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38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38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六)

    7月18日,幾輛汽車在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住宅前停下。車門1開,神色嚴峻的克格勃成員們下了車。他們沒有立刻前去敲門,而是先拿出武器準備好,這才走到門口拉響門鈴。

    門開了,開門的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警衛員。克格勃們立刻亮出自己的證件,警衛員1愣,隨即就想反抗。克格勃此次行動完全有備而來,有人立刻從背後勒住警衛員的脖子,又上來兩人1起將警衛員牢牢制住。其他克格勃成員端著武器就沖進了房間。

    克格勃成員們控制住出口,1個個房間搜過去。當推開書房房門,就見到圖哈切夫斯基正站在1副巨大的地圖前。听到克格勃成員推門進入的聲音,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轉過身。看到了克格勃成員後並沒有表現出訝異。

    克格勃成員們行動前猜想圖哈切夫斯基會反抗,或者喊冤,早就做好了各種準備。然而圖哈切夫斯基只是臉色看上去有些發灰,整個人倒是沒有其他異動。

    此次行動的負責人分開前面的克格勃成員,走到圖哈切夫斯基面前,拿出逮捕證展開。對著圖哈切夫斯基大聲說道︰“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你因為組織反革命叛亂,意圖推翻甦維埃政權。現在以叛國罪、實施恐怖暴亂罪,將你逮捕!”

    圖哈切夫斯基沒有反抗,克格勃成員很快給圖哈切夫斯基帶上手銬,押了出去。

    這次逮捕不僅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從18日到20日,許多甦共高層成員被抓。其中不少甦聯紅軍的高級軍人直接在前線指揮部內被逮捕。

    甦聯這邊之所以對圖哈切夫斯基在內的不少甦共高層動手,固然是因為這批人已經形成了甦共內部的針對斯大林派的反對派,斯大林認為必須先解決掉這批人。另1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甦共是真的認為這批人對于戰敗富有重大責任。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長期負責甦聯的軍事建設,在他領導甦聯紅軍建設期間,甦共中央與甦聯紅軍是盡力配合他的思路。然而戰爭爆發後,事實證明了圖哈切夫斯基搞出來的那些軍事思路不僅對甦聯紅軍沒有幫助,反而因為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錯誤路線,導致了當下紅軍的慘敗。

    而且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本人以及他的追隨者們,在領導紅軍建設期間對于反對派實施了殘酷的打擊,以各種理由將主張甦聯軍事發展必須符合甦聯現狀的紅軍將領們解職、下獄、甚至以各種理由將其槍斃。

    被槍斃的那些將領,大多都有過沙皇俄國軍人身份。先將這些將領扣上白軍的帽子,然後以這些人陰謀阻止甦聯紅軍技術進步為理由,給這些人扣上陰謀集團的罪名。在俄羅斯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習慣中,社會上層1旦失去了最強大力量的明確保護,只有死路1條。

    由于斯大林沒有出來說話,這些紅軍將領們的只有死路1條。而圖哈切夫斯則通過肉體上消滅明確反對他的紅軍將領,建起了自己的“威望”,強行繼續推動他的軍事理念。當反撲來臨的時候,圖哈切夫斯基本人也自然首當其沖。

    此時,德軍的進攻已經進行了將近兩個月。德軍的預備役組織水平非常高,第1批330萬德軍經歷了兩個月的激戰,擊敗了近兩百萬甦軍。取得了1系列勝利。

    現在,基輔戰役即將結束。德軍自己判斷,大概有100萬左右的甦聯精銳部隊深陷包圍圈中。德軍正在發動最後的進攻,力求將這個甦聯精銳機群徹底殲滅。

    早在6月7日,經過在邊境地區1系列戰斗和杜布諾—盧茨克—羅夫諾坦克交戰失利後,甦聯紅軍最高統帥部認為西南方向是德軍進攻的主要方向,因而把甦聯紅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有西南方面軍第5,第6、第26、第12集團軍)、南方面軍第18、第9集團軍)計6個集團軍,6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28個裝甲旅,由西南方向總司令甦聯元帥布瓊尼指揮。甦聯紅軍西南方面軍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號令,于1942年6月10日開始從西烏克蘭退卻。

    斯大林認為不能因為戰爭的失敗就立刻轉變戰略,不過斯大林也不會傻乎乎的硬抗。西南方面軍的任務是在1941年6月15日前以野戰軍隊佔領構築于舊國界的科羅斯堅、沃倫斯基新城、舍佩托夫卡、舊康斯坦丁諾夫、普羅斯庫羅夫等築壘地域,並在這1線組織堅固防御。

    這條防線,就是何如在戰爭爆發前給甦聯紅軍提出的建議中指出的要點。當時何銳的建議是,甦聯紅軍重兵集團布置在這條在舊國界上為了防備波蘭進攻修建的防線上,從這條防線到甦德在波蘭的邊境線之間,梯次配備部隊。當遭到德軍進攻的時候,梯次配置的部隊不斷給德軍裝甲部隊以打擊,吸收德軍第1波進攻的沖擊力。等阻攔部隊撤回到主防線時,甦聯紅軍已經做好了反擊的準備,給與已經遭到相當消耗的德軍猛烈反擊。

    何銳沒有過高評價甦軍,在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如果德軍的進攻依舊犀利,甦聯紅軍則固守完備的防線,與德軍進行消耗戰。戰爭打到現在,克里姆林宮此時給西南方面軍的命令是,守住防線,尋求反擊的機會。

    此時對基輔方向行動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坦克第1集群,司令為克萊斯特上將;第6、第17集團軍,司令分別為賴歇瑙上將、施普拉格上將)的基本兵力發動,是突破甦聯紅軍在舊築壘地域1線的正面,前出至基輔地域,奪取第聶伯河的登6場。然後突擊集團轉向東南進攻,以阻止西南方面軍主力向第聶伯河對岸退卻,並從後方實施突擊將其消滅。

    雖然甦軍此時相當1部分將官還準備拼死1搏,但是西南方面軍有44個也已在戰斗中嚴重削弱的師與德軍40個師內有1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對峙。德軍步兵、火炮和迫擊炮比甦聯紅軍多1倍多,飛機多50。

    更要命的是,此時德軍已經通過實戰確定了噴氣式戰斗機的威力,用盡了力氣攢出來160架噴氣式戰斗機。而德國空軍的戰斗機本就比甦聯戰斗機先進,空戰中擁有很大優勢。有了這160架噴氣式戰斗機,德軍在天空中橫掃了甦聯紅軍,完全奪取了制空權。

    原本西南方面軍認為自己的防線夠長,縱深也夠大,足以抵擋住德軍。卻沒想到德軍佔領了天空後,在空軍掩護下突破了甦聯紅軍兩翼,硬是將整個西南方面軍全部包圍起來。包圍圈內的西南方面軍嘗試突圍,但是不管甦聯紅軍的坦克部隊多麼不畏死亡,拼死攻擊。德國空軍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輕松的將1輛輛甦聯坦克擊毀。

    此時的克里姆林宮內,斯大林已經將西南方面軍的突圍工作交給了當下的甦聯紅軍總參謀長朱可夫上將負責,他與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就中國的援助事宜進行著討論。

    在甦德戰爭爆發時,中國明確表示,對甦聯的援助沒有任何上限。甦共上層當時認為甦聯紅軍並非沒有勝算,所以不願意因為甦德戰爭爆發而加入中國陣營。

    理論上同盟國要統1行動,現實中的同盟國內部分為3股力量。美國,法西斯集團,西歐各國。這3股勢力之間的關系並不融洽,以西歐各國為例,這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這些國家在德國發動的西歐戰役中戰敗,他們對于德國可1點都不親切。

    當德國成為了法西斯集團領導者後,西歐集團看到的是德國獲得中歐與東歐全面控制權的危害。德國成為了歐洲第1強國,勢必導致西歐完全受制于法西斯集團。西歐集團中的法國1直視中歐與東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

    美國期望的是控制西歐,尤其是有了同為昂撒人的英國抱著美國的大腿。在甦聯看來,只要甦聯擊敗了法西斯集團,完全有可能與美國與西歐集團就歐洲的劃分進行交易。而甦聯加入中國1方,就會斷絕了瓜分歐洲的交易可能。

    因為甦聯曾經試探過何銳政府,得到的回應讓甦聯非常不滿。何銳政府表示,中國推動的戰爭是1場正義的解放戰爭。如果甦聯加入中國1方,中國不可能公開接受甦聯任何改變國境線以及將其他國家作為甦聯附屬國的行動。

    .

    以俄羅斯的文化傳統,何銳政府的反對,就可以視為敵意。因為甦聯可是誠懇的表示,甦聯認同中國對亞洲的控制權,認為中國所“解放”的國家,完全有理由在政治與經濟上全面接受中國的指導。

    基于甦聯自己的圖謀,以及與中國在理念上的分歧,甦共中央只是在工業領域以及裝備方面向中國提出了請求。並沒有請求中國直接派遣大量軍隊前往甦聯參戰。

    這些事情都是甦共中央討論後的決定,此時的斯大林與莫洛托夫沒有時間對這些事情進行反思,更沒有對當時的人員進行評價。斯大林向莫洛托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莫洛托夫委員,現階段我們需要中國的噴氣式戰斗機。我相信中國1定有了自己的噴氣式戰斗機。”

    莫洛托夫沒有回答,只是用心記憶,並且從斯大林接下來提出的援助內容上判斷著斯大林的整體方向。

    中國的援助有沒有來,那肯定是來了。在甦聯進入戰爭狀態後,大量企業轉而為戰爭提供戰爭物資,大量輕工業工廠停止了民用品生產。到現在為止,被納粹德國佔領的甦聯國土之外的城市與農村,其他地區的商店貨架上依舊琳瑯滿目。

    西伯利亞大鐵路上此時車滿為患,1列列從中國開過來的車皮內塞滿了各種商品。從衣服鞋襪,到煙卷、火腿、黃油、方便面。

    斯大林講述了1些要求,都是非軍事體系的技術需求,這讓莫洛托夫相信斯大林的看法並沒有變化。對于大國來說,只有自己靠得住。就如俄羅斯國內廣為流傳的看法,——“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1是俄羅斯6軍、2是俄羅斯海軍。”

    如果大量使用中國援助的武器裝備與軍工技術,會讓甦聯軍工產業不得不依附于中國軍工體系。甦聯好歹完成了3個5年計劃,對于現代軍事工業有著相當的理解。1旦甦聯的軍事工業轉向采用中國的軍事技術,在未來就會持續依賴中國的軍事工業。

    所以甦聯之前提出的援助目標清單上最重要的是1萬架中國生產的殲9與殲10戰斗機,以及1部分通用型的技術。甚至沒有提出引進中國的殲9與殲10的生產線。

    “除了先進戰斗機之外,我們需要加工生產先進戰斗機的技術以及設備。”斯大林繼續說道。

    莫洛托夫只是點點頭,以他的記憶力,這點內容听進去就不會忘記。斯大林說的不算多,很快就說完了。莫洛托夫這才問道︰“總書記同志,我們需要請求中國派遣軍隊麼?又或者中國提出派遣軍隊的話,我們該如何回答?”

    斯大林沒有立刻回答。中國派遣軍隊就意味著中甦完全進入軍事同盟階段,即便甦聯沒有加入中國的陣營,其他國家也不可能再接受與甦聯的單獨媾和。

    即便是到了現在,斯大林還是依舊在遲疑。最後斯大林答道︰“如果中國提出派兵的建議,可以讓中國考慮先將援助甦聯的軍隊準備好。”

    莫洛托夫覺得斯大林大概是真的被當下的局面搞混頭了。中國根本不是甦聯的附庸,哪里有可能為了甦聯專門空出部隊來!

    至于中國的當下局面,那可就更有意思。甦聯與德國開戰,中國則是與英美開戰。即便英國現在已經不再強大,依舊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業強國。至于美國,如果是美國與甦聯開戰,甦聯現在的壓力很大。

    中國以1國之力在太平洋與印度洋內同時作戰,戰線以及後勤線數萬公里。讓中國為甦聯留出部隊,莫洛托夫可不敢對中國提出這樣的要求。所以莫洛托夫認為斯大林此時是在情緒激動之下說錯了話,他就自動忽略了這個內容。

    與斯大林談完,莫洛托夫回到辦公室,就接到了負責物資供應部門負責人的電話。這位同志很率直,開口就說道︰“莫洛托夫委員,我希望您能夠向中國提出顆粒燃料技術的轉讓。”

    “……那是什麼?”莫洛托夫很是不解。

    等對方的同志講述了內容,莫洛托夫1時無語。

    顆粒燃料是從生物質壓縮制成的供暖燃料。最常用類型是木顆粒。作為木頭燃料的1種形式,木顆粒通常從鋸木及其他木制品產生的壓實的鋸末或其他廢物制成。其他木本生物質能源包括棕櫚核殼,椰子殼,以及整樹移除或在伐木之後剩余的樹梢和樹枝等,否則有助于補充土壤養分。還有草類也可以顆粒化,形成草顆粒。顆粒被制造成幾種類型和等級燃料用于發電廠,家庭,和在兩者之間其他應用。顆粒是非常致密的並可制備低含水量低于10),使它們能夠以非常高的燃燒效率被焚燒。

    此外,它們的規則的幾何形狀和小尺寸使自動送料能做到非常精細的校準。它們可以通過螺旋推運器進料或由氣動輸送供給到燃燒器。它們的高密度也允許緊湊的存儲和合理的長距離運輸。它們可叢罐車方便地被吹入至在客戶的場所的儲倉或筒倉。

    “同志,我們甦聯有的是木材!”莫洛托夫提醒道。

    對面負責物資供應的同志答道︰“所以我才希望中國能夠轉讓技術。”

    莫洛托夫心情並不好,又不能因為大事而發火,此時這麼點小事倒是能夠讓他發泄1下。所以莫洛托夫對著大話吼叫起來,“同志,是什麼讓你認為,外交部竟然要干這樣的小事!難道外交部非得與商務部那邊干同樣的事情麼?那麼外交部改名商務部不就好了麼!”

    對面那人或許是太軸,竟然給莫洛托夫解釋起來。中國高效率的木屑顆粒爐和鍋爐已經被開發出來,通常提供超過85的燃燒效率。相對于用液體或氣體為燃料的系統,木屑顆粒鍋爐對于燃燒的速度和存在的控制是有限的;然而,由于這個原因使它們更適合于熱水系統,因為熱水系統有更大的儲存熱量的能力。能夠被改裝成燃油鍋爐的顆粒燃燒器也是存在的。

    現階段甦聯的石油與煤炭供應非常緊張,與其等到燃料短缺導致戰區的民眾面對燃料不足的問題,還不如現階段就徹底解決此事。

    莫洛托夫本想再發火,突然想到了1種可能,“難道中國拒絕出口這方面的技術麼?”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38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38章 世界人民解放軍(六)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