潤石對何銳報以苦笑,“呵呵,既然這是事實,我怕與不怕已經沒有分別了。”

    何銳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因為這件事討論起來並不愉快。何銳索性把話題轉到了男生們都喜歡的戰爭上,“潤石同志,我認為我們給甦聯的援助,都不用指望要回來了。這可就是你說的中國不能吃到大部分世界發展的紅利。”

    “我曉得。”李潤石表示了完全的同意。

    何銳收起笑容,嚴肅的說道︰“以我對于俄羅斯文化的理解,甦聯應該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甦聯應該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甦聯應該成為中國的資源供應國,並且從中享受到應有的紅利。”

    李潤石听何銳已經開始安排起盟友的未來命運,便認真的听了起來。在李潤石的感覺中,何銳在這種更偏向陰暗面的腹黑政治操作上,有著不亞于其軍事能力的天分。

    “對于德國,必須徹底打垮不可!”何銳繼續說道︰“德國的意義就在于1個極好的案例。讓歐美的所有罪行都有了眼前展現的案例。通過對德國的審判,基本可以達成對歐洲制度性文化性罪行的審判。”何銳繼續發揮著他腹黑的天分。

    此時的基輔內,燃燒了4天的大火終于因為燃料不足而熄滅。引發這場燒毀了近半基輔市區的大火,是因為甦聯內衛軍炸毀了赫列夏季克大街上的幾幢建築物,那里有佔領區事務局的部分代表。爆炸和火災在接下來幾天持續不斷,基輔市民1直往自家屋頂不斷澆水,以免被火災殃及。戰爭期間,沒有人去撲滅這場大火,它持續了4天4夜。

    此時佔領了基輔的德軍在基輔市區張貼出2000張布告,要求當地的猶太人于1942年8月1日前在梅爾尼科夫大街和杰格佳廖夫斯卡婭大街的交叉路口集中,以便德軍實施“遷移計劃”。

    第2天,數萬人到達指定地點集中。他們被要求從梅爾尼科夫大街1直走到基輔市郊,由德軍把守的巴比亞爾峽谷。

    臨近峽谷時,所有男女及兒童都被要求脫下衣服疊好,並將身上的貴重物品分類擺放,然後,他們被分為幾隊進入峽谷。德軍用機槍將他們屠殺。

    德軍屠殺猶太人的理由很簡單,“基輔大火是猶太人試圖毀滅基輔而故意縱火!猶太人必須負責!”

    至于猶太人為什麼要縱火,德國認為,猶太人干出什麼喪盡天良的壞事都不稀奇。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41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41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九)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